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7 毫秒
1.
浙江天台山七子花群落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19  
金则新   《广西植物》1996,16(1):25-34
天台山的七子花林,常见的种子植物有125种,隶属51科,102属。其中热带类型36属,温带类型52属。按Raunkiaer生活型统计,高位芽植物占70.8%,地面芽植物占22.3%,地下芽植物占4.6%,一年生植物占2.3%,高位芽植物的比例与本省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生活型谱近似。叶级以小型叶为主,占53.1%。叶型以单叶比例最大,占78.5%。群落结构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  相似文献   

2.
以南亚热带地区保存相对完好的鼎湖山、大岭山、白云山的季风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了各群落的生活型谱、Raukiaer叶特征、群落果实类型和植物观赏特性等主要性状特征。结果表明,这3个群落以高位芽植物占绝对优势,单叶、革质、全缘、中叶比例较高;3个群落由于演替时间的不同,生活型谱有所差异,鼎湖山云南银柴—香楠群落内中高位芽植物数量最多,大岭山华润楠—慧竹群落以中高位芽和小高位芽植物为优势,而白云山荷木—九节群落中小高位芽植物为优势;不同叶特征植物比例也有所不同,鼎湖山云南银柴—香楠群落中具中型叶、纸质叶等中生植物特征比例高于其他两个群落;3个群落中肉质果植物占优势,果实以被动扩散为主;3个群落中在花、果、叶和其它部位(根、茎及树型姿态)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植物分别有69、56、41和34种。在这些结果的基础上可以对南亚热带地带性城市森林群落建设提出适当建议。  相似文献   

3.
珍稀濒危植物长苞铁杉群落的植物生活型及叶特征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根据Raunkiaer的分类系统,对福建省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苞铁杉(Tsuga longibracteata Cheng)群落的维管植物生活型及叶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群落以高位芽植物占优势,且以小、矮高位芽植物占优势,并有较大比例的藤本高位芽植物.叶级以中型叶植物所占比率最大,为51.5%,小型叶、大型叶、微型叶和细型叶分别占37.7%、5.4%、3.1%和2.3%;叶型以单叶为主,占92.9%;叶质以厚革质叶和革质叶所占比率最大,为66.4%,纸质叶占32.1%,薄叶占1.4%;全缘叶占43.6%.此外,对群落中植物生活型、叶型与层次结构、外貌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群落内阴性植物所占比例较大,为总种数的49.3%,并伴有一定数量的阳性植物.  相似文献   

4.
珍贵药材黄花倒水莲的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花倒水莲系华南民间常用且珍贵中药材。采用样方调查法对福建省三明地区黄花倒水莲群落的植物组成、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26个样方、共计2600m2的样地内,群落有维管植物89科167属205种。种子植物属的区系成分划分为12个分布型和8个变型,热带性分布属稍占优势,占总属数的57.85%;温带性成分占总属数的40.7%。生活型谱分析显示群落包括藤本在内的高位芽植物占总种数的58.53%,其中以小高位芽和矮高位芽植物占优势;地面芽和地上芽占较大比例,以蕨类植物和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地下芽和1年生植物很少。群落垂直结构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分析表明:群落垂直结构多样性特点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层外层,草本层的各项多样性指数均显著大于其他层次。为黄花倒水莲人工栽培选择适生环境提供参考,提出了开发利用和资源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云南热带山地三种阔叶人工林群落林下植物生活型谱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样地法比较了高阿丁枫、马尖相思、马尖相思 西南桦三种人工林群落林下植物的生活型谱。结果发现,三种类型都以高位芽植物为主,其次为地面芽植物;在高位芽植物中又都以小高位芽植物比例较高;其叶型谱以中型叶为主。生活型谱和叶型谱都与热带南亚热带的群落相似。  相似文献   

6.
大石围天坑群孕育了极为丰富的植物多样性资源。为进一步了解大石围天坑群植物群落特征, 该文在天坑不同位置(坑口、坑腰、坑底)以及坑外共布设25个样地, 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共鉴定出269种维管植物, 隶属于89科176属, 群落物种组成数量较多的科主要有樟科、蔷薇科、荨麻科等。群落成层现象明显, 各层优势种分布较为均匀, 其中乔木层优势种主要有香木莲(Manglietia aromatica)、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s)、掌叶木(Handeliodendron bodinieri)等, 灌木层优势种有异叶梁王茶(Metapanax davidii)、滇鼠刺(Itea yunnanensis)等, 草本层以楼梯草属(Elatostema)占优势。群落季相明显, 以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为主, 底部有常绿阔叶林分布, 坑口边缘小面积分布有落叶阔叶林; 群落生活型谱: 高位芽植物为55.76%, 地上芽植物为29.74%, 地面芽植物为6.69%, 隐芽植物为5.21%, 一年生植物为2.60%。该文分析了天坑植物群落类型、组成、结构等特征。  相似文献   

7.
缙云山常绿阔叶林不同演替阶段植物生活型谱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Raunkiner生活型分类系统,对缙云山常绿阔叶林不同演替阶段植物的生活型进行统计,编制了生活型谱,并与其他亚热带地区常绿阔叶林相比较。结果表明,缙云山植被属典型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高位芽植物占绝对优势,达80%以上,其中小高位芽植物最多,中高位芽与矮高位芽植物次之,藤本植物较丰富。缙云山不同演替阶段的植物的生活型谱不同。随着进展演替阶段的逐渐更替,高位芽植物的比例呈递增趋势,地面芽植物、地下芽植物成分有所减少。高位芽的常绿树种会逐渐代替针叶树种。  相似文献   

8.
卧龙巴郎山川滇高山栎群落植物生活型海拔梯度特征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川滇高山栎林隶属于亚高山硬叶栎林类型,是一种广泛分布在横断山地区的特殊植被类型,研究同一群落生活型谱的海拔梯度特征,可以阐明控制群落的重要气候特征以及群落对其气候生境的反映,揭示川滇高山栎种群对空间的利用、群落内部种群间可能产生的竞争及其发展趋势。用环境梯度法,研究卧龙自然保护区巴朗山川滇高山栎群落植物生活型特性随海拔梯度(15个海拔梯度,海拔2200—3600 m)的变化。卧龙巴朗山川滇高山栎群落植物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为主,占36.01%;地面芽和地下芽植物相当,分别为25.92%和29.36%,地上芽植物最少,占0.92%。高位芽生活型物种在各个海拔梯度都占重要地位,占巴朗山全部生活型物种的21.74%—50.00%,随海拔的升高逐渐下降;地面芽植物(H)具有随海拔升高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地下芽植物(G)生活型随海拔的升高而升高;一年生植物(Th)在整个海拔梯度内占10.00%以下,随海拔的升高波动不大,即在5.67%—8.94%之间。高位芽生活型植物主要以常绿高位芽植物为主,随海拔升高而下降,常绿高位芽植物丰富度呈现随海拔升高逐渐降低的趋势,而且其物种丰富度小于落叶高位芽植物丰富度;在卧龙巴郎山阳坡海拔3300 m以上范围内,大、中高位芽植物仅占3.09%—4.26%,说明森林植被特征在逐渐弱化。比较分析了不同类型植物群落植物生活型特征,阐明了川滇高山栎林是区别于其他常绿阔叶林的特殊类型。  相似文献   

9.
东灵山植物群落生活型谱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江洪 《Acta Botanica Sinica》1994,36(11):884-894
应用由丹麦学者Raunkiaer提出的生活型分类系统,研究了北京东灵山植物群落的生活型,并编制了主要植物群落类型的生活型谱。同时,用主成分分析(PCA)作为排序的方法和系统聚类中的离差平方和法与类平均法,对东灵山植物群落的生活型谱进行了排序和分类。并用双重筛选逐步回归的方法分析了环境(气候和土壤)因子与植物群落生活型谱梯度的关系,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东灵山地区植物群落生活型谱的特征符合暖温带植物生活型谱的基本特点,地面芽植物占的比例最大。但不同植物群落因所存在的生境有差异,也表现出各自的谱特征。排序的结果与用植物种类成分进行的DCA 排序结果吻合度较好,排序的环境梯度特征也十分明显。研究结果还表明:地下芽和中高位芽对于温度梯度的反应比较灵敏;其次是小高位芽和一年生植物;对于水分梯度的变化,则以地上芽和矮高位芽植物的反应比较强烈和敏感。温带植被生活型谱主要特征的地面芽植物在本地区表现稳定,不随各植物群落和水热梯度发生大的波动,显示出地带性的强大约束力。所建立的海拔梯度和群落类型与生活谱的统计数学模型,对于中高位芽、矮高位芽和地下芽植物的相关较好,估测的精度高,而对其它几种生活型的估测较差  相似文献   

10.
广西隆安屏山石灰岩山地飞机草群落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隆安屏山石灰岩山地有害的入侵杂草飞机草(Eupatorium odoratum)群落的区系组成、地理成分、生活型、结构及物种多样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群落内常见的维管植物约有62种,隶属38科58属。植物地理分布以泛热带类型最多,有15属,占总属数的34.88%;其次是热带亚洲分布类型,有8属,占18.6%。按Raunkiaer生活型统计,高位芽植物占48.39%,一年生植物占17.74%,地面芽植物占12.90%,地上芽植物占11.29%。群落内植物叶的性质以草质、单叶、小型叶和全缘为主。群落垂直结构简单,分层不明显,只分为灌木层和草本层,并有少量的层间植物。灌木层种间相遇机率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较高,表明该群落目前仍相对稳定,该地区外来飞机草目前处于种群建立时期。  相似文献   

11.
福建三明瓦坑的赤枝栲林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讨论的赤枝栲1)(Castanopsis kawakamii)林,地处福建省三明市郊瓦坑地区,属我国中亚热带东南缘。据调查31块样地共3100m2群落种类组成中,含维管束植物52科、90属、139种;其中单种属占总数的75.6%。植物区系为热带、泛热带分布的成分、共占科与属总数的61.5%与67.8%。高位芽生活型植物占总数的87.9%。基于对群落外貌的植物生活型与叶特征等分析表明,该群落是从南亚热带雨林到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过渡类型。对该森林乔木种的年龄结构分析,乔、灌木种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的计算等,显示出赤枝栲林是相对稳定性较大的群落。  相似文献   

12.
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 Swinhoe)的生态研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丁平  诸葛阳 《生态学报》1988,8(1):44-50
本研究于1983年5月至1985年8月采用步行跟踪、典型样地调查等方法在浙江省内进行。 白颈长尾雉以常绿阔叶林和常绿针阔混交林为最适生境。乔木盖度低于50%时其活动强度明显下降,低于30%即绝迹。 白颈长尾雉春季存在两个日活动高峰。第一高峰在上午5∶00—7∶00出现;第二高峰在下午3∶00—7∶00之间。该雉白昼始止活动的时间和光照度有关,早晨,光照度达17—450lX开始活动;傍晚,在110—5lx光照度时停止活动。另外,活动还受天气的影响。 白颈长尾雉在浙江省分布于西部、南部和东部山区。但数量十分稀少,按C=10000N/WT计算,开化县夏、冬两季的相对密度为0.035只/公颐和0.069只/公顷。  相似文献   

13.
鼎湖山森林群落的总生产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祝平   《广西植物》1991,11(2):162-170
本文根据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的垂直结构和成层现象,应用红外线CO_2气体分析等方法,分层测定了主要植物33种57株的光合速率,研究了两个群落的总初级生产力。结果表明:季风常绿阔叶林的总生产力(吨干物质·公顷~(-1),年~(-1))为146.695,针阔叶混交林为128.5597,前者比后者高,但后者叶面积指数适度,林内透光良好,树干生长粗壮,因而经济效益较高。  相似文献   

14.
天然常绿阔叶异龄幼林胸径的Weibull分布及动态预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常绿阔叶林是我国亚热带东部地区的地带性自然植被。本次在浙江西北部研究的44块常绿阔叶林样地的主要树种是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石栎(Lithocarpus glaber)、甜槠(Castanopsis eyrei)、木荷(Schima superba)和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等。Weibull函数能够较灵活地用来表达常绿阔叶异龄林的这种具有不同偏度和峭度变化的直径分布。随着林分平均胸径(D)的增大,常绿阔叶异龄林的胸径分布表现出由指数形转向倒J形至正态形。偏度由正偏趋于负偏.峭度逐渐变小.多数相应增大的动态分布规律。采用参数预估法研究建立了以D为自变量的天然常绿阔叶异龄林直径分布动态模型及其预测数表.可供合理经营等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5.
浙江古田山自然保护区鸟类群落生态研究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39  
丁平  诸葛阳  姜仕仁 《生态学报》1989,9(2):121-127
对古田山地区鸟类进行的调查表明:该地区鸟类群落的主要鸟类共计48种,其中优势种有14种,占29.17%。根据鸟类生境的分布系数分析。中性分布型有(25—100%)28种,占58.33%。不同生境内鸟类群落的种类数目和群体密度存在差异,结构复杂的生境,其鸟类群落由三个分布群组成,如农田村落、农田河滩、混交林和阔叶林;结构简单的生境,如竹林、针叶林和迹地灌丛,其鸟类群落由二个分布群所组成。各种鸟类分布群在鸟类群落内的比例随栖息地结构的变化而改变。由于栖息地结构的变化同样也导致鸟类群落其他参数的变化,如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种间相遇机率PIE等。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植被区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简要论述江苏省自然环境特点和植被地理分布规律,并探讨了植被区划的原则与依 据。笔者认为:该省原为我国森林分布地区,所以森林植被应是植被区划的重要依据,农作物植被似不宜作为区划的依据。由于江苏面积较小,而且现存自然植被占地太小,故区划只分三级。制订的江苏植被区划系统,包括2个植被区域、3个植被地带和10个植被区,并分别作了简要叙述。  相似文献   

17.
浙江古田山常绿阔叶林演替序列研究:群落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采用较为成熟的“空间差异代替时间变化”的研究方法,应用相邻格子样方法调查了16个典型样地,利用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Simpson生态优势度指数计算了浙江古田山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演替序列4种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从针叶林到针阔叶混交林、木荷林和甜槠林的演替过程中,4种群落乔木层的Shannon-Wiener指数分别为1.9670、2.4975、2.6140和2.4356,呈现先增大后变小的趋势;灌木层物种多样性以针阔叶混交林最高,Shannon-Wiener指数为2.8625;针叶林的草本层Shannon-Wiener指数为1.5334,高于其它3种群落。在群落的垂直结构中,演替序列中的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甜槠林物种多样性均表现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而木荷林物种多样性大小则表现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演替过程中,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的变化幅度以草本层最大,H、JSW、JSI、D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1572、0.0806、0.0899和0.1884;灌木层变化幅度最小,其H、JSWJ、SI、D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0482、0.0385、0.0142和0.1553。  相似文献   

18.
鼎湖山森林群落的光能利用效率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和针叶阔叶混交林的光能利用效率。根据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成层现象,应用红外线CO_2气体分析法,分层测定了主要植物22种58株的光合速率.计算了群落的生产力;用量子传感器分层测定了两个群落的光合有效辐射,并计算其光能利用效率。结果表明:阔叶林总生产力的光能利用效率为14.28%,混交林为12.01%,说明了不同森林类型对光能资源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9.
百山祖自然保护区主要植被类型概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近20年来多次调查的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将百山祖植被主要划分成6个植被类型: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山地矮林和山地灌草丛,其下可分为22个群系:同时对群落的种类组成、结构和演替趋势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