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川芎HPLC—APCI—MS特征图谱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川芎中药高效液相色谱-大气压化学电离质谱(HPLC-DAD-APCI—MS)特征指纹图谱的分析方法。采用HPLC-DAD-APCI-MS联用技术,对川芎甲醇提取物中活性成分进行了分离和初步鉴定,并对10批不同来源的川芎样品和1批当归样品进行分析,建立川芎有效部位的特征图谱。本文所建立的色谱方法精密度、重现性、稳定性良好,采用APCI—MS共计鉴定出川芎甲醇提取物中10种有效成分,酚酸类化合物为:ferulic acid;苯酞类化合物:senkyunolide I、senkyunolide H、senkyunolide A、3-butylphthalide、coniferylferulate、Z-ligustilide、E—butyli—denephthalide;苯酞二聚体类化合物:riligustilide、levistolide A。该方法是川芎药材质量控制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2.
龙蛇煎     
龙蛇煎是北京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高齐民老大夫的经验方。1983年以来该院用其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这一较为棘手的常见疾病,收到满意的效果。有一位36岁的女教师偏头痛已经十余年,头痛如劈,头晕耳鸣,夜寐不安,经常反作,每于情绪波动时加重。在该院予龙蛇煎服十剂后头痛较前明显减轻,再进十五剂,头痛告愈,诸证消失,随访两年,头痛未发。龙蛇煎主要由地龙15克、祁蛇(五步蛇干)10克、川芎30克、钩藤15—30克(后下)、生地15克、茺  相似文献   

3.
川芎Ⅲ号碱对鼠肝线粒体氧化磷酸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川芎Ⅲ号碱是中药川芎中的一种生物碱。本文实验观察到:川芎Ⅲ号碱有降低鼠肝线粒体氧耗量,氧化磷酸化解偶联和减少ATP的生成作用。并发现:该化合物在低浓度(<10μmol/L)可阻断NAD~+链的电子传递,其作用点在NADH脱氢酶系统鱼籐酮敏感部位。此外,该化合物通过激活线粒体ATP酶水解活性,加速ATP的分解。作者对上述结果进行了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4.
川芎,抚芎与藁本的花粉形态及其亲缘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讨论了我国传统中药伞形科藁本届Ligusticum L.植物藁本L. sinense、川芎L. sinense cv. Chuanxiong、抚芎L. sinense cv. Fuxiong的花粉形态及其相关性状,我们认为:川芎和抚芎与藁本相比,花粉形状变异很大,展示出明显的差异,但却仍然保留了藁本属矩形花粉类型的特征。其相关性状亦有不少相似性。因此,赞同将川芎、抚芎作为藁本的栽培变种。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比例的川芎当归配伍对偏头痛大鼠体内内源性物质影响。方法:采用雄性SD大鼠,皮下注射硝酸甘油混悬液制作偏头痛大鼠模型,以偏头痛模型大鼠体内三种内源性物质5-HT、NO和NOS含量为考察指标,观察给予川芎-当归不同配比(1:9,2:8~9:1)提取液后,模型大鼠体内5-HT、NO和NOS含量变化。结果:在不同配伍比例川芎当归给药后,模型大鼠脑内5-HT含量随川芎比例增加而增加,当川芎比例超过5:5是变化显著,达到8:2时变化最显著;NO而NOS含量变化差异不显著。结论:川芎当归药预防给药对能够减少脑内5-HT在偏头痛发作时的消耗,发挥收缩血管作用,且随着川芎比例增大,作用逐渐增强;阿魏酸对偏头痛的预防有效,但不是唯一有效成分,不能作为药对作用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6.
克隆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咖啡酸-O-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并做序列分析。采用RT-PCR方法,以新鲜的川芎嫩叶c DNA为模板,克隆出川芎COMT基因的c DNA序列。此基因全长1328 bp,编码360个氨基酸。将得到的序列提交Gen Bank,序列号为KU942388。此川芎COMT具有植物O-甲基转移酶家族特征性的功能结构域,与中粒咖啡、牵牛花COMT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70%、69%,推测其能够催化咖啡酸的氧甲基化反应。该川芎COMT基因的成功克隆为下一步活性验证及利用生物技术来生产阿魏酸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7.
王爱玲 《蛇志》1998,10(3):61-62
1病案介绍1.1血管性头痛张某,女,35岁,1992年3月20日初诊。患者头部右侧疼痛反复发作十年之久,每遇劳累或情绪波动则头痛复发,头部右侧及前额如锥刺,经久不愈,面色晦滞,舌质紫气,苔薄,脉涩。症乃瘀血阴络,拟活血祛瘀治之:当归10g、川芎10g...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川芎咖啡酸-3-O甲基转移酶(Caffeic acid-3-Omethyltransferase,COMT)序列特征、蛋白结构和活性位点。[方法]以紫花苜蓿中COMT的晶体结构为模板,利用同源建模构建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COMT的三维模型。[结果]经过动力学优化后,川芎COMT的三维模型与紫花苜蓿COMT的结构极为相似,主要由α-螺旋和β-折叠构成,其中α-螺旋占37.26%、β-折叠占10.41%、无规卷曲占52.33%。川芎COMT含有两个重要的结构域:咖啡酸结合域与S-腺苷甲硫氨酸结合域,主要通过氢键与范德华力结合,其中咖啡酸与川芎COMT分子中的Asp208和Gly210形成氢键,S-腺苷甲硫氨酸与川芎COMT分子中的Ser186、Thr213、Ala215、Thr216、Trp268及Asp272等残基形成氢键。[结论]该文得到川芎COMT的序列特征、蛋白结构和活性位点,为该类COMT的催化机理研究和分子工程改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丹参分别配伍三七和川芎经水煎煮和70%乙醇回流后,检测丹参酮ⅡA含量的变化,探究配伍提取后对丹参中可检测成分含量的转移规律。方法:丹参,丹参+三七,丹参+川芎,丹参+三七+川芎分别水煎煮、70%乙醇回流提取后,用TLC和HPLC方法检测丹参酮ⅡA含量。结果:①全部水煎煮物中基本不含丹参酮ⅡA;②丹参单独醇回流和丹参+川芎混合醇回流加入三七后,丹参酮ⅡA含量分别上升16.66%和54.97%;③丹参单独醇回流和丹参+三七混合醇回流加入川芎后,丹参酮ⅡA含量分别下降57.34%和43.33%;④丹参单独醇回流加入三七+川芎后,丹参酮ⅡА含量下降33.89%;结论:丹参配伍三七显现中药的"相使"药性;而川芎对丹参则是"相恶"药性,但三七可缓解川芎对丹参的"相恶"药性。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道地产区敖平镇川芎与非道地产区中江县川芎醇提物、石油醚提取物抗氧化活性、抗菌活性的大小,采用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测定法评价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采用滤纸片扩散法测定抑菌圈直径考察川芎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两产区川芎醇提物和醚提物在测定浓度范围内均具有抗氧化活性和抑菌活性。但与中江县川芎提取物相比,道地产区敖平镇川芎提取物具有更强的抑菌活性,而对于中江县是否适合大面积推广种植川芎,还需要结合多种环境因素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丹参分别配伍三七和川芎经水煎煮和70%乙醇回流后,检测丹参酮ⅡA含量的变化,探究配伍提取后对丹参中可检测成分含量的转移规律。方法:丹参,丹参+三七,丹参+川芎,丹参+三七+川芎分别水煎煮、70%乙醇回流提取后,用TLC和HPLC方法检测丹参酮ⅡA含量。结果:①全部水煎煮物中基本不含丹参酮ⅡA;②丹参单独醇回流和丹参+川芎混合醇回流加入三七后,丹参酮ⅡA含量分别上升16.66%和54.97%;③丹参单独醇回流和丹参+三七混合醇回流加入川芎后,丹参酮ⅡA含量分别下降57.34%和43.33%;④丹参单独醇回流加入三七+川芎后,丹参酮ⅡА含量下降33.89%;结论:丹参配伍三七显现中药的"相使"药性;而川芎对丹参则是"相恶"药性,但三七可缓解川芎对丹参的"相恶"药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是实验和观察了川号Ⅲ号碱对线粒体的氧耗量,电泳速度,肿胀和超微结构的影响,表明该化合物对线粒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均有保护作用,这有助于阐明川芎Ⅲ号碱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机理.  相似文献   

13.
姜黄可以有效治疗各种疾病,本研究使用广义规则归纳(GRI)算法分析了《中药方剂大词典》中含姜黄的理血方剂配伍规律。通过利用生物信息学数据挖掘技术和MTT、Elisa和Western blotting实验验证了姜黄关键配方的系统药理机制。发现“姜黄-川芎-当归”配方可以代表姜黄在理血方剂中的关键组方。PPI网络和KEGG途径富集分析表明“姜黄-川芎-当归”能通过调节PI3K/Akt、MAPK、Toll样受体,T细胞受体,EGFR,VEGFR,细胞凋亡,HIF-1等通路(P<0.05),发挥抗炎、改善微循环和抗肿瘤作用。MTT,Elisa法和Western blotting实验表明,“姜黄-川芎-当归”组方能下调p-EGFR、p-PI3K、p-Akt、VEGF和HIF-的表达,抑制人肺癌A549细胞增殖。“姜黄-川芎-当归”组方可能具有多靶点、多途径的药理作用,治疗炎症,微循环障碍,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总之,本研究找到了一种新的中药配方,为后续研究姜黄的药理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 How)是我省重要药材之一。它具有补肾,强筋骨、祛风湿之功能。巴戟天的本草考证[1]指出,古代本草上所记载的巴戟天有两种:归州巴戟天和滁洲巴戟天。前者的原植物是四川伏牛花(Damncanthus officinarum Huang);后者的原植物为阔叶麦门冬(Liriope platyphylla Wang et Tang)。  相似文献   

15.
冬虫夏草的寄主昆虫是虫草蝙蝠蛾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朱弘复 《昆虫学报》1965,(6):620-621
冬虫夏草原名夏草冬虫,简称虫草,是我国一味名贵药材。李时珍(1578)的本草纲目中未有记载。据考据此种药材在清朝雍正或乾隆年间才应用(中国药学大辞典,1958)。赵学敏(1756)的本草拾遗和吴遵程(177)的本草从新才把它记载为药材。四川通志、黔囊、文房肆考、柑园小识等书中早已提到,足见在民间府用已久。1723 年曾有法国人把标  相似文献   

16.
魔芋亦名蒟篛(Amorphophallus river),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川、滇、黔、闽、粤、湘、鄂、陕等省均有分布。魔芋用途广泛,我国药用有悠久历史,宋代《开宝本草》、《国径本草》记载:“块茎入药,有解毒、消肿、化痰、散结、行游等功能。”常用作治疗咳嗽、疝气、乳痛、瘰疬、烧伤、蛇咬等。在日本有较大面积栽培,1967年为26.4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川芎及川芎中起活血作用的两种主要药效成分(阿魏酸钠和川芎嗪)对后肢去负荷大鼠比目鱼肌萎缩的影响与作用。方法:尾部悬吊法建立大鼠废用性肌萎缩模型,用免疫组化技术及血液流变学方法观察药物对比目鱼肌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与后肢去负荷大鼠相比①高剂量的阿魏酸钠和川芎嗪使比目鱼肌I型肌纤维横截面积分别增加了37.3%和39.4%(P〈0.05);②三种药物均能明显抑制梭外肌纤维MHCII表达水平的升高(P〈0.01);③使肌梭内核袋2纤维MHCII的表达由阳性转变为阴性;④并能明显降低低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结论:川芎及两种主要药效成分阿魏酸钠与川芎嗪均能不同程度地对抗废用性肌萎缩的发生,以高剂量川芎嗪与阿魏酸钠的药效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为了增加川芎用途,本研究从川芎中分离鉴别出了一株内生真菌Cladosporium sp. IS384,并首次对其次级代谢产物进行研究。用硅胶柱层析、制备薄层层析和重结晶等方法,从该菌发酵液的乙酸乙酯萃取相中首次分离获得4个单体化合物,运用现代波谱技术以及文献数据对照,鉴定其结构分别为cladospolide B(1),iso-cla-dospolide B(2),麦角甾醇(3),水苏碱(4)。对提取部位及单体化合物进行抗菌实验,发现乙酸乙酯部位对粪链球菌ATCC 29212的MIC值达到3. 91μg/mL,化合物1对ATCC 29212的MIC为0. 31μg/mL,化合物2对ATCC12228的MIC值为0. 63μg/mL。本文通过对川芎内生真菌的研究发现了具有一定抗菌活性的物质,为后续川芎内生真菌研究提供很好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研究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茎叶中具有舒张血管活性的苯酞类成分。采用MCI、硅胶等进行成分分离。本文共分离出15个苯酞化合物,分别为当归内酯A(1)、茶芎内酯D(2)、环氧藁本内酯(3)、5-羟基-3-丁烯基苯酞(4)、洋川芎内酯B(5)、7-羟基-3-丁烯基苯酞(6)、Z-藁本内酯(7)、Z-6-羟基-7-甲氧基-藁本内酯(8)、川芎内酯B(9)、欧当归内酯A(10)、东当归内酯B(11)、(3 S,3a R)-3-羟乙基-3a,4,5,6-四氢苯酞(12)、(3 S,3a R,10 R)-(-)-10-羟基苯酞(13)、洋川芎内酯F(14)、新二聚藁本内酯(15)。其中,化合物1、2、8、12、13和15为首次从川芎中分离。所试化合物均对大鼠胸主动脉环有舒张作用,其中化合物1、10、15最高浓度(12μM)舒张率分别为65%、73%、93%(P<0.01),EC 50分别为8.8、8.2、6.2μM。化合物15(20μM)也能显著抑制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构效分析发现,羟基取代位置对苯酞类成分血管舒张活性影响较大,另化合物1活性:消旋体>左旋体>右旋体。  相似文献   

20.
湖北川桂叶精油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川桂 ( Cinnamomum wilsonii Gamble)是中国特有植物 ,主产湖北、四川和湖南 ,在广西、广东、江西和陕西等省区也有分布 ,资源贮量相当丰富。由于其各部位器官均含有挥发油 ,具有比较浓烈的药香气味 ,我国民间历来习惯于利用川桂作为辛辣类佐料 ,烹调制作食品 ,或当作桂皮类中药材用以治疗疾病。因此 ,关于川桂挥发油 (精油 )的化学组成颇为引人关注。我们曾经研究报道过 ,湖北长阳和咸丰两县产川桂叶精油的主成分均为柠檬醛 ,其含量分别高达77.99%和 86.47% [1]。另据报道 ,四川产川桂叶精油的主要成分为芳樟醇 ( 2 4 .1 4% )和 1 ,8-桉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