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棉尖象(Phytoscaphus gossypii Chao)又称棉小灰象,近几年来成为棉花的主要害虫之一。从1970年以来,发生数量激增,对棉花生产的威胁越来越重。我们从1971年开始,对其发生为害和田间防治,进行了初步观察,所得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2.
魏修山  魏新田 《昆虫知识》2008,45(3):475-477
棉田盲蝽Lygocoris lucorum已成为棉田的主要害虫。通过2年系统观察在不同时段、不同天气肓蝽的分布规律,结果显示,棉盲蝽有雨后群集在嫩尖危害的习性,建议在雨后的第2天早上选用40%毒死蜱乳剂1500倍液或2·5%的三氟氯氰菊酯乳剂2000倍液进行顶心扣打,可使防效提高58·3%。  相似文献   

3.
林松  包云秀 《生态科学》1998,17(2):89-92
对本区茶籽象Jiao形态,生活周期,习性与外界环境条件的调查研究,弄清发生规律和生态习性,以决定对其的防治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对本区茶籽象虫甲形态、生活周期、习性与外界环境条件的调查研究,弄清发生规律和生态习性,以决定对其的防治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1992-1994年在平潭县对甘薯蠹野螟的生物学进行观察。该虫在平潭县一年发生5代,以幼虫在越冬薯茎内越冬。旬平均温度28-30℃,卵期6.20天,幼虫期24.6天,蛹期12.3天,雌成虫寿命4.4天,雄成虫寿命6.7天。并对各虫期的生活习性和田间清长规律进行观察。  相似文献   

6.
绿啄木鸟(Picus canus jessoensis)在小兴安岭是留鸟中优势种类之一。我们在1978—1980年对它的生态习性进行了观察。1981—1982年又对其繁殖习性、食性及不同林型内的分布规律进行了较详细的观察,所获资料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7.
棉红铃虫在浙江棉区一年发生2—4代,以老熟幼虫越冬。为害棉花的蕾、花、铃和棉籽4个部分,每年棉产损失在2成以上。为了进一步探究红铃虫的发生规律,提高防治效果,在1951—1956年的研究基础上,1957年在肖山棉麻试验场又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兹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以供参考。 一、田间产卵规律与习性 第一代成虫于5月下旬开始羽化,6月中旬为羽化盛期,7月中旬为终了期。6月17日田间始现第一代卵,6月27日—7月11日为产卵盛期。调查50株棉  相似文献   

8.
尖翅小卷蛾 Bactra lancealana(Hubner),别名席草螟、席草虫、席草蛀心虫,是黄岩席草的主要害虫。据调查,常年席草减产三成左右,1973年危害凶的田块减产7成以上,严重影响了席草生产。我们在多年调查基础上,1974、1975年继续对尖翅小卷蛾的发生规律和生活习性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和室内饲养,并开展了药剂防治试验工作。  相似文献   

9.
利用红蚂蚁(Tetramorium guineense Fabricius)防治甘蔗螟虫,在我国台湾和福建同安地区已有相当长的历史。前人曾进行过红蚂蚁防治蔗螟的调查研究,效果颇好。但在生活习性方面,未见有系统报导,为此我们对它的生活习性和发生规律等方面进行了初步观察。 一、内容和方法 本文系粽合1960—1962年间在红蚂蚁产地——厦门垵山的野外观察及在龙溪专区农科所室内观察(辅以田间试验)的结果。 1.蚁群组织和繁殖 (1)野外:每半个月在红蚂蚁产地,将预先定置并有红蚂蚁在内栖居的芦苇管拔回检查一次,每次4—19群(即4—19管)不等。(2)室  相似文献   

10.
<正> 榆叶象Hypera sp.属鞘翅目,象虫科(Curculionidae)、叶象亚科(Hyperinae)。此类象虫生活习性较特殊,幼虫食叶,卵亦产于叶片上。对此类象虫国内末见报道。笔者1980年在长白山二道白河春榆Ulmus japonica Sarg上发现一种圆形卵块和类似鳞翅目食叶的幼虫,采回后进行饲养,经过1981—1982年系统观察,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两种棉花新象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养昌 《昆虫学报》1974,(4):482-486
本文记述了两种棉花象虫。依据棉区昆虫工作人员的观察,棉尖象Phytoscaphusgossypii(新种)为害幼苗,能咬断嫩尖,影响棉苗正常发育。它也为害蕾铃期的叶片、苞叶、嫩尖、花蕾等部分。除棉花外,此虫还为害玉米、大豆、大麻等作物的幼苗。它发生于关中、华北、苏北、内蒙古、甘肃等地区。 棉小卵象Calomycterus obconicus(新种)就是刘国士、范秉法1934年报道过的棉小象鼻虫Calomycterus sp.。据他俩的观察,此虫主要为害幼苗,能咬断叶柄,蚕食落叶,有时竟把整块棉田的幼苗、叶片全部咬断,仅剩下顶芽。其为害程度可想而知。在幼苗生出前,它为害桑树嫩芽,所以桑园附近的棉田先受其害。此虫分布于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即太湖周围。其危害早在1934年前便引起人们的注意,并由刘国士、范秉法报道了对其生活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枣葵粉蚧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枣葵粉蚧Trionymus sp.俗名树虱子,是为害枣树的一种害虫。在河北省枣产区均有分布。 1959年和1975年我们先后在阜平县对该虫进行了观察和防治试验。现将结果整理如下,供参考。 发生规律及习性 生活史 枣葵粉蚧在阜平县一年发生三代,以老熟幼虫越冬,翌年4月上旬出蛰活动,5月初蜕变为成虫,始卵期5月上旬,产卵盛期在5月中旬至下旬。卵期7—15天。  相似文献   

13.
饶达善 《蛇志》1992,4(2):24-27
本文对尖吻蝮蛇伤患者的甲皱微循环和凝血象同时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显示尖吻蝮蛇伤患者中毒程度不同,甲皱微循环也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另中毒程度越严重,凝血象变化也越显著.甲皱微循环和凝血象的变化与临床病情变化是一致的,对病情的转归及预后估计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平腹小蜂防治荔枝蝽象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金祥  郭伦发  唐峰  张帆  李锋  赵志国 《广西植物》2001,21(2):163-165,156
20 0 0年 2~ 8月 ,在广西北流潮塘、荔宝、花果山等果场进行了平腹小蜂防治荔枝蝽象试验 ,总面积约2 0 hm2 ,8~ 1 0年生龙眼、荔枝树约 4 0 0 0株。根据当地荔枝蝽象的生活习性及发生规律 ,共放蜂 2次 ,结果为 :在放蜂区和对照区内 ,荔枝蝽象卵寄生天敌平腹小蜂、跳小蜂的总寄生率分别为 94 .3%和 1 8.9% ,相比效果明显 ,同时 ,果园中若虫数量显著降低 ,控制在经济危害阈值之下。  相似文献   

15.
<正> 1977年在河北省迁西县杨家峪大队首次发现酸枣尺蠖Chihuo sunzao Yang(见图)为害栗树,尚未发现其他寄主。据《华北灯下蛾类图志》等记载,在宁夏曾发现此种尺蠖,为害酸枣、大枣、苹果及野酸枣等。1978—1980年作者对栗树上发生的酸枣尺蠖做了初步观察,其结果如下。 一、发生规律及生活习性 一年发生一代,以蛹在土中越冬。据1979年3月调查,越冬部位多在距树干20厘米左右处,深度在地表下5—10厘米左右,10厘米以下未见越冬蛹。  相似文献   

16.
斑尾榛鸡的生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83—1985年在甘肃祁连山东段西营河林区对斑尾榛鸡指名亚种Tetrastes s.sewerzowi的生态和生物学进行了系统观察。本文报道斑尾榛鸡的栖息环境、活动规律、食性,繁殖习性及天敌等。  相似文献   

17.
1980年在四川省巫溪县白果林场,对危害华山松、油松等的南鼢鼠(Myospalax rothschildi)生活习性进行了初步观察,共采集标本35号。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一、南鼢鼠的生活习性南鼢鼠成鼠体长150—215毫米,体重114—  相似文献   

18.
银杏大蚕蛾的生活习性及其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银杏大蚕蛾Dictyoploca japonica Butler是为害园林树木一大害虫,由于该虫体型大,往往能为害成灾。1982年以前本地区很少见该虫。1985年以后灯下数量较大,树木上也常见为害。为了摸清银杏大蚕娥在本地的生活规律,1986年至1988年作者对该虫进行了观察及防治的研究,现将结果记述于后。 一、生活年史及习性 1986~1988年在重庆市第二农业学校园林的树上及室内观察结果,该虫一年发生1代,以卵在树杆裂口、伤口或缝隙中越冬,第二年3至4月开始孵化。卵期为152天,幼虫历期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耕作制度的改革,粟秆蝇Atherigonabiseta Karl.在我县谷子作物上发生严重,对生产威胁很大。1975和1976两年,我们对其生活史、生活习性及防治方法进行了观察试验,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20.
焦条丽夜蛾(Acontia graellsi Feisthamel)由于为害棉叶,故在湖北过去一般多称棉叶夜蛾。在河南黄泛区农场和武昌宝积庵附近棉田,以往都曾发现其为害,但因发生数量不多,故当时都未引起注意。近几年来,此虫在本专区的襄阳、宜城、枣阳、光化等县发生很多,特别是棉花生长中后期,雨水稍多时,为害更重,常把棉叶吃光。鉴于此虫在国内以往还未见到发生与为害的详细研究记载,故本所在1962年作了些田间系统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现将此虫的生活习性初步观察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