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克隆抗体对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50k蛋白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18株抗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以下简称HFRS)病毒McAb,以Western-blot技术分析了纯化的该病毒50k蛋白。结果有7株McAb可与该蛋白反应。这7株McAb的特性(包括感染细胞膜抗原免疫荧光染色模式、中和活性及HI活性等)亦各不相同,提示它们所针对的抗原决定簇的特性也不同。用ELISA阻断试验等证明,上述7株McAb中,有5株所针对的抗原决定簇之间有部分相同或重叠,提示这些具有不同特性的抗原决定簇确实位于同一结构蛋白上。分析结果表明,该50k蛋白的特性及结构均较复杂,尚须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正>自1975年Kohler与Miltem首次创建用淋巴瘤杂交技术产生单克隆抗体(McAb)以来,已制备出针对多种不同抗原的McAb,广泛地应用于基础和临床医学的许多方面。McAb是直接与抗原分子表面的某一抗原决定簇或表型相作用的一类结构相似的免疫球蛋白(Ig)。杂交瘤源源不断地分泌高效价,特异性强,单一的McAb,解决了多年来免疫测定因抗体不纯效价不高的  相似文献   

3.
<正>脂磷壁酸(LTAs)存在于许多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膜上。它是一类由甘油磷酸(PGP)和糖脂组成的聚合体,PGP是LTA的骨架结构,它是各种革兰氏阳性菌共同抗原决定簇。测定某一细菌中交叉反应抗原,依赖于能同异嗜性(heterohile)PGP起反应的抗血清之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从Khler和Milstein首次报告获得具有预定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jbody下称McAb)以来,至今已十余年。此间,单克隆抗体技术已成为生物医学研究的重要工具,获得较快的发展,在许多方面显示出优越性。由于McAb具有与单一抗原决定簇结合特性,可用以分析抗原的细微结构、探明未知抗原的结构关系;由于能大量生产纯化的可标准化和质量控制的特异性试剂,故可用于临床检验。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ELISA以12株单克隆抗体(McAb)对55株EI Tor弧菌和用遗传学方法突变的28株霍乱弧菌的菌体抗原进行了研究,同时与四种常规分型方法进行对比试验。用12株McAb可将55株El Tor弧菌分成11种抗原决定簇和18个McAb型,将遗传学方法的突变株分成9种抗原决定簇和10个McAb型。其中一株McAb2B_1H_1F_3能识别所有55株EI Tor弧菌和大部分突变株霍乱弧菌,表明有种的特异性;其余11株McAb与各型霍乱弧菌的抗原反应,均有差异,与这些菌株的反应百分比各不相同(21.0%~100%),表明可能存在着亚型和亚群。文中着重讨论了用McAb研究分析抗原的重要意义和McAb用于诊断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通过选择对类和亚类具有选择性反应的特异性决定簇种类(而不是交叉反应决定族),可有效地制备免疫球蛋白类和亚类的特异性抗血清。牛IgG_1和IgG_2的完整分子在其重链和轻链上有共同抗原,用兔制备牛IgG_1和IgG_2抗血清,二者有交叉反应。同样,用兔制备的牛IgA、IgM和IgG抗血  相似文献   

7.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分析了西伯利亚鲟细菌性败血症致病菌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lia)X1菌株、豚鼠气单胞菌(Aeromonas caviae)XL2-T菌株、致病性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W1菌株与无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lia)M3菌株等水产养殖主要病原菌与抗血清之间的免疫交叉反应。结果显示具有致病性的同属菌株X1菌株、XL2-T菌株、W1菌株交叉反应程度较大,说明这3株菌表面存在较多相同抗原决定簇。而无致病性菌株M3与其他3株致病性菌株免疫交叉反应程度较小。  相似文献   

8.
杂交瘤技术的建立,使人们有可能人工地在体外系统生产所需要的针对某一抗原决定簇的单克隆抗体(McAb)。由于这种抗体具有高度单一性和亲和力,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病毒的诊断、抗原分析、治疗、变异等各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美国国会新技术评估局1982年预测,它将是医药学未来20年中最为重要的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9.
两个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单克隆抗休(McAb)的性质是不同的,1Hg是血凝抑制抗体,2B_7则不然。前者对14株不同来源EHFV抗原部有免疫荧光反应,后者只对9株起反应,对5株不起反应。这意味着14株EHFV都具有血凝素(HAN)的抗原决定簇,但是1H_8对它呈现不同的活性。  相似文献   

10.
亲和层析技术在生物科学中的应用及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几十年来,亲和层析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广泛应用于生物分子(如结合蛋白、酶、抑制剂、抗原、抗体、激素、激素受体、糖蛋白、核酸及多糖类等)及组织(如细胞、细胞器、病毒等)的分离和纯化,是蛋白质组学研究中重要的技术之一.介绍了亲和层析的基本类型及配体合成的研究进展,概述了亲和层析技术在蛋白质组学以及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和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