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动物行为生态学研究中,了解动物的活动节律是分析其生存策略的重要前提。基于2013年3月—2014年2月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外相机监测资料,通过相对丰富度指数分析10种最常见兽类的季节性节律和日活动节律。结果显示:(1)岩松鼠Sciurotamias davidianus、北花松鼠Tamias sibiricus、亚洲狗獾Meles leucurus、猪獾Arctonyx collaris、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和貉Nyctereutes procyonoides在夏季活动最频繁,果子狸Paguma larvata、中华斑羚Naemorhedus griseus和野猪Sus scrofa在秋季活动最频繁。通过分析松鼠的年活动节律,推测其可能为2013年11月人为放生至保护区的新物种。(2)果子狸、中华斑羚、猪獾、豹猫和野猪为典型的夜行性动物,北花松鼠、松鼠Sciurus vulgaris和岩松鼠为昼行性动物。(3)依据兽类探测红外相机的行为表现,发现不同种类动物对红外相机产生了回避或受到吸引的行为。研究表明,红外相机是一种长期监测林地兽类活动节律的有效技术手段,可为制定区域性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
路纪琪  张知彬 《动物学报》2005,51(3):376-382
食物贮藏是许多动物对不可预见的食物供应变化的一种重要适应.岩松鼠(Sciurotamias davidianus)为中国特有物种,广泛分布于华北地区的山地和丘陵地带.作者在北京市东灵山地区建造半自然围栏(4 m×3 m× 1 m),以核桃(Juglans regia)和山杏(Prunus armeniaca)种子为备选食物,对岩松鼠(12只)的食物贮藏行为进行了研究.数据的统计分析采用SPSS for Windows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岩松鼠表现出集中和分散两种食物贮藏方式,而分散贮藏是其偏好的贮藏方式;2) 当遇到贮藏食物被盗窃时,岩松鼠倾向于搬运更多的食物进行集中和分散贮藏;3)岩松鼠没有在食盘就地取食任何一种食物;把食物搬离后,岩松鼠所取食的山杏种子数量明显多于所取食的核桃数量;4)岩松鼠只选择核桃进行分散贮藏;5)岩松鼠对核桃的搬运距离大于山杏种子.本研究结果提示,在自然条件下,岩松鼠对核桃和山杏的天然更新起着不同的作用[动物学报 51(3)376-382,2005].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北京雾灵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现状,于2014年11月至2015年4月,在保护区内放置30台红外相机开展调查。结果共记录鸟类5目14科27种,兽类4目8科10种,其中勺鸡(Pucrasia macrolopha)、红角鸮(Otus sunia)、纵纹腹小鸮(Athene noctua)和中华斑羚(Naemorhedus griseus)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鸟类物种数月变化剧烈。相对丰富度最高的6种动物为狍(Capreolus pygargus)(60.19)、红嘴蓝鹊(Urocissa erythrorhyncha)(34.14)、星鸦(Nucifraga caryocatactes)(27.78)、岩松鼠(Sciurotamias davidianus)(23.34)、松鸦(Garrulus glandarius)(23.34)、中华斑羚(21.99)。对狍、岩松鼠、中华斑羚进行日活动节律分析,狍属晨昏活动型;中华斑羚有两个活动高峰;岩松鼠的日活动高峰集中在晨间,为单峰型。本研究提供了北京雾灵山部分鸟兽资源的最新动态现状及活动节律信息,同时表明红外相机在拍摄地栖性鸟类、大中型兽类、夜行性动物方面具有优势,而对于非地栖鸟类和小型兽类,红外相机有一定局限性。本研究为应用红外相机技术开展森林野生动物多样性监测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4.
凉水自然保护区松鼠(Sciurus vulgaris)贮食生境选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马建章  宗诚  吴庆明  邹红菲  孙岩  郑昕 《生态学报》2006,26(11):3542-3548
2003年10月~2004年4月,在黑龙江省小兴安岭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应用跟踪观察法、样线调查法、样方调查法等研究方法,采用Vanderploeg和scavia选择系数Wi和选择指数Ei作为衡量指标,对松鼠贮食红松种子生境选择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松鼠贮食对生境具有选择性:以主要林型为划分标准,松鼠偏爱贮食生境依次为:原始红松林,云杉林,人工云杉林,针叶混交林,人工落叶松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混交林,次生白桦林和人工红松林。在原始红松林内,松鼠对微生境的利用存在选择性差异:松鼠对郁闭良好(郁闭度大于0.6)、灌丛密度中等、倒木和枯立木密度中等(1~5个)、盗食动物活动较弱(大林姬鼠Apodemus peninsulae为主要盗食动物)的原始红松林生境表现出较强的选择性(Ei>0.2);而对坡度小于5°、基质为霉菌土、倒木和枯立木密度较高(大于5个)、草本盖度较高、盗食动物活动中等(花鼠Eutamias sibiricus为主要盗食动物)的原始红松林生境表现出较强的负选择性(Ei<-0.2),对阴坡表现出强烈的回避性(Ei=-0.5368)。  相似文献   

5.
2004年6~7月,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苍山和洱海国家自然保护区选取4种年龄段(6~10、11~15、16~20、31~40年)的松林和保护区周围的非保护区选取7种年龄段(1~5、6~10、11~15、16~20、21~30、31~40、50年以上)的松林,每种松林设3个重复,共33个样地,在样地内随机选取3个5m×5m的样方,调查并记录样方内草本植物和灌木的种类、数量、覆盖度。在每个样地按5条样线布笼100个捕捉小兽,每天检查捕获的种类和数量。计算珀氏长吻松鼠和赤腹松鼠在小兽群落中物种优势度、时间生态位宽度、两种小兽的时间生态位重叠度;用逐步回归分析两种松鼠与松林栖境因子的关系。上述结果表明,在保护区珀氏长吻松鼠出现的时间早于(6~10年的松林开始捕获到)赤腹松鼠(16~20年的松林内开始捕获到);在非保护区,分别在31~40年和21~30年的松林内才捕到珀氏长吻松鼠和赤腹松鼠。保护区31~40年的松林内珀氏长吻松鼠和赤腹松鼠种群数量分别是同年龄段非保护区松林的3倍和3·75倍。松林底层的灌木对两种小兽的种群数量有重要影响。珀氏长吻松鼠种群数量与灌木密度呈正相关;赤腹松鼠种群数量与灌木覆盖度呈正相关,而与草本植物覆盖度呈负相关。非保护区树底植被的异质性降低,延迟了两种松鼠在松林里建立种群的时间。  相似文献   

6.
利用红外相机调查西藏洛隆县鸟类和 兽类的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红外相机技术作为一种非损伤性的物种调查和记录技术,于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广泛应用于野生动物研究(Karanth,1995;O’Connell et al,2011;Niedballa et al,2015)。相对于传统的粪堆法(马建章等,1989)、样线法(Stephens et al,2006)、样带法(Harris et al,1992)、大样方调查法(张常智和张明海,2011)等监测方法,红外相机技术具有非损伤性、可日夜连续监测的优点,已成为调查物种多样性、估  相似文献   

7.
不同相机布放模式在古田山兽类资源监测中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0年6月-2011年8月,利用一字型、十字型、随机型和海拔垂直型4种相机布放模式在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兽类独立照片(independent photograph,IP)共2551张,能识别物种的兽类IP有1240张,占整体IP的48.6%,不能识别物种的兽类(松鼠科以外的啮齿动物)IP1167张,占45.8%;无效IP144张,占5.6%。所拍能识别物种的兽类共有14种,隶属4目9科,其中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为国家Ⅰ级保护动物,鬛羚(Naemo-rhedus sumatraensis)和黑熊(Selenarctos thibetanus)为国家Ⅱ级保护动物。在种-监测日曲线当中,4种监测模式随监测日的不断延长,兽类种类大体呈现半年左右趋于稳定的规律,建议监测时间以半年为一个周期较为合适。研究发现,兽类IP和单相机拍摄率在一字型、十字型和随机型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与海拔垂直型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海拔垂直型由于相机分布均匀,在拍摄种类、拍摄率等各项监测指标上都显著高于其他3种模式。  相似文献   

8.
利用红外相机技术于2017年冬季对河北太行山东坡南段的野生动物进行了调查。通过系统抽样,野外选取4个样区共安置红外相机78台,实际工作4753个相机日,获有效照片1903张。结果表明:共鉴定出兽类4目7科7种,鸟类9目14科27种,其中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有勺鸡(Pucrasia macrolopha)、雀鹰(Accipiter nisus)、灰林鸮(Strix aluco)和燕隼(Falco subbuteo)。物种相对丰度指数较高的兽类和鸟类分别为岩松鼠(Sciurotamias davidianus)(10.10)和红嘴蓝鹊(Urocissa erythroryncha)(5.49)。对拍摄率较高的前6种兽类的日活动节律进行了分析,发现野猪(Sus scrofa)和蒙古兔(Lepus tolai)主要集中在晨昏和夜间活动,西伯利亚狍(Capreolus pygargus)和岩松鼠多在昼间活动,赤狐(Vulpes vulpes)和黄鼬(Mustela sibirica)则为全天性活动。土门—黄北坪乡样区和鹿头乡样区具有较高的物种数(24种和23种)和Shannon-Weiner指数(2.35和2.06)。该地区农业开发程度高、森林景观破碎化程度大、人类活动干扰重,应加强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  相似文献   

9.
兰慧  金崑 《兽类学报》2016,36(3):322
为了调查北京市雾灵山自然保护区兽类资源情况,自2013年7月至2014年5月,在雾灵山32个位点处布放红外相机进行系统调查,累积相机工作日3630天,共拍摄到兽类有效照片494张,鉴定出10种动物,包括:狍(Capreolus capreolus)、斑羚(Nemorhaedus goral)、猪獾(Arctonyx collaris)、岩松鼠(Sciurotamias davidianus)、野猪(Sus scrofa)、狗獾(Meles meles)、豹猫(Felis bengalensis)、花鼠(Tamias sibiricus)、草兔(Lepus capensis)和黄鼬(Mustela sibirica),隶属于4目7科;从分布型来看,这10种兽类主要以古北型为主(占70%)。常拍种有狍、岩松鼠、斑羚和猪獾;较常拍种有野猪、狗獾、豹猫、花鼠、草兔;偶拍种有黄鼬。文中还对不同海拔和不同植被类型动物相对丰富度、累积拍摄物种数与相机工作日关系及兽类G-F指数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在进行啮齿动物数量调查时,于2 0 0 3年9月在东灵山地区小龙门林场( 1 1 5°0 6′N ,40°0 0′E)采到1只松鼠科啮齿动物,经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马勇先生鉴定,为隐纹花松鼠(Tamiopsswinhoei) ,隶属于松鼠科(Sciuridae)花松鼠属(Tamiops)。采集生境为人工油松林,海拔约为1 2 2 0  相似文献   

11.
The karyotype of 7 species of Sciurinae representative of 6 tribes were compared: Atlantoxerus getulus, Menetes berdmorei, Callosciurus flavimanus, Heliosciurus gambianus, Sciurus vulgaris, Eutamias sibiricus, and Marmota monax. Homoeologies between almost all chromosome segments were found. Numerous similarities with the karyotypes of certain Primates and Carnivora were observed. A presumed ancestral karyotype of the Sciurinae is proposed.  相似文献   

12.
栖息地是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基础,明晰物种的适宜栖息地分布是切实加强野生动物保护、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的重要基础。北京市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也建立了一系列自然保护地以加强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当前亟需系统评估北京市现有自然保护地体系对野生动物适宜栖息地的保护成效,为未来北京市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和自然保护地体系整合工作优化提供科学指导。研究选取了北京地区6个较为典型的野生动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包括黑鹳(Ciconia nigra)、褐马鸡(Crossoption mantchuricum)、大鸨(Otis tarda)、鸳鸯(Aix galericulata)、金雕(Aquila chrysaetos)和斑羚(Naemorhedus griseus),利用MaxEnt模型和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分析其适宜栖息地的分布;将自然保护地与适宜栖息地相叠加,识别其适宜栖息地的分布热点和保护空缺,进而评估了北京市现有自然保护地体系的保护成效。研究结果表明,6个研究物种在现有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中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保护,其中褐马鸡的受保护率最高(92.82%),鸳鸯的受保护率最低(13.66%)。各类自然保护地的物种热点区覆盖率不同,风景名胜区类型覆盖率最高(14.74%)。6个物种适宜栖息地的热点区域总面积为280.01km2,保护空缺占热点区域总面积的49.45%,其中密云区、门头沟区和房山区的保护空缺面积最大。基于现有自然保护地体系对野生动物适宜栖息地的保护效率以及存在的空缺,建议因地制宜,采取扩大或合并现有自然保护地、增设新的自然保护地或营造微生境等方式来提升自然保护地的整体保护效率。研究结果可为北京市自然保护地的整合优化提供重要依据,为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的识别与划定提供可行方案,并为加强野生动物的保护管理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3.
基于遥感和野外调查数据,研究北京市两栖爬行动物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北京记录两栖爬行动物2纲3目10科17属22种,其中,保护物种15种,占物种总数的68.19%。物种分布整体呈现由西北向东南递减的空间特征,西北部山区丰富度和相对多度较大,门头沟和延庆物种丰富度最大(14种),占调查物种总数的66.67%,优势种为中国林蛙、黑斑侧褶蛙、中华蟾蜍和山地麻蜥;门头沟、怀柔、房山分布了全市71.54%的种群数量;200-500 m海拔段物种丰富度最高(18种),主要生境为森林灌丛;物种数在6种以上的网格有11个,包括大滩、怀九河、百花山、拒马河、密云水库等。总体来看,物种种类和数量相较之前呈现减少趋势,而土地用途转换具有重要影响。1980-2018年,建设用地表现出以东西城为核心向外围扩张的趋势,侵占的农田占生态系统总转换面积的42.85%;城六区和平原区的主要物种为黑斑侧褶蛙和中华蟾蜍,少有中国林蛙分布。进一步分析两栖动物1500 m的迁徙距离内,森林灌丛和农田为主要的生境类型,城市扩张侵占了部分农田;同时,污染物的排放引起水体水质下降,特别是北运河水系,造成两栖动物的繁殖率降低和栖息地破坏。目前,北京市各类保护地虽覆盖两栖爬行动物种类的90.91%和数量的60.45%,但在怀柔宝山镇白河上段、密云水库来水的潮河上段辛庄桥、平谷洳河大兴庄镇-峪口镇等地,仍然存在较大的保护空缺。对此,建议开展长期定位观测,构建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并探索建立高强度土地利用下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机制,从而实现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4.
A boat survey was conducted from 5 to 26 June 1993 to estimate the abundance of the Amazon river dolphin ( Inia geoffrensis ) and the tucuxi ( Sotalia fluviatilis ) along ca . 120 km of the Amazon River bordering Colombia, Peru, and Brazil. Two survey methods were used: line transects during 5 d and strip transects during 15 d. The line transects were used to estimate the abundance of both species in the main channels of the Amazon at distances greater than 200 m from river banks and islands, and strip transects were used to estimate abundance in the remainder of the habitat. A total of 29 sightings was obtained using line transects, including 8 of Inia , 15 of Sotalia , and 6 with both species present. The total number of sightings made while using strip transects was 143, including 78 of Inia , 51 of Sotalia , and 14 with both species present. The distributions of sightings with respect to distance from the nearest bank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the two species. Based on the results from the two methods, we estimate that there are 346 (CV = 0.12) Inia and 409 (CV = 0.13) Sotalia in the study area. Overall, the mean group size for Inia was 2.9 individuals and for Sotalia was 3.9 individuals. Inia density (dolphin/km2) was highest in tributaries (4.8), followed by areas around islands (2.7) and along main banks (2.0); while Sotalia density was highest in lakes (8.6), followed by areas along main banks (2.8) and around islands (2.0). These are among the highest densities measured to date for any cetacean.  相似文献   

15.
物种相对多度指数在红外相机数据分析中的应用及局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度是衡量物种种群数量的参数之一, 多度的动态及其影响因素是种群生态学研究的经典问题。物种相对多度指数(relative abundance index, RAI)作为一种简单、便利的指标, 广泛应用于动物本底清查中。但RAI易受物种自身特征、探测率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需要结合其他物种数量分析方法, 以验证其与种群大小的相关性。随着红外相机技术在野生动物调查中的广泛应用, 用红外相机数据估计动物种群数量的研究越来越多。目前, 基于红外相机数据计算RAI的方法有多种, 不同计算方法和应用范围存在差异, 亟需对现有方法和应用进行梳理。本文综述了根据红外相机数据计算物种相对多度的4种主要方法: (1)拍摄一张有效照片所需要的天数; (2)基于单位调查强度的物种拍摄率; (3)每个位点每天的物种拍摄率; (4)某一物种的照片数占所有物种的比例。总结了我国野生动物监测调查中采用红外相机方法计算RAI的应用现状。国内的研究主要采用第2种和第4种计算方法, 其中约72.5%的研究论文应用第2种计算方法, 而第4种方法一般适用于群落中的物种组成比较。我们建议根据红外相机数据计算RAI时尽量使用第2种计算方法, 这有助于研究或管理人员对不同研究中的物种RAI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6.
北京城市鸟类对食源植物利用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海燕  王楠  董路 《动物学杂志》2021,56(4):491-499
园林植物为城市生活的鸟类提供重要食物资源,园林中的植物配置会影响城市中鸟类的种类、数量和群落结构。研究城市鸟类与食源植物的关系,可明确鸟类对食源植物的取食关系,为提高城市鸟类多样性提供技术支撑。2017至2019年,在北京市范围内,以直接观察法和野外照片识别法记录鸟类取食的食源植物种类和数量。共选取6个研究地点,每个研究地设一条样线,圆明园样线长度为2.52km、颐和园为3.12 km、北京植物园为3.02 km、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为2.76 km、北京林业大学为1.38 km和北京语言大学为1.6km。共记录取食植物鸟类49种,食源植物56种。吸引鸟类物种最多的植物为金银木(Lonicera maackii),之后依次为圆柏(Sabina chinensis)、柿树(Diospyros kaki)、油松(Pinus tabuliformis)、榆树(Ulmus pumila)等。取食植物种类最多的鸟类为灰喜鹊(Cyanopica cyana),之后依次为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麻雀(Passer montanus)、燕雀(Fringilla montifringilla)、喜鹊(Pica pica)等。吸引鸟类多样性最高的园林植物为金银木、柿树、油松、银杏(Ginkgo biloba)、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等。取食植物多样性最高的鸟类为灰喜鹊、白头鹎、麻雀、燕雀、喜鹊等。鸟类取食食源植物集中在10月至翌年5月,高峰期在11和12月,其中,取食浆果的高峰期在11和12月,取食坚果的高峰期在11月至翌年1月,取食叶芽的高峰期在3和4月以及11和12月,取食花的高峰期在3和4月。北京市鸟类取食食源植物季节性明显,为提高北京城市鸟类的数量,园林建设中可加大圆柏、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等冬季可以长时间为鸟类提供食物的园林植物比例,为鸟类在食物资源最为短缺的冬末春初季节提供充足食物资源。  相似文献   

17.
任信在  李新宇 《兽类学报》2002,22(2):108-115
1997 年至1999 年间, 在韩国智异山国家公园选取生境相似, 但片断化和未片断化不同的调查地。设置8 条2 km 长截线, 调查记录了黄鼬( Mustela sibirica) 、黄喉貂(青鼬) ( Martes lavigula) 、狗獾(Meles meles) 、豹猫( Felis bengalensis) 、野猪( Sus scrofa) 、獐( Hydropotes inermis) 、狍( Capreolus) 、朝鲜兔(Lepus coreanus) 和松鼠的数量, 并对影响动物数量的相关因子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8 块样地虽属两大类不同景观且具有相似植被特征, 但在片断化和未片断化中, 枯折木, 胸高直径(dbh)6~10 cm的树及50 cm的巨树密度, 树冠盖度及灌木被度均有明显差异。3 年内在8 块样地共记录到9种兽类在雪被上留下的足迹, 其中5 种兽的密度在片断化和未片断化生境中差异明显。9 种兽的渐近多元回归中, 6 种兽的密度同景观和植被变量密切相关, 但如果不增加当地生境条件, 则足迹链丰富度同植被构成的简单相关性表现得很微弱。在片断化和未片断化的不同景观林区, 对兽类的分布及其动态还要做进一步详细研究。  相似文献   

18.
To investigate the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New World Sciurus and the Old World Sciurus and their biogeographic history, the partial 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b gene sequences (1,040 base pairs) were analyzed on six Sciurus species: S. aberti, S. carolinensis, S. lis, S. niger, S. stramineus, and S. vulgaris. Phylogenetic trees (maximum parsimony, neighbor-joining, and maximum likelihood methods) commonly showed two groups with high bootstrap values (73-100%): one consisting of the New World Sciurus and the other consisting of the Old World Sciurus. Genetic distances among the New World Sciurus species were remarkably larger than that between two Sciurus species of the Old World, suggesting the earlier radiation of the New World Sciurus than the Old World Sciurus.  相似文献   

19.
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采用红外相机技术系统地调查了浙江省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大中型地栖兽类和鸟的多样性组成。调查共获得244个有效位点的数据,其中兽类和雉类的照片视频共67 086份,有效探测数16 129次,包括分属6目15科的野生兽类21种、野生雉类5种、家畜及家禽4种。记录到雉类以外的其它鸟类52种,分属6目15科。在野生兽类和雉类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种,分别为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种,合计占物种总数的35%。IUCN物种红色名录评估为“易危VU”的物种2种,“近危NT”的物种5种,合计占物种总数的27%。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评估为“濒危”的动物1种,“易危”7种,“近危”5种,合计占物种总数的50%。独立探测数最高的兽类为小麂(Muntiacus reevesi),雉类为白鹇。调查显示古田山保护区内受威胁的野生兽类和雉类的比例较高。本次调查将红外相机均匀布设于整个保护区,持续时长一年,全面监测保护区内兽类和雉类的物种组成与相对多度,为古田山保护区后续的科研项目和科学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报道产于北京西山门头沟区色树坟石炭-二叠系太原组的一块蜚蠊类前翅化石,可归入Phyloblatta,代表一新种Phyloblatta beijingensis sp. nov.,以狭小的爪区别于该属其他已知种类。Phyloblatta蜚蠊类在我国山西省下二叠统山西组曾发现多种类型。对北京地区以前报道的昆虫化石所属时代和地层均进行厘定,如土城子组、大灰厂组、夏庄组的昆虫化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