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继凯  柳标 《蛇志》1997,9(3):53-54
6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其中42例为蝮蛇抗栓酶治疗组,20例为速铲溶栓清治疗组,治疗前后分别用经颅多普勒血流仪(TCD)检查脑血管(大脑中动脉MCA、前动脉ACA及后动脉PCA)血流平均值Vm。结果显示,两组患者被治疗后脑血管血流Vm均明显增高,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表明两种药物治疗缺血性脑性血管病疗效相仿,但速产溶栓清价格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标准治疗基础上联合不同剂量氯吡格雷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4年9月至2008年3月就诊我院的124例12小时以内发病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3组,3组均在入院后前3天给予阿司匹林300mg/d,此后给予阿司匹林100mg/d,A组常规不给予氯吡格雷治疗,B组给予氯吡格雷75mg/d,C组入院即刻给予氯吡格雷300mg,继之75 mg/d治疗,随访30天。观察溶栓血管再通率、梗死后心绞痛发作、心力衰竭事件及死亡、再发心肌梗死、或脑卒中的联合终点。结果:与A组相比,B组、C组患者溶栓成功率提高、梗死后心绞痛发作减少。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C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均无主要和次要出血事件发生,轻微出血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加用氯吡格雷75 mg/d或先予300 mg负荷量,继之75 mg/d口服,均可提高溶栓成功率,降低梗死后心绞痛发生,而氯吡格雷负荷剂量组并不优于普通剂量组,且两组安全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3.
6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其中42例为蝮蛇抗栓酶治疗组,20例为速效溶栓清治疗组。治疗前后分别用经颅多普勒血流仪(TCD)检查脑血管(大脑中动脉MCA、前动脉ACA及后动脉PCA)血流平均值Vm。结果显示,两组患者被治疗后脑血管血流Vm均明显增高(P<0.05或P<0.01),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两种药物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相仿,但速效溶栓清价格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标准治疗基础上联合负荷剂量氯吡格雷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06例12小时以内发病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在入院后前3天给予阿司匹林300 mg.d~(-1),此后给予阿司匹林100 mg.d~(-1),A组不给予氯吡格雷治疗,B组入院即刻给予氯吡格雷300 mg,继之75 mg.d~(-1)治疗,平均随访30天。观察溶栓血管再通率、梗死后心绞痛发作、心力衰竭事件及死亡、再发心肌梗死或脑卒中的联合终点。结果:与A组相比,B组患者溶栓血管再通率显著提高、梗死后心绞痛发作明显减少;而在心力衰竭事件及死亡、再发心肌梗死、或脑卒中的联合终点的比较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2组均无主要和次要出血事件发生,轻微出血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急性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论是否接受择期的冠脉介入治疗(PCI),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加用氯吡格雷300mg负荷量,继之75 mg.d~(-1)口服,可显著提高溶栓成功率、降低梗死后心绞痛发作,且安全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5.
小儿急性白血病细胞DNA、蛋白质含量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流式细胞术(FCM)测定了45例不同病期急性白血病患儿和13例非白血病患儿骨髓细胞DNA及蛋白质含量,结果显示:1.急性白血病患儿的DNA非整倍体检出率为41.2%,其中ALL为33.3%,ANLL为60%;2.ALL组和ANLL组的DNA合成期细胞百分数(S%)显著低于非白血病组,而CR组与非白血病组之间的S%差异无显著性;3.ANLL组的PrI显著高于ALL组、非白血病组及CR组,ALL的PrI显著低于CR组和非白血病组,而非白血病组与CR组的PrI差异无显著性。四组之间LPC-F差异无显著性;4.在对11例CR病人进行的连续观察过程中,5例病人检出DNA非整信体,其中4例于检出DNA非整倍体后33~74天复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降纤酶(Dfd)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方法将62例UAP患者随机分组A组(32例)给予口服阿斯匹林(300mg·d-1)和抗心绞痛药,B组(30例)在A组治疗基础上,另加Dfd(10U·d-1共3d)静脉点滴。结果A组和B组在住院10d内每天心绞痛发作次数、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性死亡、24h缺血总负荷、ΣST及纤维蛋白原分别为5.5±2.3与3.2±0.5(P<0.01)、9%与0(P<0.01)、6%与0(P<0.01),1868±846与735±282(P<0.5)、3.4±0.7与1.4±0.6(P<0.01)、3.9±0.6与1.0±0.4(P<0.01),B组无一例发生出血倾向。结论UAP患者急性期用Dfb治疗有效、安全便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运动康复训练对冠心病多支病变患者活动耐量及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冠心病多支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不完全血运重建术,分为运动康复训练组及对照组,运动康复训练组自术后第三日起治疗组进行运动康复训练,对照组对运动量无要求。3月后,测量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及6分钟步行试验,比较两组患者步行距离、心绞痛发作次数、运动至心绞痛出现时间、6分钟内累积运动时间及血脂水平。结果:经运动康复训练治疗3月后,治疗组6分钟步行距离、运动至心绞痛出现时间及运动累积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增加,发生心绞痛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运动康复训练组治疗后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对照组仅总胆固醇有所降低,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运动康复训练可减少冠心病多支病变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增加患者运动耐量并调节血脂代谢。  相似文献   

8.
赵敬军  金培珍 《蛇志》1997,9(1):7-9
测定3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血中纤维蛋白原(Fg)含量、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活性和血小板聚集率水平(PAgT)并与21名正常人对比。患者中18例用蝮蛇抗栓酶治疗,20例行常规治疗。结果显示:UAP患者血中PAI-1、vWF以及PAgT水平明显增高,t-PA水平明显降低;蝮蛇抗栓酶组治疗后血中Fg、PAI-1、PAgT水平均明显下降,使t-PA水平明显升高;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认为蝮蛇抗栓酶对UAP有可靠疗效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55例高复制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复制指标与肝脏病变的关系。55例均为血清HBsAg、HBeAg及抗-HBc阳性,部分病例血清HBcAg、DNAP、HBV-DNA阳性,均作肝穿活检,病理报告CAH5例、CLH9例、CPH41例,前二者组成A组,代表病变活动组;CPH称B组,代表病变稳定组。结果显示A组各项肝脏病变在HBV复制情况下检出率普遍高于B组;ALT异常时肝脏各项病变检出率达80%以上者A组也多于B组,而且A组出现4例碎片状坏死、B组则无,显示乙肝病毒复制程度与肝脏病变活动性、广泛程度、肝功能受损等情况密切相关,因而提示抗病毒治疗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在应用双歧杆菌活菌制剂治疗慢乙肝期间,重点观察了T细胞亚群(CD3,CD4,CD8)、NK细胞(CD(16))、白细胞介素Ⅱ(IL-2)分泌细胞、肿瘤坏死因子(TNF)等细胞免疫指标治疗前后的动态变化,同时观察了病人血内毒素水平的动态变化和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的改变。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比较,双歧杆菌活菌制剂可使慢乙肝病人CD3+,CD4+数目明显增多,而对CD8+细胞数目无明显影响;(2)双歧杆菌活菌制剂可使CAH组的CD16+细胞显著增多(p<0.05);使CAH组和CPH组的IL-2分泌细胞均有非常显著和显著增加(分别p<0.01和p<0.05);(3)CAH组病人血中内毒素和TNF水平在双歧杆菌活菌制剂治疗后,匀出现非常显著降低(p<0.01);CPH组TNF水平较对照组无显著变化,但内毒素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4)满疗程后(60天)CAH组有6例,CPH组有5例HBeAg阴转(分别为26.06%和25.0%),而对照组仅2例阴转(13.33%),两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