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2 毫秒
1.
多孔螅     
多孔螅和振武(河南师范大学生物学系新乡453002)腔肠动物水螅类中的多孔螅是一个很小的类群,为热带和亚热带海洋所特有,从浅水到30m深处均有分布。多孔媳具有坚硬的石灰质骨骼,常常是构成珊瑚礁的重要成分,为造礁生物之一。多孔媳属水螅纲(Hydrozo...  相似文献   

2.
所讨论的“板状水螅”是一类分类位置尚有争议的化石,为华蓥山地区上二叠统生物礁的主要造礁生物之一。这里描述了3属3种.其中包括2新属和3新种.它们是Pseudopalaeoaplysinahuayingensis,Phragmorphaasiatica和Cnidoporatuberculosa。  相似文献   

3.
磷酸盐胁迫对造礁石珊瑚共生虫黄藻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时翔    谭烨辉    黄良民    黄小平  李元超    董志军   《生态学报》2008,28(6):2581-2581~2586
以佳丽鹿角珊瑚(Acropora pulchra)和多孔鹿角珊瑚(Acropora millepora)两种造礁石珊瑚为材料研究磷酸盐浓度对共生虫黄藻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表明,佳丽鹿角珊瑚(A. Pulchra)和多孔鹿角珊瑚(A. Millepora)在对照组磷酸盐浓度下,共生虫黄藻的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值处于稳定状态,在15μmol/L和30μmol/L磷酸盐浓度下,虫黄藻的Fv/Fm值很快受到抑制,分别经过2d和5d开始慢慢恢复,但是最终只能恢复到比对照组较低的水平.同时两种珊瑚的共生虫黄藻密度也有所降低,尤其佳丽鹿角珊瑚(A. Pulchra)降低更加明显,15μmol/L和30μmol/L浓度下共生虫黄藻密度分别比对照组下降低5.59%和14.69%.因此, 佳丽鹿角珊瑚(A. Pulchra)和多孔鹿角珊瑚(A. Millepora)最大可以忍受30μmol/L的磷酸盐浓度,但是在30μmol/L浓度的耐受范围内,随着磷酸盐浓度的不断提高,珊瑚共生虫黄藻Fv/Fm值显著下降,珊瑚共生虫黄藻密度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4.
海洋生物礁是由具有造礁能力的海洋生物聚集而成的一种三维礁体结构,其形成改变了海底地貌、增加了不同尺度上的地形复杂性,为其他海洋生物提供了栖息地并维持了生物多样性。近年来,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影响,海洋生物礁受到了严重威胁,已成为海洋生态保护和修复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综述了海洋生物礁的类型、生态功能及其生态修复的研究进展。根据形成海洋生物礁的优势造礁生物种类,将海洋生物礁分为海藻礁、海绵礁、刺胞动物礁、贝类礁和多毛类礁,其优势造礁生物分别是珊瑚藻和仙掌藻、钙质海绵和硅质海绵、造礁珊瑚、牡蛎、龙介虫。目前国内对海洋生物礁的全面了解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珊瑚礁和牡蛎礁。海洋生物礁的生态功能主要有海岸防护、提供栖息地、净化水体、固碳作用和能量耦合等。全球变暖和海洋酸化等全球气候变化以及海洋污染、破坏性渔业捕捞、海岸工程、水产养殖和敌害生物等自然和人为因素对海洋生物礁构成了严重威胁。海洋生物礁的生态修复方法分为两类:在退化生物礁区投放造礁生物逐渐成礁,投放人工礁体补充造礁生物逐渐成礁。针对海洋生物礁保护和修复的需要,提出下一步应加强海洋造礁生物生态特征、海洋造礁生物种群丧失因素和海洋生物礁保护与...  相似文献   

5.
通过综合岩相和生物群落特征对贵州罗甸干田坳晚二叠世生物礁进行分析,将研究区划分出三期造礁旋回。对造礁海绵在三个造礁阶段,以及礁前砾屑岩的成分面积进行统计,计算出各阶段的造礁成分组成状况,还原当时的造礁群落。共鉴定出纤维海绵纲3科4属,房室海绵纲9科10属和硬海绵纲2科2属。数据表明自始至终纤维海绵纲的小领针海绵属都为造礁群落里的优势生物,其中S1阶段房室海绵纲的多囊腔海绵属种、叠瓦腔海绵属种和泡腔海绵属种为造礁主体;S2阶段小领针海绵和一纤维海绵未知属种为造礁主体,S3阶段房室海绵的多囊腔海绵占造礁主导地位。统计表明造礁海绵群团的分异度由S1至S3期降低明显。同时着重对本礁点主体的S2阶段骨架礁岩各个部分的结构特征进行细致分析,尤其是RFC的形成历史进行探讨,碳氧同位素测试得到的数据表明S2阶段古水温经历了高达16℃左右的波动,而RFC形成时的古水温为37.86℃,它是一种高温海水的反映;最后通过与南盘江盆地同期的紫云礁和茅口期的广西隆林礁进行对比,揭示它们的成礁模式和演化的异同。  相似文献   

6.
滇东曲靖桃园村东山中、晚泥盆世发育珊瑚礁。群体珊瑚是主要的造礁生物。其代表分子是Hexagonaria,Disphylum和Neosyringopora。在礁区4种微相类型清晰可辨。造礁生物及微相类型的空间分布表明桃园村东山礁体曾经历过3个演化阶段。水深是控制礁体发育的主要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7.
桂林北郊灵川县岩山大村剖面和乌龟山剖面为中泥盆世吉维期沉积,其沉积构造、生物组成、微相序列反映出生物礁的特点,大量层孔虫为造礁的主要生物,其生长形式为:(1)厚板状;(2)半球状和穹窿状;(3)大型柱状和不规则状;(4)披覆状或薄板状。珊瑚有3层,或作为礁基,或参加造礁,前者为单体珊瑚,后者为复体珊瑚。刺毛虫主要为根茎状,常被层孔虫包统,也是造礁的主要生物。藻类生物很少。横向上可以分出礁核相,礁后相和礁前斜坡相。主要的微相类型有13种,纵向上可以识别出两个造礁旋回,从礁基-珊瑚、层孔虫礁-礁后外带-礁后内带,两个造礁旋回之上为礁坪所覆。根据礁的规模、礁体与上下沉积物的关系、礁生物组成的变化和古地理位置的讨论推测为一岸礁体系。  相似文献   

8.
滇东曲靖桃园村东山中、晚泥盆世发育珊瑚礁,群体珊瑚是主要的造礁和生物。其代表分子是Hexagonaria,Disphyllum和Neosyringopora。在礁区4种微相类型清晰可辨。造礁生物及微相类型的空间分布表明桃园村东山礁体曾经达过3个演化阶段。水深是控制礁体发育的主要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9.
广西西部二叠纪生物礁中的海绵、水螅动物化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广西西部田林,凌云、凤山地区二叠纪生物礁的造礁生物-海绵、水螅化石保存完美。文中描述串管海绵7属:Stylothalamia,Lichuanospongia,Tebagathalamia,Imbricatocoelia,Intrasporeocoelia,Rhabdactinia,Lingyunocoelis;纤维海绵3属:Peronidella,Intratubospongia,Cavusonella;水螅1属Radiotrabeculopora以及海托盘类Calathium,其中Lingyunocoelia spherica为新属新种,Lichuanospongia guangxiensis为新种,其它均为中国南方二叠纪生物礁内常见分子。Senowbari-Daryan(1990)提出以Discosiphonella来代替Cystauletes,Ascosymplegma,Lichunospongia3属,但Lichuanospongia的房室形状和中央腔缺失横板(泡沫板)显著不同于Discosiphonella,因此文中仍把Lichuanospongia视作独立属,Lingyuncoelia gen.nov。与Sollasia,Girtyocoelia相似,但房室外壁缺乏任何种类的穿孔,因此明显不同于后两属,作者仍把Radiotrabeculopora视为螅纲内的一属,而没有归于纤维海绵目,因为它最明显的特征是发育分布较规则的放射状支柱(不能视为骨纤构造),且那些纵向分布的出水管实际上应视为支柱之间的沟道。  相似文献   

10.
桂林北郊灵川县岩山大村剖面和乌龟山剖面为中泥盆世吉维期沉积,其沉积构造、生物组成、微相序列反映出生物礁的特点,大量层孔虫为造礁的主要生物,其生长形式为:(1)厚板状;(2)半球状和穹窿状;(3)大型柱状和不规则状;(4)披覆状或薄板状。珊瑚有3层,或作为礁基,或参加造礁,前者为单体珊瑚,后者为复体珊瑚。刺毛虫主要为根茎状,常被层孔虫包统,也是造礁的主要生物。藻类生物很少。横向上可以分出礁核相,礁后相和礁前斜坡相。主要的微相类型有13种,纵向上可以识别出两个造礁旋回,从礁基-珊瑚、层孔虫礁-礁后外带-礁后内带,两个造礁旋回之上为礁坪所覆。根据礁的规模、礁体与上下沉积物的关系、礁生物组成的变化和古地理位置的讨论推测为一岸礁体系。  相似文献   

11.
瓶筐石(Calathium)是早-中奥陶世期间常见的重要的造礁生物之一,与菌藻类、海绵以不等丰度相聚集共同组成位于浅海区的礁丘群落.早期阶段(特马道克期-弗洛期早期)以瓶筐石-海绵-菌藻类礁群落为主,其后因海绵丰度减弱而逐渐演替为瓶筐石-菌藻群落,达瑞威尔期以瓶筐石为群落主体的礁丘分布已趋于局限,中奥陶世晚期伴随着珊瑚...  相似文献   

12.
我国首次发现绿水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分布的水螅,已知的种类属于水螅属(Hydra)和柄水螅属(Pelmatohydra),尚未发现原水螅属(Proto-hydra)和绿水螅属(Chlorohydra)的水螅。今年2月河南师大生物系和振武等在河南省嵩县伊河畔一水池中  相似文献   

13.
水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螅是淡水中习見的一类腔腸动物,属于水螅綱(Hydrozoa),螅形目(Hydroida),裸芽亚目(Gymnoblasta),水螅科(Hydroidae)。本科包括:水螅属(Hydra)、柄水螅属(Pelmatohydra)、绿水螅属(Chlorohydra)和原水螅属(Protohydra)等。前二属分布較为普遍。  相似文献   

14.
中国南方二叠纪海绵礁的成礁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广泛发育于我国南方碳酸盐岩台地区的二叠纪生物礁,其中绝大多数属于海绵生物礁。从该地区二叠纪海绵生物礁的内部成礁因素分析,即从主要造礁生物-钙质海绵和钙质藻类等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征、埋藏和保存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华南二叠纪海绵生物礁主要是由于其主要造礁生物钙质海绵和钙质藻类独特的生物学特征、生态学特征以及它们的共同作用所形成的。此模式与其它地质历史时期生物礁的成礁模式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5.
黔西南兴义地区及邻区中三叠世安尼期台地边缘生物礁发育在上扬子台地西南缘,为大型堡礁。造礁生物主要为暗管管壳石Tubiphytes obscurus,鹿角状管壳石Tubiphytes alcicornis,以及脑型丛状管壳石Plexoramea cerebriformis,占造礁生物总量的90%以上。苔藓虫类Reptonoditrypa cautica,珊瑚类Pinacophyllum spizzensis,奥顿菌Ortonella sp.以及普拉塔拉丁管Ladinella porata等为次要造礁生物。此外,礁灰岩中还见棘皮动物、腹足动物、腕足动物和有孔虫等附礁生物。该生物礁为晚二叠世绝灭事件之后在中三叠世开始重新建立的台地边缘礁复合体。本次研究为中三叠世造礁生物种类的恢复提供了新材料,同时也填补了上扬子台地西南缘安尼期生物礁研究的空白。  相似文献   

16.
大乳头水螅在中国的首次发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淡水水螅有效物种已记述36种。史新柏等(1987)对哈尔滨的强壮水螅Hydra robustaIto,1947作过报道;范学铭报道了中国水螅4个新种,即哈尔滨水螅Hydra harbinensisFan、漠河水螅Hydra mohensisFan,1999、大庆水螅Hydra daqin-gensisFan,2000和北京水螅Hydra beijingensisFan,2003,  相似文献   

17.
会议定于1991年9月9日至14日在西德明斯特市的威斯法-威海姆大学的主楼内举行。会议的议程包括:1 珊瑚的演化(生物学、形态功能学、共栖性、栖居深度等);2 种内变异及化石种族;3 刺丝胞化石与海绵(包括古盃)的成岩作用与微细结构及礁的成岩作用;4 礁的演化(造礁生物、礁的类型、生态、相、生物地层、生物地理),按4-1古生代礁、4-2中生代、新生代  相似文献   

18.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的陕西陇县李家坡晚奥陶世背锅山组生物礁为典型的台地边缘礁,包括层孔虫礁、珊瑚礁、钙藻礁等几种类型,主要为层孔虫礁。经过系统古生物学研究,鉴定出层孔虫有5个属,分别为Ecclimadictyon(蜂巢层孔虫)、Clathrodictyon(网格层孔虫)、Tuvaechis(图瓦层孔虫)、Rosenella(罗森层孔虫)、Labechiella(小拉贝希层孔虫)等;珊瑚有6个属,分别为Tetradium(四分珊瑚),Hemiagetolitella(拟半阿盖特珊瑚),Plasmoporella(似网膜珊瑚),Eofletcheria(始弗莱契珊瑚),Catenipora(镣珊瑚),Reuschia(劳氏珊瑚);钙藻以Vermiporella(蠕孔藻)和Solenopora(管孔藻)为主。礁发育早期以层状层孔虫包卷砂屑、单体珊瑚、管状海绵、块状钙藻等形态为主要特征,礁发育中后期以块状和球状的层孔虫以及大型的床板珊瑚形成格架为主要特征。礁体发育过程中居礁生物都很丰富,有三叶虫、腕足类、介形类、大棘皮类和丛状的蓝细菌等。通过与塔中台地以及扬子台地的晚奥陶世台缘礁对比,发现造礁生物的属种和礁岩类型均有相似之处,说明中国晚奥陶世生物礁的分布具有等时性。  相似文献   

19.
海月水母是全球近岸海域的主要致灾水母种类之一,其螅状体的繁殖情况与种群数量是影响水母暴发的重要因素.采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分别研究了高温(21 ℃)和低温(12 ℃)条件下,不同盐度梯度对螅状体存活与无性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 高温条件下,盐度15~40时螅状体存活率均大于90%,适合出芽生殖盐度范围为20~32,其中28为最适盐度;在低盐(≤15)或高盐(≥36)环境下,螅状体会进行足囊生殖以度过不良环境条件. 低温条件下,20~40盐度组螅状体存活率均大于90%,20~32盐度组适于螅状体出芽生殖,其中28盐度组出芽生殖效率最高;20~40盐度适于横裂生殖,其中28~32盐度组最利于螅状体横裂生殖. 说明海月水母螅状体有较强的盐度耐受性,一定范围内盐度对螅状体无性生殖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系统描述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乾县好畤河、耀县桃曲坡、淳化县铁瓦殿等几个奥陶纪生物礁中的珊瑚化石,包括床板珊瑚6目8属14种,8属分别为Lichenaria, Amsassia, Rhabdotetradium, Syringoporella, Cateni-pora,Yaoxianopora,Plasmoporella,Parastelliporella;皱纹珊瑚1目3属4种,3属分别为Dinophyllum,Ning-nanophyllum,Favistella。其中,Lichenaria,Amsassia和Syringoporella是乾县好畤河中奥陶统生物礁的主要造礁生物;Catenipora,Plasmoporella,Favistella是淳化县铁瓦殿上奥陶统生物礁的主要造礁生物;耀县桃曲坡中奥陶统生物礁只产少数珊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