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021年6月12日,在甘肃省张掖市张掖国家湿地公园东侧入口附近进行鸟类调查时,于毗邻省道S301的浅水沼泽区(100°27′57.81″E,39°59′27.21″N,海拔1405 m)发现2对体色近黑色的鸥科Laridae鸟类,并拍摄到其孵卵的清晰照片(图1)。经鉴定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黑浮鸥Chlidonias niger(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2021)。经查阅《中国鸟类野外手册》(约翰·马敬能等,2000)、《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三版)》(郑光美,2017)以及中国鸟类记录中心数据(中国鸟类记录中心,2021),确定为甘肃省分布新记录。  相似文献   

2.
<正>2019年4月18日,在陕西省西安市浐灞生态区西安世博园(109°02′57″E,34°19′23″N,海拔389 m)观察和拍摄到1种鸟类,根据野外观察外部形态特征并结合所拍摄照片(图1),后经查阅《中国鸟类野外手册》(约翰·马敬能等,2000)、《中国鸟类志》(赵正阶,2001),确定为乌灰鸫Turdus cardis。查阅《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三版)》(郑光美,2017)以及相关文献,其在陕西省尚未记述,为陕西省鸟类新记录。  相似文献   

3.
2012年4月14日,在湖南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平山林区夫天垭管理站周边(29°47′58.74″N,110°05′10.92″E,海拔1 397 m)观察到3只雀形目(Passeriformes)鸟类,经查阅书籍(约翰·马敬能等2000,Robson 2008,Brazil 2009),鉴定为红交嘴雀(Loxia curvirostra).该鸟种在湖南各地鸟类多样性研究论文中未见报道(郑作新1961,邓学建等1993,1996,1998,1999,李自君等2005,王德良等2005,周毅等2007),且《中国动物志鸟纲》、《中国鸟类志》、《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等专著的分布地区未列入湖南,故确定为湖南省鸟类新记录.  相似文献   

4.
正2021年3月3日,笔者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青铜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105°54'48″E,37°45'34″N)拍摄到1只白头鹤Grus monacha与1群灰鹤Grus grus混群,在芦苇丛包围的浅滩湿地觅食(图1),其喙肉粉色,全身的体羽灰褐色,脸部为白色,头顶至颈部为白色,尾部深褐色,腿部灰色。查阅《宁夏脊椎动物志》(王香亭,1990)、《中国鸟类野外手册》(约翰·马敬能等,2000)、《宁夏鸟类图鉴》(傅景文,2007)和《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三版)》(郑光美,2017),确定为宁夏鸟类新记录。  相似文献   

5.
正2020年1月5日11∶30,在甘肃省张掖市张掖国家湿地公园(100°26'16″E,38°58'18″N,海拔1 462 m)进行鸟类调查时,发现3只角??Podiceps auritus,并拍摄到其在水中觅食、追逐和嬉戏的清晰照片(图1)。经查阅《中国鸟类野外手册》(约翰·马敬能等,2000)、《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三版)》(郑光美,2017)等相关文献资料,确认该鸟为甘肃省分布新记录,该发现为了解其地理分布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斑鱼狗(Ceryle rudis)、白斑军舰鸟(Fregata ariel ariel)、棕背伯劳(Lanius schach schach)、乌鸫(Turdus merula)4个北京鸟类的新分布记录.以上鸟类未记载于<北京鸟类志>、<北京脊椎动物检索表>和相关文献中,为近年来北京地区新发现的鸟类,在<中国鸟类...  相似文献   

7.
2020年10月25日,在浙江省玉环市玉环漩门湾湿地三期围垦区内发现1只活动于沼泽的褐色滨鹬,地理坐标121°16′52.35″E,28°9′14.17″N。经核对《中国鸟类野外手册》(约翰·马敬能等,2000)和《中国海洋与湿地鸟类》(马志军等,2018),确认是斑胸滨鹬Calidris melanotos(图1)。该鸟胸部具清晰纵纹,胸部的黑色细纵纹与腹部分界清晰;胁部无矛状斑,可区分于尖尾滨鹬C.acuminata;上下喙基部均为黄色,可区分于繁殖后期的长趾滨鹬C.subminuta。进一步查阅资料,在《浙江动物志(鸟类)》(诸葛阳等,1990)、《浙江鸟类名录更新》(陈水华等,2012)、《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三版)》(郑光美,2017)中均没有斑胸滨鹬的浙江分布记载。2021年5月2日和8日,分别在南湖湿地和玉环漩门湾湿地观测拍摄到1只斑胸滨鹬。因此,确认其为浙江省鸟类新记录。  相似文献   

8.
正2019年4—7月,利用红外相机在西藏自治区亚东县、错那县进行野生动物调查时,拍摄到了细嘴钩嘴鹛Pomatorhinus superciliaris(又称作"剑嘴鹛")、大长嘴地鸫Zoothera monticola和灰翅鸫Turdus boulboul,经查阅《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三版)》(郑光美,2017),并查找以往的观鸟记录,确认为西藏自治区鸟类分布新记录。4月14日,安放在亚东县海拔3 000 m的1台红外相机拍摄到  相似文献   

9.
正2020年9月19日,在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红旗湖(俗称千亩塘,位于汤逊湖东北部,114°24'38″E,30°26'42″N)进行鸟类观察时,发现并拍摄1种鸥科Laridae鸟类,共2只,根据野外观察,结合照片(图1),鉴定为黑浮鸥Chlidonias niger (Linnaeus,1758),据《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三版)》(郑光美,2017),并登录eB ird、中国观鸟记录中心等在线数据库进行检索,确认该物种为湖北省鸟类新记录。  相似文献   

10.
苗秀莲  赛道建 《动物学杂志》2017,52(6):1079-1080
<正>作者近年分别在山东临沂、泰安等地拍摄到领雀嘴鹎(Spizixos semitorques),同时,在山东鸟类工作爱好者搜集的野外照片中也多次发现该鸟(表1)。经查阅《山东鸟类分布名录》(赛道建2013)、《山东省鸟类调查名录》(纪加义等1988)、《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二版)(郑光美2011)、《中国鸟类野外手册》(约翰·马敬能  相似文献   

11.
闻丞  韩冬  孙驰 《动物学杂志》2012,47(5):142+154
在2010年春季北京西郊迁徙猛禽调查中,我们记录到未见于历史文献(蔡其侃,1987;高武等,1991;赵欣如,1999;自然之友,2001)和已发表的北京鸟类新分布记录报道(张正旺等,2003;刘阳等,2005;朱雷等,2011)的2种猛禽:松雀鹰(Accipiter virgatus)和蛇雕(Spilornis cheela)。1松雀鹰(Accipiter virgatus)2010年4月4日上午,于北京百望山森林公园南端山顶处拍摄到一只低空飞过的中型鹰类(见封4:图1)。其脸颊青灰色,喉白而具明显的黑色喉中线,  相似文献   

12.
该文报道了发现于北京市密云区的1种被子植物新记录——荨麻叶龙头草[Meehania urticifolia(Miq.)Makino],其所隶属的龙头草属(Meehania Britton)为北京分布新记录。描述了荨麻叶龙头草的形态特征与生境,凭证标本藏于浙江大学标本馆(HZU)。荨麻叶龙头草于1899年首次发现于日本,是东北亚分布植物,此前在中国仅分布于东北。北京云蒙山发现的分布点,显然是该种目前在中国分布最西的分布点,可能于冰川期从东北亚迁移而来。  相似文献   

13.
区域性维管植物编目对于该区域内植物多样性保护及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北京作为中国首都, 尽管编目工作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得以开展, 但近30年来没有进行系统更新。现有数据零散、不系统, 相关编目进展甚至已经落后于周边地区。本文在《北京植物志(1992年修订版)》的基础上, 结合多年实际野外调查, 通过系统检索文献资料对现有编目数据进行查漏补缺(补充新分类群、新记录)、修订名称(基于新分类修订成果)、更新分类系统(采用基于分子数据的新分类系统), 并添加物种等级、分布状态、生长状态、室内/室外、分布区、了解程度及保护状况等相关信息, 最终完成北京维管植物编目和分布数据集(分为本土植物和外来植物两个表单, 其中外来植物主要基于志书和文献记载)。截至2021年12月31日, 该数据集共有数据2,883条(本土1,680条, 外来1,203条), 其中包含北京本土野生维管植物134科611属1,597个类群(1,440种3天然杂交种46亚种97变种11变型), 与《北京植物志(1992年修订版)》相比增加3科26属173种4亚种28变种11变型, 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2021)》的有16种(一级仅1种), 列入《北京市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2008)》的有90种3亚种4变种; 收录外来维管植物137科581属1,184个类群(含992种及其他种下等级), 其中栽培植物854种19杂交种15亚种29变种2变型87栽培品种38栽培群, 逸生植物132种1亚种, 归化植物77种2变种, 入侵植物27种。编目数据显示, 北京本土野生维管植物多样性整体上并不高, 主要以广泛分布的常见种为主, 特有种、狭域种以及珍稀濒危种数量不多; 同时, 北京存在大量的外来植物(许多种类在《北京植物志》各版中已经收录), 这些植物也是北京维管植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现有数据尚不完整。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茄科(Solanaceae)上的天仙子白锈新种(Albugo hyoscyami Zhang, Y.X.Wang et Fu sp.nov.)和苋科(Amaranthaceac)上已知种苋白锈[A.bliti(Biv.)O.Kuntze]及牛膝白锈[A.achyranthis(P.Henn.)Miyabe]的寄主新记录和地理新分布。新种有汉文和拉丁文描述及形态图。  相似文献   

15.
卷叶木灵藓(Orthotrichum revolutum)是一种中国特有藓类植物,自从123年前的首次采集之后再也没有被发现过。本文增加了一个新地点,即北京百花山自然保护区。这份标本在形态上与模式十分一致。本文第一次提供了卷叶木灵藓的详细的形态照片和地理分布图。四个来自中国甘肃、新疆以及境外日本和吉尔吉斯斯坦的记录都被证实是错误鉴定。我们还讨论了该种和邻近种的区别,以及野外濒危等级的重新评估。  相似文献   

16.
对河北及京津地区产风毛菊属(DC)进行了订正。共记录23种,其中报道了4种新记录,归并了6个分类名称,纠正了2个错误记载。  相似文献   

17.
广东产轴鳞蕨属(叉蕨科)植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馆藏标本的研究,确认广东产3种轴鳞蕨属植物:异鳞轴鳞蕨Dryopsis heterolaena、泡鳞轴鳞蕨D·mariformis和阔鳞轴鳞蕨D·maximowicziana,其中泡鳞轴鳞蕨和阔鳞轴鳞蕨为广东新记录的蕨类。澄清广东不产顶果轴鳞蕨D·apiciflora,最近出版的《广东植物志》第七卷记载的顶囊肋毛蕨Ctenitis apiciflora(即顶果轴鳞蕨D·apiciflora) ,系异鳞轴鳞蕨的错误鉴定。文中列有分种检索表、种的文献引证、标本引证、生境与分布资料。  相似文献   

18.
基于馆藏标本的研究, 确认广东产3 种轴鳞蕨属植物: 异鳞轴鳞蕨Dryopsis heterolaena、泡鳞轴鳞蕨D. mariformis 和阔鳞轴鳞蕨D. maximowicziana , 其中泡鳞轴鳞蕨和阔鳞轴鳞蕨为广东新记录的蕨类。澄清广东不产顶果轴鳞蕨D. apiciflora , 最近出版的《广东植物志》第七卷记载的顶囊肋毛蕨Ctenitis apiciflora ( 即顶果轴鳞蕨D. apiciflora) , 系异鳞轴鳞蕨的错误鉴定。文中列有分种检索表、种的文献引证、标本引证、生境与分布资料。  相似文献   

19.
该文报道了采自上海淀山湖的硅藻门中国新记录植物2种,分别为粗肋小环藻(Cyclotella costei Druart&Straub)和假凸腹鞍形藻[Sellaphora pseudoventralis(Hustedt)Chudaev&Gololobova]。对2个中国新记录种的形态特征、生境和地理分布进行了详细描述,丰富了中国硅藻植物的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