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3.
4.
从飞龙斩血内分离到一株产广谱、高活性抑菌物质的内生真菌F-001,经测定对细菌、植物病原真菌和皮肤致病真菌共26种病原微生物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其进行了系统鉴定和生物学研究,形态特征表明,该菌株与曲霉属Paecilomyces Bainier中的黑曲霉Paecilomyceslilacinus的特征基本一致,ITS序列分析显示本菌株与多个黑曲霉菌株同源性都在99%,因此将菌株F-001命名为黑曲霉Paecilomyces lilacinusF-001。该研究首次从核桃树皮内分离得到黑曲霉并进行了该菌株的抑菌活性检测。 相似文献
5.
一株仙人掌植物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元江仙人掌的茎中分离到一株产广谱、高活性抑菌物质的内生真菌,经测定对细菌、植物病原真菌和皮肤致病真菌共21种病原微生物有较为明显的抑制作用。形态特征表明,该菌株与曲霉属(Aspergillus)中的土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s)的特征基本一致,18SrDNA序列分析显示本菌株与土生曲霉的同源性高于99%,但该菌株的分生孢子梗上有明显的瘤状突起,不同于模式菌株。因此认为该菌株为土生曲霉的一个变种,命名为土生曲霉云南变种(Aspergillus terreus vat.yunnanensis)。并对其活性物质的生产条件进行了初步摸索,确定用查氏培养基为最佳种子培养基,PDA培养基为最佳发酵培养基,4d为最适发酵时间。 相似文献
6.
采用MTT法和DPPH法,分别测定已分离得到的68株贵州青蒿内生真菌乙酸乙酯粗提物的肿瘤细胞生长抑制率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试验共筛选获得12株活性内生真菌,根据其形态特征进行鉴定,分别隶属于子囊菌亚门(Ascomycotina)的链格孢属(Alternaria)、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和拟茎点霉属(Phomopsis);其中,有8株内生真菌至少对1种指示瘤株具有细胞毒活性,占总菌株数的11.8%;5株内生真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占总菌株数的7.4%;1株内生真菌同时具有细胞毒活性和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7.
白木香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抑菌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Lour.)Gilg木质部的树脂形成部位和健康部位中共分离获得42株内生真菌,经初步鉴定,产孢的33株分属于3目4科7属,其余未产孢的9株暂归为无孢菌群。采用杯碟法和MTT法分别测定了各菌株的发酵上清液对3种病原菌的体外抑菌活性和2种肿瘤细胞的体外细胞毒活性。结果表明,白木香木质部健康部位内生真菌以枝顶孢霉属为优势属,而树脂形成部位的内生真菌种类比健康部位要多,且以青霉属为优势属。其中26株至少能抑制一种指示菌,占总数的61.9%;7株对指示瘤株具有细胞毒活性,占总数的16.7%。抑菌活性菌株主要分布在枝顶孢霉属和青霉属。枝顶孢霉属菌株抑菌活性较强,其抗菌活性成分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太子参内生真菌Aspergillus terreus TZS-201607所产的次级代谢产物,利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反相柱层析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从其PDB培养基发酵产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纯化得到16个单体化合物.利用波谱学方法结合文献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柄曲霉素(1)... 相似文献
9.
南方红豆杉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细胞毒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平板培养法对采自广东省的南方红豆杉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离,并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分类鉴定;共分离鉴定内生真菌22株,主要为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球座菌属(Guignardia)、座腔菌属(Botryosphaeria)、节菱孢属(Arthrinium)、炭角菌属(Xylaria)、毛壳菌属(Chaetomium)、交链孢属(Alternaria)、拟茎点霉属(Phomopsis)、长蠕孢属(Helminthosporium)等属。还采用MTT法测定了这些内生真菌发酵粗提物的细胞毒活性,活性研究发现有6个菌株的粗提物在作用浓度为100μg/mL时,对至少1种受试肿瘤细胞株的抑制率在50%以上,其中菌株A223和A240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抑制率在90%以上。表明南方红豆杉内生真菌多样性丰富,有些菌株具有良好的细胞毒活性,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喜树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以及抗植物病原菌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喜树植株中的内生真菌进行分离纯化,共得到126株内生菌株。对126株内生菌株进行液体培养,并对其发酵产物进行抗菌活性测定。发现在供试质量浓度为5mg/mL时,126株菌株中有24株喜树内生真菌的发酵液对水稻纹枯病菌、稻瘟病菌以及辣椒疫霉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菌丝生长的活性作用;其中,菌株XSY09的发酵液对此三种植物病原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74.97%、39.63%和58.49%。在0.1mg/mL的测试浓度下,菌株XSY09发酵液的乙酸乙酯相对三种植物病原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该菌株的ITS序列进行测序分析,初步鉴定XSY09为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真菌。 相似文献
11.
白木香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分子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采自广东省信宜市的白木香进行了内生真菌分离培养,共获得50个菌株,通过rDNA中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鉴定其为20个种,其中确定至种名的有7属8种,仅确定至属名的有8种,不能确定种属的有4种,其中A20菌株(Fimetariella rabenhorstii)为国内首次报道。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共分离到17株,占分离总数的34%,为白木香优势种群;镰刀菌(Fusarium)共分离到11株,是结香部位的优势种群。白木香内生真菌分布部位的专一性不明显,茎中分离的数量及种类最多,叶中最少;5年龄内生真菌的多样性较好,10月龄的多样性较低。 相似文献
12.
桃儿七和南山荷叶内生真菌的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研究桃儿七(Sinopodophyllum hexandrum)与南方山荷叶(Diphylleia sinensis)的内生真菌的生物活性,探讨内生真菌作为生物活性物质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测定内生真菌发酵液的抗细菌、抗真菌、抗卤虫活性后,发现大多数菌株的发酵液都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高活性菌株集中于镰孢霉属、柱孢属、木霉属、色串孢属。桃儿七内生真菌抗真菌活性较强,南方山荷叶内生真菌抗细菌和抗卤虫活性较强。桃儿七和南方山荷叶内生真菌是寻找有价值的活性成分的良好资源。 相似文献
13.
14.
15.
两种八角莲内生真菌的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云南八角莲Dysosma aurantiocaulis和川八角莲Dysosma veitchii内生真菌的生物活性,为进一步从内生真菌中寻找活性成分提供指导,也为认识内生真菌相互作用提供有益的参考。从两种八角莲中分离出内生真菌187株,用滤纸片法测抗菌活性,用卤虫模型测抗卤虫活性得知大部分菌株发酵液都有活性,高活性菌株主要集中在镰孢霉属Fusarium、青霉属Penicillium、木霉属Trichoderma、丛梗孢属Monilia、毛壳菌属Chaetomium、无孢类群Mycellia sterilia、小齿梗霉属Rhinotrichum、无梗孢属Trichocladium和胶帚霉属Gliocladium。云南八角莲和川八角莲内生真菌是活性成分筛选的重要来源,并且通过活性分析发现:发酵液的活性强于菌丝体;云南八角莲的抗细菌活性菌株多于川八角莲。 相似文献
16.
黄花夹竹桃内生真菌抗病原细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从植物黄花夹竹桃 (Thevetiaperuviana)的根、茎、叶、果实中分离出内生真菌 10 1株。以鼠伤寒沙门氏菌 (Salmonellatyphimurium)、肺炎链球菌 (Streptococcuspneumoniae)、乙型溶血链球菌 (Streptococcushemolyticus)、金黄色葡萄球菌 (Staphyllococcusaureus) 4种人类病原菌为指示菌 ,对其进行抑菌活性筛选 ,结果有 17株内生真菌对 1株或 1株以上人类病原菌有抑菌活性 ,其中平板抑菌圈直径大于 2 0mm的菌株有9株。具有抗菌活性的内生真菌分别来自木霉属 (Trichoderma)、曲霉属 (Aspergillus)等 9个属。 相似文献
17.
通过抗菌活性初步筛选,从采自云南元江县的印楝(Azadirachta indica A.Juss)植物茎和果实中已分离到的372株内生真菌中筛选出80株作为复筛菌株,经显微形态特征观察鉴定为5目、6科、29个属。选择16种病原微生物作为指示菌检测复筛菌株发酵产物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其中29株内生真菌对细菌、植物病原真菌和皮肤致病真菌中的一种或多种病原微生物有抑制生长作用,活性菌株比例占复筛菌株的36.25%,并显示种群多样性,其中7株内生真菌显示较强的广谱抗菌作用,活性较好的菌株主要分布在曲霉属和交链孢属。 相似文献
18.
采用组织块法对野生抚育山参(Panax ginseng)根中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共分离出16株内生真菌,根据形态鉴定出10株,分别隶属于头孢属(Cephalosporium)、青霉属(Penicillium)、柱孢属(Cylindrocarpon)、轮枝孢属(Verticillium)、单端孢属(Trichothecium)。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为指示菌对内生真菌进行抑菌活性筛选,共筛选出2株内生菌,这2株内生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