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首尔大学调查委员会近日公布的“黄禹锡造假事件”最终调查报告,认定黄禹锡研究小组2004年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的论文同其2005年发表的论文一样属于造假。调查报告同时表示,黄禹锡研究小组克隆出的“斯纳皮”狗可能确实是体细胞克隆狗,但是否属实尚待最终确认。调查报告再次证实了黄禹锡研究小组2005年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论文完全属于造假,将两个干细胞系夸大为11个干细胞系,并且这两个胚胎干细胞也并非体细胞克隆干细胞,而是受精卵胚胎干细胞。另外,对于黄禹锡申请宽限6个月时间为患者培养胚胎干细胞的要求,调查委员会予以回绝。报告称,涉嫌主导论文编造的黄禹锡科研组有关人员将不可避免地受到相应的惩处,检察机关也将全面调查黄禹锡科研组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
李瑞全 《生命世界》2006,(1):106-107
2005年11月24日韩国著名的科学家黄禹锡在首尔(前译为汉城)召开记者会,公开承认他的团队在进行人类胚胎克隆研究时,所用的卵细胞是由其研究队中的两位年轻女性研究人员捐出的,也有卵细胞是买回来的。实际上,自2004年2月黄禹锡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他们成功地从人类克隆胚胎研发出干细胞株后,一直遭受国际学界的一些质疑,比如他的研究员捐出卵细胞、他所属的大学当时并没有设立伦理委员会来审查他的计划是否符合伦理规范、他没有办法提供捐赠者的自愿同意书等等。当时黄禹锡否认了这些指控,但近日与黄禹锡合作的美国科学家宣布解除合作,而原拟与黄禹锡合作成立世界干细胞  相似文献   

3.
2005年12月29日,韩国首尔大学的调查小组发表声明指出:没有任何证据支持黄禹锡和他的研究小组在2005年发表在《科学》上的论文中声称的培育出了与患者遗传特征匹配的干细胞的结论。这一声明像一股灾难性的寒流袭击了全世界的干细胞研究人员,许多韩国人悲叹该事件的揭露粉碎了韩国要在科学上赢得世界尊重的希望。在韩国首尔大学调查委员会委员宣布黄禹锡不仅论文造假,而且胚胎干细胞也造假后,韩国股市上生物科技公司的股票也出现了下跌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黄禹锡四面楚歌,他说他想“当一名纯粹的科学家”。按理说,他本来就应该是一名纯粹的科学家,为什么这却成了可望不可及的奢望?  相似文献   

5.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6,6(12):I0007-I0007
【新京报2006年12月19日报道:当地时间12月18日,韩国科学豪黄禹锡的前任合作者及学生李秉准宣布成功克隆出3条阿富汗猎犬。它们与黄禹锡培育的世界首条克隆犬“斯纳皮”品种相同,这一成果使李秉准取代黄禹锡成为韩国克隆领域的新先锋。】  相似文献   

6.
首例人类克隆胚胎2004年2月,韩国科学家黄禹锡(Hwang Woo-suk)领导的科研小组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克隆出人类胚胎,并从中提取出胚胎干细胞。这是科学家首次利用克隆技术获得人类胚胎干细胞,有助于进一步加快用干细胞治疗疾病的研究。克隆胚胎干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与病人的遗传物质完全一致,不会遭病人免疫系统排斥,因此这种干细胞优于从其他胚胎获得的干细胞。科学界认为,这是治疗性克隆研究中的重大突破,有助于研究人员找到治疗帕金森病、糖尿病等疾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自2004年3月在《科学》、《自然》上发表一系列轰动性的文章研究论文之后,韩国科学家黄禹锡不但被韩国人视为国宝,更成了新兴国家(即发展中国家)突破先进国家(即发达国家)在尖端研究领域独占地位、古老亚洲正在崛起的象征,表示新兴国家不但在经济上直逼西方,在科技研究上也可以领先西方世界。然而,正当韩国上下一片拥戴、政府大量投资研究团队、业内专家和研究所纷纷表示合作之后没多久,我们  相似文献   

8.
胚胎干细胞研究是目前生命科学领域中最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但是,胚胎干细胞的来源却非常有限,特别是人类的胚胎干细胞,绝大部分都源自体外人工授精后未使用的胚胎;少部分是应用克隆技术制造的胚胎干细胞。但是,无论哪种途径,都离不开卵细胞。因此,要想获得足够的胚胎干细胞,就要有足够的卵子。世界闻名的韩国科学家黄禹锡的科学弊案,就包括逼迫女下属提供卵子。 为了胚胎干细胞的研究,是否可以提倡人们捐献卵子,对此,社会各界争论很大。  相似文献   

9.
谢蔚骊 《生理通讯》2005,24(1):12-12
汉城国立大学教授黄禹锡的研究小组与美国研究小组合作,成功克隆出了猴子胚胎,但把克隆胚胎移植到25只代理母猴子宫克隆猴子的实验没有成功。  相似文献   

10.
新闻人物     
《生物技术世界》2009,(2):86-86
潘忠礼:荣获2008影响世界华人大奖;黄禹锡:污点“克隆之父”重出“江湖”;蒋建东:荣获:第十届“吴阶平医学研究奖·保罗·杨森药学研究奖”  相似文献   

11.
新闻人物     
《生物技术世界》2008,(5):93-93
伊恩·威尔穆特爵士:荣获邵逸夫生命科学与医学奖;黄季琨:成为2008年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获奖候选人;邵春杰:第四届中国优秀青年科技创新奖;黄禹锡:重出江湖再受关注  相似文献   

12.
黄禹锡事件不但重新挑起国际学术界就如何加强创新研究成果的审核,防止不真实的研究蒙混过关,还加深了国际学术界对第三世界国家科研的质疑,就人类基因组和干细胞研究方面应该遵守的伦理规范来说,这些置疑显得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3.
董良 《生物技术通报》2006,(2):104-104,106
黄禹锡,一个曾经在韩国科学界被奉为近似神一样的人物,在去年末首尔大学调查结论出台后,其声誉轰然倒地,以他为象征的韩国股市生物概念股再次大幅走低。今年1月10日,首尔大学的最终调查报告彻底否定了黄的体细胞克隆的论文与成果,这项调查开始渐落下帏幕。首尔大学调查委员会指  相似文献   

14.
食品造假属于以经济利益为驱动的食品欺诈(Economically motivated adulteration,EMA),是目前影响及破坏食品安全秩序的重要因素之一。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对食品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下食品造假现象是公众极为关注的问题。以往,针对已知的目标物质进行定量检测的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在食品检测中广泛应用,代谢组学技术已经成为食品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近年来,针对食品造假现象,代谢组学的另一个分支,基于高分辨质谱(High-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HRMS)的非靶向代谢组学(Non-targeted metabolomics,NTM)开始运用到食品造假的鉴定中,并已取得快速的发展。对基于HRMS的非靶向代谢组学的食品造假鉴定工作流程进行了介绍,对其数据处理方式进行了概括,并就其在食品物种(品种)、产地和品质等造假鉴定相关应用分别进行了总结,最后还对基于高分辨质谱的非靶向代谢组学应用于食品检测中优点和缺点进行了概括,并对其在其他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对食品检测中代谢组学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归纳。  相似文献   

15.
杨文源 《生物学通报》2012,47(10):52-56
近年来,学术造假案例时有报道,科学研究和科研文章中的诚信问题逐渐成为科学界关注的热点.在总结多年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案例,对学术造假行为进行了分类和界定,对科学、规范的参考引用进行了说明,并强调了诚信对于科学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学术造假案例时有报道,科学研究和科研文章中的诚信问题逐渐成为科学界关注的热点.在总结多年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案例,对学术造假行为进行了分类和界定,对科学、规范的参考引用进行了说明,并强调了诚信对于科学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正>Christiansen和Mazák(黄骥)发表的所谓"柯氏猎豹"的论文(PNAS,2009,106:512-515)因化石涉嫌造假,此前已被质疑(Stone,2010,Science,330:1740-1741;Deng and Qiu,2011,Science,331:1137;邓涛,2011,古脊椎动物学报,49:362-364)。最近我们与黄骥共同检查了该件头骨化石,已证实其严重的造假情况:左右颧弓由几段肋骨冒充,  相似文献   

18.
《生物技术世界》2009,(2):84-85
瑞典皇家科学院8日宣布,日本科学家下村修、美国科学家马丁·沙尔菲和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堂侄、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键获得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相似文献   

19.
黄禹锡事件不但重新挑起国际学术界就如何加强创新研究成果的审核,防止不真实的研究蒙混过关,还加深了国际学术界对第三世界国家科研的质疑,就人类基因组和干细胞研究方面应该遵守的伦理规范来说,这些置疑显得更加突出。事实上,多年以来,西方学术界对亚洲国家如中国、韩国等参与人类基因组和相关研究就已经产生过很多疑虑,尤其是研究伦理方面。相关的伦理可分为两方面:研究目标和研究过程中的伦理争议。针对研究目标的疑虑,比如人类生命之生殖性复制(reproductive cloning,即生殖性克隆)、人兽混种生物的研究等,这些研究和研究所产生的“物种”存在有相当大  相似文献   

20.
科学家的成长是科学家学术思想的成长。每种新的或修改的主意是从外界实际事物反映到科学家头脑中产生的。历史学家承认这一点,反映在科学文献中如“孟德尔定律”“达尔文主义”和“爱因斯坦相对论”等。著名科学家的学术思想一般描述为定型不变的,如所谓“达尔文1859”或“Watson和Crick1953”。事实上许多大科学家的学术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