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杨培昌 《昆虫知识》1992,29(4):212-212
<正> 根据国家和省文物主管部门的意见,将分散在原歙县、徽州区农村各地的10项古代建筑,其中有明代祠堂、民居、路亭、石拱桥、石坊等,拆迁到潜口、重建复原,加以保护,成立了潜口民宅博物馆(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拆迁复原过程,发现木结构中,大树、地基范围内有家白蚁Coptotermes sp.、散白蚁以Reticu-litermes sp.及土栖白蚁 Odontotermes sp.严  相似文献   

2.
3.
白蚁是世界性公害之一。本文首次提出报道自70年代以来对合肥市白蚁分布,危害状况进行了长期采样,鉴定并着手防治研究,换回了消失,取得显著成效,查明合肥地区白蚁有2科3属9种;摸清白蚁在该地区分布规律及传播途径,其主要危害种为普见家白蚁,圆唇散白蚁和黑胸散白蚁三种。  相似文献   

4.
谭速进 《四川动物》2014,(3):449-455
为了给基础研究和防治应用提供参考,笔者结合近年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对1923~2013年的文献涉及内容进行分析和甄别,确认四川地区(含重庆市)现发现白蚁4科14属96种。其中,草白蚁科:原白蚁属1种;木白蚁科:堆砂白蚁属1种,树白蚁属13种;鼻白蚁科:乳白蚁属1种,散白蚁属39种,杆白蚁属17种;白蚁科:土白蚁属5种,大白蚁属2种,亮白蚁属1种,华扭白蚁属5种,近扭白蚁属3种,象白蚁属4种,钝颚白蚁属3种,新白蚁属1种。四川省发现白蚁4科14属64种:其中草白蚁科:原白蚁属1种;木白蚁科:堆砂白蚁属1种,树白蚁属10种;鼻白蚁科:乳白蚁属1种,散白蚁属23种,杆白蚁属13种;白蚁科:土白蚁属1种,大白蚁属1种,亮白蚁属1种,华扭白蚁属3种,近扭白蚁属2种,象白蚁属4种,钝颚白蚁属2种,新白蚁属1种。  相似文献   

5.
周罗清 《昆虫知识》1999,36(6):353-354
湘潭市是湖南省白蚁危害地区之一。通过调查,我市发现白蚁近40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多万元,现就近几年在白蚁防治方面所做的研究整理如下。1白蚁防治调查1.1不同药剂诱杀家白蚁的防治效果用白蚁喜食的材料做成诱杀箱,埋放在白蚁经常出没的地方,待诱集到一定数量的白蚁后,用灭蚁灵粉剂或砒粉剂喷杀,其防治效果见表1。1.2不同药剂防治散白蚁的防治效果用氯丹、溴氰菊酯、砷铜合剂全面喷洒蚁害活动区,或用灭蚁灵剂喷入分飞孔内及对危害区域多点喷施,其防治效果见表2。1.3不同药剂防治土栖白蚁的防治效果用氯丹、溴…  相似文献   

6.
白蚁防治技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白蚁是破坏性很强的社会性昆虫。文章从白蚁的探测和监测、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源物质防治和白蚁信息素的利用技术5个方面综述白蚁防治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同时展望白蚁未来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7.
8.
9.
为研究白蚁饵料成型工艺,比较了9种胶黏剂对白蚁纤维素饵料成型效果、耐水性能以及对白蚁取食的影响。结果表明:20%、40%剂量糊精;50%、100%剂量三聚氰胺甲醛树脂,10%、20%、40%田菁胶、卡拉胶、壳聚糖、明胶;10%、50%、100%聚乙烯醇、硅酸钠对微晶纤维素的成型效果较好,经上述剂量胶黏剂处理后,纤维素饵块的邵氏硬度(HD)极显著高于对照。耐水性能试验至第30天时,50%聚乙烯醇、100%聚乙烯醇、100%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处理的纤维素饵块的溃散程度指数分别为1.33、1.00、2.00,其余饵块的溃散程度指数均达3级。生测结果显示,在7 d的室内强迫取食试验中,白蚁对50%聚乙烯醇、100%聚乙烯醇、100%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处理的块状纤维素饵料的取食率均极显著低于对照,说明饵块中添加的上述胶黏剂对白蚁的取食具有一定的影响。综上,50%聚乙烯醇、100%聚乙烯醇、100%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适用于白蚁纤维素饵料成型,但若想获得白蚁喜食的饵块仍需对配方做进一步的优化。  相似文献   

10.
白蚁赛猛虎     
莫建初 《生命世界》2008,(12):18-20
白蚁是城市中一类特殊的群体,它们虽不显眼,却每时每刻都在极大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本文将向各位介绍白蚁的生活特性、造成的危害与防治方法,使读者进一步熟悉这种无处不在的小动物。  相似文献   

11.
我国外来入侵生物防控现状、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来物种入侵已经威胁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严重影响农林牧渔业生产,威胁生态系统稳定,是当前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开展入侵物种防控已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农业绿色发展的重点工作。我国已经成为全球遭受生物入侵威胁与损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截至2018年底,入侵我国的外来物种有近800种,已确认入侵农林生态系统的有638种,全国31个省(区、市)均有外来生物入侵发生并带来危害,半数以上县域都有入侵物种分布,几乎涉及所有类型的生态系统。本文对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外来入侵物种发生情况及防控进行梳理发现,从国家层面立法开展外来入侵生物防控成为主流,制定长期防控战略并增加投入是入侵物种防控成功的关键。近些年,我国在外来入侵物种防控方面初步建立了工作机制,发布了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完成了重点入侵物种的调查监测,开展了局部地区的防控措施,积极推动立法工作。根据国外生物入侵防治经验与我国实际情况,本研究提出我国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对策建议,包括加强法制建设、开展本底调查和启动重大防控工程等,为我国外来侵入生物的防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Termites are eusocial arthropod decomposers,and improve soil fertility,crop yield,and also are used by humans for their ben efits across the world.However,some species of termites are becoming a threat to the farming community as they are directly and indirectly causing major losses to the agricultural system.It is estimated that termites cost the global economy more than 40 billion USD annually,and considerable research has been done on their management.In this review,we present the available information related to sustainable and integrated termite management practices(ITM).Furthermore,we insist that the better management of this menace can be possible through:(i)improving traditional methods to keep termites away from crops;(ii)improving agricultural practices to maintain plants with more vigor and less susceptible to termite attack;and(iii)integration of available techniques to reduce termite infestation in crops and surroundings.The application of an effective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practices with recently developed approaches is the best option for agricultural growers.Moreover,keeping in mind the beneficial nature of this pest,more innovative efforts for its management,particularly using rapidly emerging technology(e.g.,RNA interference),are needed.  相似文献   

13.
迎接入侵种的挑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入侵种是从原来生存的生境中被引入到一个新的生态环境的外来物种,它们勿需面对起源地的天敌和竞争,而且能很快适应新的生境,迅速繁衍,抢夺其他物种的养分和生存空间,造成其他本地物种的减少和灭绝,导致生态失衡,给社会带来经济上的负面冲击,甚至威胁人类的健康.入侵种属于外来种,但入侵种的范围却比外来种的范围小.并不是所有的外来种都会危害生态环境.其侵入过程错综复杂,并且会随着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因而外来种引进的结果是不可预见的.  相似文献   

14.
白蚁的生态防治方法与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国内预防建筑物白蚁害多采用剧毒化学药剂 ,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低估的污染 ,为少用或不用剧毒化学药剂预防建筑物白蚁害 ,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在研究和探讨生态屏障防白蚁害的课题。作者从 1 966~ 2 0 0 0年断断续续地做了这方面的研究试验 ,并取得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对厦门地区农林作物的白蚁为害情况进行调查,将采集的白蚁标本作了鉴定和整理,得出厦门地区农林作物白蚁名录;并通过林地防治试验,选定了3种效果较好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6.
曹丽荣  李艳红 《四川动物》2007,26(4):872-876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贸易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外来物种入侵现象日益加剧,对我国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加强外来入侵物种的防范和管理已迫在眉睫。本文分析了我国外来物种入侵的途径、入侵特征以及外来入侵物种对我国造成的危害,探讨了防范外来入侵物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外来植物黄顶菊的入侵警报及防控对策   总被引:79,自引:0,他引:79  
一种菊科外来植物最近出现在我国华北地区的天津市和河北省的衡水与廊坊市。专家鉴定结果证明这是一种我国从未报道过的外来物种Flaveria bidentis。本文拟定了它的中文名称:黄顶菊,并对其原产地、扩散范围以及形态学、生理学、生态学等方面的特征进行了介绍。通过分析其特性,我们认为黄顶菊是一种入侵性极高的一年生杂草,特别是对农牧业生态系统有极大的破坏性。为了防治、控制和根除这种新入侵的有害物种,本文借鉴国内外入侵物种防治的经验提出了一些建议,供有关方面参考,并呼吁各有关人员和部门积极行动起来,调查其入侵途径,分析其可能入侵的区域,评估其入侵性,拟定科学的防控方案。  相似文献   

18.
李伟  范庆安  张峰 《生态学报》2008,28(12):5871-5875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的大地震对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为了营灾民及抢救财产,大量国际和国内救援物资和人员陆续到达地震灾区,对减轻灾区民众的痛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国际国内救援物资和人员的到达,一些外来入侵种有可能随之进入灾区。如果这些外来入侵种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就可能造成生物入侵的发生。因此应该采取科学的对策及早进行防治,包括:(1)加强对外来入侵种的生态风险评估,(2)严密监测外来入侵种的动态,(3)采取科学方法控制外来入侵种。  相似文献   

19.
W.R. Miller  T.R. Mason 《Ichnos》2013,20(3):195-215
Three new ichnotaxa are described from Cenozoic paralic to continental sediments on the west coast of South Africa. Stellavelum arborensis and Stellavelum uncinum are assigned to a mixed Skolithos and Cruziana ichnofacies and Termitichnus namibiensis is assigned to the Termitichnus ichnofacies.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sedimentary record shows that the Stellavelum trace makers were probably sediment ingesting annelids that lived in dense colonies in sheltered lagoonal environments during Neogene times. The Termitichnus namibiensis trace fossils are interpreted as actively backfilled termite nests which form an early to mid‐Pleistocene palimpsest, terrestrial ichnofabric which is superimposed on the older marine sedim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