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林业重大害虫松毛虫的灾害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曾菊平  戈峰  苏建伟  何忠 《昆虫知识》2010,47(3):451-459
我国松毛虫种类丰富,已报道27种,其中6种频繁暴发,年危害松林面积达200万hm2以上、经济损失数亿元。松毛虫灾害研究可以为综合治理松毛虫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与相关技术。近年来,我国在影响松毛虫种群发生的关键性因子分析、性信息素的研究与开发利用、松树挥发性物质的成分鉴定及其对寄生蜂或寄生蝇的定位作用、卫星遥感监测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步,但缺少系统性的归纳总结。为此,文章就近些年来我国在松毛虫灾害机制与暴发机理研究、治理现状与技术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展望今后我国松毛虫治理研究工作的重要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2.
《昆虫知识》2009,(4):495-495
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是我国松树的主要害虫,其主要危害树种是我国南方的马尾松和湿地松。我国有近4000万hm^2的松树,每年松毛虫的危害面积达300万hm^2以上,损失薪林收入至少10亿元,化学防治会对严重影响自然天敌生存、破坏生态环境、引起人畜中毒乃至死亡,造成更大的生态效益经济。因此,深入地开展对马尾松和马尾松毛虫的各项研究,有效地完成对马尾松毛虫的生态调控,延长其暴发周期并减少损失,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松毛虫是松树主要的害虫,在我国的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等地,几乎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它危害的松树种类很多,如落叶松、油松、赤松、红松、鱼鳞松及南方普遍生长的马尾松都加以危害。湘潭、平江等地,由于松毛虫危害严重,曾造成采马尾松种子困难。道县境内被害而致死的松林,超过1954、1955两年的造林面积12.1%。松毛虫的危害,不但直接使现有松林死亡,同时也威胁着造林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4.
刘友樵 《昆虫学报》1963,(3):345-353
我国的松毛虫种类已知的有13种, 是世界上已记载的松毛虫种类最多的国家。 根据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历年来在国内所收集的松毛虫种类和分布的资料, 结合已知主要松树种类的天然分布进行综合分析的结果, 显示出松毛虫不同种类的地理分布与其寄主植物的天然分布有着密切的相关。例如西伯利亚松毛虫的分布只限制在东北地区兴安落叶松、黄花松的天然分布范围里, 油松毛虫在油松分布区, 赤松毛虫在赤松分布区, 云南极毛虫在云南极分布区以及马尾松毛虫在马尾松分布区等。 由于这些松树种类彼此间的天然分布界限十分明显而基本上少有重迭, 因此试将我国东部地区松毛虫不同种类的地理分布按照其寄主植物划分为以下三个部分、五个松毛虫区: 一、东北部分 北界大兴安岭, 南至安东—沈阳线(相当于全国一月份平均-12℃等温线), 是西伯利亚松毛虫主要分布区, 也是兴安落叶松和黄花松天然分布所在地。故名1)西伯利亚松毛虫区。 二、华北部分 北界西伯利亚松毛虫区, 南至淮河流域(相当于全国一月份平均0℃等温线), 是油松毛虫和赤松毛虫主要分布区, 也是油松和赤松的主要分布所在。因此可分为2区: 2)油松毛虫区 主要位置在冀热山地和黄土高原东部, 是油松毛虫分布区, 是油松分布所在地。 3)赤松毛虫区 主要位置在山东半岛、辽东半岛、渤海湾沿岸, 最南直到苏北连云港, 是赤松毛虫分布区, 也是赤松和黑松的主要分布所在地。 三、华南部分 北界油松毛虫和赤松毛虫区, 南至南海沿岸, 东到台湾, 西至昌都、波密。松毛虫种类较多, 有马尾松毛虫、云南松毛虫、思茅松毛虫、西昌松毛虫等。松树种类有马尾松、云南松、思茅松等。从中又可分为2区: 4)马尾松毛虫区 占华南的绝大部分, 东至台湾, 西至大相岭东坡, 西南至贵州毕节, 是马尾松毛虫分布区, 也是马尾松分布所在地。 5)云南松毛虫区 主要在四川西部和云南省境内, 是云南松毛虫、西昌松毛虫和思茅松毛虫主要分布区, 也是云南松、思茅松分布所在地。 以上划分不仅可供各地识别松毛虫种类或采取防治时之参考, 而且还可以为进一步发现新的松毛虫种类和探索种下问题以及发生规律研究等提供一些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5.
北京晚报讯 贵州省林业厅最新统计 ,今年第一季度 ,贵州全省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约为 1 3万hm2 ,比去年同期增加 2 33万hm2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 ,今年 ,贵州省森林病虫害呈现出种类多、范围广、来势凶猛等特点。森林病虫种类主要是松毛虫、松毒蛾等 2 5种 ,在全省 9个地州  相似文献   

6.
马尾松毛虫在广东省北部地区每年发生3代,南部每年发生4代。根据历年不同地区马尾松毛虫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中部地区发现面积小,年间波动小,其发生呈下降趋势,西南部则是发生面积大,年间波动很小,发生呈增长,趋势一种中间形式的类型区是一个狭长的带。分布于西部边缘地区和中部与东部、北部的过渡区。  相似文献   

7.
应用Y型嗅觉仪测定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 Matsumura对9种马尾松树针叶挥发性物质对的嗅觉行为反应,确定了4种对于松毛虫赤眼蜂有影响活性的马尾松树针叶挥发性物质。它们分别是α-蒎烯,β-蒎烯,柠檬烯,α-萜品醇乙酸酯4种物质,其中尤以α-蒎烯和β-蒎烯2种物质作用最显著。产卵生测实验中,4种活性挥发性物质的混合物分别与它们的单一成分、α-蒎烯、β-蒎烯分别与除去它们后的混合物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它们均能对松毛虫赤眼蜂的产卵寄生率产生显著影响,该结果也和Y型嗅觉仪下的实验结果基本一致。但在单一物质和混合物对松毛虫赤眼蜂的寄生率影响比较中,混合物并没有使松毛虫赤眼蜂产生最高的寄生率,这说明可能是某种单一物质在其寄生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在松树干上涂刷有持久性的药剂以防治越冬松毛虫的可能性。1947—48年在南京试验及实施防治的结果简述如下: (一)在实验室内使越冬松毛虫爬行越过涂有一市尺宽各种药液的松树干的结果,证明5% DDT,1%γ666,与5% 1068的悬液或溶液。在涂药的当天均 有相当高的杀虫效力,惟一周以后γ666与1068完全失效,仅DDT仍保持强大的毒力。DDT水悬液显著较DDT火油、大豆油或丙酮溶液为佳。涂有5%DDT悬液的松树杆曝露田间六星期后,杀死松毛虫能力仍达100%。 (二)据试验的结果,自制的可湿性DDT,内含DDT50%,稀释剂45%,与肥皂5%,尚适宜于防治松毛虫之用。 (三)松毛虫爬行的次数对涂药面积上DDT毒力的影响极微,在二十平方市寸涂有5% DDT悬液的小面积上,9天之内经过1800头松毛虫爬行后,毒力仍未减小,死亡率尚在90%以上。 (四)夏季松毛虫较越冬松毛虫不易杀死。夏季松毛虫抵抗DDT的能力随龄期而增强。试验中显示如增加药液浓度至含DDT 10—15%,或增加涂药的宽度至2—3市尺,夏季幼虫亦能中毒死亡。故树干涂药法亦可应用在夏季防治上,惟必须在涂药后将松毛虫从树上击落,使其在爬返树冠时接触药剂而死亡。 (五)自然情形下,南京松毛虫在十一月即开始下树越冬,至来年三月初开始活动上树,故采用树干涂药法防治下  相似文献   

9.
我国森林食叶害虫种群生态控制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是世界上森林病虫害发生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建国以来 ,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一直呈上升趋势。据资料显示 ,随着造林面积的增加 ,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也相应增加。从 2 0世纪 50年代开始 ,全国人工林面积每 1 0年分别递增 2 2 .2 %、 8.7%、1 1 .2 %和 5.0 % ,而同期病虫害的发生面积的递增率相应为 2 2 .6%、2 .9%、1 2 .9%和 4.6% [1]。我国森林病虫害发生的特点之一是范围广、区域性灾害严重。如我国历史性森林害虫松毛虫 (Den-drolimus spp.) ,全国共有 2 9种 (含 4个亚种 ) ,发生范围达 2 4个省 (区、市 ) ,并随人工林面积迅速增加…  相似文献   

10.
马尾松毛虫 Dendrolimus punctatus ( Walker)是松树的主要害虫 ,对其防治指标的研究已有不少报道[1、2 ] ,但该虫对危害马尾松造成材积和松脂等损失量的定量比研究问题 ,未见详细报导。为此 ,本文通过人工剪叶模拟马尾松毛虫危害 ,采割不同剪叶量松树的松脂 ,利用回归分析 ,建立马尾松材积损失率、产脂损失量分别与失叶率的回归方程。并根据这些方程推算出马尾松毛虫各种虫口密度造成材积、松脂和经济上的损失量 ,为综合防治马尾松毛虫提供科学依据。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福建省诏安县桥东镇林家村 ,地处东径 1 1 7°1 2′2 4″~ 1 1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