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记述了甘肃玉门上二叠统西大沟组上部恐头兽类Anteosauridae科一新属新种——玉门中华猎兽(Sinophoneus yumenensis gen.et sp.nov.),该化石与俄罗斯伊舍夫地区Ⅱ带的Titanophoneus处于同一进化水平,其时代应为晚二叠世早期.这是我国首次发现的原始肉食anteosaurid恐头兽类头骨化石,甘肃西部成为继俄罗斯、南非之后该类原始似哺乳爬行动物化石的又一重要产地.  相似文献   

2.
记述了甘肃玉门上二叠统西大沟组上部恐头兽类Anteosauridae科一新属新种-玉门中华猎兽(Sinophoneusyumenensisgen.etsp.nov)该化石与俄罗斯伊舍夫地区Ⅱ带的Titanophoneus处于同一进化水平,其时代应为晚二叠世早期,这是我国首次发现的原始肉食anteosaurid恐头兽类头骨化石,甘肃西部在继俄罗斯,南非之后该类原始似哺乳爬行动物化石的又一重要产地。  相似文献   

3.
动物眼睛的起源与进化过程是人类在探索自然奥秘过程中遇到的一个非常有趣且引人注目的研究热点,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眼睛出现的过程、眼睛进化所需的时间、眼睛的单起源论、眼睛的类型与进化、光感受器与眼睛进化的关系、光感受器和视蛋白的类型与进化这6个方面简要概述了动物眼睛起源与进化的主要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陶欣  陈双林 《菌物学报》2020,39(2):211-222
随着真菌化石被不断发现,利用化石中的真菌研究真菌类群的起源和进化历程逐渐成为真菌进化生物学研究的一个热点。真菌化石还是研究古生态中真菌与其他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材料,而这种相互作用既能用于研究古生物间的协同进化,也能成为判断古生态、古气候的重要依据。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真菌化石的研究进展,旨在为更加系统准确地确定不同真菌类群的分化时间,重建真菌的系统发育树提供参考,同时也为研究生物间相互作用以及推断古生态环境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在中学《生物》课本中写到:“现代马是由躯体较小的始祖马,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又写到:“在晚近一些的地层中,发现了马的较近祖先——三趾马的化石。”这样,许多人对马的进化顺序往往理解为:现代马的远祖是始祖马,而近祖是三趾马。这种理解是否正确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本文就马的进化历程中出现的各种化石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比目鱼的眼睛生长在身体的同一侧,是由于甲状腺素的活动的缘故。日本水产厅养殖研究所的乾靖雄博士等人已搞清楚。刚孵化出来的比目鱼幼鱼,起初也和普通鱼一样,眼睛在身体的一侧,和正常的鱼一样纵向游泳。但不久就转向横向游泳了。这时右侧的眼睛向左侧移动。  相似文献   

7.
名刊封面     
《生命世界》2006,(5):5-5
被命名为“Tiktaalik”的化石出现在本期《自然》杂志的封面上。这种生物的形状介于鱼类和鳄鱼之间,具备相当于前肢的骨骼组织,并且头部可以完全独立地转动,头的后部也已经有了近似陆地生物的特征。科学家猜想化石就是在它们浮出水面、准备在陆地进行一次“短足”旅行时形成的。尽管科学家很早已经知道3.65亿年前水生生物已开始向有脊椎的陆地生物进化,但这一进化过程一直缺乏有力证  相似文献   

8.
选取达乌尔黄鼠(Spermophilusdauricus)24只,按年龄分为幼龄、亚成年和成年3组。采用Ca2 -ATPase法测定比目鱼肌的mATPase活性,计算Ⅰ型和Ⅱ型肌纤维的比例,并称量达乌尔黄鼠脏器重量,计算脏器指数。结果显示(1)成年组和亚成年组达乌尔黄鼠比目鱼肌中Ⅱ型肌纤维比例均极显著地低于幼龄组;成年组Ⅱ型肌纤维比例也有明显低于亚成年组的趋势;(2)幼龄组达乌尔黄鼠的胸腺指数显著高于亚成年组和成年组,脾脏指数显著高于亚成年组;肝脏指数则均极其显著低于亚成年组和成年组;成年组与亚成年组相比,肝脏指数显著增高,其他指数无显著性差异。以上结果提示,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达乌尔黄鼠比目鱼肌的mATPase活性逐渐降低,因而其Ⅱ型肌纤维的比例逐渐减小;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均逐渐降低,肝脏指数则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9.
正根据一项新的研究,人类的智齿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逐渐在缩小,可能的原因是人类对工具的使用使得尖利的牙齿变得不那么必要。该研究还可以帮助人们理解不同的人类化石、类人化石之间的亲缘关系。相关研究发表在《Nature》上。尽管现代人类是人类族谱唯一的幸存者,其他物种曾经也在地球上生活过。由于人类祖先或者类人猿的化石都非常有限,这使得确定不同类人猿物种间的亲缘关系还存在着很大困难。牙齿是最经常被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因为它们是人体中坚硬的部分。该研究作者之一、澳大利亚墨尔  相似文献   

10.
中国和西方化石人头骨面部三项非测量性状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采用传统的人类学观察方法,对一些中国和西方的化石人头骨模型的犬齿窝、颧骨缘结节和梨状孔上外侧部的膨隆情况进行观察比较,希望为研究头骨形态的发展变化及现代人起源问题,特别是中国现代人的起源提供一些值得参考的信息。得到如下提示:(1)在欧洲犬齿窝似乎是随着人类的进化逐渐出现的,(2)在化石人头骨上,颧骨缘结节的出现似看不出明显的地域差异,(3)梨状孔上外侧部的膨隆这一性状似乎在大荔头骨与其他中国化石人“不融洽”,而与欧洲尼人接近,这一现象可能反映了某种程度的基因交流。  相似文献   

11.
无脊椎动物的比较发育免疫(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动物是由低等动物经过一个漫长的历程逐渐进化来的,其免疫机制也是伴随这一过程逐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免疫的进化不能象身体结构的进化一样可被化石记录下来;只能通过对现存动物的免疫机制、免疫组织及器官的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进行比较研究来搞清。近年来比较免疫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涉及的动物也越来越广泛,本文就已掌握的资料;对无脊椎动物的免疫机制、免疫组织及器官的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进行了比较和综述,从中可以看出,免疫机制普遍存在于无脊椎动物中,其免疫主要以吞噬作用、凝集作用和抗菌作用为主;免疫特异性较弱,细胞免疫的特异性远较体液免疫的特异性程度高;在较低等的腔肠动物就已出现了免疫记忆和移植排斥反应,并且在其后的无脊椎动物中广泛存在;凝集素广泛存在于无脊椎动物中,很可能在免疫识别甚至免疫记忆中扮演重要角色;无脊椎动物的免疫是随进化而逐渐加强的。  相似文献   

12.
1978年,山东省博物馆和临朐县文化馆在中新世硅藻土页岩中,发现了一具完整的犀牛骨架和保存完好的两只鸟化石。这只生活在大约一千七百万年以前的犀牛,属于近无角犀,它的头、尾、四肢及整个躯体都十分完  相似文献   

13.
中国浙江新昌化石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发现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浙江省新昌县中生代地层中的一种化石木新种———新昌南洋杉型木 (AraucarioxylonxinchangenseDuansp .nov .)。这种化石木保存在早白垩世馆头组中、下部的紫红色泥砂岩中 ,分布在新昌县城西部 ,南北绵延 2 5公里、东西宽约 2公里的狭长地区。由于在化石木产区曾发现过多种植物化石 ,因而确定了该区在早白垩世时期处于我国的欧洲 中国植物区内 ,属亚热带 热带气候区 ,种种迹象表明此时气候有些干旱。同区发现的松柏目叶化石 ,其气孔构造与南洋杉科有一定的亲缘关系 ,这一点似乎与化石木之属可以对应。  相似文献   

14.
选取达乌尔黄鼠(Spermophilus dauricus)24只,按年龄分为幼龄、亚成年和成年3组。采用Ca 2+ -ATPase法测定比目鱼肌的mATPase活性,计算Ⅰ型和Ⅱ型肌纤维的比例,并称量达乌尔黄鼠脏器重量,计算脏器指数。结果显示:(1)成年组和亚成年组达乌尔黄鼠比目鱼肌中Ⅱ型肌纤维比例均极显著地低于幼龄组;成年组Ⅱ型肌纤维比例也有明显低于亚成年组的趋势;(2)幼龄组达乌尔黄鼠的胸腺指数显著高于亚成年组和成年组,脾脏指数显著高于亚成年组;肝脏指数则均极其显著低于亚成年组和成年组;成年组与亚成年组相比,肝脏指数显著增高,其他指数无显著性差异。以上结果提示,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达乌尔黄鼠比目鱼肌的mATPase活性逐渐降低,因而其Ⅱ型肌纤维的比例逐渐减小;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均逐渐降低,肝脏指数则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15.
研究重金属镉对家蝇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镉在家蝇变态过程中的代谢。结果表明:低浓度的Cd^2 对家蝇的生长分育几乎没有什么影响,而高浓度的Cd^2 则影响家蝇卵孵化率,幼虫相对存活率,化蛹率,羽化率,百头幼虫理和百头蛹重。进入家蝇幼虫体内的Cd^2 主要分布在消化道,其次是体壁,脂肪体和血淋巴中含量很少。在家蝇变态过程中,Cd^2 的含量变化趋势十分明显:幼虫期Cd^2 逐渐累积,化蛹后Cd^2 含量大幅度下降,羽化后的第6天,成虫体内只剩下极微量的Cd^2 。这些结果表明家蝇对环境中重金属镉的反应是一种在自然选择过程中形成的高度的进化适应。  相似文献   

16.
化石——一种奇特而美妙的文字李雅轩生物的进化是高中生物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章节,对于生物进化的研究需要看懂一种特殊的文字,那就是化石,一种奇特而美妙的文字。它以一定的方式在地球上写下了我们所生存环境的变迁,记载了生物诞生、进化的历史。地层的每一层就好比...  相似文献   

17.
哺乳动物进化过程中体重增大的原因浅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作者认为,哺乳动物进化过程中体型增大有4个方面的原因,即:(1)较大的种类在与利用相同资源的较小种类的竞争中具有优势;(2)为了避免激烈的种间竞争,一些种类专门利用某些只适合于体型较大者利用的资源;(3)某些食草动物依靠增大体型来增强对付天敌的能力;(4)捕食者—猎物之间的协同进化导致两者体型增大。这些机制反映了竞争作用,捕食作用以及资源利用的特化对哺乳动物进化过程的影响。文章还分析了贝格曼定律不能说明恒温动物体型增大机制的原因,并用化石证据对贝格曼定律的种种误解给予阐释。此外,对体型特大化的哺乳动物在第四纪冰期灭绝的原因给出了一个纯生态学意义的解释。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发现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浙江省新昌县中生代地层中的一种化石木新种——新昌南洋杉型木 (Araucarioxylon xinchangense Duan sp. nov.)。这种化石木保存在早白垩世馆头组中、下部的紫红色泥砂岩中,分布在新昌县城西部,南北绵延25公里、东西宽约2公里的狭长地区。由于在化石木产区曾发现过多种植物化石,因而确定了该区在早白垩世时期处于我国的欧洲 中国植物区内,属亚热带 热带气候区,种种迹象表明此时气候有些干旱。同区发现的松柏目叶化石,其气孔构造与南洋杉科有一定的亲缘关系,这一点似乎与化石木之属可以对应。  相似文献   

19.
郭建崴 《生命世界》2007,(9):96-103
我去西藏是为了淘宝。什么宝呢?化石。 西藏的化石之所以为宝,除了其蕴涵的关于古生物、进化的信息之外,更由于青藏高原的独特环境,这些化石还能够为我们了解高原的形成过程及环境演变的过程提供线索。在我工作过的中国古动物馆里,就“沉睡”着一件曾经生活在2亿1千万年前的三叠纪晚期海洋里的鱼龙化石——喜马拉雅鱼龙。  相似文献   

20.
徐钦琦 《化石》1999,(3):12-12
古生物学家在研究化石的过程中,发现了这样一条规律:在长达几万年、几十万年、甚至几百万年的时间内,生物的形态往往处于停滞状态,至多只发生轻微的变化。这种现象在生物的进化史上是非常普遍的。古生物学家称它为“长期的形态停滞”现象。与此相对应,在生物的进化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