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蔚县盆地地处泥河湾盆地(广义)东南部,其河湖相地层内保留丰富的早期人类活动信息,在研究中国北方更新世人类演化和生存行为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吉家庄遗址是近年来新发现和发掘的旧石器遗址,埋藏于吉家庄镇以北的河湖相地层内。遗址发现于2003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于2016年对其四个地点(JJZ-A、JJZ-B、JJZ-C和JJZ-D)进行考古发掘,揭露面积76m~2,出土190件石质标本和178件动物化石。遗址剖面堆积物以棕灰-棕黄-灰绿-灰黑色细砂、粉砂和黏土为主,文化遗物出自棕灰色-棕黄色细砂和粉砂层内。对代表性地点JJZ-B遗址成因(标本风化磨蚀状况、个体大小和空间聚集特征等)分析表明,遗址形成过程中仅受到湖泊片流改造且程度较弱。石制品原料均来自遗址东北约6km外的玉皇山,岩性以中基性火山岩为主。锤击法剥片和修理石器,剥片和修理相对较为彻底和精致,部分石片显示小台面且保留唇的特点,显示早期人类的石器技术相对泥河湾盆地早更新世模式1(Oldowan-like)工业较为进步。哺乳动物化石较破碎,地层对比显示古人类在该遗址活动的时间大致为中更新世。该遗址的发掘对研究古人类在蔚县盆地的生活方式以及探求泥河湾盆地古人类在早-中更新世石器技术演变及适应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麻地沟E5旧石器地点位于泥河湾盆地东端岑家湾台地古人类活动集中区,埋藏于泥河湾层灰白色-灰黄色细砂和粉砂层内。遗址发现于2007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于2014年对其进行考古发掘,揭露面积22m~2,出土143件石制品、8件动物碎骨和235件砾石。遗址成因(标本分布状况、原料与个体大小、风化磨蚀状况和标本空间聚集特征等)分析表明,遗址形成受到明显的水流搬运和改造。石制品原料均来自遗址周围1km~2范围内,岩性以硅质白云岩、燧石和火山岩为主;锤击法剥片和修理石器,剥片和修理随意,石制品形态无定型,显示旧石器时代早期奥杜威(Oldowan)工业特点。初步古地磁年代测定显示古人类在该遗址活动的时间大致为1.20 Ma。该遗址的发掘对研究泥河湾盆地早更新世遗址成因与古人类的生存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蔚县盆地地处泥河湾盆地(广义)的东南端,是更新世人类活动的重要区域。2017-2018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在盆地内开展系统的旧石器考古调查,新发现并确认了27处旧石器地点。相关地貌、地层对比显示,新地点年代可大致分为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晚期两个阶段,文化遗物分别埋藏于泥河湾河湖相堆积和黄土堆积中。中更新世石制品类型包括石核、石片、石器和断块等,原料以火山岩为主,均采用锤击法进行剥片和修理石器;晚更新世晚期遗址包括石核、石片和细石叶等,原料以白云岩和燧石居多,火山岩次之,以硬锤锤击法为主要剥片技术,软锤技术少量发现。对石制品初步分析表明,蔚县盆地中更新世地点表现出了一套与阳原盆地早-中更新世不同的原料及石制品组合,且在蔚县盆地晚更新世晚期存在小型石片石器和细石器两种工业。本次调查扩大了泥河湾盆地古人类活动的地理范围与文化内涵,为揭示泥河湾盆地(广义)早期人类的迁徙与适应行为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相似文献   

4.
王法岗 《人类学学报》2016,35(3):331-342
南山边遗址位于泥河湾盆地东缘、大田洼台地北缘,于2013年的旧石器调查中发现。随后的试掘中,出土石制品38件,动物化石3件,石制品包括石核、石片、刮削器、残片、断块等,属于中国北方以小石制品为主的主工业类型。石制品位于泥河湾层中下部,根据地层对比,与大长梁地点、小长梁遗址、照坡遗址、葡萄园遗址等属于同一层位,时代相同,由此在台地北缘形成一处面积广阔、时代接近、分布集中的遗址区,为探讨早更新世古人类的活动范围、栖居模式、遗址功能分析等提供有益线索。  相似文献   

5.
泥河湾盆地南部蔚县盆地区域的河湖相地层发育良好,并保存有丰富的考古材料与人类活动信息,在研究我国北方中更新世人类演化与行为方面有重要的价值。本文对蔚县盆地吉家庄遗址群4个地点出土的动物遗存进行了初步埋藏学观察与研究。结果显示,A与D地点的动物骨骼数量较少,反映的埋藏信息有限,不作为本文主要讨论对象;E地点出土的部分动物骨骼带有异地埋藏的特点,人类行为信息可能受到干扰,变得模糊;B地点动物化石接近原地埋藏,中更新世古人类应该是该地点动物资源的初级利用者与动物骨骼富集的主要动因。分析表明,B地点古人类于原地对大中型食草动物进行了肢解、割肉与敲骨取髓等多种活动,随后食肉动物又利用了这些动物骨骼的剩余营养成分,但动物骨骼数量与组成说明古人类在此地点的生存活动是短暂且有限的。  相似文献   

6.
作为广义泥河湾盆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蔚县盆地也曾是更新世期间古人类生存活动的重要地区。2019-2020年度在蔚县盆地开展了新一轮的旧石器考古调查工作,发现并确认18处旧石器和动物化石地点,获得35件石制品以及少量动物化石。从文化遗存的出露层位来看,泥河湾河湖相地层和黄土堆积是遗物埋藏的主要地貌部位。石制品类型包括石锤、石核(含细石核)、废片和工具;原料以火山岩、燧石和石英岩为主;石核剥片和工具修理均主要采用锤击法。技术类型总体上包含了简单石核石片技术和细石叶技术两套组合。结合相关地貌、地层对比资料以及石制品的类型特征,初步推测新地点的时代分别为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其中含细石叶技术制品地点的年代应为晚更新世晚期。  相似文献   

7.
东谷坨遗址是泥河湾盆地内重要的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其文化层以河湖相堆积为主,大量的文化遗物在埋藏过程中会受到流水等自然作用的影响,明确遗址的形成过程、了解遗物在埋藏过程中被改造的程度是我们开展其他各项研究的基础。2016-2020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东谷坨遗址T1区域开展了新的发掘,通过此次发掘,我们将原6A文化层划分为2个亚层。其中6A2为粗砂砾石堆积,显示水动力较强的沉积环境,但该层出土的多数石制品表面新鲜,并未显示出受高能水流的改造或被长距离搬运的特征。鉴于此,我们以探讨搬运改造石制品所形成破损特点为目的设计并实施了模拟搬运试验,开展了遗址内沉积物、石制品特征等多指标分析探讨遗址的形成过程。结果表明,6A2层的多数石制品并非由高能水流搬运而来,而是粗砂砾石堆积在遗址形成后,古人类活动于其上所遗留,此层石制品显示了原地埋藏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石沟遗址是位于泥河湾盆地东端大田洼台地北缘的一处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发现于1996年。2013年,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河北师范大学泥河湾考古研究院在遗址C区进行发掘,出土51件砾石、249件石制品和少量动物化石碎屑。石制品的大小、风化和磨蚀程度表明,遗址曾受到较弱水流的干扰后被迅速埋藏。石制品原料以白云岩、燧石和安山玢岩为主,类型有石核、石片类(完整和不完整石片)、断块、碎屑和石器类(包括刮削器、砍砸器和使用石片)。剥片和修理技术均以锤击法为主;仅发现的1件砸击石片表明可能也存在砸击技术;石器加工较为简单,显示出中国北方石片石器的技术特征。石沟遗址C区的发掘对研究泥河湾盆地早更新世遗址的石器工业,探索旧石器时代早期古人类生存策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泥河湾盆地半山早更新世旧石器遗址初探   总被引:20,自引:8,他引:12  
卫奇 《人类学学报》1994,13(3):223-238
半山旧石器遗直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泥河湾盆地东端,埋藏在泥河湾层里。它与工不谷蛇早更新世旧石器遗址以一条正断层相隔。分别在断层的上盘和下盘。半山遗址的位置比东谷索遗址低70余米,但根据野外观察,二者的地层层位大致相当。半山遗址发掘近2平方米,获得95件石制品和一些动物化石。初步分析,半山的石制品和东谷索的非常相似,它们应该属于同时期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泥河湾盆地是早期人类扩散至东北亚最早证据所在地,越来越多的早更新世遗址的发现使得该地区在研究中国北方早更新世人类演化与生存行为领域备受学术界关注。麻地沟遗址群(MDG)是近年来新发现的早更新世遗址群,它位于泥河湾盆地岑家湾台地古人类活动集中区域,由包括E6和E7在内的9个地点组成。MDG-E6与MDG-E7地点发现于2007年,2012-2013年正式发掘,揭露面积分别为30m2和20m2,出土遗物分别有184件和174件。石制品原料主要取自遗址周边的燧石、白云岩和火山岩,类型包括石核、石片和石器等,剥片和修理技术为硬锤直接打击法且简单随意,组合特征与非洲奥杜威工业(Oldowan)相似。动物化石均很破碎,难以鉴定动物种属。根据地层和初步古地磁测年资料,推测古人类在遗址活动的年龄大致为1.07 Ma BP。  相似文献   

11.
裴树文 《人类学学报》2021,40(3):349-362
中国境内分布着数千处古人类活动遗址,是早期人类演化与适应行为研究的重要区域。虽然以往的研究一直关注地学手段在解读遗址地貌和地层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然而,作为正确鉴别遗址完整性和早期人类生存行为研究的遗址形成过程(或遗址成因)分析,长期以来缺少系统性的研究和关键指标的选择。本文结合古人类活动遗址保存的地貌和主要沉积物类型,依据河湖相沉积、洞穴(岩厦、裂隙)发育区、黄土与红土分布区等类型中遗址的特点,回顾近10年来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通过对不同分布区遗址的地貌和沉积特点的介绍,结合重要遗址的形成过程研究的进展,总结不同分布区遗址埋藏类型对研究视角与分析指标的选择差异。在上述基础上,作者对目前我国遗址成因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讨论,为该领域研究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2.
The Nihewan Basin of China preserve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uccessions of Paleolithic archeological sites in Eurasia. Stratified archeological sites and mammalian fossils, first reported in the 1920s, continue to be recovered in large‐scale excavation projects. Here, we review key findings from archeological excavations in the Nihewan Basin ranging from ~1.66 Ma to 11.7 ka. We place particular emphasis on changes in stone tool technology over the long term. Though Pleistocene lithic industries from East Asia are often described as simple in character, re‐evaluation of the stone tool evidence from the Nihewan Basin demonstrates significant, though periodic, innovations and variability in manufacturing techniques through time, indicating adaptive and technological flexibility on the part of hominins. Synthesis of paleoenvironmental and archeological data indicate changes in hominin occupation frequency in the Nihewan Basin, with chronological gaps suggesting that continuous presence in high, seasonal latitudes was not possible prior to the Late Pleistocene.  相似文献   

13.
南山根地点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大田洼乡岑家湾村西南,考古文化层埋藏于泥河湾湖相层中,地质年代为早更新世。2017年5~7月,河北师范大学考古队对该地点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在面积为22 m2的范围内共出土编号遗物519件,主要为石制品,出土化石17件。石制品类型包括石核、石片、断块、碎屑、石器等。石制品原料可能为就地取材,取自附近基岩及河滩砾石;剥片方法主要为锤击法;石制品整体形制较小,属于石片石器工业;石制品类型以石片、断块和碎屑居多;共发现25个拼合组,包括57件可拼合石制品,应为原地埋藏。通过与邻近的岑家湾遗址地层对比,南山根地点文化层与岑家湾文化层处于同一自然堆积层内,但较岑家湾遗址文化层稍高,据此推断其年代可能接近并略晚于岑家湾遗址(1.1 MaBP)。  相似文献   

14.
泥河湾盆地因发育良好的晚新生代湖相地层、丰富的旧石器遗址和哺乳动物化石而广受关注。盆地内已发现旧石器遗址100余处,被学术界称为“东方奥杜韦(Olduvai)峡谷”。由于缺乏合适的年代测定方法,许多重要的遗址,尤其是中更新世时间段的遗址缺乏年龄数据,如三棵树遗址,使得旧石器遗址研究少了时间轴合理的年代学框架。电子自旋共振(ESR)测年技术是上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测年技术,并在实践中得到了地质学界的广泛认可。对于中更新世遗址年龄的测定,ESR测年法具有明显的优势。本文利用石英Ti-Li心ESR法对三棵树遗址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独立年代测定,得到三棵树遗址文化层的年龄为599±70 kaBP。该年龄对于了解泥河湾盆地古人类的生存演化提供了必要的年代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王法岗  李锋 《人类学学报》2020,39(2):161-172
“许家窑人”化石发现于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盆地西端的侯家窑遗址。该遗址20世纪70年代历经数次发掘,发现古人类化石20件、石制品数万件以及大量的哺乳动物化石。虽然已有大量关于遗址的研究成果发表,但人类化石和考古遗物的出土地层仍有些模糊,文化层时代也存在较大争议;年代数据在20 kaBP到500 kaBP的大范围间变化,影响学者们对“许家窑人”及其文化遗存演化位置的认识。鉴于此,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现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2007~2012年对该遗址开展了持续的考古调查及发掘,重要目的之一在于廓清遗址埋藏的地貌部位和文化层的分布状况等基本信息。侯家窑遗址的地层包含上、下两个文化层;下文化层以下2~3 m(距地表约14.5 m)处确认了不整合接触面,其下为泥河湾层堆积,之上为河流阶地堆积。综合对20世纪70年代发掘的地层描述、新发掘地层以及人类化石保存状态的认识,“许家窑人”化石应出自遗址地层沉积序列的上文化层中,而非湖相的泥河湾层中。通过对目前遗址已有测年数据的重新梳理,我们认为,上文化层即“许家窑人”化石的时代为200~160 kaBP,主要对应深海氧同位素6阶段早期;下文化层的准确年代仍需验证,目前光释光年龄为198±15 kaBP, 26Al/ 10Be埋藏年代为240±50 kaB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