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植物古汉名训诂研究,探讨了一些鲜为人知的植物古汉名命名的渊源,以例析形式阐明植物古汉名命名的几种主要类型,并挖掘基因中有价值的古代文化。  相似文献   

2.
《诗经》是我国古代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在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她又是我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广泛涉及古代先民的生产、生活、征战和爱情等。其中记述的植物繁多,由于历史久远,植物名称发生嬗变,其中多数植物的古今名不一致,还有一些误注和遗漏。  相似文献   

3.
彭泽祥   《广西植物》1983,(4):293-294
<正> 笔者在编写《中国植物志》白花丹科时Plumbaginaceae对白花丹科植物中名进行了考证,本文是对白花丹科植物中名的一些解释。 1.白花丹科Plumbaginaceae 白花丹科(种子植物名称》118.1953)一名是从本科模式属—白花丹属Plumbago L. 而得名。以前,此科曾用日本名,称为矶松科(《植物学大  相似文献   

4.
通过所收集的1175种(品种)植物的1390个傣名,并对生活型外的1691个含义进行分析、统计、归纳,阐明了傣族对植物的认知。他们用“宏哦宾”,即“从地上长出来的,有生命的东西”对“植物”这个抽象而综合词汇进行定义,与现代科学“从地上长出的任何东西”的“植物”定义异曲同工,这是世界上很多其它民族所没有的。他们把植物的生活型和经济类型作为“属”名,把植物的形态特征、经济用途、分布生态和故事传说等有关含义作为“种”名,在对1691个植物名字含义的统计中,它们分别占了60%、30%、8%和2%,充分体现了傣族对植物“见什么像什么就叫什么”的植物命名方法。它类似于现代植物分类学对植物命名的林奈氏“双名法”。基于傣族对植物的认知和植物傣名结构,可以建立起“植物界”、栽培植物和野生植物的两个“科”、生活型和经济类型的约20个“属”,以及具有“双名”的3000多个“种”和1000多个“品种”的5个结构层次的民间植物分类系统。  相似文献   

5.
《救荒本草》编著的目的是为了教人们如何正确地辨认并安全地食用野生植物。然而,该书中提到的不少植物是有毒的,不宜作为食物。作者采用文献考据和植物训诂相结合的方法,考证其中的有毒植物。结果表明:老鸦蒜为石蒜科石蒜属植物鹿葱(Lycoris squamigera Maxim.);商陆为商陆科商陆属植物商陆(Phytolacca acinosa Roxb.);苍耳为菊科苍耳属植物苍耳(Xanthium sibiricum Patrin ex Widder);木羊角科为萝藦科杠柳属植物杠柳(Periploca sepium Bunge);山丝苗为桑科大麻属植物大麻(Cannabis sativa Linn.);山梗菜为桔梗科半边莲属植物山梗菜(Lobelia sessilifolia Lamb.)。这6种植物均有明显毒副作用,不适合食用。本文对这6种植物的来源、性状和生长环境及功效应用作了较详细的考证,以期安全食用,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6.
<正>命名的根本目的是用语言和文字区分事物,而不是描述事物,更不是文化传承。一个命名如果在区分事物时容易造成混乱,就不能说是一个很好的命名。目前,植物的中文命名相当混乱,以至于无法实现准确的名物对应。1植物中文命名的混乱现状古人命名植物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物种概念,几千年来自发形成的中文植物命名相当复杂,同名异物和一物多名的现象普遍存在。在《中国植物志》和Flora of China以及各种地方植物志书中,许多植  相似文献   

7.
征稿简则     
《广西植物》1982,(3):128-128
<正>《广西植物》是广西植物学会与广西植物研究所合办的枪物学学术刊物。主主刊登植物分类学、植物形态学、植物地理学、植物生态及地植牧学、植物生理学、植物引种驯化和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等领城的试验研究论文、报告,同时亦适当选登一些帧牧学研究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植物交配系统及其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交配系统是影响植物居群遗传结构最关键的生物学因素之一。在具体实践中,对遗传育种方法的选择和植物保护策略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回顾了植物交配系统的研究历史,分析了相关概念,讨论了植物交配系统的变异与进化,介绍了相关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对研究中使用的分析工具作了比较。对国内外植物交配系统研究的进展,讨论了在实际研究中的取样及针对不同植物的保护策略问题,强调了植物交配系统信息在植物保护中的重要性,认为在植物保护中应加强植物交配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植物功能型及其生态学意义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植物功能型是近年来在全球变化研究中引入的一个新的生态学术语,综 植物功能型概念的由来、划分植物及其生态学意义,用系统生物学的理论与方法理解植物功能型,并指出了植物功能型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刘夙  刘冰 《生物多样性》2015,(2):254-258
<正>自18世纪瑞典博物学家林奈奠定了植物科学命名的基础之后,国际上通用以拉丁语命名的植物学名(scientific name)作为学术交流的标准。除学名之外,植物的其他任何名称(包括所有非拉丁语名称)都叫作俗名(vernacular name)。在同一种语言的俗名中,又分普通名和别名(王锦秀和汤彦承,2005)。普通名是使用该语言的共同体普遍接受的名称,通常是综合性、权威性的植物志或植物名录中用作分类群正式名称的单一名称;而别名是普通名之外的其他所有俗名的统称,其应用常常存在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