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0 毫秒
1.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重型颅脑损伤(SCCI)对患者脑氧代谢、炎性因子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8例SCC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滴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第3 d、7 d的脑氧代谢(SjvO_2、CaO_2、A-vDO_2和CERO_2)、炎性因子(TNF-α、IL-6和IL-10)及肾功能(BUN和Cr)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jvO_2、CaO_2、A-vDO_2、CERO_2、TNF-α、IL-6、IL-10、BUN和C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7 d,观察组患者的SjvO_2、CaO_2和IL-10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vDO_2、CERO_2、TNF-α、IL-6、BUN和Cr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治疗SCCI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脑氧代谢、肾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瑞芬太尼对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脑氧代谢以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均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研究组给予瑞芬太尼治疗,对照组给予硝酸甘油治疗。对两组患者AHH前(T0)、AHH后(T1)、降压前(T2)、降压后30 min(T3)、动脉瘤夹闭术后5 min(T4)等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进行记录,在T2-T4时间点对颈内静脉球部血、桡动脉血两处位置的动、静脉血氧饱和度(SAO_2、Sjv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静脉血氧分压(PjvO_2)进行统计,计算动脉氧含量(CAO_2)、颈内静脉氧含量(CjvO_2)、动脉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差(Da-jvO_2)、颈内静脉球部动脉乳酸差(VADL)和脑氧摄取率(CERO_2)。在术前、术后3 d、术后7 d采用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对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估。结果:相对于T2时间点,在T3、T4时间点,两组患者MAP均出现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HR显著升高,研究组患者HR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SaO_2均为100.00%,在T3、T4时间点研究组SjvO_2、CjvO_2显著高于T2时间点,且较对照组患者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a-jvO_2、CERO_2显著低于T2时间点,且较对照组患者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aO_2、CaO_2、PjvO_2、VADL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3 d、术后7 d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术后7 d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均高于术后3 d的MMSE评分(P0.05)。结论:瑞芬太尼对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进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能够有效维持患者机体血流动力学稳定,同时还可以对脑氧代谢率进行有效控制,相对于硝酸甘油进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瑞芬太尼优势较为明显,但对于认知功能无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丙泊酚实施不同程度镇静对颅脑损伤患者脑氧供需平衡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需行机械通气患者46例,随机分为轻度镇静组(A组),设定目标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值75%;中度镇静组(B组),设定目标BIS值65%。主要观察达设定目标BIS值时丙泊酚靶控输注(TCI)浓度、Ramsay镇静评分、脑氧供需平衡指标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_2)和脑氧摄取率(CERO_2)以及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结果:两组设定镇静目标需丙泊酚TCI浓度有明显差异(P0.05),但Ramsa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度镇静组SjvO_2较基础值增加约12%(P0.05),CERO_2较基础值下降约15%(P0.05);而轻度镇静组对SjvO_2和CERO_2基础值没有影响。两组HR均较基础值减慢(P0.05),但对MAP均没有影响。结论:颅脑损伤患者维持目标镇静BIS值65%,调控丙泊酚靶浓度1.5-1.6μg/mL,更有利于改善脑氧供需平衡。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不同亚低温治疗时间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探讨亚低温治疗的最优时间,并且观察此治疗对新生儿有无不良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亚低温治疗48 h组、72 h组、96 h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20例患儿。所有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亚低温组患儿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在出生后6 h内加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四组患儿生后28 d时进行神经测定(NBNA)评分,出生18月时进行Bayley评分。患儿接受治疗7天后统计血小板减少、电解质紊乱以及血糖紊乱的发生例数。结果:72 h组和96 h组患儿生后NBNA评分、Bayley评分比48 h组和常规治疗组高(P0.05),有统计学差异;72 h组和96 h组的NBNA评分、Bayley评分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48 h组和常规组的评分也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亚低温治疗96 h组患儿中,发生血小板减少、电解质紊乱及血糖紊乱等不良反应的比例较48 h组和72 h组明显增多(P0.05),有统计学差异;对比48 h组和72 h组不良反应的患儿比例,没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72 h对HIE患儿的治疗效果优于48 h,产生的副作用小于治疗96 h,建议临床亚低温治疗时间采用72 h以取得最佳治疗效果,产生最小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蛇志》2019,(4)
目的观察亚低温治疗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及神经系统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6年3月~2018年5月收治的90例重度颅脑损伤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其中使用常规治疗的45例患者为对照组,使用亚低温治疗的45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转归情况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使用亚低温治疗可减少神经功能的损伤,改善治疗转归情况,有利于患者的预后,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合并妊娠期糖尿病(GDM)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13例ICP合并GDM孕妇为ICP+GDM组,将同期住院分娩的69例单纯ICP孕妇归为ICP组,对两组孕妇的母儿结局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两组孕妇的子痫前期、胎膜早破、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ICP+GDM组孕妇围产儿Apgar小于7分、新生儿肺炎、早产发生率明显高于IC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ICP+GDM组孕妇围产儿平均出生体重低于IC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将进一步加重围产儿不良结局,对于此类孕妇,应加强监护和管理,适时终止妊娠,以改善围产儿结局。  相似文献   

7.
朱媛 《生物技术通报》2018,24(10):55-57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吻合口瘘的预防、免疫能力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将选取的168例行食管癌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对照组术后给予肠外营养,第5天开始给予肠内营养,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后吻合口瘘发生率、术后7天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情况。 结果:营养支持7天后观察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支持7天后观察组视黄醇结合蛋白、α1-抗胰蛋白酶、转铁蛋白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与治疗后相比没有出现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前较治疗后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出现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视黄醇结合蛋白、α1-抗胰蛋白酶、转铁蛋白显著高于治疗前;营养支持7天后观察组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α1-抗胰蛋白酶、转铁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视黄醇结合蛋白差异不显著,P>0.05;营养支持7天后观察组CD3+、CD3+/CD4+、CD4+/CD8+较治疗前均没有显著下降,P>0.05,而对照组CD3+、CD3+/CD4+、CD4+/CD8+较治疗前均出现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支持7天后观察组CD3+、CD3+/CD4+、CD4+/CD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有利于减少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免疫力、营养状态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联用思美泰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重症患者瘙痒程度、妊娠结局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到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ICP重症患者7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研究组(n=38)和对照组(n=38)。对照组采用熊去氧胆酸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熊去氧胆酸联用思美泰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7d后的Ribaha皮肤瘙痒程度评分、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汁酸(TBA)、血清总胆红素(TB)的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治疗7d后两组患者的瘙痒程度评分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7d后两组患者的AST、ALT、TBA、TB水平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患者的AST、ALT、TBA、TB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新生儿体质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早产、胎儿窘迫、羊水胎粪污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联用思美泰可有效缓解ICP重症患者的瘙痒程度,改善肝功能和妊娠结局,临床疗效显著,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rt-PA溶栓为缺血性卒中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脑血流再通后挽救濒临死亡的神经细胞同时,也可能发生更为严重而持久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本研究探讨联合应用局部亚低温(32-35℃)及硫酸镁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通过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及再通模型,将5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常温组、亚低温组、硫酸镁组、亚低温+硫酸镁组,每组10例,采用Longa神经功能评分、TTC染色、干湿重法、TUNEL技术,检测和比较各组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的神经功能、脑梗死体积、脑组织含水量及凋亡细胞数。结果:与常温组相比,亚低温组与亚低温+硫酸镁组的梗死体积、神经功能评分、脑组织含水量、凋亡细胞数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而与亚低温组相比,亚低温+硫酸镁组局灶脑缺血大鼠的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评分、脑组织含水量、凋亡细胞数均显著减少,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与单独应用亚低温相比,局部亚低温与硫酸镁联合应用,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可发挥更有效的脑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后凋亡及减轻脑水肿有关。二者联用可能为缺血性卒中患者提供一种减轻溶栓后再灌注损伤的有效脑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10.
《蛇志》2018,(1)
目的探讨早期强化降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rtPA溶栓早期再灌注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行静脉rtPA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36例,随机分为强化降压组(目标血压140~150mmHg)106例和指南降压组(目标血压180mmHg)130例,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均在溶栓后1h内达标,维持72h。两组患者均于溶栓治疗前和溶栓治疗24h后行多模MRI检查,获得DWI梗死灶和PWI低灌注区体积;观察比较溶栓治疗后1、3、7天NIHSS评分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情况,记录静脉溶栓治疗后1天内并发出血转化和症状性颅内出血情况以及90天内的病死率。结果 236例患者中,210例得到可分析的多模MRI图像,其中强化降压组98例,指南降压组112例。溶栓治疗1天后,两组患者的DWI梗死灶体积均较溶栓前明显增加,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溶栓治疗1天后再灌注率分别为26.53%、30.36%,两组DWI梗死灶体积增加值、溶栓治疗1天后PWI序列低灌注体积、再灌注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降压组患者溶栓治疗后1、3、7天的NIHSS评分均低于指南降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降压组的出血转化率、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均低于指南降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溶栓治疗90天后的mRS评分为0~2分的患者比例以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强化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rtPA溶栓患者脑组织低灌注和梗死面积无影响,有助于降低溶栓后出血转化率、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真菌性食管炎患者接受抗真菌治疗期间血常规及免疫功能动态变化的特征。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2例真菌性食管炎患者纳入实验组,给予患者氟康唑联合克霉唑抗真菌治疗;同期收治的42例反流性食管炎纳入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两组分别于入院时、治疗1 d、3 d、5 d、7 d及14 d,动态开展血常规检查及免疫功能指标监测。治疗过程中,观察两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期间,实验组白细胞计数呈下降趋势,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则呈上升趋势;对照组白细胞计数呈下降趋势,中性粒细胞无明显变化。治疗1 d、3 d、5 d、7 d、14 d,组间白细胞计数差异显著(P<0.05);入院时、治疗1 d、3 d、5 d、7 d,组间中性粒细胞对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14 d,组间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组、对照组CRP均呈下降趋势,治疗1 d、3 d、5 d、7 d、14 d CRP水平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照组食管炎患者IgM及IgG均呈升高趋势,治疗1 d、3 d、5 d、7 d、14 d对比,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真菌性食管炎患者多伴明显免疫功能下降、中性粒细胞比例降低。治疗期间,血常规检查、免疫功能的动态监测可为真菌性食管炎患者的疗效评估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亚低温联合手术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内皮素-1(endothelin-1,ET-1)、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CSF)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抛硬币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9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手术治疗,治疗组则在术后进行亚低温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清ET-1、Ang-1、G-CSF水平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第1、3、7、14天的颅内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血清ET-1、Ang-1、G-CSF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治疗组血清各指标水平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发生脑梗死、脑积水、癫痫、肺部感染、切口脑脊液瘘以及应激性溃疡出血等并发症,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达到49.1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3.56%;而治疗组的死亡率(5.08%)则明显低于对照组(13.56%),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亚低温联合手术治疗较单纯手术治疗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血清ET-1、Ang-1以及G-CSF水平,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更低,从而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分析早期介入微弹簧圈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破裂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至2014年期间收治的脑动脉瘤破裂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患者在入院3d之内实施微弹簧圈栓塞形式介入治疗,对照组治疗时间为入院3 d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6个月的改良Rankin量表(m RS)、改良型日常生活能力(MBI)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栓塞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的m 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M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入院3d之内利用微弹簧圈栓塞对脑动脉瘤破裂实施早期介入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及预后,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发病4.5小时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07月1日到2020年10月31日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发病在4.5小时内的65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使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285例为溶栓组,未溶栓仅使用抗血小板聚集、他汀类降脂、脑保护等常规治疗的患者367例为对照组。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4小时、7天、14天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治疗3个月后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对于有吞咽障碍的患者,收集洼田饮水试验结果。统计两组患者出血情况和死亡率。结果:溶栓组治疗后24小时、7天、14天的NIHSS评分以及治疗后3个月的mRS评分改善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有吞咽障碍的患者,溶栓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溶栓组轻微出血的概率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症状性及致死性脑出血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大量及致死性脑出血部位多在梗死的中心区、出血量多大于10 mL,患者临床NIHSS评分≥24分。溶栓组死亡率较对照组下降(P<0.05)。结论:发病4.5小时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近期治疗效果良好,轻微出血风险较高,但是死亡率下降。临床神经功能缺损重、NIHSS评分≥24分、出血风险大的患者预后不良,不推荐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到2015年1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术前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对照组给予常规骨瓣开颅术,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法评价两组术后12个月疗效,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7 d患者颅内压变化,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疗效、良好率、存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7 d两组颅内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两组术后7d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切口疝发生率为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效果优于常规骨瓣开颅术,具有一定安全性,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探讨早期颈内动脉支架置入(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对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2,LP-PLA2)和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8月到2021年4月在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颈动脉重度狭窄性脑梗死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早期CAS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药物保守治疗,2周后脑梗死稳定后再给予手术,CAS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治疗3~5 d后给予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治疗,检测两组患者血清Lp-PLA2和Hcy水平变化情况。结果:CAS组治疗后7 d的总有效率为97.7 %,高于对照组的86.0 %(P<0.05)。CAS组治疗后7 d的高灌注综合征、脑出血、低血压、心动过缓等并发症发生率为4.7 %,对照组无出现高灌注综合征、脑出血、低血压、心动过缓等并发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7 d的颈内动脉相对脑血流量与脑血容量高于治疗前(P<0.05),CAS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7 d的血清Lp-PLA2、Hcy含量低于治疗前(P<0.05),CAS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颈内动脉支架置入在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患者的应用能抑制Lp-PLA2、Hcy的表达,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从而促进提高治疗效果,在临床上的应用具有很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头颅局部行亚低温治疗脑梗死后患者血清一氧化氮、内皮素以及细胞间粘附分子含量的变化,探讨亚低温治疗对脑组织发挥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搜集2012年5月至2013年2间,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2例脑梗死患者,并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32例)和常规治疗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药物治疗脑梗死的同时加用局部亚低温治疗技术,在治疗前、治疗后3、7、14d进行一氧化氮、内皮素及细胞间粘附分子的测定;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第30d,对神经功能缺损采用NIHSS量表进行评分,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Bathel指数评分,对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法进行评价。结果:在治疗后第3、7、14天,亚低温治疗组一氧化氮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均为P〈0.01),在治疗后第7天亚低温治疗组内皮素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第3、14天亚低温组内皮素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Bamel指数和FuglMeyer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治疗组治疗后的第3、7、14天,亚低温治疗组细胞间粘附分子与治疗前相比,均出现降低(P〈0.05);而且在第3天,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个月后,亚低温治疗组NIHss评分比常规治疗组显著降低,亚低温治疗组Bathel指数和FuglMeyer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局部亚低温治疗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可改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法舒地尔应用于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患者应用盐酸法舒地尔联合依达拉奉静脉滴注,对照组患者单独应用盐酸法舒地尔静脉滴注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等。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BI评分及NSE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BI评分及NSE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法舒地尔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而且能够改善NSE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低剂量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内分泌因子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表法将105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52)和研究组(n=53)。对照组患者采用低剂量阿替普酶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治疗。评价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血清S-100蛋白(S100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比较两组治疗14 d内的颅内出血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34%(50/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2%(40/52),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502,P=0.011)。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血清S100B、NSE及MB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血清S100B、NSE及MB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内,研究组的颅内出血发生率和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低剂量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神经功能,降低神经内分泌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