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伞形科东俄芹属(TongoloaH.Wolff)7个种的花粉形态,结果表明:除宜昌东俄芹T.dunnii(Boissieu)H.Wolff和城口东俄芹T.silaifolia(Boissieu)H.wolff的花粉为矩形类型外,其它几种的为菱形类型,然而并非都是原始的或典型的菱形,而是处于分化过程中的菱形类型,如纤细东俄芹T.gracilisH.Wolff,大东俄芹T.elataH.Wolff的花粉形态,表现出近菱形、近椭圆形和近矩形的特征,在我们近期的工作中曾涉及滇芎属PhysospermopsisH.Wolff类似的花粉形态及分化情况,从花粉资料启示,东俄芹属可能与滇芎属近缘。  相似文献   

2.
庄剑云  魏淑霞 《菌物学报》2000,19(4):441-444
本文报告了伞形科植物上三个柄锈菌属新种,它们是辽藁本Ligusticum jeholense Nakai & Kitagawa上的辽藁本柄锈菌Puccinia ligustici-jeholensis J.Y. Zhuang & S.X. Wei ,波棱滇芎Physospermopsis obtusiuscula (C.B. Clarke) Norman上的滇芎柄锈菌 Puccinia physospermopsis J.Y. Zhuang & S.X. Wei和蛇床 Cnidium monnieri (L.) Cusson上的天山柄锈菌 Puccinia tianshanica J.Y.Zhuang & S.X. Wei。对它们作了拉丁文描述并附简要讨论。模式标本保藏在中国科学院菌物标本馆(HMAS)。  相似文献   

3.
中国独活属花粉形态及分类学和进化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独活属约26种3变种。本文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较系统地分析了21种2变种的花粉。研究结果表明:该属花粉基本为矩形类型,少数种具赤道收缩型。综合中国独活属形态解剖方面的相关特征,将中国独活属分为两大类群,并讨论了独活属的系统位置及其演化趋势。  相似文献   

4.
嵩草属地理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嵩草属Kobresia Willd.隶属于莎草科,全世界有64种5变种,中国有49种4变种,属下分为4个组。该属主要分布于北半球温带至寒带,亚洲种类最多,主要集中分布于喜马拉雅山地区和横断山地区。上述两地共有总数的90%以上的种类。因此,喜马拉雅-横断山地区为嵩草属的分布中心。与嵩草属最近缘的属Schoenoxiphium只分布在马达加斯加和非洲东南部山地。两个属可能有共同的祖先,发生于冈瓦纳古陆。随着印度板块与非洲大陆分离并向北方漂移,嵩草属的祖先被带到欧亚大陆,在两个板块相遇处——喜马拉雅-横断山地区产生了现在的嵩草属。其后,喜马拉雅山脉进一步抬升,气候与环境发生巨变,嵩草属也进一步分化形成现在的规模。印度板块在早第三纪与欧亚大陆相连接,嵩草属可能就是此时起源于喜马拉雅山地区,并开始分化,且沿北半球的山系向北扩散到欧洲和西伯利亚,又从欧洲到格陵兰再到加拿大东部,从西伯利亚通过白令海峡到阿拉斯加并沿落基山脉南下达到美国的科罗拉多,形成了嵩草属现今的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5.
采用扫描电镜方法对中国伞形科(Apiaceae)前胡属(Peucedanum L.) 22种2变种的果实表面微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和描述.结果显示:供试种类在果实棱槽细胞平滑度和细胞轮廓可见度、蜡质纹饰类型、细胞表面突起的有无及类型、表皮毛的有无及类型及其纹饰类型、表皮分泌物的有无及类型等方面有明显差异,具有丰富的种间多样性.根据这些特征可将供试种类分为4种类型.类型Ⅰ:棱槽细胞粗糙多毛—细胞轮廓不可见—簇状蜡质纹饰发达,包含滨海前胡(P.japonicum Thunb.)、天竺山前胡(P.ampliatum K.T.Fu)、华北前胡(P.harrysmithii Fedde ex Wolff)及其2变种、长前胡(P.turgeniifolium Wolff)、华山前胡(P.ledebourielloides K.T.Fu)和泰山前胡[P.wawrae (Wolff) Su ex Sheh];类型Ⅱ:棱槽细胞平滑无毛—细胞轮廓不可见或凹陷—条形蜡质纹饰发达或明显,包含芷叶前胡(P.angelicoides Wolff ex Kretschm.)、竹节前胡(P.dielsianum Fedde ex Wolff)、南川前胡[P.dissolutum (Diels)Wolff]、红前胡(P.rubricaule Shan et Sheh)、细裂前胡(P.macilentum Franch.)、前胡(P.praeruptorum Dunn)、华中前胡(P.medicum Dunn)、台湾前胡(P.formosanunt Hayata)、南岭前胡(P.longshengense Shum et Sheh)、会泽前胡(P.acaule Shah et Sheh)和马山前胡(P.mashanense Shan et Sheh);类型Ⅲ:棱槽细胞有稀疏毛—细胞轮廓[陷可见或不明显—蜡质纹饰几无,包含北京前胡(P.caespitosum Wolff)、草原前胡(P.stepposum Huang)、毛前胡(P.pubescens Hand.-Mazz.)和刺尖前胡(P.elegans Komarov);类型Ⅳ:棱槽细胞不平无毛—细胞轮廓呈近圆形凸起—蜡质纹饰为微波状长条形,仅包含石防风[P.terebinthaceum (Fisch.ex Trevir.)Fisch.ex Turcz.]1种.结合外部形态特征以及地理分布对各类型种类的分类关系进行了讨论,并对会泽前胡、马山前胡和石防风的特殊分类地位进行了分析,明确了果实表面微形态特征在前胡属中的分类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地区锦鸡儿属植物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锦鸡儿属Caragana是一个典型的温带亚洲分布属。本属在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约有24种1变种,约占整个属的1/3。这些种类几乎全部处于演化高级阶段,且既有叶轴宿存类群,也有假掌状叶类群。反映出种的分化很活跃,在横断山地区形成本属的分布中心、分化中心。本区内绝大多数种类是特有分布。替代现象主要受气候、植被变化作用,沿横断山和喜马拉雅分布的长齿系Ser. Bracteolatae Kom.是一个典型的替代分布类群。锦鸡儿属植物生态适应性很强,可在其生长的灌丛中形成优势种。 寒化和旱化现象十分突出,它们有一系列森林种、草原种和荒漠种及相关的形态变异。用锦鸡儿属植物进行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区域内的分布区关系分析及最小生成树MST和特有性简约性分析(PAE),表明横断山地区特别是其北部是本属植物的一个地理结点。以此沿横断山向北部唐古特和西部藏东南适应性辐射。横断山和西喜马拉雅联系微弱,看不出植物长距离扩散的踪迹,大多是由于生态因子限制而产生的隔离。虽然本区不可能是锦鸡儿属的起源地,然而,通过本区与邻近地区的地理联系,可推测它们在我国适应性辐射方向是从东北向西南。结合豆科蝶形花亚科其它属化石记录及其分布区局限在温带亚洲等现象,认为锦鸡儿植物是一组特化、晚近衍生的类群,起源于北方东西伯利亚晚第三纪中新世后期至上新世。  相似文献   

7.
横断山区蚜虫区系的组成和特点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研究了横断山区蚜虫区系的组成和特点.横断山区共有蚜虫11科69属125种,以东洋区、特有种类占优势.蚜虫区系古北成分和东洋成分充分交融,特有种类丰富,区系组成复杂多样.对该区蚜虫的分布进行了初步分析,特有种分布不均衡,水平主要分布在滇西北的丽江和玉龙雪山地区,垂直分布在海拔3 000~3 200 m,是特有种丰富度最高的地带.此外,对跨古北和东洋区分布种类的东亚起源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伞形科囊瓣芹属的表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伞形科(Apiaceae)囊瓣芹属(Pternopetalum Franchet)32个分类群的60个形态学性状,利用DELTA系统的UPGMA算法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属下形成以五匹青(P.vulgare(Dunn)Hand.-Mazz.)和东亚囊瓣(P.tanakae(Franchet&Sav.)Hand.-Mazz.)为代表的两个主要表征群。两个主要表征群的分类结构和各自所包含的类群基本相应于前人研究中本属两个组的属下处理。根据全面相似性分析的结果和部分形态学特征的评估,确认了属下6个种的复合群:即五匹青、囊瓣芹(P.davidii Franchet)、散血芹(P.botrychioides(Dunn)Hand.-Mazz.)、洱源囊瓣芹(P.molle(Franchet)Hand.-Mazz.)、澜沧囊瓣芹(P.de-lavayi(Franchet)Hand.-Mazz.)和东亚囊瓣芹复合群。根据形态学特征在表型树上的分布分析表明:伞形花序的着生位置、花柱的形态、花柱基的形状和萼齿的大小等生殖特征可能是属下早期分化的关键性性状。属下主要变异类型(种的复合群和典型狭域特有种)对不同海拔区域和小生境的依赖,以及不显著的形态学分化表明:对横断山区较高的异质性生境的生态适应是囊瓣芹属类群多样化过程后期的一个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9.
草芍药,野牡丹和黄牡丹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本文报道了国产芍药属(Paeonia L.)植物草芍药、野牡丹和黄牡丹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均为2n=10=6m 2sm 2st,它们分别具2、3和4对次缢痕,所具次缢痕的数目和位置可以作三种核型的区别特征。  相似文献   

10.
用气相色谱保留指数定性法、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测定和标准品迭加法分析了木里香橼叶精油的化学成分。从分离出的59个色谱峰中鉴定了31个化合物。其中主要成分是柠檬烯(31.730%)、芳樟醇(1.554%)、香茅醛(23.383%)、香茅醇(1.189%)、橙花醇(11.777%)、香叶醛(16.544%),乙酸香茅酯(1.427%)、乙酸橙花酯(2.258%)、乙酸香叶酯(4.714%)等。把木里香橼叶油与木里香橼果皮油与云南野香橼叶油分别作了比较。结果表明木里香橼叶油中含氧化合物醇、醛、酯的含量相当高,是精油的主要成分,可能作为进口橙叶油的较好的代用品,是一种很有潜力的天然香料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