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通过鸟类群落结构变化、鸟类摄食生态及其与环境关系的研究,认识西双版纳热带森林变迁的进程。结果表明:西双版纳地区由于森林破坏和滥捕乱猎严重,大型鸟类种和数量明显下降,啄木鸟科鸟类减少,森林砍伐造成一些蛀干害虫增生,自然平衡失调。目前,该区未出现明显的食叶害虫危害森林成灾情况,这与小型食虫鸟类受人为猎杀影响较小,仍能发挥其生态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2.
β多样性反映了环境被物种分割的程度或生境多样性,具有重要的意义。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地处南亚热带,植被保存完好,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而当前对其β多样性的研究则相对缺乏。以鼎湖山一条10m×1160m植被样带数据为基础,从不同尺度单元研究了鼎湖山森林群落β多样性。发现:(1)β多样性依赖于尺度,对于南亚热带森林群落要得到比较稳定可靠的β多样性测度数据,乔木层取样尺度应该在10m×20m附近,而灌草层应该在2m×20m或相应面积以上。(2)数量数据β多样性测度总体上优于二元属性数据测度,对于数量属性数据测度应给予更多的关注,而Cody指数则能指示群落交错区。(3)鼎湖山样带β多样性随海拔呈现不规律变化的格局,而沿纬度梯度,鼎湖山森林群落βc大于东灵山森林群落,与Rapoport法则预测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3.
4.
本文研究了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和针叶阔叶混交林的光能利用效率。根据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成层现象,应用红外线CO_2气体分析法,分层测定了主要植物22种58株的光合速率.计算了群落的生产力;用量子传感器分层测定了两个群落的光合有效辐射,并计算其光能利用效率。结果表明:阔叶林总生产力的光能利用效率为14.28%,混交林为12.01%,说明了不同森林类型对光能资源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的垂直结构和成层现象,应用红外线CO_2气体分析等方法,分层测定了主要植物33种57株的光合速率,研究了两个群落的总初级生产力。结果表明:季风常绿阔叶林的总生产力(吨干物质·公顷~(-1),年~(-1))为146.695,针阔叶混交林为128.5597,前者比后者高,但后者叶面积指数适度,林内透光良好,树干生长粗壮,因而经济效益较高。 相似文献
6.
2007年12月—2008年12月,在大别山鹞落坪,对落叶阔叶次生林鸟类的集团结构的季节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采用连续取样法采集鸟类取食行为数据,用聚类分析法对繁殖和非繁殖季节鸟类群落进行集团划分,通过无倾向对应分析(DCA)对32种森林鸟类的两个季节资源利用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鸟类群落在非繁殖季节可以分为地面、灌丛、树干(枝)、冠层等4个取食集团,而在繁殖季节还出现空中取食集团;候鸟影响鹞落坪次生林鸟类群落取食集团的结构,产生新的取食集团。DCA的第一轴主要代表鸟类取食高度信息,第二轴主要代表鸟类取食位置信息,第三轴代表鸟类取食方式和取食基质信息;用DCA前两轴对32种鸟类排序表明,有6种鸟主要在第一轴发生变化,有4种鸟主要在第二轴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7.
鼎湖山森林群落分析Ⅰ.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本文应用不同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公式研究鼎湖山森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探讨了物种多样性的涵义,并提出均匀度的度量公式。研究结果表明,测定物种多样性的 Simpson 指数、Shannon—Wiener 指数、PIE、以及均匀度公式均适用于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它们的测定值分别为5.2、3.3、0.8以及10.5%,但在某种意义上,Shannon-Wiener 指数则相对较佳。 相似文献
8.
鼎湖山森林群落多样性垂直分布格局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根据鼎湖山10 m×1 200 m的植物固定样带调查,沿海拔梯度对植物群落分布格局及生物多样性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固定样带有3个森林类型,5个群落类型,构成一演替序列,但在垂直梯度上有交错现象。生物多样性指数为:乔木层,中生性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阳生性阔叶林;草本层,针阔混交林>阔叶林。阳性草本植物为主的草本群大部分生长在阳性树种为主的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下,但是林下微环境变化对草本层植物优势度的影响也较大,以耐荫植物为主的草本群在阳性树种为主的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也有分布,表明相同群落类型林下小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运用固定面积法调查了青林三个主要演替阶段森林(阔叶林、混交林和针叶林)的鸟类群落结构。结果表明,混交林中鸟类物种数、鸟类物种多样性和种团多样性最高,阔叶林最低。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均表明,三种演替阶段森林的鸟类群落组成差异显著。所记录到的35种鸟类中有11种差异显著。其中,山雀科和科在阔叶林中占优势,而柳莺亚科在混交林和针叶林中占优势。食性种团中,阔叶林以食虫鸟和食果食虫鸟为主;混交林和针叶林均以食虫鸟、食果食虫鸟、食谷鸟和食果鸟为主。鉴于阔叶林和混交林有向顶级群落(针叶林)演替的趋势,建议采取人为干扰来维持三种演替阶段森林的面积,以便从景观水平上保护鸟类物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
鼎湖山森林群落演替之研究(英文)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鼎湖山森林群落在自然状态下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向更优化的气候顶极群落演变。本文分析其1955年至1989年(35年)来的演替结果,总结出鼎湖山森林群落演替的进程和模式,进一步应用植物群落演替系统的线性模型和非线性模型对演替进程进行定量研究,并做出相应的演替进程的数量预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