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对苦水玫瑰醇提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分析鉴定,本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选用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100 mm×2.1 mm,1.8μm)色谱柱,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A)-0.01%甲酸乙腈溶液(B),梯度洗脱。在电喷雾离子源(ESI)负离子条件下,采集MS^(E)数据。根据精确相对分子质量、质谱碎片信息,结合相关文献及对照品比对,共检测出63个主要成分,包括26个黄酮类、11个多酚类(4个酚酸类及7个鞣质类)、7个三萜类、4个苯丙素类、8个有机酸类、1个环烯醚萜类、1个挥发油类化合物和5个未鉴定成分,其中柳穿鱼叶苷、草木樨苷、积雪草酸等28个化合物首次在该属得到鉴定。通过UPLC-Q-TOF-MS方法进一步完善了苦水玫瑰的化学成分,为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基于UPLC-QTOF-MS代谢组学研究灰树花发酵的代谢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露  吴天祥  王川南 《菌物学报》2020,39(10):1920-1932
为了解天麻苦荞复配液的添加对灰树花深层发酵过程中代谢产物的差异性,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结合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对发酵7d的灰树花菌丝体细胞代谢物进行分析。主成分(PCA)模型显示添加天麻苦荞复配液的菌丝体细胞与对照组菌丝体细胞相比代谢产物差异明显(P<0.05),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以VIP(varible importance in the projection)>1和P<0.05为条件进行筛选和鉴定得到44种差异代谢物,包括糖类6种、氨基酸类13种、维生素类5种、核苷酸类7种、有机酸类10种、脂肪酸类3种。其中,与对照组相比鼠李糖、D-半乳糖、D-甘露醇、果糖-6-磷酸等7种物质含量显著下调,D-木糖醇、异亮氨酸、赖氨酸、泛酸、二十二碳六烯酸、D-葡萄糖醛酸、琥珀酸等37种物质含量显著上调。通过对差异代谢物进行通路分析,得到具有显著影响的代谢通路14条,推测了灰树花胞外多糖合成通路。由此推断天麻苦荞复配液的添加对灰树花胞外多糖的增效作用和提升营养品质的原因,为今后深层次研究外源添加物对灰树花发酵过程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采用极性不同的6种溶剂(石油醚、乙酸乙酯、丙酮、乙醇、甲醇和水)、按索氏提取法逐级萃取破壁灵芝孢子粉,并同时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和超高效液相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对各萃取物进行化学成分分析与鉴定。结果表明:GC/MS共鉴定出101种化合物,其中酸类10种、酯类40种、醇类7种、酮类6种、酚类2种、烃类18种、甾类9种和杂原子化合物9种;UPLC-Q-TOF/MS共推断出40种化合物,其中倍半萜类1种、二萜类1种、三萜类9种、生物碱类4种、酰胺类7种、有机酸类9种以及其他化合物9种。两种测定方法间共有化合物仅1种,仅存在于5种有机溶剂(石油醚、乙酸乙酯、丙酮、乙醇和甲醇)萃取物之一的化合物共105种,2种或2种以上萃取物共有的化合物共31种,实验方法较好地实现了样品中化合物组分的充分分离,扩大了可检测化合物的范围。研究结果为灵芝孢子粉中化学成分的系统分析与鉴定、及灵芝孢子粉的化合物谱图库的完善提供了基础资料,为相关药理、药效分析及灵芝的药用模式真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正离子模式检测‘红肉脐橙’和‘清家脐橙’果实黄皮层、白皮层、囊衣和汁胞中的主要类黄酮。根据保留时间、精确质荷比、二级质谱以及标准品化合物验证,确定了脐橙不同组织中含量较高的甜橙黄酮、川陈皮素等13种类黄酮。依据峰面积比较相对含量,认为脐橙黄皮层中类黄酮含量丰富,白皮层和囊衣中类黄酮含量次之,汁胞中类黄酮相对含量较少。黄皮层中以甜橙黄酮、川陈皮素和橘皮素等多甲氧基黄酮为主,而白皮层、囊衣和汁胞中的类黄酮以橙皮苷、柚皮苷为主。脐橙相同组织如白皮层、囊衣和汁胞中类黄酮的相对含量在品种间无显著差异,但橙皮苷、3,5,6,7,3',4'-六甲氧基黄酮和橘皮素在两品种的黄皮层中相对含量差异显著。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和综合利用脐橙的活性物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正离子模式检测‘红肉脐橙’和‘清家脐橙’果实黄皮层、白皮层、囊衣和汁胞中的主要类黄酮。根据保留时间、精确质荷比、二级质谱以及标准品化合物验证,确定了脐橙不同组织中含量较高的甜橙黄酮、川陈皮素等13种类黄酮。依据峰面积比较相对含量,认为脐橙黄皮层中类黄酮含量丰富,白皮层和囊衣中类黄酮含量次之,汁胞中类黄酮相对含量较少。黄皮层中以甜橙黄酮、川陈皮素和橘皮素等多甲氧基黄酮为主,而白皮层、囊衣和汁胞中的类黄酮以橙皮苷、柚皮苷为主。脐橙相同组织如白皮层、囊衣和汁胞中类黄酮的相对含量在品种间无显著差异,但橙皮苷、3,5,6,7,3’,4’-六甲氧基黄酮和橘皮素在两品种的黄皮层中相对含量差异显著。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和综合利用脐橙的活性物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半枫荷干预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模型大鼠血浆内容物代谢轮廓的变化和特征,该研究以半枫荷正丁醇提取物给药前后RA模型大鼠血浆为研究对象,借助超高效液相色谱联用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检测,并用SIMCA-P软件对代谢物测定结果进行多元变量统计分析,筛选差异代谢物并作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1)给药前后大鼠血浆代谢轮廓存在显著差异,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在正负离子模式合并后筛选出321种差异代谢物,其中负离子模式鉴定到174种代谢物,正离子模式鉴定到192种代谢物。(2)鉴定到的所有代谢物根据其化学分类归属信息归为12种类型,有机酸及其衍生物和脂类及类脂分子这2类代谢物数量占比较高。(3)通路富集获得37个代谢通路且呈显著性差异(P<0.05),给药组中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肿瘤胆碱代谢通路和ABC转运蛋白通路出现较大扰动且富集到的差异代谢物数量最多,所有通路均显著上调(P<0.05)。这对阐明半枫荷调控RA症状的变化机制具有一定指导价值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评价冀南太行山产酸枣叶的质量,本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系统分析。选用反相WatersBEHAmide(100mm×2.1mm,1.7μm)色谱柱,乙腈与水(含0.5%甲酸)作为流动相二元线性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40nm,流速0.20mL/min,柱温40℃;以G2Q-TOF联用系统进行检测。通过得到的样品电喷雾-质谱(ESI-MS)正离子和负离子扫描模式下的准分子离子峰、碎片信息、保留时间,并结合相关文献,从酸枣叶中共鉴定出53个化合物,其中包括黄酮10个、三萜皂苷14个、三萜酸13个、生物碱3个、脂肪酸和有机酸13个。分析结果表明,UPLC-Q-TOF-MS技术可快速、灵敏地鉴定冀南太行山区酸枣叶中的化学成分,可为有效控制该药材质量,为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快速鉴定百合珠芽中10种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并对薯蓣皂苷元进行抗肿瘤研究。实验采用Thermo Hypersil Gold C18柱(100 mm×2.1 mm,1.9μm);乙腈(A)-0.5%乙酸(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电喷雾离子源(ESI),正负离子同步监测。采用CCK8法进行薯蓣皂苷元抗肺肿瘤A549细胞、胃肿瘤HGC-27细胞的药效筛选。结果表明,通过二级高分辨质谱分析结合相关文献,共鉴定对香豆酸、薯蓣皂苷、槲皮素等10个化合物。药理研究显示,薯蓣皂苷元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只有微弱的抑制活性,而对胃癌HGC-27细胞增殖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本试验证实UPLC-Q-TOF-MS/MS可从保留时间、紫外吸收光谱、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式和二级结构碎片等方面对百合珠芽的主要成分进行定性分析,为寻找百合珠芽中活性物质提供一种快速准确的分析方法,且揭示百合珠芽中鉴定得到的单体成分可能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9.
张杰  王超然  姚婷 《菌物学报》2019,38(4):545-559
环链棒束孢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并且在植物病虫害防治中起重要作用,目前相关的研究多集中于其发酵条件、生物学特性及杀虫毒力的研究,对该菌发酵液中的化学物质研究甚少。本文依次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对环链棒束孢发酵液进行分级萃取,借助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鉴定分析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和萃余物中的化学物质组成。共鉴定69个化合物的结构,其主要化学成分为酚类、酯类、烷烃、烯烃、卤代烃和酮类非极性/弱极性的小分子化合物等,其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角鲨烯、环戊烯丙菊酯物质、瓜叶菊素Ⅰ等物质具有特殊的作用。发酵液提取物中还含有多种小分子化学物质,应结合多种色谱分离手段和波普学手段对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为其次生代谢产物的广泛利用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0.
崇左金花茶花朵和叶片类黄酮UPLC-Q-TOF-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崇左金花茶(Camellia chuangtsoensis)为材料,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联用技术定性定量分析其花朵(花瓣、雄蕊)和叶片(老叶、新叶)中类黄酮成分与含量。结果表明,崇左金花茶中共检测到14种类黄酮成分,木犀草素、木犀草素-7-O-芸香糖苷、槲皮素-3,7-O-二葡萄糖苷、芸香柚皮苷、圣草素和染料木苷为山茶属金花茶组植物中首次发现,其中槲皮素-3,7-O-二葡萄糖苷、芸香柚皮苷、圣草素和染料木苷主要存在于花朵中,木犀草素和木犀草素-7-O-芸香糖苷在花朵中含量高于叶片,雄蕊中高于花瓣;槲皮素-3-O-葡萄糖苷、槲皮素-7-O-葡萄糖苷、槲皮素-3-O-芸香糖苷和山柰酚-3-O-葡萄糖苷为金花茶组植物叶片中首次发现,其叶片中含量远低于花朵,老叶中远低于新叶,雄蕊中远低于花瓣;儿茶素和表儿茶素在花朵中含量高于叶片,雄蕊中高于花瓣;槲皮素和山萘酚在花朵和叶片中含量均较低。崇左金花茶花瓣和雄蕊中含量较高的类黄酮为儿茶素类、木犀草素类和槲皮素类,主要是表儿茶素、木犀草素和槲皮素-3-O-葡萄糖苷;叶片中为儿茶素类和木犀草素类,主要是表儿茶素、木犀草素和木犀草素-7-O-芸香糖苷。崇左金花茶花瓣和雄蕊中儿茶素类、木犀草素类及类黄酮总量均高于叶片,且雄蕊高于花瓣;花瓣和雄蕊中槲皮素类远高于叶片,且花瓣中远高于雄蕊。  相似文献   

11.
Dot-blot is a versatile and simple analysis to perform. We adapted this method as a simple identity test for monoclonal antibodies to a number of small compounds: three transplant drugs, an anticonvulsant, a steroid, an anticancer drug, and an antibiotic. Immunology-based identity tests using low-molecular-mass organic compounds have historically been a challenge to develop. We modified the traditional dot-blot assay to serve as an identity test for monoclonal antibodies to carbamazepine, sirolimus, tacrolimus, cyclosporine, cortisol, methotrexate, and gentamicin. The primary obstacle was the immobilization of these organic compounds on nitrocellulose as nitrocellulose is also soluble in most of the organic solvents in which the compounds are soluble. We evaluated different membranes, solvents, and chemical forms of these organic compounds to overcome this challenge. A number of incubation and washing solutions were also investigated. By varying the chemical form, concentration, and incubation conditions, a set of effective and reproducible identity tests were developed for these monoclonal antibodies.  相似文献   

12.
单克隆抗体类生物治疗药物目前是国内外生物药中增长最快的领域。药品的规范生产与质量控制与其安全有效性息息相关,欧美药典中均设有对此类药品质量控制的总体要求,2015版《中国药典》在进一步保障药品安全和提高质量控制水平的编制指导思想下,也拟纳入对单克隆抗体类生物治疗药物的总体要求,就相关起草工作从产品涉及范畴、制造与产品检定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3.
用TMV免疫的BALB/c鼠脾细胞与SP2/0鼠骨髓瘤细胞融合,获得10株能稳定传代並分泌抗烟草花叶病毒(TMV)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其中T73McAb滴度最高,ELISA滴度高达1/655,360,能被TMV兔免疫血清所阻断,能中和TMV的感染性。但与其它植物病毒无交叉反应,与TMV不同毒株均有反应。  相似文献   

14.
A reversed-phase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RP-HPLC) method was developed for detec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free maytansinoid drug in disulfide-linked conjugates between monoclonal antibodies and the maytansinoid drug DM1 (MAb-DM1). Mobile phases and gradient conditions were optimized for separation of several DM1-related free drug species from MAb-DM1 conjugates. The selectivity, linearity, and reproducibility of the method are reported. Reduction of the disulfide-linked DM1 followed by RP-HPLC allowed estimation of purity of MAb-linked DM1 as well as recovery of L-DM1. The method was also used to estimate drug per MAb ratios, which were consistent with those determined by UV spectroscopy.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杂交瘤技术,成功地建立了3株稳定分泌小鼠抗衣原体属脂多糖抗原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实验结果表明,3株单抗均为IgM类,特异性强,识别相似抗原位点,为今后的应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获得6株麻疹病毒的单克隆抗体.用HI、HLI、PHA及NT等方法证明,其中X、Y、Z3株均同时有高效价的HI、HLI活性和中和病毒的能力。另3株T、U、V仅能凝集麻疹病毒致敏的血球。用免疫沉淀法进一步证明、Z株与H蛋白结合。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制备了针对放线共生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actino-mycetemcomitans,A.a.)的三种单克隆抗体。ELISA及免疫荧光表明:抗体78-B6和67-E8特异性良好。67-E8只与A.a.的C型反应,而与A.a.的其它血清型及其它主要口腔厌氧菌无交叉反应;75-B6与A.a三个血清型均有反应,与其它主要口腔厌氧菌未发现交叉反应。Y4-B6免疫荧光显示与粘性放线菌有交叉反应,但因其形态特征明显不影响其使用。  相似文献   

18.
作者曾报道过,获取高价单克隆抗体(McAb)与免疫方法有关。本文报道获得麻疹高价单克隆抗的途径,以及将其用作捕捉抗体以提高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麻疹IgG抗体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9.
用基因工程重组的HBcAg免疫,得到五株分泌抗HBC的单克隆抗体细胞株,特异性结合效价1:200000以上,抗体活性在56℃8小时及pH2.8~9.6稳定。用此单抗制备的ELISA抗HBc检测试剂盒,其灵敏度及特异性均达到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标准。  相似文献   

20.
应用抗体捕捉ELISA法测定病毒特异性IgM抗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测定麻疹IgM抗体为模型,研究了应用抗体捕捉酶联免疫吸附法(Antibody capture ELISA简称ACELISA)测定病毒性疾病特异性IgM抗体的实验条件,结果表明;用于包被的抗μ链抗体、抗原,检测抗体的剂量对所测得的标本OD值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以抗原的影响最大,不同株单克隆抗体(McAb)作检测抗体效果也有差别,最佳株与多克隆抗体(PcAb)相似,以本方法测定麻疹IgM抗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很高,并不受类风湿因子的干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