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海波 《人类学学报》2009,28(2):154-161
本文简要介绍了中国东北已知最早的古人类遗址——辽宁省本溪市庙后山遗址的研究成果, 同时对新出土的少量石制品及哺乳动物化石进行了描述。庙后山石制品在技术和类型上与北京人石器工业十分接近。观察分析表明, 庙后山动物群由北京周口店动物群的基本成员组成, 时代为中更新世, 可追溯到距今50万年。  相似文献   

2.
北京门头沟区斋堂镇东胡林遗址是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本文描述了东胡林4号人(14C年龄约为8540aBP., 树轮校正年龄约为7500aBC.) 的上颌牙、下颌牙21枚。多数牙齿重度磨耗, 意味着当时人类处于狩猎—采集经济时代, 食物结构可能主要以坚硬食物(如朴树果核) 或高纤维食物为主。上第三臼齿退化缩小, X光透视检查为东胡林人下第三臼齿阻生提供了确凿无疑的证据。在4枚牙齿上发现龋洞, 其中左上第一臼齿、第二臼齿的龋蚀已破坏牙本质全层。严重的龋齿病揭示了东胡林4号人的口腔状态, 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与经常性地摄取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有关。  相似文献   

3.
2007年贵州毕节韦家洞首次发现古人类活动遗物。2016~2018年对遗址做深入考察,发现韦家洞是一个严重破坏的晚更新世古人类遗址,在深度破坏的扰乱层中出土了大量古人类活动证据,包括石制品、动物烧骨和人类牙齿,2018年在洞口和洞内深处发现残留的原生文化层。本文报告了韦家洞原生文化层的14C年代测定结果,距今1.2~2.7万年前,属于晚更新世末期。同时,观察描述了韦家洞出土的一枚古人类上颌第四前臼齿化石,对牙齿形态测量进行了研究比较,发现韦家洞人牙测量值落在现代中国人变异范围内,牙冠咬合面及釉质-齿质交界面EDJ形态简单,牙根短,根管简单纤细,与现代人相似。牙冠颊舌径大,具有三角形隆起和齿带,牙冠颊侧和舌侧均有垂直沟,近中和远中缘有边缘副结节,牙根中部膨大,这些特征显示了韦家洞人牙形态的原始性。综合比较国内外出土的古人类上颌第四前臼齿的形态特点及其演化趋势,结合遗址年代测定结果,我们认为韦家洞出土的人类上颌第四前臼齿形态特点体现了古人类牙齿演化的镶嵌性,为晚更新世东亚早期现代人的形态变异及其演化增添了新证据。  相似文献   

4.
去年九月,澳大利亚博物馆地学部主任亚历克斯·里奇博士率团访问中国时,将一件仅长28毫米的带三颗完好臼齿的右下颌残段模型送给了北京自然博物馆。乍一看,这只不过是一件小哺乳动物化石  相似文献   

5.
正天津自然博物馆是近代以来中西文化碰撞的结晶。从北疆博物院到天津人民科学宫馆,从马场道自然博物馆到文化中心天津自然博物馆新馆,天津自然博物馆历经五次较大规模的改扩建,成为中国自然博物馆事业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天津自然博物馆的前身为始建于1914年的北疆博物院。北疆博物院是中国为数不多的集  相似文献   

6.
体重270余公斤,身高2.74米,人类的直系祖先,——一些人曾对巨猿作过这样的描述。巨猿,是生活在远古时代的一种灵长类,人们知道它的存在只不过近四十年来的事。除了有一处发现地点在国外以外,绝大多数材料都是在我国发现的。它果真是人类的直系祖先吗? 药铺巨牙四十年前,一位荷兰古生物工作者在香港中药铺里捡出三枚奇怪的牙齿。这是一些臼齿,看起来很像人的,但比人的臼齿大好几倍。他认为这种牙齿化石可能代表一种古代体型巨大的猿类,起名为巨猿。 1945年,另一位美国的“权威”详细研究了这三枚巨猿臼齿后,认为巨猿并不是猿而是人,应改名为“巨人”,它是北京猿人和爪哇直立猿人的直系祖先,现代  相似文献   

7.
一九二二年初,内布拉斯加的一位地质学家哈罗德·库克,对俄马哈西边约400英里的蛇溪采石场中新统的地层进行了调查,经过几年努力,他在这距今已一千万年的古老地层中发现了一些已经灭绝的动物化石。在第二年二月下旬,他把一颗他认为有意义的臼齿送给了纽约的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亨利·费尔菲尔德·奥斯朋。奥斯朋把它和其他已发现的牙齿模型或素描图加以对比,断定它是一种类似于猿和人的灵长类的右第二臼齿,但是与任何已知品种不同。奥斯朋写信给库克说,“我们明天或许能冷静下来,但依我看它好象是美国被发现的第一个类人猿”。一度被原教旨主义者领袖威廉·詹宁斯·布赖恩  相似文献   

8.
北票喇嘛洞三燕文化墓地人骨的牙病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本文对辽宁北标喇嘛洞三燕文化墓地出土人骨的牙病作了详细的观察。初步探讨了龋病和牙周病的罹患率与性别和年龄的关系,结果显示:(1)龋病的罹患率男女间差异不显著,而牙周病的罹患率性别差异显著。(2)龋病的罹患率与年龄变化具有一定关系,而牙周病的罹患率则与年龄变化关系密切。此外,对多生牙、先天缺额牙、融合牙、错位牙、第三臼齿的阻生情况也分别作了记录与分析。  相似文献   

9.
正北疆博物院各位化石杂志的忠实读者们,一定对2017年第三期刊登的北疆博物院专刊很感兴趣。而我作为一名研究生,也作为北疆博物院的志愿者,很想带大家从另一个视角看看我们北疆博物院的发展。北疆博物院位于天津外国语大学校园内,是现在天津自然博物馆的前身,它的创始人是法  相似文献   

10.
高山姬鼠Apodemus chevrieri分布在横断山及其附近地区。臼齿在动物的生存和生态适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探讨横断山环境对高山姬鼠臼齿表型变异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几何形态测量法对横断山由北到南(东北:巴塘;中部:中甸和宁蒗;南部:景东)分布的高山姬鼠的上臼齿(第一上臼齿、第二上臼齿、第三上臼齿)和下臼齿(第一下臼齿、第二下臼齿、第三下臼齿)进行测量,并进行主成分分析、薄片样条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横断山高山姬鼠各地理种群间的臼齿有一定形态变异,薄片样条法分析显示各臼齿齿叶间有一定的形变发生,这可能与高山姬鼠在横断山各地区生存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1.
1960年底,本文前一作者在昆明云南省博物馆看到一些在该省昭通县采集的哺乳类化石,包括一个带有完整的第三臼齿的剑齿象下颌骨标本,代表一个构造较原始的新种。为了对产化石地层有所了解,当时一同在云南工作的邱占祥、王伴月两同志即赴昭通作短期观察,并希望能获得更多的化石。由于时间及交通关系,只能对附近地层作了极初步的了解,此外,在当地收到一个属于同一种象的半个臼齿。  相似文献   

12.
第三臼齿退化及其在人类演化上的意义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刘武  曾祥龙 《人类学学报》1996,15(3):185-199
对第三臼齿退化在世界范围内各人类群体分类数据的分析表明:人类第三臼齿先天缺失是伴随整个人类进化而发生的牙齿退化现象的一部分,这一特片在居住于不同的地理区域的人类始发的时间及增加的速率不尽一致。  相似文献   

13.
作者在天津自然博物馆收藏的云南标本中,发现胸突鳃金龟属Hoplosternus Guerin的一个新种,今记述如下。模式标本保藏在天津自然博物馆。  相似文献   

14.
2011年9月10日-12日,洛南盆地旧石器考古发掘现场会在陕西省洛南县召开.1995年以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洛南县博物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南京大学、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和澳大利亚La Trobe大学等国内、外学术机构研究人员持续努力,在洛南盆地系统地发掘了花石浪龙牙洞遗址,并发现了十分密集的旷野旧石器地点群.2010年秋季以来,孟洼遗址和张豁口遗址的发掘取得突破性进展,从遗址黄土堆积地层中发掘出土包括7件手斧在内的大量石制品.来自国内20余家科研机构和大学的旧石器考古界的40余名学者齐集于此,为洛南旧石器考古事业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5.
高渭清 《化石》2002,(2):10-12
在博物馆行业中 ,天津自然博物馆多年来一直以其丰富的藏品和珍贵的古生物化石闻名中外。1998年天津市政府出资将旧馆重建 ,新馆的建筑造型别致 ,展览内容丰富 ,形式设计独特 ,保管手段先进 ,目前是国内一流的自然博物馆。天津自然博物馆历史悠久 ,它的前身———北疆博物院筹建于1914年 ,至今已有八十七年历史了 ,是中国建立最早的博物馆之一。追溯其发展历史 ,首先要从法国神甫兼自然科学博士桑志华说起。桑志华是法国天主教耶稣会的成员 ,原名EmileLicent,“桑志华”是他来华后起的中国名字。早在1912年他就有了…  相似文献   

16.
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三亚人”遗址,位于三亚市东北约15公里的落笔洞,地理座标在东经46°30′,北纬28°30′。落笔洞为石灰岩所构成的一个溶洞,洞高12.5米,宽7—8米,深16米,洞口高大,阳光充足,适宜于远古人类栖息。三亚人遗址发掘表明,远在一万年前,已有人类在海南岛上生息、繁衍,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开拓这片南疆沃土。 1992年12月初,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海南省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负责,组成了以海南省博物馆、三亚市博物馆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三方业务人员参加的考古发掘队,对三亚人遗址进行了为期三周的考察和发掘。这次科学发掘共清理11个探  相似文献   

17.
述了采自云南禄丰晚中新世石灰坝组的仓鼠类化石—新种──Kowalskiahanaesp.nov.。后脊Ⅱ和三齿根在M1中所占的比例、第一臼齿前边尖的宽度以及第三臼齿的退化程度表明,新种的演化水平与欧洲瓦里士晚期或土洛里早、中期的K.schaubi,K.fahlbuschi和K.skofleki接近,它是我国现知科氏仓鼠属中构造最原始的一种。  相似文献   

18.
郑州老奶奶庙遗址是位于东亚大陆腹地嵩山东麓的一个多层连续堆积的晚更新世露天遗址,经过2011-2013年三个年度的发掘揭露出了丰富的石制品、动物化石和用火遗迹,14C年代数据集中分布在距今4.1-4.0万年之间,校正后为距今4.5万年左右。老奶奶庙遗址石核可以分为A类、B类、C类、D类、E类、F类等多种较为稳定的几何组织结构类型,这些几何组织形式是在有计划的操作程式下剥片的结果,而非偶然产生,其中以A类石核最特色。这些特征显示出老奶奶庙遗址石器工业向系统性剥片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大辛庄遗址位于济南市历城区大辛庄村,是山东省内已知面积最大的一处商代遗址,甲骨文及其他丰富遗存的出土对于鲁北及整个山东地区商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人骨的牙齿健康状况入手,对济南大辛庄商代遗址2003、2010年出土的45例人骨标本的牙病情况,尤其是龋病、牙周病、牙结石以及牙齿磨耗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得知大辛遗址商代人群牙齿疾病的基本情况:1)牙结石的出现率男女之间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除此之外其他牙病在罹患率的性别分组上的差异不显著,但均为女性的罹患率要高于男性;2)牙病的罹患率在年龄分组上存在显著差异,随年龄的增长罹患牙病的风险增高;3)龋病、牙周病及牙结石多好发于臼齿;4)重度磨耗牙齿患牙病的风险增加,牙周病表现尤为明显;5)牙病的罹患率不仅受到性别、年龄、牙位以及齿冠磨耗程度的影响,而且与大辛庄商代人群农业经济发展的食物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20.
昆明呈贡龙潭山第2地点的人化石和旧石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对呈贡县大渔区龙潭山第2地点的试掘中发现一枚人的下臼齿,它在形态上与现代人的不同,与北京猿人的也有所差别。它带有早期智人下第二乳臼齿的一些形态特征。一起发现的石制品中有石核、石片、砍砸器和刮削器。时代为晚更新世,距今30,500±80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