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广东肇东七星岩地区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徐大德 《四川动物》2001,20(3):152-154
肇庆七星岩地区有两栖动物12种,隶属1目5科7属,爬行动物25种,隶属2目18属,华中-华南种类占优势有20种,占54.1%,华南区12种,占32.4%,华中区1种,占2.7%,古北-东洋广布种4种,占10.8%,建议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加强对该地区两栖爬行动物种多样性及其生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2.
2003年3~7月,对广西猫街自然保护区的两栖动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保护区有两栖动物16种,隶属12属6科2目;动物地理区划属东洋界华南区闽广沿海亚区滇桂山地丘陵省,区系组成以华中区与华南区共有种为主;生态类型以流水型和陆栖静水型种类占优势;保护区和同样地处桂西的大王岭自然保护区、岑王老山自然保护区的两栖动物群落相似系数较高,而与桂北地区的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和桂南地区的挂榜山的相似系数最小。根据资源现状提出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3.
福建泉州两栖动物调查及区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97~2001年的调查证实,泉州市有两栖动物32种,属于古北界的3种,东洋界的29种,其中华南区与华中区共有者10种,华中区的种类18种,华南区的种类只有1种,说明泉州市两栖类的区系组成是以华中区的种类占优势。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湖南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的资源状况及受威胁因素,于2016—2018年选取保护区内典型生境,设置10条样线开展实地调查,记录样线内环境因子、两栖动物种类和数量及威胁因子。结果显示:共记录两栖动物14种,隶属1目5科8属,占湖南省已记录68种两栖动物的20.59%;区系组成多为东洋界种类,其中,东洋界华中区、华南区共有种9种,占64.29%;东洋界华中区、华南区、西南区共有种4种,占28.57%;被列为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有虎纹蛙(Hoplobatrachus chinensis)。经过计算分析,记录到的两栖动物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分别为1.445 4和0.649 1,Pielou均匀度为0.149 4。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月份两栖动物的物种丰富度及相对多度与环境因子均无显著相关性。湖南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资源较丰富,但分布不均匀,多种人为干扰因素对该地区两栖动物多样性具有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5.
贵州金沙县、大方县福建柏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延斌 《四川动物》2005,24(3):401-402
1991年、1992年、1999年、2003年、2004年,先后对贵州金沙县、大方县福建柏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进行了调查,该林区两栖动物计有2目8科13属16种和亚种。其区系组成以无尾目蛙科占主体。区系特征以华中华南区成分为主,有6种,占37.5%;华中区成分居次,有4种,占25%;西南区成分、占北界及东洋界广布种各3种,分别占18.75%。其区系成分既不同于黔西高原中山省,也不同于黔北中山峡谷省,属西南区成分向华中区成分过渡的区域。  相似文献   

6.
黑石顶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资源和区系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常弘  林术 《生态科学》1997,16(1):40-44
报道了黑石顶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资源和区系特征的调查结果.已知有21种(包括亚种)11属7科2目.在21种两栖动物中,它们都属于东洋界物种,其中华中区和华南区的共有物种占61.8%,而属华中区的物种占19.1%属华南区的物种也占19.1%.还分析了黑石顶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群落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多样性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7月对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野外调查.该保护区共有两栖动物28种,隶属于2目8科18属.其中广布种3种,占10.7%,其余25种均为东洋界种类,比例高达89.3%.东洋界种类中,华中区物种有9种,占32.2%;属华中华南区共同分布的有16种,占57.1%.该区以蛙科为优势科,其中又以臭蛙属和水蛙属为优势属.考察中发现了九龙棘蛙和武夷湍蛙两个江西省两栖动物新纪录,至此江西省两栖动物种类增至41种.  相似文献   

8.
广西底定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物种多样性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广西底定自然保护区地处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两栖爬行动物物种多样性相当丰富。经实地调查及文献资料查阅,现已知两栖动物22种、爬行动物23种。两栖动物反映华中华南区系特征,优势科为角蟾科和蛙科,均有6种;爬行动物反映华南区系特征,优势科为游蛇科,有11种。就该保护区内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的保护与管理进行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9.
海南黎母山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多样性及区系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003年7月和2004年1月对海南省黎母山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区内有两栖动物1目5科13属25种,全部为东洋界种类,其中华南区成分有15种,华中华南区有10种,分别占黎母山两栖动物总数的60%和40%,海南特有种有7种,具有典型的华南区系成分和热带山地林灌动物群特征。国家Ⅱ级保护动物有虎纹蛙1种;数量优势种有黑眶蟾蜍、小湍蛙、泽蛙、细刺蛙、海南溪树蛙和背条跳树蛙;保护区内两栖动物物种多样性指数为37109,均匀性指数为08321。  相似文献   

10.
徐宁  魏刚 《四川动物》2007,26(2):350-353
在柏菁保护区共采到两栖动物标本267号,经整理鉴定隶属1目、6科、6属、13种。该区两栖动物垂直分布划为3个带:(1)海拔600.1000m为低山河谷农田两栖类带,本带两栖类6种,占总种数的46.15%;(2)海拔1000.1750m为中山台地农田针叶林两栖类带,有两栖类11种,占总种数的84.62%;(3)海拔1750~2200m为中山高原森林两栖类带,仅有1种。柏箐地区在动物地理区划上属于华中区,但两栖类以华中及华南区种为主。还讨论了中华蟾蜍和华西蟾蜍的分类地位。  相似文献   

11.
澜沧江漫湾电站水库地区两栖动物的考察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何晓瑞  王忠泽 《四川动物》1999,18(3):119-123
漫湾电站地区共有两栖类2 目8 科18 属38 种。区系特点是: (1) 物种很丰富, 占中国两栖类种数13-62 % , 超过20 个省区, 超过云南红河州, 而与西双版纳相等, 是中国两栖类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也是云南种类最多的地区;(2) 全部属东洋界种类; (3) 西南区种类占绝对优势, 有26 种, 占68-42% ; (4) 华中区及华中华南种类很少, 共3 种; (5) 锄足蟾科种类特多, 有12 种; (6) 特有种很多, 有漫湾特有7 种, 云南特有16 种,中国特有13 种以上。垂直分布可分为河谷低山带, 海拔800 - 1 500m ; 中山带, 海拔1 500 - 2 200m ; 高山带,2 200 -2 800m ;2 8003 291m 的山顶带。泽蛙、双团棘胸蛙及云南小狭口蛙为本地区优势种。稀有种多, 应加强保护; 红瘰疣螈为国家Ⅱ级保护动物。  相似文献   

12.
昆明地区两栖动物多样性及保护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昆明地区共有21种两栖动物,隶2目8科12属。区系特点是:物种多样性很丰富,多于我国9个省区;东洋界种类有20种占绝对优势,没有古北界种类,古北东洋两界广布种仅1种;明显具西南区的特色有16种,特有种多,呈贡嵘螈及滇螈是昆明特有种,也是云南特有种,另有滇蛙等12种为中国特有种;模式产地为昆明的种类多,有7种;姬蛙科属种多,共3属4种。该文阐述了昆明为模式产地的种类现状,还提出了昆明地区两栖类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3.
澜沧江漫湾电站水库地区爬行动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何晓瑞  王忠泽 《四川动物》2000,19(3):123-126
漫湾电站水库地区有爬行动物46种,隶属3目10科37属。特点是:(1)特种多样性很丰富,为中国扑行类种娄11.89%,为云南的30.46%,是云南省和全国爬行类很丰富的地区;(2)东洋界种类占绝对优势(97.83%),没有古北界种类,古北东洋两界广布种仅1种;(3)西南区与华南区种类分别为20及19种;华中区及华中华南两区广布种很少;(5)特有种多,在我国主要产于云南有8种,占17.39%,其中云  相似文献   

14.
江西省两栖类动物多样性与地理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整合近年来江西省两栖类动物物种分布新纪录,对江西省两栖类动物多样性进行编目整理。结果表明,近年来江西省新增23种两栖类物种分布新纪录,两栖类动物累计达2目8科58种,包括2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物种和40种中国特有种。江西省两栖动物区系组成以东洋界华中区和华南区共有种为主,无古北界种类。东洋界种类54种,占总种数的93.1%,广布种4种,占总种数的6.9%。生态类型以流水型最多,陆栖-静水型次之。对13个保护地两栖类动物物种组成的聚类分析将其分为4个聚类群:赣北、赣东北、赣南、赣西。聚类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支持早期江西省两栖动物地理区划,我们建议将罗霄山脉划为单独的赣西(罗霄)山地省。  相似文献   

15.
贵州两栖动物区系及地理区划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魏刚  陈服官 《动物学研究》1989,10(3):241-249
本文报道贵州省两栖动物63种,其中省新纪录2种,即阔褶蛙和锯腿树蛙。将贵州划分为黔西高原中山、黔北中山峡谷、黔中山原丘陵、黔东南低山丘陵盆地和黔南低山河谷五个动物地理省。认为黔南低山河谷省属于向华南区过渡的华中地带。讨论了各动物地理省的地貌、气候、两栖动物区系特征及地理替代种类。分析了各动物地理省两栖动物区系的相似性及数量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为掌握野生动物资源现状,促进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2008~2011年,作者每年在湖南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莽山自然保护区)对10条调查样带(长3~6 km,单侧宽5 m)内的两栖动物资源进行实地调查,同时将该保护区海拔400~1 800 m的区域按200 m均匀地分为7个海拔小带,对两栖动物垂直分布特点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莽山自然保护区现已记录两栖类36种,隶属2目7科。其中以蛙科17种和角蟾科6种为多;其动物区系组成以34种东洋界种类占明显优势,并以17种华中区与华南区共有种为主;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种,中国特有种12种。寒露林蛙(Rana hanluica)、棘腹蛙(Paa boulengeri)和中国雨蛙(Hyla chinensis)为莽山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新纪录。莽山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垂直分布现象较明显,大致以海拔1 400 m为分界点,两栖动物物种组成有较大变化;海拔600~800 m小带的物种数最多。最后基于历史资料,分析了两栖动物多样性的历史变迁。  相似文献   

17.
四川美姑大风顶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0 0 2年 8月 1日~ 17日对四川美姑大风顶自然保护区的两栖爬行动物进行了调查。结合前人的工作 ,该保护区共有两栖爬行动物 2 2种 ,其中两栖动物 11种 ,隶属于 9属 7科 2目 ,爬行动物 11种 ,隶属于 9属 4科 2亚目 1目。区系特点为 :(1)物种组成较丰富 ;(2 )都属于东洋界物种 ,没有古北界的成分 ;(3)区系组成较简单 ,以喜马控雅 -横断山区型和南中国型为主 ;(4 )特有种所占比例高。 (5 )既古老又具年轻的特点。美姑县新纪录 6种 ,大凉疣螈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横斑锦蛇为四川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美姑大风顶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物种多样性和生境多样性较高 ,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研究横断山脉两栖爬行动物物种组成及区系特征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8.
江西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成立以来,一直未进行过两栖动物资源调查。为掌握两栖动物本底资源现状,评价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作者于2005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8月中旬、2006年7月下旬,前后3次对该保护区两栖动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保护区现已记录两栖动物19种,隶属2目7科,占江西省39种两栖动物的48.72%。其中以16种东洋界物种为主,广布种3种,无古北界物种。东洋界物种包括10种华中区与华南区共有种及6种华中区物种。这种动物区系组成特点与保护区在动物地理区划上属东洋界华中区东部丘陵平原亚区一致。此次考察增加赣北(鄱阳湖)平原省两栖动物新纪录6种,分别是中国雨蛙(Hyla chinensis)、弹琴蛙(Hylarana adenopleura)、阔褶水蛙(H.latouchii)、花臭蛙(Odorrana schmackeri)、斑腿树蛙(Rhacophorus megacephalus)和小弧斑姬蛙(Microhyla heymonsi)。最后,结合调查结果对保护区内两栖动物的分布和资源现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The disease chytridiomycosis, caused by the fungus Batrachochytrium dendrobatidis (Bd), has caused dramatic amphibian population declines and extinctions in Australia, Central and North America, and Europe. Bd is associated with >200 species extinctions of amphibians, but not all species that become infected are susceptible to the disease. Specifically, Bd has rapidly emerged in some areas of the world, such as in Australia, USA, and throughout Central and South America, causing population and species collapse. The mechanism behind the rapid global emergence of the disease is poorly understood, in part due to an incomplete picture of the global distribution of Bd. At present, there is a considerable amount of geographic bias in survey effort for Bd, with Asia being the most neglected continent. To date, Bd surveys have been published for few Asian countries, and infected amphibians have been reported only from Indonesia, South Korea, China and Japan. Thus far, there have been no substantiated reports of enigmatic or suspected disease-caused population declines of the kind that has been attributed to Bd in other areas. In order to gain a more detailed picture of the distribution of Bd in Asia, we undertook a widespread, opportunistic survey of over 3,000 amphibians for Bd throughout Asia and adjoining Papua New Guinea. Survey sites spanned 15 countries, approximately 36° latitude, 111° longitude, and over 2000 m in elevation. Bd prevalence was very low throughout our survey area (2.35% overall) and infected animals were not clumped as would be expected in epizootic events. This suggests that Bd is either newly emerging in Asia, endemic at low prevalence, or that some other ecological factor is preventing Bd from fully invading Asian amphibians. The current observed pattern in Asia differs from that in many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