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探索林下栽培金线莲[Anoectochilus roxburghii(Wall.)Lindl.]的方法,以肇庆广东星湖国家湿地公园核心区为基地,对低海拔(21~23 m)栽培金线莲的生长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金线莲栽培地建议选择郁闭度约为65%的常绿阔叶林下。以原土壤+泥炭土(1∶1,V/V)为建畦基质,选择地上茎长≥4.16 cm,茎粗≥0.176 cm的Ⅰ级金线莲组培苗,在温度为18.3℃~24.5℃,湿度为84%~87%的3-4月份种植,成活率可达83.3%~86.7%,栽培120 d后植株地上茎长和单株鲜重分别增加了3.33 cm与0.71 g。5月份温湿度上升,金线莲栽培成活率显著下降(70.3%),且虫害高发。合理的林下栽培技术有助于开发利用和保护金线莲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2.
3.
4.
5.
滇东英武山杜鹃花种质资源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以云南省东部曲靖地区师宗县境内英武山为调查研究区域,以分布于该区域的杜鹃花属植物为重点调查对象,记录其区域内杜鹃花属植物种类、杜鹃花资源的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在对英武山杜鹃花属植物进行系统调查和资料整理的基础上,研究了该属植物在英武山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英武山杜鹃资源有10种,分布于海拔2 000~2 400 m之间。其水平分布呈现不均匀格局。在此基础上对10种(包括亚种和变种)杜鹃花的的生境类型和主要种类的观赏性状,包括花、叶及其花期以及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和利用途径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观察和探讨。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对杜鹃花属植物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加强野生杜鹃引种驯化、利用杂交及现代生物学技术培育杜鹃花新品种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7.
对海南省兴隆地区菠萝蜜种质的分布、生境、花果期、栽培历史以及主要性状等进行了调查,并对菠萝蜜的农艺性状、果实品质等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8.
贵州百里杜鹃自然保护区杜鹃花属种质资源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贵州省西北部百里杜鹃自然保护区的杜鹃花属植物为重点调查对象,记录该区域内杜鹃花属植物种类及具体分布信息。结果表明:百里杜鹃自然保护区共有6个亚属、4个组、11个亚组的33种杜鹃花属植物(包括亚种和变种)。这些种类分布于海拔1 300~1 800 m之间,其水平分布呈现集中连片分布,个别种类呈现不均匀分布的格局。在此基础上,对33种杜鹃花的的生境类型和濒危状况进行了评估。最后,针对目前百里杜鹃自然保护区内主要种类的种群结构老化和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对杜鹃花属植物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水生生物种质资源是水产增养殖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水生种质资源的研究。我国自80年代以来开始淡水鱼类种质资源的研究,先后在长江水系进行了淡水鱼类种质资源天然生态库、人工生态库(含冷冻库)建设,同时进行了不同流域间淡水鱼类的考种,淡水鱼类种质鉴定技术、标准参数及种质标准研究,取得了较好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11.
该研究采用细胞化学方法研究了金线莲花药发育中多糖和脂滴的分布特征,以探索其花药发育中的物质代谢规律。结果显示:(1)在幼小花药中,花药壁的表皮和药室内壁以及造孢细胞中积累少量的淀粉粒。当小孢子母细胞形成胼胝质壁时,药壁细胞和小孢子母细胞中的淀粉粒减少并且出现一些脂滴,这一现象持续到二胞花粉;在二胞花粉中,糖类代谢显著增强;开花时,成熟花粉中积累了较多的淀粉粒和较少的脂滴。(2)金线莲花粉以花粉块形式发育,其特征为;①在造孢细胞时期一些特殊细胞壁就已确定了花粉块的界限;②在小孢子母细胞时期,胼胝质壁覆盖在整个花粉块表面,但内部花粉没有胼胝质壁结构;③二胞花粉后期,孢粉素花粉外壁覆盖在整个花粉块表面,但内部花粉没有外壁。金线莲花粉块发育的这些结构特征对植物花粉发育规律提出了多项疑问。 相似文献
12.
对源自福建武夷山道地金线莲种质资源‘武夷1号’有网脉和无网脉植株进行性状观察和药用成分分析,并以二者为亲本进行人工杂交,研究杂交亲和性及杂交后代性状分离规律,利用ISSR和CDDP分子标记对亲本和杂交后代进行鉴定,为福建道地金线莲种质资源进行品种改良提供依据。结果显示:(1)金线莲有网脉植株类黄酮和总多糖含量显著较高,分别为无网脉植株的1.2和1.3倍,但无网脉植株金线莲苷含量略高于有网脉植株。(2)杂交结果显示,金线莲父母本为相同网脉性状组合的杂交亲和性要高于网脉性状不同的组合;杂交后代有网脉、无网脉性状分离比例约为3∶1;推断有网脉为纯合基因型,无网脉为杂合基因型。(3)ISSR和CDDP分子标记联合应用能有效区分金线莲无网脉植株和有网脉植株,也可以用于鉴定杂交后代;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有网脉与无网脉金线莲的遗传距离为0.04。研究结果表明福建道地金线莲不同品系间的药用成分含量差异较大,并支持有网脉金线莲与无网脉金线莲为不同品种(系)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台湾金线莲和浙江金线莲均为兰科开唇兰属植物,是民间常用珍稀草药金线莲的主要基原植物,体内富含多糖。该研究采用超声提取法Ⅰ、Ⅱ及溶剂提取法提取台湾金线莲和浙江金线莲的多糖,对比多糖含量差异;利用比色法比较两种金线莲多糖对羟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差异,并以秀丽隐杆线虫为模式生物,探讨两种金线莲多糖对于过氧化氢氧化压力下线虫寿命的影响,综合评价台湾金线莲和浙江金线莲多糖的抗氧化活性,为选择和培育优质基原的金线莲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1)溶剂提取法对金线莲多糖的提取最为有效,浙江金线莲的多糖含量显著高于台湾金线莲;(2)随着浓度的增加,多糖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有升高的趋势,浙江金线莲多糖的羟自由基清除率显著高于台湾金线莲多糖;(3)两种金线莲多糖均可延长线虫寿命,但两者对线虫寿命的影响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两种金线莲均富含多糖且具有抗氧化活性,但多糖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在两种金线莲间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金线莲(Anoectochilus roxburghii) YABBY基因家族的CRABS CLAW(CRC)亚族基因在花和叶片发育中的功能,基于金线莲全长转录组数据RT-PCR克隆ArCRC基因,对其编码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原核表达、亚细胞定位分析,采用qP CR技术对基因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金线莲ArCRC基因CDS长度为576 bp(GenBank登录号:OR394646),编码191个氨基酸,含有YABBY superfamily和HMG-box_SF superfamily保守结构域,分子量为21.514 kD,理论等电点为9.16,不稳定系数41.12,属于不稳定蛋白。系统进化分析表明,ArC RC与水稻(Oryza sativa)的OsD L和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的AtCRC聚为一类,属于CRC亚家族,且定位在细胞核。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ArCRC基因可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诱导表达。qR T-PCR分析表明,ArCRC基因在花的表达量最高,其次是叶,且在叶片中脉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叶片外缘,因此,推测ArCRC基因主要在花器官发育中发挥功能,同时还参与调控叶片中脉的发育。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叶子花(Bougainvillea sp.)品种间的遗传关系,应用SRAP(Sequence-related amplifi ed polymorphism)标记技术对48个叶子花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208对引物中筛选出25对多态性较高的引物组合,共扩增出773条清晰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750条,平均多态性条带百分率达97.02%。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48个叶子花品种的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4058~0.8568,在遗传相似性系数0.558水平上,可分为4个类群,福摩萨叶子花与毛叶紫花叶子花各自成一类,其它品种分为两大类群。SRAP标记可较好地反映叶子花种质间的遗传关系,为合理利用叶子花种质资源及提高育种效率提供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橄榄[Canarium album(Loureiro)Raeuschel]花序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对90份橄榄种质资源的花序性状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橄榄花序的类型、支轴紧密度、着生位置和花性等表现出较丰富的多样性;从数量性状看,花序花朵数的变异系数最大,其次为支轴花朵数,变异系数最小的是花蕾直径,此外橄榄雄花花序的多样性较雌花丰富。花蕾直径与花瓣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花序长度、花序支轴数、花序花朵数和支轴花朵数呈极显著负相关。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橄榄种质资源的花序类型可分为3类,大部分雄花和雌花类群间差异较明显。因此,橄榄花序表型性状存在多样性和复杂性,且花序重要单一性状可能影响整体表型。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以广西野生金线莲无菌播种离体茎段为材料,采用单因素对比试验,研究了植物激素(NAA、IBA、6-BA、GA_3、KT、ZT、TDZ、2-IP)以及接种方式(竖直接种和水平接种)对壮苗生根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生长素有利于壮苗生根,NAA的效果优于IBA;细胞分裂素对壮苗生根的效果依次为6-BATDZKT=ZT 2-IPCK,其中6-BA诱导平均株高8.4 cm,3.6条根,茎粗为2.84 mm,植株生长健壮,诱导效果最好;赤霉素GA_3诱导出的植株高且直,但植株细弱,且抑制根系生长,不利于壮苗生根培养;在激素组合6-BA 0.5 mg·L~(-1)、NAA1.0 mg·L~(-1)处理中,组培苗生长健壮且根数量较多,效果最佳;水平接种能诱导出更多的根系,且便于接种操作,可以节省接种时间。因此,确定广西金线莲最适宜的壮苗生根培养基配方为1/2MS+6-BA 0.5 mg·L~(-1)+NAA 1.0 mg·L~(-1)+香蕉汁100 g·L~(-1)+AC(活性炭) 1.0 g·L~(-1)+蔗糖20 g·L~(-1),最佳接种方式为水平接种。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出适用于重庆加工型辣椒疫病抗性鉴定的分子标记,以63份重庆加工型辣椒种质资源为材料,研究了12个辣椒疫病抗性相关分子标记的筛选效率。结果表明,7个分子标记在种质间无差异条带,2个分子标记的扩增结果不稳定,只有ZL6203、ZL6726和E73等3个分子标记在种质间能扩增出差异条带。ZL6203筛选高抗、抗性和中抗材料的效率分别为87.50%、77.78%和63.64%;ZL6726筛选抗性和感病材料的效率分别为100.00%和66.67%;E73筛选抗性和高抗材料的效率分别为77.78%和62.50%。因此,同一辣椒抗疫病分子标记对不同抗性材料筛选效率存在较大差异,ZL6203、ZL6726和E73适用于重庆地区加工型辣椒抗疫病材料的鉴定。 相似文献
19.
J. B. Bamberg 《TAG.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Theoretische und angewandte Genetik》1994,89(6):682-686
The inheritance of endosperm balance number (EBN), a genetic, dose-dependent crossability system functioning in tuber-bearing Solanum (potato) species, was investigated for certain wild potato species having an EBN equal to one half of their ploidy. The EBN of Solanum acaule, a disomic 4(2EBN) South American species, was investigated by producing F1 and F2 hybrids with artificial 4x(2EBN) S. commersonii. This allowed assessment of recombination among the two genomes of disomic S. acaule and that of S. commersonii. When crossability of the hybrids with 1EBN, 2EBN and 4EBN standards was tested, no variation for EBN was detected. The apparent lack of recombination and segregation for EBN in these hybrids indicates that the genomes of S. acaule and S. commersonii carry EBN in a genetically-similar way. Combined with previous reports, these data indicate that the inheritance of EBN is similar in widely-separated taxa from South America and Mexico.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