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种鹿的染色体组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鹿(Ccrvus canadensis macneilli Lydekker)又称“白臀鹿”。是产在我国西藏、新疆和青海交界处及甘肃西部的一种大型鹿,它是马鹿的一个亚种。东北马鹿(Cervus canadesisxanthopygus Milne-Edwards)也是马鹿的一个亚种,产在西伯利亚东南部、蒙古东部和我国的东北。爪哇鹿(Cervus timoriensis timoriensis Blainville)产于西印度群岛的摩鹿加、爪哇等岛,是鬣鹿的一个亚种。日本梅花鹿(Cervus nippon nippon Temminck)产自日本列岛。日本梅花鹿的染色体组型据1968年报道为2n=66、67;其余三个亚种(青鹿、东北马鹿和爪哇鹿)的染色体组型目前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2.
正白鹇Lophura nycthemera是一种体型较大的雉科鸟类,分布于中国南部及东南亚,共15个亚种(del Hoyo et al.,2013)。其中,我国有9个亚种,四川省仅1个亚种,即峨眉亚种L.n.omeiensis(郑光美,2011)。该亚种的鉴别特征为:雄鸟上体白色,密布以"V"形黑纹;羽冠蓝黑色,下体黑褐色;尾长,大都白色。雌鸟通体橄榄褐色,枕冠近黑;跗蹠赤红色(李桂垣,1985)。  相似文献   

3.
选型交配和非选型交配有些动物种内含有许多不同的形态型或族,在这些动物中,个体可以表现为选型交配(assortative mating)或非选型交配(disassortative mating)。前者指选择与自己同型的个体交配,后者指选择与自己不同型的个体交配。在家养公鸡的各个品系和在野生的小雪雁(有蓝色型和白色型之分)中,曾有人研究过  相似文献   

4.
我国内蒙古发现白鹤夏季群体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白鹤 (Grusleucogeranus)又名西伯利亚鹤、黑袖鹤。体长 1 3 5cm ,站高 1 40cm。体羽除初级飞羽外 ,皆为白色。全世界野生白鹤数量不足 40 0 0只 ,已经被IUCN红皮书列为全球濒危种类 ,CITES列入附录Ⅰ ,我国也将白鹤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据文献记载及现有资料证明 ,白鹤在我国为旅鸟和冬候鸟。 2 0 0 2~ 2 0 0 4年夏季在内蒙古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均记录到白鹤夏季种群 ,数量为 8只、7只和1 6只。这是我国首次记录到白鹤夏季集群。笔者对白鹤夏季行为及食性进行了初步观察。  相似文献   

5.
张树仁 《植物研究》1998,18(3):372-376
研究了产于西伯利亚的西伯利亚嵩草Kobresia sibirica (Turcz.ex Ledeb.) Boeck.,产于北美的K.hyperborea Porsild和K.macrocarpa Clokey。三者之间无显著差异,并且它们的雌花都具有由一至三枚小鳞片组成的花被。因此,它们为同种植物, K.hyperborea包括其变种var.alaskana Duman和var.lepagei Duman及K.macrocarpa被降为西伯利亚嵩草的异名。西伯利亚嵩草分布于亚洲和北美洲的北极和亚北极地区,可能起源于亚洲,由东西伯利亚通过白令海峡散布到北美。  相似文献   

6.
<正> 蛩蠊目(Grylloblattodea)是昆虫纲中的一个小目,是一个古老的原始类群。自从Walker(1914)首先记述采自加拿大硫磺山(Sulphur)的第一个种Gryllobtatta campodeiformis并建立蛩蠊科(Grylloblattidae)以来,历时七十余年,全世界只记述3属(Crylloblatta,GalloisianaGrylloblattina)23种(包括4个亚种)。其中Grylloblatta属有13个种和亚种,分布于北美(加拿大、美国)西部的蒋基山脉及其以西地区;Ga(?)loisiana属已知9种,分布于日本、南朝鲜和苏联西伯利亚东部滨海地区;Grylloblattina属仅知1种,该属能否成立,颇成问题。凡已知种均跟于北美西部和亚洲东北部的高纬度山地和  相似文献   

7.
最近发现我校收藏的鸟类标本中,有两个亚种以往未见分布四川的报道,现简介如下:1棕腹杜鹃华北亚种Cuculus fugax hyperythrus Gould1幼♂。1973年10月24日采于屏山县五指山,海拔1400米。体形较华南亚种(nisicolor,翅长短于183毫米)为大,翅长202毫米;枕部具显著的白色块斑;下体除颏呈暗灰色外,其余概白色;胸、腹和两胁具粗著的黑褐色羽干纹。据以往报道,此鸟曾见于我国东北中部和南部,河北(夏候鸟);山东、江苏、安徽(旅鸟);福建和广东(冬候鸟)。在四川可能为罕见旅鸟。2田鹨云南亚种Anthus novaeseelandiae rufulus Vieillot6♂♂,2♀♀,1…  相似文献   

8.
李伟  张雁云 《动物学研究》2004,25(2):127-131
以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的全序列作为遗传标记 ,探讨红喉姬普通亚种 (Ficedulaparvaal bicilla)和指名亚种 (F .p .parva)的分类地位。应用Kimura 2 parameter法计算出红喉姬普通亚种个体间的遗传距离为 0 1%~ 0 2 % ,而与指名亚种之间的遗传距离为 6 4 % ,两亚种之间的遗传距离远远大于种间的遗传距离。结合形态学的特征我们认为 :红喉姬指名亚种和普通亚种应为两个独立种 ,分别为红喉姬 (F .albicilla)和红胸姬 (F .parva) ,两者的分化时间为 3 15~ 3 2 5百万年  相似文献   

9.
花白竹鼠(又名拉氏竹鼠、粗毛竹鼠、银星竹鼠)主要分布于印度;缅甸;泰国;马来西亚以及我国华南和西南地区。已知我国有2个亚种,分布于云南、广西的称指名亚种,分布于广东和福建的称拉氏亚种(R.P.latouchei)。花白竹鼠的体型较大,体重1500-2000克,最大可达2500克;体长300-370毫米;尾长100-160毫米。外形的主要鉴别特征是体毛较粗,通体深灰褐色,针毛尖端白色,绒毛浅灰黑色;尾较长,超过体长的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TaqMan-MGB探针技术,建立具有种水平特异性、高敏感性的荧光定量PCR方法,用于快速检测文森巴尔通体博格霍夫亚种。【方法】在序列特异性扩增区标记(Sequence characterized amplifiedregion,SCAR)技术基础上,依据文森巴尔通体博格霍夫亚种一段特有的基因序列设计探针和引物,分别优化扩增反应的退火温度、探针和引物的反应浓度;分析此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及重复性;绘制标准曲线,评估PCR反应的扩增效率和稳定性。【结果】本研究设计的TaqMan-MGB探针具有种水平特异性;最低检出限为每个PCR反应11个拷贝;组内和组间的变异系数CV值分别为0.12%-0.70%和0.14%-0.55%,在允许范围内;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R2=1),扩增效率高(E=104.7%)。【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基于TaqMan-MGB探针技术的荧光定量PCR方法能够在种水平特异性、高灵敏度检出文森巴尔通体博格霍夫亚种,为这种巴尔通体所引起的一系列疾病的早期快速诊断、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等研究提供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封面说明     
加拿大黑雁 ( Branta canadensis)  体长 55~ 110 cm。原产于北美的苔原和温带地区 ,根据地理分布、体型大小和颜色的差异已被分为 10个亚种。其中体型最小的亚种 (B.c.minima)在北极繁殖 ,体型较大的指名亚种则在加拿大的东部繁殖。其生境为海拔较低的各种湿地 ,主要以各种植物的嫩芽、草根以及农作物的果实、种子等为食 ,也吃一些苔藓、地衣及小型的无脊椎动物。繁殖期在每年的 6~ 8月 ,在地面营巢。巢的周围常有灌草、大树等隐蔽物。每巢产卵4~ 5枚 ,卵呈黄白色。孵卵由雌鸟独自承担 ,雄鸟则在巢区附近负责警戒。孵化期 2 2~ 2 8…  相似文献   

12.
李伟  张雁云 《动物学研究》2004,25(2):127-131
以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的全序列作为遗传标记,探讨红喉姬鶲普通亚种(Ficedula parva al—bicilla)和指名亚种(F.P.parva)的分类地位。应用Kimura 2—parameter法计算出红喉姬鶲普通亚种个体问的遗传距离为0.1%~0.2%,而与指名亚种之间的遗传距离为6.4%,两亚种之间的遗传距离远远大于种间的遗传距离。结合形态学的特征我们认为:红喉姬鶲指名亚种和普通亚种应为两个独立种,分别为红喉姬鶲(F.albicilla)和红胸姬鶲(F.parva),两者的分化时间为3.15~3.25百万年。  相似文献   

13.
啮齿动物分类学的早期研究取决于外部形态和刚杀死的动物的头部和牙齿的特征,或保存标本的皮和头骨的形态。以毛皮的颜色,加其他形态差异来区分不同亚种。这样,黑家鼠(Ratus rattus)的三个亚种就被广泛承认了。凡背、腹部呈黑色或暗灰色的为rattus,背部呈褐色和腹部呈灰色的为alexaudriuus及背部呈褐色、腹部呈白色的为frugivorus。野外研究人员经常报道黑色和褐色的鼠分享同一栖息地,及同一窝幼鼠有腹部呈白色和呈黑色的两种个体。当前认为,R.ratus的亚种均考虑其色型,这并未达到亚种条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杨立  张洁  宋波龙  赵俊  庆宁 《生态学报》2014,34(16):4580-4587
针对拟平鳅(Liniparhomaloptera disparis)的两个亚种(L.disparis disparis和L.disparis qiongzhongensis)现有形态分类特征的含糊,通过观察标本室保存的15条水系441尾标本,首次提出利用下唇结构类型作为拟平鳅亚种的补充形态鉴别依据,结合头背部斑纹特征,能有效地鉴别拟平鳅各地理种群和亚种,为拟平鳅的分类和鉴定提供参考依据。依据头背部斑纹差异归纳出4种类型,分别为小斑块型(云开山脉以东的7条水系及海南岛万泉河),虫蚀纹型(云开山脉以西的5条水系),混合斑纹型(海南岛的万泉河、南渡江、昌化江共3条水系),大斑块型(海南岛的昌化江)。依据下唇结构变化情况总结出3种下唇类型,分别是半圆型(云开山脉以西的5条水系),几字型(云开山脉以东的7条水系),马蹄型(海南岛的3条水系)。依据头背部斑纹特征结合下唇结构特征,对照模式标本的描述,重新定义了拟平鳅原有的两个亚种,将分布于云开山脉以东水系的种群鉴定为指名亚种,拟平鳅L.disparis disparis,其鉴别特征为:头背部斑纹为小斑块型并且下唇类型为几字型;将海南岛种群鉴定为琼中拟平鳅L.disparis qiongzhongensis,它们都具有独特的马蹄型下唇类结构,且头背部斑纹以混合斑纹型为主。重要的发现是,分布于云开山脉以西的种群与已命名的2个亚种在形态上有明显的差异,其头背部斑纹为独特的虫蚀纹型且下唇类型为半圆型。这可能是一个新亚种。分子生物学方法也许能证明云开山脉以西的种群在遗传上的独特性以及形成新亚种的可能性。云开山脉东、西两侧以及海南岛不同水系的拟平鳅的种群分化问题值得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15.
丁卯话虫兔     
<正> 丁卯年来谈兔子和昆虫之间的联系较难,素材不多,还得“丁是丁,卯是卯”才行。 甲.蛾与兔 鳞翅目昆虫的翅和身上覆有各式各样的鳞片和毛。夜蛾科(Noctuidae)有一种白色的剑纹夜蛾,学名是Acronicta leporinaLinmeus,其种名leporina则由拉丁词lepor(兔子)-ina(相似)所组成的。这种夜蛾广布于我国(东北、西北)、日本、苏联、欧洲及北美,幼虫为害杨树。它有个亚种名是A.leporinaleporella Staudinger,是由lepor-(兔)-ella(小)构成。都说明它那身白色为主的鳞毛很象个小兔子,因此建议其中名就直译为“兔剑纹夜蛾”  相似文献   

16.
本文共记述我国姬蝽科6种,其中2个新种,1个新亚种和3个我国首次纪录种。文中所用量度单位为毫米。 海南狭姬蝽Stenonabis hainana,新种 (图1—2) 体黄褐色,被稀疏细长毛及短毛。触 角环斑、前胸背板中央纵带(由领的前缘至 后叶后缘)、小盾片(除两侧及端缘外)、前  相似文献   

17.
从江苏无锡土壤中分离到两株玫瑰小双孢菌SIPI226和SIPI207,经形态、化学分析、Ribotyping及16S rRNA分析,两菌株细胞壁含meso\|DAP、磷酸类脂PIV、无枝菌酸,醌为MK9(H0,H2,H4),G+C mol%分别为683和694。经初步鉴定为玫瑰小双孢菌的两个新亚种:玫瑰小双孢菌无锡亚种(Microbispora rosea subsp. wuxiensis)和玫瑰小双孢菌鼋头渚亚种(Microbispora rosea subsp. yuantouzhuensis)。菌株SIPI226和SIPI207分别为玫瑰小双孢菌无锡亚种和玫瑰小双孢菌鼋头渚亚种的典型菌株。  相似文献   

18.
江苏连云港发现长嘴海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长嘴海雀(Brachyramphus perdix)属于鸻形目海雀科(Alcidae)(郑光美2011,2012),原被认为是斑海雀(B.marmoratus)的两个亚种之一(郑作新1987)。这两个亚种后被提升为两个独立的种,其中,北美种——斑海雀(B.marmoratus,英文名Marbled Murrelet)繁殖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到阿留申群岛,亚洲种——长嘴海雀(B.perdix,英文名Long-billed Murrelet)繁殖于日本鄂霍次克海到俄罗斯的堪察加半岛(Friesen et al.1996),这种新  相似文献   

19.
东方田鼠两亚种幼体生长特征参数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相同驯养条件下同步测定东方田鼠(Microtus fortis)指名亚种和长江亚种幼体的生长特征参数。两亚种初生幼体表型特征无明显差异。采用Von Bertalanffy生长模型对两亚种幼体的体重、体长和尾长,以Logistic生长方程对后足长生长过程进行拟合与描述。指名亚种雄体渐近体重、体长和尾长均大于或显著大于长江亚种,雌体前者小于后者;两亚种在17~20 d体重均已产生性二型分化,长江亚种两性个体渐近体重、体长和尾长差值大于指名亚种。两亚种雌体体重、体长、尾长和后足生长速率均相应地大于雄体,体重生长曲线拐点出现时间、瞬时生长率曲线拐点出现时间较体长、尾长和后足长明显迟缓。两亚种两性个体的后足长生长速率要大于其体重、体长和尾长。结果表明,(1)雌体较雄体早熟;(2)雄性体重指名亚种大于长江亚种,雌体相反,指名亚种性二型现象较长江亚种明显;(3)后足长较体重、体长和尾长较早地达到成熟时的大小;(4)两亚种幼体性二型分化时间早于其性成熟过程。  相似文献   

20.
金城 《微生物学通报》2014,41(2):416-416
<正>巴尔通体(Bartonella species)是一群革兰氏染色阴性、难于培养的兼性胞内寄生菌,21个种及亚种,其中9种可致人类疾病。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欧美地区的一些流浪人群中出现了菌血症、心内膜炎,一些艾滋病人群中出现了杆菌性血管瘤等由巴尔通体引发的疾病,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确认为新发传染病,对巴尔通体及其疾病的研究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由于巴尔通体生长缓慢、生化反应不活泼,表型鉴定的方法不能应用于巴尔通体的分类鉴定中,因此多基因序列系统发育分析是鉴定巴尔通体的唯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