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道茎蜂科简脉茎蜂属中国4新种:申氏简脉茎蜂Janusshenisp.nov.,黄丽简脉茎蜂Janusbelussp.nov.,红胸简脉茎蜂Janusrufithoraxsp.nov.,刻盾简脉茎蜂Januspunctatenussp.nov.。文中还提供了中国茎蜂科已知属和种的名录及分布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中国茎蜂科昆虫系统分类研究之七,报道中国茎蜂科哈茎蜂族昆虫2新属3新种;兰胸柄腹茎蜂,长鞘大茎蜂,无目无刺茎蜂,无刺茎蜂属系一罕见属,是中国新纪录属。  相似文献   

3.
基于模式标本和新材料研究了茎蜂科脊颜茎蜂属,修订了该属属征和主要鉴别特征.该属唇基上区具锐利中脊,下唇须第4节短,明显宽于下颚须第4节,左上额粗短,中部显著弯折,雄虫多数鞭分节腹侧钝齿状突出,雌虫部分锯刃具多列亚基齿等特征,与茎蜂科其余各属均不相同.描述了脊颜茎蜂属1新种,采集自江西和湖南南部山区.编制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4.
记述采自甘肃天水杏树Prunus armeniaca L.上的短痣茎蜂属1新种:杏短痣茎蜂Stigmatijanus armeniacae Wu,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天水市秦州区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标本室。  相似文献   

5.
记述中国茎蜂科哈茎蜂族1新纪录属种:黑基外齿茎蜂Stenoephus oncogaster Shinohara,1999和1新种:黄斑外齿茎蜂Stenocephus flavomaculus sp.nov..新种各足基节外侧亮黄色,中胸前侧片中部具黄条斑;OOL:POL=1.5,OCL:POL=4.0;下唇须第4节明显粗于基部3节;下颚须第1节等长于第5节,仅为第2节1/2长,第2节长2倍于宽,第6节2倍长于第5节;腹部第3节高明显大于长,后足胫节具1对亚端距,锯鞘基1.8倍长于锯鞘端,锯腹片中部三齿型锯刃较短的第3齿紧贴于较长的第1、2齿等,容易与本属模式种单刺外齿茎蜂鉴别.外齿茎蜂属目前已知仅此2种,分布于中国和日本,其主要鉴别特征为:体型狭长,腹部基部细长,第2节长明显大于高,雌虫腹部亚端部明显膨大,左上颚双齿式,内齿无肩,外齿显著长于内齿,爪无基片,内外齿均较小,互相分离,触角第3节长于第4节,前翅cu-a脉与1M脉顶接.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昆虫标本馆.  相似文献   

6.
7.
香梨茎蜂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梨茎蜂JanuspiriodorusYang属膜翅目茎蜂科Cephidae ,是危害库尔勒香梨的一种主要害虫[1] 。该虫由中国农业大学杨集昆教授于1 995年鉴定命名 ,是第 4种危害梨梢的梨茎蜂[2 ] 。为了对该虫进行综合防治 ,1 997~ 1 999年作者对其行为学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描述了东亚膜翅目茎蜂科两新属:大跗茎蜂属Magnitarsijanus gen.nov.和短痣茎蜂属Stigmatijanus gen.nov.,前者分布于中国和日本,后者分布于中国东部,其模式种分别为Janus kashivorus Yano et Sato,1928和Janus stigmaticus Maa,1949.建立了2个新组合:红盾大跗茎蜂Magnitarsijanus kashivorus(Yano et Sato,1928)comb.nov.和黄鳞短痣茎蜂Stigmatijanus stigmaticus(Maa,1949)comb.nov.,其中红盾大跗茎蜂是中国新纪录种.  相似文献   

9.
灰翅麦茎蜂Cephus fumipennis Eversmann是春小麦的重要害虫之一。对其田间成虫数量消长动态做了系统观测,并利用机率值对日期的线性相关回归分析法模拟了观测数据。结果表明,成虫数量机率值对以儒略日期表示的观测期呈极显著相关;新建的7个机率值模型通过卡方检验,适合概率都高于0.99;成虫发生量对观测期呈正态分布。以这些模型为基础,估算并测报了成虫在3个观测点活动的高峰日、盛发期、显现期及其95%置信区间。在民和县观测点(海拔1 820 m),理论盛发期为5月23日至6月4日;在循化点(海拔1 800 m),理论盛发期为5月23日至6月2日;在湟中点(海拔2 760 m),理论盛发期为7月3日至20日。显现期长度是盛发期的2倍;盛发期和显现期在各点都关于高峰日两侧对称。本文提出的机率值模型及其分析法可为昆虫种群的发生期测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香梨茎蜂引诱作用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昆虫性信息素作为监测和防治技术的研究,主要以鳞翅目、鞘翅目的昆虫居多[1,2].我国已鉴定和合成了一批主要农林害虫性信息素,有些已在害虫的测报和防治上大面积推广应用[3].有关膜翅目昆虫性信息素的研究甚少,梨茎蜂性信息素的研究还未见报道.为了探索香梨茎蜂监测和防治新途径,作者于1999年4月中旬,在巴州种蜂场香梨园进行了性诱观察,并对处女雌蜂及其性信息素粗提物的不同处理进行了试验,以探讨其对香梨茎蜂的引诱效应,为其性信息素的有效提取、鉴定和应用提供依据.现将结果初报于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