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松江鲈(Trachidermus fasciatus Heckel)线粒体控制区特征及其群体遗传结构, 研究测定分析了中国和日本沿海共8个群体的线粒体控制区序列, 分析了其结构特征, 识别出终止序列区(ETAS)、中央保守区(CD)和保守序列区(CSB)的特征序列。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 69个松江鲈个体共检测到47个单倍型, 呈现出核苷酸多样性(0.0079)较低和单倍型多样性(0.978)较高的特点。单倍型邻接关系树和单倍型网络关系图均显示松江鲈分为中国和日本两大世系。遗传分化系数(Fst)和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表明, 松江鲈中国群体和日本群体之间存在的遗传差异较显著, 中国沿海各群体之间亦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遗传差异, 该分化主要由历史环境变动、当代环境因素和自身生态习性等原因造成。  相似文献   

2.
“松江鲈鱼”是我国四大名鱼之一(其他是黄河的鲤鱼,松花江的鲑鱼和兴凯湖的白鱼我国自古以来,一直在养殖着的,也有四大名鱼,叫“青鱼、鲩、鲢、鳙”),亦名“四鳃鲈”(因鳃盖上有四条鲜红的颜色).三国演义里,左慈对曹操道:“……天下鲈鱼只两鳃,惟松江鲈鱼有四鳃…….”南宋有一位诗  相似文献   

3.
以松江鲈鱼(Trachidermus fasciatus)体表黏液作为试验材料,分别用水、酸、有机物3种不同的提取剂对其进行粗提取,采用滤纸片法和二倍稀释法确定其抑菌效果,只有酸的粗提物对所检测的6种病原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维氏气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嗜水气单胞菌、弗氏柠檬酸杆菌、沃氏葡萄球菌。用SDS-PAGE定量分析酸的粗提物蛋白质表达谱,其蛋白大小95 kD,且在34-55 kD之间含量最高。初步研究表明松江鲈鱼体表黏液酸的粗提物在抵抗上述病原菌入侵方面发挥了主要作用,其抗菌蛋白的确定还有待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4.
基于线粒体Cytb基因全序列的松江鲈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松江鲈(Trachidermus fasciatus Heckel)中国沿海7个群体和日本有明海群体的线粒体Cytb基因全序列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显示: 47个个体共检测到31个单倍型, 8个群体均呈现出较高的单倍型多样性(0.60-1.00)和较低的核苷酸多样性(0.0005-0.0041)的特点。AMOVA分析结果及单倍型邻接关系树和单倍型网络关系图均显示松江鲈分为中国和日本两个世系, 而中国世系的7个群体未呈现出明显的地理遗传结构。基于核苷酸Kimura双参数替代模型计算得出的中国和日本两个世系的净遗传距离, 再参照其他硬骨鱼类线粒体Cytb基因2%/Ma(百万年)的分歧速率, 推测松江鲈中日两个世系间分化时间约为41万年前。对中国世系进行群体历史动态分析, 中性检验结果均为负值且显著, 核苷酸不配对分布呈单峰型, 表明松江鲈中国世系曾发生过群体扩张, 其扩张时间大约为12万年前。    相似文献   

5.
松江鲈鱼皮肤的显微和亚显微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松江鲈鱼(Trachidermus fasciatus)成体皮肤的显微和亚显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松江鲈鱼体表不同部位皮肤的厚薄不一,但基本结构相似。皮肤由表皮和真皮层构成。松江鲈鱼的皮肤裸露无鳞,表皮层较薄,由约4~8层细胞构成,主要由复层上皮细胞和黏液细胞及基底细胞组成。表层细胞呈扁平、多边形,细胞之间主要靠桥粒紧密连接,连接处形成增厚的边缘嵴状突起。表皮细胞游离面向内凹陷,表面形成指纹状微嵴。黏液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散布在上皮细胞之间。黏液细胞内的黏原颗粒具有椭圆颗粒状、均匀致密的块状和疏松丝状3种不同形态。真皮通过基膜与表皮相连,由稀疏层和致密层构成。真皮结缔组织在腹部较厚而在其他部位较薄。表皮与真皮连接处有色素层,头部、背部、尾柄和体侧皮肤色素细胞分布多,色素层明显,而腹部和颏部皮肤缺少色素。松江鲈鱼黄河群体真皮层中有角质棘状突起,而滦河群体则无。头部、体侧和尾柄处皮肤上还分布有侧线孔和表面神经丘等感觉器官。  相似文献   

6.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松江鲈鱼(Trachidermus fasciatus)成体皮肤的显微结构和亚显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松江鲈鱼体表不同部位皮肤的厚薄不一,但基本结构相似。皮肤由表皮和真皮层构成。松江鲈鱼的皮肤裸露无鳞,表皮层较薄,由约4~8层细胞构成,主要由复层上皮细胞和黏液细胞及基底细胞组成。表层细胞呈扁平、多边形, 细胞之间主要靠桥粒紧密连接,连接处形成增厚的边缘嵴状突起。表皮细胞游离面向内凹陷,表面形成指纹状微嵴。黏液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散布在上皮细胞之间。黏液细胞内的黏原颗粒具有椭圆颗粒状、均匀致密的块状和疏松丝状3种不同形态。真皮通过基膜与表皮相连,由稀疏层和致密层构成。真皮结缔组织在腹部较厚而在其他部位较薄。表皮与真皮连接处有色素层,头部、背部、尾柄和体侧皮肤色素细胞分布多,色素层明显,而腹部和颏部皮肤缺少色素。松江鲈鱼黄河群体真皮层中有角质棘状突起,而滦河群体则无。头部、体侧和尾柄处皮肤上还分布有侧线孔和表面神经丘等感觉器官。  相似文献   

7.
松江鲈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克隆和序列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属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超家族中的一个成员,是控制骨骼肌生长发育的重要细胞因子.该研究以松江鲈肌肉总RNA为模板,采用RT-PCR、5'-RACE和3'-RACE的方法,获得了松江鲈MSTN基因的3个片段,测序后拼接得到2568 bp全长cDNA序列,其包含了1131个核苷酸的开放性阅读框,翻译编码376个氨基酸.松江鲈MSTN具有MSTN的共同特征,有蛋白酶水解位点RARR和10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析发现,松江鲈MSTN基因序列与石首鱼、条纹狼鲈、美洲白鲈、金眼石鮨等同源性较高;与哺乳动物和鸟类同源性较低.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松江鲈MSTN与石首鱼亲缘关系最近.RT-PCR分析表明,该基因在肌肉表达量最高;在肠中也有较高表达:在脑和肿脏中也能检测到表达.此结果表明,松江鲈MSTN基因除对肌肉生长发育有调控作用以外,可能还有其他功能.  相似文献   

8.
采用PCR方法扩增四尾松江鲈鱼线粒体细胞色素b(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b,Cytb)基因序列,全序列长度为1 141 bp,并建立了松江鲈鱼的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对该物种进行种质鉴定。分析Cytb基因序列基本特征显示,Cytb基因在第3位密码子表现出明显的反G偏倚,显示出脊椎动物Cytb基因的共同特性。第2位密码子嘧啶的含量远高于嘌呤的含量,有5个位点发生转换,0个位点发生颠换。选取杜父鱼科(Cottidae)的10种鱼类,与松江鲈鱼进行序列分析,构建发育系统树并分析遗传距离,与鲈鱼的亲缘关系最远。以松江鲈鱼Cytb基因序列为靶基因,利用PRIMER EXPRESS2.0软件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检测松江鲈鱼的定量PCR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检测限为3.20×102拷贝/反应。  相似文献   

9.
松江鲈鱼的染色体组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松江鲈鱼(Trachidernus fasciatus Heckel)又名四鳃鲈,隶属于鲈形目杜父鱼亚目杜父鱼科。1974年Abe曾对松江鲈鱼进行过细胞学观察,但由于捕到的幼鱼性腺未成熟,故在报导核型时未指明性别。我们于今年一月上旬用性成熟松江鲈鱼三雌一雄(采自上海松江县)进行核型分析,发现染色体数2n=40与Abe的报导一致,但臂数NF=60与Abe的报导NF=64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0.
亚口鱼科鱼类核DNA 18S-ITS1-5.8S序列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胭脂鱼,Cycleptinae亚科,Myxocyprinus属,是亚口鱼科鱼类在亚洲大陆唯一分布的单型属、种[1],主要分布于我国的长江和闽江流域。由于人类的破坏,目前中国胭脂鱼野生种群近于灭绝,处于濒危状态,被列为国家Ⅱ级保护动物。由于中国胭脂鱼的物种及分布区域的独特性,使得其在亚口鱼科鱼类的生物地理学、系统发育进化以及保护生物学研究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目前,对亚口鱼科鱼类的研究主要是在线粒体DNA层次,如以线粒体DNA的控制区和DN5/6基因为分子标记,调查胭脂鱼种群间、种群内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分化以阐明其多样性衰退的程度[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