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分析古田山自然保护区内小麂种群资源的现状,制定合理的保护和管理措施,本研究结合传统的样带调查法和非损伤性标志重捕法进行小麂种群资源的调查与评估。2014年4月、7月、10月和2015年1月在古田山自然保护区内进行了4次调查,结果显示:样带法得到全区的种群密度为(5.8±0.4)只/km2,种群数量为(473.5±29.2)只,其中核心区种群密度最高,为(7.5±0.7)只/km2,种群数量为(160.8±14.0)只;缓冲区为(5.7±0.6)只/km2,种群数量为(98.2±10.4)只;实验区密度最低,为(3.3±0.5)只/km2,种群数量为(140.5±20.7)只。非损伤性标志重捕法得到全区种群密度为(4.9±0.3)只/km2,种群数量为(397±26)只。样带法调查显示,不同功能区之间的种群密度随季节发生变化,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均是春季种群密度最高,保护区内小麂主要栖息在海拔400-800 m之间,夏季向高海拔区域迁移,冬季则向低海拔迁移。SRY性别鉴定结果表明,古田山小麂种群季节间平均雌雄性比1.17∶1,周年雌雄性比为1.11∶1(9只雌性,84只雄性)(x=0.458,P=0.499),雌性个体的数量优势并不是很明显,若要进一步提高种群数量,则需要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2.
对保护区内的关键种开展保护工作时,其同域分布相似种的保护研究也具有重要价值。较大地理尺度上看,黑麂的分布区被小麂完全覆盖,如能掌握二者适宜栖息地的重叠状况,揭示其共存机制,将有助于保护策略的制定和整合管理。2017—2020年在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分别获得黑麂和小麂的分布位点38个和101个,结合8个环境因子,采用MaxEnt模型对研究区域内黑麂和小麂的潜在适宜栖息地进行了预测和重叠性分析。结果表明:(1)黑麂和小麂潜在适宜栖息地主要位于龙塘山区域西南部,千顷塘区域中部和顺溪坞区域西北部,以及千顷塘区域与龙塘山区域间的山脉和顺溪坞南部山区,二者的潜在适宜栖息地面积分别586.66 km2和661.93 km2,分别占研究区域的36.67%和41.37%。(2)黑麂和小麂的生态重叠指数较高,其D值和I值分别为0.82和0.97,它们的总适宜栖息地重叠面积为435.39 km2,分别占黑麂和小麂总适宜栖息地面积的72.22%、65.78%。(3)黑麂和小麂对环境因子的选择相似,黑麂主要选择海拔较高、离水...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已基本证实了染色体的串联融合(端粒-着丝粒融合)是麂属动物核型演化的主要重排方式。尽管染色体串联融合的分子机制还不清楚,但通过染色体的非同源重组,着丝粒区域的卫星DNA被认为可能介导了染色体的融合。以前的研究发现在赤麂和小麂染色体的大部分假定的串联融合位点处存在着非随机分布的卫星DNA。然而在麂属的其他物种中,这些卫星DNA的组成以及在基因组中的分布情况尚未被研究。本研究从黑麂和费氏麂基因组中成功地克隆了4种卫星DNA(BMC5、BM700、BM1.1k和FM700),并分析了这些卫星克隆的特征以及在小麂、黑麂、贡山麂和费氏麂染色体上的定位情况。结果表明,卫星I和IIDNA(BMC5,BM700和FM700)的信号除了分布在这些麂属动物染色体的着丝粒区域外,也间隔地分布在这些物种的染色体臂上。其研究结果为黑麂、费氏麂和贡山麂的染色体核型也是从一个2n=70的共同祖先核型通过一系列的串联融合进化而来的假说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相似文献   

4.
浙江南麂岛为南麂列岛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主岛,共有维管束植物97科267属393种(包含种下分类等级);扣除栽培种和逸生种,则南麂岛野生维管束植物尚有81科210属304种;分析表明:从科的层面看,蕨类植物的最大科为凤尾蕨科(Pteridaceae)、金星蕨科(Thelypteridaceae)、海金沙科(Lygodiaceae)、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种子植物的最大科多为世界广布类型,小科占据了比例和数量上的优势,其中百合科(Liliaceae)、石蒜科(Amaryllidaceae)、荨麻科(Urticaceae)、马鞭草科(Verbenaceae)等因具有较高的VFICS/WFIW比值而构成南麂岛区系表征科;从属的层面看,区系主体由泛热带分布(38.10%)、北温带分布(16.30%)和东亚分布(11.31%)3大类型构成,其中热带性质分布属共102属,占非世界分布总属数的60.72%,温带性质分布属共66属,占39.28%;进一步通过聚类分析和计算R/T比值比较与其余6个参照地区的联系,表明南麂岛与浙江乌岩岭在区系成分关系上最为接近;从种的层面看,可将南麂岛野生种子植物划分为7个亚型,以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分布亚型(53.90%)为南麂主要来源,华南分布亚型(20.78%)次之。南麂岛具有鲜明的华东区系的南北过渡特征且更具热带亲缘性质,区系划分应处于华东区系的南缘。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已基本证实了染色体的串联融合(端粒-着丝粒融合)是麂属动物核型演化的主要重排方式。尽管染色体串联融合的分子机制还不清楚,但通过染色体的非同源重组,着丝粒区域的卫星DNA被认为可能介导了染色体的融合。以前的研究发现在赤麂和小麂染色体的大部分假定的串联融合位点处存在着非随机分布的卫星DNA。然而在麂属的其他物种中,这些卫星DNA的组成以及在基因组中的分布情况尚未被研究。本研究从黑麂和费氏麂基因组中成功地克隆了4种卫星DNA(BMC5、BM700、BM1.1k和FM700),并分析了这些卫星克隆的特征以及在小麂、黑麂、贡山麂和费氏麂染色体上的定位情况。结果表明,卫星I和II DNA (BMC5, BM700和FM700)的信号除了分布在这些麂属动物染色体的着丝粒区域外,也间隔地分布在这些物种的染色体臂上。其研究结果为黑麂、费氏麂和贡山麂的染色体核型也是从一个2n=70的共同祖先核型通过一系列的串联融合进化而来的假说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相似文献   

6.
12S rRNA在黑麂和黄麂物种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麂(Muntiacus crinifons),别名乌獐,其体长为95~108 cm,体重21~26 kg,是我国特有物种,全国资源量约6 000只,为国家I级重点保护的动物[1,2].由于黑麂皮革上乘,且肉嫩味美,故长期被不法分子列为主要的偷猎对象之一[1].黄麂(Muntiacus reevesi),又名小麂,其体长为73~87 cm,体重10~15 kg,为浙江省重点保护的野生物种.由于黄麂的经济价值高,一直为传统的出口商品.正因为如此,黄麂在近年来遭到了人类的大肆猎杀[2].  相似文献   

7.
赤麂(Muntiacus muntjak vaginalis)是一种小型的亚洲麂,在形态上和另一种小麂(Muntiacus reevesi)形态相似,但赤麂分布更广,更靠南方。核型研究发现,赤麂的染色体数目是哺乳类动物中最少的,二倍体染色体数为6(♀)和7((?)),而小麂的二倍体染色体数为46条。过去有人根据染色体G带的形态和DNA的碱基序列等资料认为,小麂的46条染色体在长期生物演化过程中,经过染色体的融合而演  相似文献   

8.
生态位分化是解释物种共存的重要理论。Schonenr认为空间维度对生态位差异形成的影响程度最高,营养维度次之,时间维度则最后被启动。为验证这一假说,我们于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在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塘山区域采用公里网格法布设52台红外相机,对同域分布且食性相似的黑麂和小麂种群进行监测,计算平均拍摄率,分析不同季节黑麂和小麂对不同植被类型、海拔、坡位、水源距离的选择差异,并运用核密度估计法分析二者日活动节律及重叠程度。结果显示,(1) 黑麂和小麂对空间生态位的选择出现分化:黑麂偏好针阔混交林,主要栖息于1 301 ~ 1 500 m的高海拔地区,回避下坡位和谷地,在距离水源较近的区域内活动频繁;小麂则偏好落叶阔叶林,主要栖息于901 ~ 1 100 m的中海拔地区,偏好中坡位,回避谷地,对水源距离没有明显的选择倾向。(2) 黑麂和小麂均为晨昏性活动的昼行性动物,二者全年日活动节律重叠程度较高 (Δ4 = 0.86),仅冬季较低 (Δ1 = 0.65)。上述结果支持Schonenr的假说:首先,空间维度对物种生态位分化的影响大于时间维度,龙塘山区域黑麂和小麂主要通过选择不同的栖息地来增加空间回避,降低二者的竞争;其次,这种模式存在季节差异,冬季由于可利用的资源减少,竞争加剧,二者通过调整日活动节律,增加时间生态位分化程度,从而实现同域共存。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产动物——黑麂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俗称青麂、红头青麂、蓬头麂。自1885年以宁波产命学名后,直到本世纪五十年代,仅在浙江宁波和桐庐获得3个标本。2个保存在英国自然博物馆,1个存放于美国自然博物馆(Allen,1940)。对其分布范围、生态和习性、繁殖和种群情况几乎一无所知。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IUCN)的红皮书将其归入未定种(Goodwin & Holloway,1972)。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我们对黑麂进行全面调查(盛和林等1975,1980,1981,1984)。1984—1985年又对其相对密度  相似文献   

10.
江西武夷山发现黑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松林  袁荣斌  邹思成 《兽类学报》2013,33(1):94+93-93
黑麂自1885年由Sclater定名以来,其分布区信息主要来自20世纪30~80年代,且局限于安徽省的东部和南部,浙江省的西部和南部以及与安徽、浙江交界的江西省玉山、婺源、浮梁和福建省浦城等四十几个县域(Allen,1940;Sheng and Lu,1980;盛和林和吴天荣,1981;盛和林和陆厚基,1982;夏武平,1988;张荣祖,1997),最近一次的黑麂新分布地报道为1980年在武夷山脉东坡的福建坳头地区采得一只雄性黑麂(郑秀芸和唐兆清,198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