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 0 3年10月15日2 0 :30至10月16日7:0 0 ,笔者在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庙街镇隆庆关(2 5°17′4 5″N ,10 0°2 1′14″E ,海拔2 5 80m )进行夜间鸟类环志工作时,捕获一只秧鸡科鸟类标本。标本经鉴定确认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花田鸡Porzanaexquisita (Cheng ,1987) ,系云南省鸟类种的新纪录。标本现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鸟类标本室。所采获的花田鸡标本形态描述如下:额部褐色;头顶黑色;上体羽褐色,背、两肩具有显著的黑色纵纹及众多白色点斑;尾羽黑色。初级飞羽黑色,第一枚初级飞羽的外缘白色;次级飞羽羽端具宽而显著…  相似文献   

2.
云南鹤庆晚第四纪介形类生态特征初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云南鹤庆盆地晚第四纪钻孔剖面分析出介形类13属,32种,多为地方性属种,根据介形类丰度,分异度,百分含量及组合分子在剖面中的分布情况,结合剖面同步分析的总有机碳含量(TOC),碳-氮比(C/N),碳酸盐含量,孢粉等数据,并利用已有相关的介形类生态资料,对介形类生态特征进行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温度,矿化度,水流动态,水循环状况,pH值,深度,湖泊流域生产力等环境因素对介形类组合面貌,定量数据,壳饰等特征均有一定影响,其中,介形类丰度,分异度与温度,矿化度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3.
正白眉林鸲(Tarsiger indicus)为雀形目鹟科鸲属的鸟类,分布于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越南以及我国的四川、云南、西藏、台湾等地,在中国西南部栖息于海拔2 400~4 300 m的高山岩谷间针叶林或落叶林间(约翰·马敬能等2000)。2017年6月20日在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三个包营房(33°41′43′′N,107°49′31′′E,  相似文献   

4.
云南鹤庆盆地末次盛冰期的孢粉记录与古季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研究相当于末次盛冰期鹤庆古湖泊沉积物4.6-9.0m段的孢粉记录,对该区末次盛冰期阶段的植被与古季风变迁模式进行了恢复。该区末次盛冰期冷湿的气候特点与同时东部干旱的草原植被、青藏、高原的荒漠植被和黄土高原区风尘堆积存在明显差异,而与滇池的气候记录有较好的一致性。冰期内部的气候波动与深海氧同位素记录有较好的可比性。冰期冷锋强度的增加,与北方冬季风的经常入侵和冰期青藏高原的冷源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5.
彭金兰 《微体古生物学报》2000,17(4):388-398,T009,T011
云南鹤庆盆地晚第四纪(15 000-12 000aBP)HQ钻孔剖面建立介形类2新属6新种,即玻璃介科的Candona parua sp.nov.,Yunnanicandona oblonga sp.nov.,Lineocypris granulosa sp.nov.,L.gibba sp.nov.以及湖花介科的Parachinocythere reticulata gen.et sp.nov.,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10月,在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宁洱县等地多次发现集群的家麻雀(Passer domesticus),雌雄混群。雄鸟羽色与麻雀(P.montanus)相似,眼先、颏、喉部黑色,颊部灰白色,后颈部和颈侧栗褐色,翅上具两道淡色翼斑,下体棕白色。但家麻雀的雄鸟额部、头顶及枕部灰色,耳部无黑色斑块,上胸部黑色,与麻雀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7.
2019年11月16至18日,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勐仑镇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先后两次观察和拍摄到一种鹎科鸟类。经查文献并与所观察记录到鸟的形态特征进行比对,鉴定为白眉黄臀鹎(Pycnonotus goiavier),为中国新记录鸟种。  相似文献   

8.
White-browed Piculet, A new bird record for Guangdong Province  相似文献   

9.
云南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白眉长臂猿种群及数量现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2003~2006年访问和现场调查,表明白眉长臂猿在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约有15~20群,25~40只。它们主要分布在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栖息环境的急剧恶化和人类猎捕是造成白眉长臂猿数量下降的两个主要原因。提出应加强白眉长臂猿的栖息地保护和消除生境隔离,加强公众保护宣传教育和加强白眉长臂猿的生态生物学等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0.
白眉长臂猿(Hylobates hoolock leuconedys)的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本文对两只雄性白眉长臂猿的染色体的C带、G带及Ag-NORs分布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证实染色体数2n=38,并对该种的分类地位提出了一些新看法。  相似文献   

11.
云南黏菌汇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云南是我国生物多样性高度丰富的地区之一,蕴藏着丰富的黏菌资源。根据作者的研究、复核和考证,作者汇录了目前已知的分属于6目10科33属的云南黏菌135种10变种,其中27种为云南省首次记录,团孢发网菌(Stemonitis uviferaT.Macbr.)为中国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记述中国刺蛾科1新记录属:拟线刺蛾属Caniatta Solovyev&Witt,2009及1新记录种:光拟线刺蛾Caniatta levis Solovyev&Witt,2009,并提供雄性成虫和外生殖器特征图及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3.
2008年3月13日,在云南省勐仑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21°4′N,101°25′E,570 m)采集到一种蛙类标本,经鉴定为阔褶蛙Rana latouchii,为云南省新纪录.标本保存于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标本室.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是中国乃至世界兰科(Orchidaceae)植物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近年来随着调查研究工作的深入,发现了不少新属、新种、新记录属以及新记录种[1-10]。笔者近年来对云南南部和东南部植物区系进行调查,并通过标本鉴定和相关资料查阅,发现了4个云南新记录属和9个云南新记录种。其中,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兰科植物资料增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中国兰科Orchidaceae植物4个新种——短距叉柱兰Cheirostylis calcarata X. H. Jin & S. C. Chen、麻栗坡叉柱兰C. malipoensis X. H. Jin & S. C. Chen、膜翅盆距兰Gastrochilus alatus X. H. Jin & S. C. Chen、麻栗坡盆距兰G. malipoensis X. H. Jin & S. C. Chen和7个新记录种——高山卷瓣兰Bulbophyllum rolfei、卵唇石豆兰Bulbophyllum ovatilabellum、三脊毛兰Eria cristata、二脊盆距兰Gastrochilus affinis、三裂对叶兰Listera micrantha、紫唇钗子股Luisia macrotis、圆柱叶鸢尾兰Oberonia teres。短距叉柱兰C. calcarata与扇唇叉柱兰C. spathulata相似, 但本种的根状茎直立, 唇瓣具距, 蕊柱附属物长于蕊喙等与后者区别; 麻栗坡叉柱兰C. malipoensis与云南叉柱兰C. yunnanensis相似, 不同之处在于该种的根状茎节间两端收狭, 后唇具纵向的隔膜, 蕊柱附属物短于蕊喙; 膜翅盆距兰G. alatus与列叶盆距兰G. distichus形态上相似, 但以花黄色, 前唇宽、膜质并且中部具纵向的脊而易与列叶盆距兰区别; 麻栗坡盆距兰G. malipoensis与盆距兰G. calceolaris相似, 但该种具总状花序, 前唇光滑并为半圆形而易与后者进行分别。高山卷瓣兰Bulbophyllum rolfei的中萼片为侧萼片的一半长, 花序与叶等长或超过叶长, 侧萼片至少有一部分贴生; 卵唇石豆兰Bulbophyllum ovatilabellum中萼片的侧脉分叉, 唇瓣具一U形的胼胝体; 三脊毛兰Eria cristata的花苞片紫色反折, 唇瓣白色到乳黄色并具3条褶片; 二脊盆距兰Gastrochilus affinis的前裂片边缘具齿, 并具2条从基部到顶部的脊; 三裂对叶兰Listera micrantha的唇瓣前部三裂; 紫唇钗子股Luisia macrotis的侧萼片与唇瓣等长, 花瓣不宽于5 mm, 唇瓣紫色, 前唇心形; 圆柱叶鸢尾兰Oberonia teres叶子圆柱形, 唇瓣中裂片先端2裂.  相似文献   

16.
2009年2月11日,在云南省昆明市滇池海埂大坝进行鸟类环志工作时,捕获到一只三趾鸥Rissa tridactyla,这是云南省首次发现三趾鸥.该鸟戴上金属脚环后在原地放飞,环号为H04-1583.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产自云南的尺蛾科一中国新纪录种,即福纹尺蛾Epobeidia fumosa(Warren, 1893),并附有该种的成虫和雄性外生殖器图片。标本保存于华南农业大学昆虫学系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18.
报道云南樟科一新记录属——土楠属(长果土楠).增订了长果土楠的特征,并绘制了该种的分布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