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1 毫秒
1.
落叶栎林是桂西地区南亚热带的典型次生林,也是该区域落叶阔叶林的重要群系组。该研究采用典型样方法对桂西地区落叶栎林群落进行调查,分析了该区域落叶栎林群落的物种组成、区系成分、物种多样性特征及其与地形因子的关系,为桂西地区南亚热带植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提供依据。结果显示:(1)研究区落叶栎林群落维管束植物共计269种,隶属80科178属。(2)种子植物区系以热带成分为主,同时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温带过渡性质。(3)聚类分析表明,调查的落叶栎林群落可分为云南波罗栎林、栓皮栎林、白栎林、麻栎林4种林分类型,其中以白栎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最高,且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显著高于乔木层和草本层。(4)RDA分析显示,落叶栎林群落不同层次物种多样性的差异受地形因子的影响,多样性指标与经度、纬度、海拔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其中乔木层物种多样性主要与经度、纬度呈显著的相关性,灌木层物种多样性与纬度、海拔相关,草本层物种多样性与经度、纬度、海拔之间均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广西金钟山自然保护区主要植被类型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钟山自然保护区计有种子植物101科273属514种,落叶栎林分布面积最广。随海拔升高,植被依次呈现出4个分布带:沟谷落叶阔叶林、沟谷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山地苔藓矮林和山地常绿阔叶林。该区主要有4个分布区类型:世界分布、热带分布、温带分布和中国特有分布,其中热带分布占总属数的75.21%,表明本保护区的植物分布具有热带性质。其天然植被类型可划分为5个植被型组,7个植被型含暖性针叶林、暖性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竹林和草丛,2个植被亚型含南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山顶阔叶矮林,以及33个群系。  相似文献   

3.
云南热带森林植被分类纲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华 《广西植物》2018,38(8):984-1004
热带森林是云南的重要植被类型,虽对云南热带森林植被的系统分类及研究在《云南植被》中有所体现,并发表了大量论文,但在植被类型的划分、命名及其解释上却不尽相同,特别是对群系的记录很不全面。该文总结已掌握的研究资料,参考世界类似热带森林植被的研究成果,系统地对云南热带森林植被的类型、分类、物种组成和群落特征等进行了归纳。结果表明:云南的热带森林植被包括3个主要的植被型,即热带雨林、季雨林、季节性湿润林。云南的热带雨林是在亚洲热带北缘季风气候下发育的在水分、热量和分布海拔上均到了极限条件的热带雨林类型,分为热带季节性雨林和其山地变型—热带山地雨林二个植被亚型,前者包括19个群系,后者包括12个群系。文中的热带季雨林是依据其原始定义指介于热带雨林与萨王纳之间的一种热带落叶至半常绿森林植被,其分布主要受水分条件制约,非纬向地带性植被;它们分为落叶季雨林和半常绿季雨林2个植被亚型,前者包括7个群系,后者包括3个群系。把分布于云南南部石灰岩山地的在一些植物学文献中称之为"石灰岩季雨林"的热带森林植被,考虑其常绿至半常绿的外貌特征、特殊的植物区系组成以及乔木层没有一个明显的无叶(落叶)期(其落叶现象可能主要由于局部生境的干燥和历史的原因,并非是由于地区性气候干旱所导致),它们与季雨林的原始定义不符;该文使用名称热带季节性湿润林来定义这类发生在石灰岩山中、上部,在热带季节雨林带之上的热带山地垂直带上的植被类型。季节性湿润林也分为季节性常绿湿润林及季节性半常绿湿润林2个植被亚型,各包括2个群系。  相似文献   

4.
广西常绿栎林的分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常绿栎林属于常绿阔叶林的一个群系组,在广西有平脉栎(Quercus kerrii Craib)林、绒毛栎(Q.gomeziana A Camus)林、蝶斗栎(Q.disformis Chun et Tsiang)林和华南栎(Q.edithae Skan)林4个群系。前两者见于桂西北干旱区域,后两者分布在桂东湿润地区。这些地区常绿栎林群落划分、种类组成和动态变化的阐明,可为科学经营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薛立  薛达  罗山 《植物生态学报》2001,25(3):359-360
对日本名古屋市的三个风景林-日本柳形(Cryptomeria japonica)林,日本米槠(Quercus cuspidata)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凋落物和凋落叶养分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养分贮量进行了研究。日本柳杉林、日本米槠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林的年凋落量分别为7309kg.hm^-2、5790kg.hm^-2和5325kg.hm^-2,日本柳杉林的主要凋落高峰发生在9月,次要凋落高峰发生在3月,而日本米槠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凋落高峰分别发生在5月和11-12月。台风引起大量枝叶凋落。日本柳杉林、日本米槠林和常绿叶阔叶混交林凋落物的5种养分年贮量分别为224.22kg.hm^-2、119.33kg.hm^-2和133.21kg.hm^-2。凋落物养分中N、K和Ca的量大于P和Mg。凋落叶的养分量占养分年贮量的63.19%-79.06%。落叶树种凋落叶养分浓度的季节变化大于常绿树种。  相似文献   

6.
中国-喜马拉雅地区硬叶栎林的特点与分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中国—喜马拉雅地区的硬叶栎林,研究了它的主要特点和分类系统。根据硬叶栎林地区各气象站气候图解的特点(“A”字形),认为硬叶栎林是夏雨区的硬叶林,它不同于世界上冬南区的(“U”字形气候图解)硬叶林。 根据硬叶栎林的植物区系和生态环境,它不属于亚热带的照叶林和地中海型的硬叶林,而是中国—喜马拉雅地区特有的夏雨硬叶林,在中国西部高山地区的阳坡上常为顶极群落。根据硬叶栎林的优势树种和海拔、气候、土壤及伴生树种,分为10个群系和两个群系组。  相似文献   

7.
九宫山自然保护区植被及其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九宫山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中亚热带向北热带过渡区,植被构成以森林植被为主。通过调查和分析,将九宫山自然保护区植被划分为5个植被型组,11个植被型,32个群系。九宫山自然保护区的种子植物区系分布中温带性质和热带性质的属分别为384和302属;植被类型中主要森林植的构成为:暖温性、温性和寒温性针叶林群系数目依次是1、1、0,常绿阔叶林、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群系数目分别为3、7、7;森林植被中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的分布面积最大。与井冈山自然保护区、庐山、后河自然保护区、清凉峰自然保护区、神农架自然保护区以及董寨鸟类自然保护区等地植被相关特征的比较分析表明,该区植被种子植物的主要组成种类以及森林植被类型和分布等具有明显的地带性过渡特性。  相似文献   

8.
百山祖自然保护区主要植被类型概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近20年来多次调查的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将百山祖植被主要划分成6个植被类型: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山地矮林和山地灌草丛,其下可分为22个群系:同时对群落的种类组成、结构和演替趋势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江西植被研究的相关文献,梳理了以下问题:(ⅰ)建议将两类混交优势树种重要值之差小于或等于这两类优势树种重要值平均值50%的植被类型确定为混交林.(ⅱ)常绿阔叶林、针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阔叶混交林群系名称应采用单一优势树种原则处理并命名,如"南方红豆杉针阔混交林".(ⅲ)仅当竹林以及针叶林的郁闭度0.1以下,才能将其归类为灌丛而不是疏林.(ⅳ)根据以上植被名称处理原则,结合本团队近10年的调查补充,江西植被类型可划分为4个植被型组、13个植被型、22个植被亚型、249个群系.这些群系中分布于陆地的群系218个,占群系总数的87.6%,具有明显的生态系统主导地位.(ⅴ)按照以上植被划分方法,江西植被类型中1986年以前和1986年以后植被型组和植被型的数量没有发生变化,但群系数量变化较大, 1986年之后新增了126个植被群系.(ⅵ)"滨湖沙丘灌草丛植被亚型"为新记录植被亚型,"单叶蔓荆、假俭草、瞿麦、茵陈蒿灌草丛群系和蓼子草群系"为新记录群系.  相似文献   

10.
广西石栎林分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栎林属于常绿阔叶林的一个群系组,在广西见有粤桂石栎林、华南石栎林、烟斗石栎林和长果石栎林4个群系。前者主要见于中亚热带地区山地,后三者分布在南亚热带范围的山地。文中主要论述其群落分类、种类组成和动态变化,为其科学管理提供基本资料和依据。  相似文献   

11.
广西光皮桦林的分类和演替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王献溥  孙世洲  李信贤   《广西植物》1998,18(2):123-138
光皮桦林是常绿阔叶林或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遭受砍伐后,在保护较好的情况下自然恢复起来的一种演替系列群落,属亚热带落叶阔叶林的一种类型。本文通过群落分类研究,划分出3个群丛纲和11个群丛。从这些群丛的外貌、结构和种类成分的变化,可确定其演替的趋向和所处阶段,是合理经营管理它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王献溥  李俊清 《植物研究》2000,20(3):332-350
拟赤杨林是亚热带落叶阔叶林的一个群落类型,属于常绿阔叶林演替系列的一个演替阶段,主要见于东部中亚热带地区海拔1300m以下的红壤和黄壤山地山坡中下部环境比较湿润的地方,本文研究划分出3个群丛纲和13个群丛。它向常绿阔叶林恢复的演替趋向,从13个群丛之间的群落外貌,结构和种类组成变化的分析可以得到充分的证明。  相似文献   

13.
南京地区森林植被性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道了南京地区的木本植物区系,森林植被类型及其动态,分析了南京地区的土壤、气候条件。结果表明,落叶阔叶林是南京地区相对稳定的森林植被类型。  相似文献   

14.
北京山区的栎林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叙述了北京山区的主要栎林——辽东栎林、槲栎林、槲树林和栓皮栎林的群落学特征。栎林是由温带植物区系所组成的落叶阔叶林。组成栎林的植物以菊科、蔷薇科、禾本科和豆科植物种类为最丰富。在群落结构中有重要作用的植物,乔木层以壳斗科的栎属为主,灌木层以蔷薇科的绣线菊属、李属、豆科的胡枝子属,马鞭草科的荆条属和虎耳草科的溲疏属占有重要地位。草本层常以莎草科的苔草属,禾本科的隐子草属、大油芒属、野古草属和白草属植物为优势种或常见种。栎林的植物生活型谱,从种类成分分析是以地面芽植物为主,高位芽植物次之,地下芽植物亦占一定比例,但从各类生活型植物的优势度分析,显然以高位芽植物占有优势。组成栎林植物的叶级,是以小型叶植物为主,中型叶植物次之,大型叶植物为罕见。就各类栎林种类成分的相似性分析,以槲树林与槲栎林最为相似,辽东栎林与栓皮栎林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5.
秦岭北坡不同生境栓皮栎实生苗生长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莉薇  张文辉  薛瑶芹  马闯  周建云 《生态学报》2010,30(23):6512-6520
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是中国暖温带和亚热带林区的主要建群种,也是重要的栲胶、软木资源树种。为了阐明栓皮栎在不同生境条件下的种子成苗、实生苗生长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采用典型样地调查的方法,对秦岭北坡栓皮栎林3种生境中(林窗、林缘、林下)的栓皮栎种子库中种子数量、实生苗的存活数量、生长情况及生物量分配进行了研究,对影响实生苗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林下、林窗和林缘的种子库中种子数量差异显著(P0.05),3种生境中能够萌发形成1a苗的种子数量少,种子能否萌发明显受枯枝落叶层厚度、光照强度和空气湿度的影响;栓皮栎种群有充足的苗库,其中较大年龄实生苗数量是种群能否持续更新的关键,林下、林窗和林缘中8a苗分别占该年龄实生苗总量的22.53%、45.60%和31.87%,林窗中较大年龄实生苗的数量比林下和林缘多,林窗为栓皮栎实生苗的定居提供了有利条件;栓皮栎实生苗的生长与光照强度和空气温度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含水量显著负相关,林窗中实生苗的生长状况和生物量积累均优于林缘、林下。林窗对栓皮栎种群更新有利。在今后的栓皮栎林的经营过程中,可以适当间伐,增加林窗数量,为种群可持续发育提供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6.
紫金山次生林林窗植被和环境的研究   总被引:48,自引:5,他引:43  
研究了紫金山次生林林窗的形成、分布、植被及环境特征 .林窗主要由人为砍伐马尾松形成 ,呈随机分布 .林窗内共出现木本植物 53种 ,频度最高者为枫香 ,频度 1 0 0 % ,其次为刺楸、白栎、黄连木和栓皮栎 .共出现 1 2 83个体 ,其中枫香占 1 8.7% ,黄檀 1 0 .9% ,白栎 8.7% ,刺楸、栓皮栎分别为 5.5%和 5.3% .林窗的种类密度和个体密度分别为 7种和 1 90株·1 0 0m- 2 .方差分析表明 ,枫香、黄檀、白栎和栓皮栎在林窗内的密度分布与随机分布预测值有显著差异 ,反映其分布的非随机性 .林窗内 ,基周 <2cm的个体占 59.0 % ,树龄愈高 ,个体数愈少 ,基周 4cm时 ,个体数下降 70 .5% ,1 0cm时下降 96.2 % .林窗内光照强度、大气温度、大气湿度及土壤元素分布 ,在时序上有近似与旷地的规律性 ,空间上则显现更复杂的格局 .  相似文献   

17.
广西细叶云南松群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献溥 《植物研究》1987,7(1):127-150
细叶云南松是云南松原种从中亚热带温凉的云南高原向东迁移,适应南亚热带于热河谷的一个变种。它广泛分布在南盘江下游两岸海拔300-1600米的丘陵山地,常常构成大面积的天然森林,群落类型多种多样。它们的形成和分布与所在地的气候、地貌、土壤和人为生产活动特别是垦殖和烧山的影响有密切的联系。本文比较详尽地划分和论述了这个区域广西范围内细叶云南松群系各个群丛的基本特点和分布规律,指出了它们的演替趋势和经营管理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秦岭北坡不同生境栓皮栎种子雨和土壤种子库动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Wu M  Zhang WH  Zhou JY  Ma C  Ma LW 《应用生态学报》2011,22(11):2807-2814
为了阐明栓皮栎种子雨和种子库动态,以秦岭北坡林下、林窗、林缘3种生境栓皮栎天然林为对象,采用离地和地面收集种子的方法,连续定位观测了栓皮栎种子雨、种子库的数量、质量动态,以及幼苗发育过程.结果表明:栓皮栎种子雨从8月中旬开始,9月中旬到10月上旬达到高峰期,11月上旬结束;3种生境种子雨降落历程、发生时间和组成不同;林下种子雨强度最大,为(39.55±5.56)粒·m-2,林窗种子雨降落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种子活力最高,而林缘成熟种子占其种子雨的比例最大,达58.7%.从种子雨降落结束到翌年8月,土壤种子库总储量均以林下最大,林缘最小;各生境的土壤种子库中成熟、未成熟、被啃食种子数量和种子活力均随时间变化呈递减趋势,而霉烂种子数量则相反.各生境的土壤种子库中的种子均主要集中在枯落物层,其次为0~2 cm土层,2~5 cm土层中只有极少量种子存在.3种生境中栓皮栎幼苗的密度差异显著,林窗幼苗最多,林缘次之,林下最少.说明林窗更适合栓皮栎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在栓皮栎林的经营中,通过适当间伐、增加林窗数量,可以促进栓皮栎林的天然更新.  相似文献   

19.
Interactions between host tree species and ectomycorrhizal fungi are important in structuring ectomycorrhizal communities, but there are only a few studies on host influence of congeneric trees. We investigated ectomycorrhizal community assemblages on roots of deciduous Quercus crassifolia and evergreen Quercus laurina in a tropical montane cloud forest, one of the most endangered tropical forest ecosystems. Ectomycorrhizal fungi were identified by sequencing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and partial 28S rRNA gene. We sampled 80 soil cores and documented high ectomycorrhizal diversity with a total of 154 taxa. 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oak host was significant in explaining some of the variation in ectomycorrhizal communities, despite the fact that the two Quercus species belong to the same red oak lineage (section Lobatae ). A Tuber species, found in 23% of the soil cores, was the most frequent taxon. Similar to oak-dominated ectomycorrhizal communities in temperate forests, Thelephoraceae, Russulaceae and Sebacinales were diverse and domina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