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婺源黄喉噪鹛( Garrulax galbanus courtoisi )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919年9月,法国植物学家F.Courtois神甫在我国江西省婺源县(该县当时隶属安徽省)采到两号噪鹛标本,1923年,法国鸟类学会主席M.A.Ménégaux将这两号性别不明的标本命名为噪鹛属一新种Garrulax courtoisi.1930年,Berlioz在对噪鹛属进行系统分类时,将它同英国人Godwin-Austen依据印度阿萨姆邦马尼普尔河谷(Munipur Valley)标本命名的黄喉噪鹛Garrulax galbanus合并,视其为后者种下的一亚种Garrulax galbanus courtoisi.  相似文献   

2.
婺源靛冠噪鹛生物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靛冠噪鹛(Garrulax courtoisi),由原黄喉噪鹛(Garrulax galbanus)[复又被]剥离出来的一独立鸟种并由此而为中国南方之特有种,具两个地理上相互分离/分立的亚种,其指名亚种于中国东南、亚种simaoensis于中国西南;因其对繁殖生境之狭选性且群体数量之稀缺而被列为极危物种(CR)。十余年来野外调查结果表明,其指名亚种于繁殖季节几乎仅见于江西婺源,营巢于低地村落乡镇的林木间,为典型合作繁殖鸟种。统计结果显示,在婺源靛冠噪鹛各繁殖群体中,其每年的营巢数量从未超过该群体中个体数的1/3,接近1/3已是很好年景;若首批卵和/或雏鸟遭天敌捕杀,二次所筑之巢的数目则充其量不及该群体中个体数的1/5,且二次筑巢通常在首批卵和/或雏鸟遭捕杀后月余方才开始;野外未见婺源靛冠噪鹛在一年之内有第三次筑巢的现象。若以成鸟引领当年幼鸟离开其繁殖地即视其繁殖期成功结束,则从未记录到当年幼鸟的数量有达到该繁殖群成鸟数量1/4的例子,能够接近或达到1/5已属上乘;作为另一方面,婺源靛冠噪鹛的某个或某几个繁殖群由于巢卵遭捕食而在个别年份中无幼鸟问世却并不罕见。目前已能确定婺源靛冠噪鹛有9个繁殖群体,个体总量逾300只,且在过去的5年中其数量略呈增长趋势。另外,尽管10余年来野外找寻simaoensis亚种的努力从未间断,但无论在已知原产地并周边地带却一直未能[再]发现该亚种。  相似文献   

3.
2008年7月至2011年11月间先后4次调查了江西婺源森林鸟类自然保护区陆生贝类资源,共采得陆生贝类57种(亚种)(含3个未定种),隶属16科28属,其中1种为江西省新纪录种,优势种为长柱倍唇螺Diplommatina paxillus longipalatalis和细纹灰尖巴蜗牛Bradybaena ravida redfieldi。区系组成以东洋界成分为主,占种类总数的64.9%。分析11个采集点生物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Margalef丰富度指数(dMA)范围为0.423~5.501;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范围为0.047~2.333;Pielou均匀度指数(Jsw)范围为0.030~0.438。与其他自然保护区相比较,婺源森林鸟类自然保护区陆生贝类物种较丰富,与阳际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物种相似系数较高,与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物种相似系数较低,陆生贝类物种多样性有明显区域性特征。  相似文献   

4.
江西婺源小太平鸟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太平鸟科(Bombycillidae)为鸟纲(Aves)雀形目(Passeriformes)下的一个小科,仅有一属三种:太平鸟(Bombycillagarrulus)、雪松太平鸟(B.cedrorum)和小太平鸟(B.japonica)。其中,太平鸟见于全北界,雪松太平鸟见于美洲;而小太平鸟的分布范围则仅局限于东亚地区,包括俄罗斯的远东地带、中国、日本、朝鲜和韩国[1,2]。小太平鸟因其分布范围相对狭窄且数量有限,多年来一直被视为是近危物种(Near Threatened,NT)[2,3]。在野外识别上,小太平鸟与太平鸟的区别为体型略显小,翅上无白色翼斑,尾羽端部为红色而非黄色。有关小太平鸟在中国的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5.
从目前所能够查检到的资料来看,对井冈山地区鸟类群落和区系组成方面较系统的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从时间上分析该项研究应当是井冈山(省级)保护区建立初期对保护区内生物资源总体调查的一部分,由江西师范大学地理系、江西大学生物系等院校承担,曾记述井冈山有鸟类13目34科94种;其后,井冈山保护区王央生又增补42种,使得在井冈山保护区内记录到的鸟种数量达136种。  相似文献   

6.
摘要:2008年5月至2009年11月,采用固定样点法对广东省珠海市担杆岛的鸟类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74种,其中留鸟29种、候鸟45种。雨季记录到鸟类45种,旱季记录到鸟类48种。雨季与旱季每个样点平均记录到的鸟类种数分别为3.5种(n--80)和3.7种(n=69),差异不显著(Z=-0.86,P=0.39);鸟...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植被结构和物种组成对鸟类群落多度分布的影响,于2010年5~8月,在阜康地区所涵盖的显域植被梯度带(梭梭、琵琶柴及蒿属荒漠)内分别布设3~4条样线,调查繁殖鸟类群落多度分布及植被参数.借助平均高度和盖度反映植被结构,平均物种数目反映植物组成.从鸟类群落中抽取显著正相关鸟种组合及狭分布鸟种组合,将不同的鸟类组合与植...  相似文献   

8.
2007年5月,在云南南部思茅地区(今普洱市)江城县西南部的整董镇附近发现棕臀噪鹛(Garru-laxgularis),调查表明该种在江城南部沿中国—老挝边界一带分布;此发现为该种在中国的首次正式纪录,期待今后在西藏东南部地区对该种有新的发现。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7种安徽省鸟类分布新纪录,分别为黑脸琵鹭(Platalea minor)、沙丘鹤(Grus canadensis)、黑雁(Branta bernicla)、黄眉姬鹟(Ficedula narcissina)、鳞头树莺(Urosphena squameiceps)、黑眉柳莺(Phylloscopus ricketti)以及红颈苇鹀(Emberiza yessoensis)。其中黑脸琵鹭、沙丘鹤和黑雁是迷鸟,黄眉姬鶲、鳞头树莺和红颈苇鹀是旅鸟,黑眉柳莺是夏候鸟。  相似文献   

10.
2010年7月26日,在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壶瓶山保护区)南坪分局壶瓶山(110°47’25″E,30°06’44″N,海拔1 566 m)发现褐灰雀(Pyrrhula nipalensis)2只。2011年2月18日,在江坪分局石碾子沟(110°33’35″E,30°0’50″N,海拔439 m)再次发现褐灰雀9只(图1)。该鸟为中等体型的灰色雀,嘴绿灰色,嘴端黑色,眼先及  相似文献   

11.
江西省两种鸟类新记录——白喉斑秧鸡和红颈瓣蹼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10月2日和2007年8月21日笔者在江西吉安市遂川鸟类环志站(25°28'-26°20'N,113°56'-114°13'E)进行鸟类环志和野外鸟类观测过程中,记录白喉斑秧鸡(Rallina eurizonides)和红颈瓣蹼鹬(Phalaropus lobatus),经查阅文献后确认为江西省新记录(Zheng,2005).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2010~2012年,在江西省山区开展两栖爬行动物调查,共发现江西省两栖动物新纪录5种:即黄山角蟾(Xenophrys huangshanensis)、莽山角蟾(X.mangshanensis)、崇安湍蛙(Amolops chunganensis、凹耳臭蛙(Odorrana tormota)和宜章臭蛙(O.yizhangensis).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九连山的蕨类植物多样性调查,报道江西省蕨类植物新记录两种,即百越凤尾蕨(Pteris fauriei Hieron.var.chinensis Ching et S.H.Wu)和百山祖双盖蕨[Diplazium baishanzuense(Ching&P.S.Chiu)Z.R.He]。凭证标本保存于江西省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植物标本室(JNR)。  相似文献   

14.
刘阳  危骞  董路  雷进宇 《动物学杂志》2013,48(5):750-758
过去若干年里,在中国记录的野生鸟类物种数一直处于增长之中,特别是在2005年《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一版出版之后到2013年,又有多个中国鸟类新记录被发现。有部分新纪录已经被收录到2011年出版的《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二版之中,但一些新纪录在中国的记录状况、分布等信息还不为广大鸟类学工作者所熟知。本文对这些纪录的分类、分布状况进行了系统性总结,在总结的基础上我们发现,在这些新纪录主要分布于三个热点地区,包括西部边境省区(新疆、西藏、云南、广西),沿海三省市(河北、天津、福建)及台湾。其中,出现在西部的新纪录物种的已知分布区邻近中国,部分种类极可能在中国境内繁殖、越冬和过境;而来自沿海和台湾的新纪录物种原有分布区距离中国较远,在中国多为偶见的迷鸟。未来这些地区仍将是产生中国新纪录的热点地区。  相似文献   

15.
江西蕨类植物新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10种新记录蕨类植物,包括仙霞铁线蕨、光脚短肠蕨、阔片短肠蕨、毛柄短肠蕨、粤紫萁、广东团扇蕨、雨蕨、顶果膜蕨、线羽凤尾蕨、舌蕨等,其中包括江西新记录科雨蕨科和极度濒危的珍稀蕨类植物粤紫萁.引用的标本均存放于湖南科技大学标本馆(HUST).  相似文献   

16.
产自齐云山的江西藓类植物新记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产自齐云山的江西藓类植物分布新记录14种2变种,它们是大曲柄藓(Campylopus hemitrichius)、粗叶青毛藓(Dicranodontium asperulum)、长叶青毛藓(D. didymodon)、大锦叶藓(Dicranoloma assimile)、锦叶藓(D. dicarpum)、曲肋凤尾藓(Fissidens oblongifolius)、爪哇凤尾藓(F. javanicus)、巴西网藓鞘齿变种(Syrrhopodon prolifer var. tosaensis)、阔叶桧藓(Pyrrhobryum latifolium)、狭叶蓑藓(Macromitrium angustifolium)、厚角黄藓宽边变种(Distichophyllum collenchymatosum[WTBZ] var. [WTBX]pseudosinense)、台湾多枝藓(Haplohymenium formosanum)、三列疣胞藓(Clastobryum glabresscens)、腐木藓(Heterophyllium affine)、细枝刺枝藓(Wijkia surcularis)、明叶藓(Vesicularia montagnei)。而且锦叶藓属(Dicranoloma)、疣胞藓属(Clastobryum)和腐木藓属(Heterophyllum)为江西新记录属。  相似文献   

17.
江西省及九连山地区维管植物新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江西九连山地区植物分布新记录15种,其中江西省分布新记录6种,包括黄松盆距兰Gastrochilus japonicus (Makino) Schlechter、广东异型兰Chiloschista guangdongensis Z H Tsi、密花石斛Dendrobium densiflorum Wallich、多枝霉草Sciaphila ramosa Fukuyama & T Suzuki、宽翅水玉簪Burmannia nepalensis (Miers) J D Hooker、白肋翻唇兰Hetaeria cristata Blu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