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参考已发表的猪瘟病毒序列,设计并合成了一对引物,应用RTPCR 技术,扩增了猪瘟兔化弱毒(Hog cholera virus lapinized Chinese strain , HCLV) 和石门强毒株的E0 糖蛋白基因,并将其克隆到pGEMT 载体中,测定了其核苷酸序列,并推导了其氨基酸序列。结果表明我国这两株强弱不同毒株E0 糖蛋白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5-0 % 和94-3 % ,有13 个氨基酸的差异,HCLV 比石门株多了一个潜在的N糖基化位点。将我国这两株病毒与国外已报导的HCV 毒株E0 基因序列进行了比较,发现石门株与日本的两株毒株ALD 和GPE- 同源性较高,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7-4 % 和96-5 % ,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7-4 % 和96-0 % ,而与欧洲Brescia 株和Alfort 株同源性较低,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2-2 % 和86-5 % ,氨基酸同源性为95-2 % 和92-5 % , HCLV 与ALD、GPE- 、Brescia、Alfort 株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5-6 % 、94-9 % 、91-3 % 、85-5 % … 相似文献
2.
采用异硫氰酸胍一步法从480代猪瘟病毒兔化弱毒株(HCLV)脾毒中提取总RNA,以该RNA为模板,进行反转录,然后采用套式PCR扩增出HCLV的囊膜糖蛋白E0基因,琼脂糖凝胶电泳表明其大小与预计相符。将扩增出的E0基因克隆到pGEMT载体中,用自动序列分析仪对其进行序列测定。将测得的序列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国外测得的C株相应序列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它们之间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08%,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8.42%。 相似文献
3.
我国猪瘟病毒兔化弱毒株囊膜糖蛋白E0基因的克隆及序列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异硫氰酸胍一步法从480代猪瘟病毒兔化弱毒株(HCLV)脾毒中提取总RNA,以该RNA为模板,进行反转录,然后采用套式PCR扩增出HCLV的囊膜糖蛋白E0基因,琼脂糖凝胶电泳表明其大小与预计相符.将扩增出的E0基因克隆到pGEM-T载体中,用自动序列分析仪对其进行序列测定.将测得的序列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国外测得的C株相应序列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它们之间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08%,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8.42%.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对表达猪瘟E2囊膜糖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pET—E2的表达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此基础上,对表达的蛋白质进行了纯化。在6mol/L盐酸胍存在的条件下,将包涵体溶解在Tris-HCl中,并直接用于His Band亲和层析。收集过柱产物并透析,在2%SDS条件下,对所得的重组蛋白质进行了定量。重组蛋白质被用来包被96孔ELISA板并应用于免疫猪瘟抗体水平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利用昆虫细胞/杆状病毒系统表达猪瘟病毒(CSFV)E2蛋白,用于E2蛋白功能、开发CSF新型疫苗以及建立相关血清学诊断方法等研究。方法采用RT-PCR扩增CSFV E2基因,将PCR产物克隆到pGEM-T-Easy载体,将该基因插入到pFast-BacHT A载体中,构建重组转座载体后转化DH10Bac感受态细胞,获得重组Bacmid质粒后转染sf9昆虫细胞,传毒3代,对表达蛋白进行Western-blot及免疫组化鉴定。结果成功克隆CSFVE2基因,其核苷酸序列为1119 bp。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表达E2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3×103,Western-blot和免疫组化结果证实表达蛋白能够被CSFV标准阳性血清识别。结论在Bac-to-Bac杆状病毒系统中的成功表达了CSFV E2蛋白,与CSFV标准阳性血清具有较好的反应性。 相似文献
7.
含具有哺乳动物细胞活性的启动子的重组杆状病毒(BacMam病毒)可有效转导多种哺乳动物细胞,并被广泛用于开发新型非复制型载体疫苗.将水泡性口炎病毒G蛋白(VSV-G)基因插入多角体启动子下游,得到经修饰的杆状病毒转移载体,将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ie1启动子控制下的猪瘟病毒E2基因表达盒插入此载体中,构建了BacMam病毒BacMam/G-ie1-E2,以其感染Sf9细胞和转导HeLa细胞,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Western blot分析检测E蛋白的表达,同时用BacMam病毒直接免疫小鼠,用检测猪瘟病毒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检测免疫小鼠血清抗体,用基于CFSE和WST-8的淋巴细胞增殖试验评价其细胞免疫应答.结果显示,BacMam/G-ie1-E2能同时在昆虫细胞和哺乳动物细胞中高效表达E2蛋白,免疫小鼠能诱导产生针对猪瘟病毒的特异性抗体,免疫小鼠脾细胞经猪瘟病毒刺激后能诱导特异性的淋巴细胞增殖.这表明,由BacMam病毒介导的基因转移有望用于开发针对猪瘟病毒的非复制型载体疫苗. 相似文献
8.
为了比较猪瘟病毒 (HCV)野毒株、疫苗株及标准株之间E2基因抗原区域的差异 ,采用RT PCR扩增了HCV石门株、兔化弱毒疫苗株、野毒 0 3及 0 7株的囊膜糖蛋白E2 (gp55)全基因的cDNA片段 ,分别克隆于pGEM T载体中并对其进行了核苷酸序列测定及氨基酸序列的推导 ,同时进行了同源性比较及E2结构与功能的分析。所测 4株HCVE2基因的长度均为1 2 73bp,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均包括部分信号肽序列和完整的跨膜区序列 ,共由 381个氨基酸组成 ;4个毒株E2蛋白N末端的 683位至 690位信号肽序列 (WLLLVTGA)和C末端 1 0 30~1 0 63位跨膜区均为保守序列 ,而且具疏水性 ;N末端抗原功能区中 ,4个E2蛋白与其它所比较序列在位于第 753位至 759位氨基酸处 ,均有一段保守序列RYLASLH ,无一氨基酸发生变异 ,为亲水性 ,在整个E2蛋白抗原谱中抗原性峰值为最高 ,推测对抗原性产生起重要作用 ;4个E2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中均含有 1 5个半胱氨酸 (Cys)残基 ,其数量及位置与国外五株HCV(Brescia ,C ,Alfort.ALD和GPE)完全一致。表明… 相似文献
9.
猪瘟病毒囊膜糖蛋白E2中和表位的定位及其免疫反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瘟病毒(CSFV)囊膜结构糖蛋白E2(gp55)是激发保护性免疫应答的主要抗原蛋白。E^ms和E2与细胞表面受体的相互作用介导病毒对细胞的感染过程。采用抗CSFV中和性单克隆抗体c24/10,淘选噬菌体展示的12肽随机肽库,结合噬菌体拟位免疫反应性分析结果,对CSFV E2蛋白中和表位进行定位。结果表明:F2蛋白的SPTTLR基序(832~837位氨基酸)构成CSFV特异性线性中和表位,基序的第一、二、三位氨基酸是表位与单克隆抗体c24/10结合所必需的氨基酸,也是表位的关键性氨基酸。 相似文献
10.
猪瘟病毒石门株与兔化弱毒株gp55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猪瘟病毒石门系强毒株及兔化弱毒疫苗株(HCLV株)是我国的标准毒株,囊膜糖蛋白gp55(又称E1)是该病毒最重要的保护性抗原。本实验采用反转录PCR扩增了这两个毒株的gp55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1.石门株和兔化弱毒株糖蛋白E1的氨基酸序列含有15个半胱氨酸残基(Cys),其数量及位置与国外4株猪瘟病毒(Alfort、Brescia、ALD和GPE^-)完全一样。E1中Cys的数量及位置的保守性 相似文献
11.
表达猪瘟病毒石门株E0基因重组鸡痘病毒的构建及动物免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PCR从质粒pMD18-T-E0中扩增编码CSFV E0蛋白的基因片段,定向克隆到重组鸡痘病毒表达载体FPV-P11上,进一步构建出重组鸡痘病毒转移载体FPV-pSY-E0.用脂质体将该质粒转染至鸡痘病毒感染的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后,通过蓝斑纯化实验筛选出重组鸡痘病毒FV282-CSFV-E0.PCR证实E0基因已整合至鸡痘病毒基因组中,Western blot检测到重组病毒感染CEF细胞中E0蛋白的表达.重组病毒3次腹腔接种小鼠,ELISA检测血清抗体滴度高达1∶4 096.重组病毒免疫猪3次之后,接种猪瘟病毒强毒进行攻毒试验,结果对免疫组产生75%的保护率,为研制猪瘟活载体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根据猪瘟病毒C株的序列,以计算机辅助设计,化学合成1对引物(PF5648/PR6604),应用RTPCR技术从感染猪血中成功地扩增了我国猪瘟病毒强毒石门株NS23基因片段,大小为957bp,位于NS3基因的中部NTPase和Helicase活性区。克隆后测序,结果表明该段基因产物具有解旋酶超家族全部七个特征性保守序列,包括共同的NTP结合基序A位点(GXGKT/S)和B位点(3hy,2x)D。序列同源性比较表明,石门株与日本的ALD和GPE-株同源性最高,与其它3株猪瘟病毒(C株、Brescia株和Alfort株)的同源性也很高,并与2株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NADL株和SD1株)也有较高的同源性,尤其是由核苷酸序列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大于90%,是瘟病毒属基因组中最保守的区段,这与该基因产物在病毒复制及聚蛋白前体加工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功能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3.
14.
为获得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 CSFV) NS2-3抗原集中区蛋白,并建立CSFV抗体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以CSFV全长基因组质粒为模板,PCR扩增NS2-3抗原表位集中区,利用扩增片段和克隆载体,构建重组表达质粒,命名为pET32a-NS2-3-1.重组表达质粒转化Rosetta (DE3)细胞,利用IPTG诱导表达, SDS-PAGE电泳和Western-blot鉴定重组表达产物.结果表明,重组质粒pET32a-NS2-3-1在28℃诱导5 h得到高效表达,重组蛋白能够与兔抗CSFV阳性血清发生反应.获得CSFV NS2-3抗原集中区蛋白,并且获得的重组蛋白具有抗原性,能够作为CSFV抗体检测的抗原. 相似文献
15.
16.
猪瘟病毒糖蛋白E0基因的克隆及及表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RT-PCR方法扩增分别获得了中国猪瘟病毒强毒石门株和兔化弱毒株糖蛋白E0基因cDNA,并克隆到pGEM T载体中测定其核苷酸序列和推导出其对应氨基酸序列,结果表明这两个毒 间的E0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5.3%,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4%,有14个殖基的差异;与几个代表毒株ALD株、GPE株、Brescia株、Alfort株和国外测得的兔化弱毒C株相应序列进行比较,所测石门病毒核苷酸序列与上述 相似文献
17.
猪瘟病毒衣壳蛋白靶向核酸酶表达系统的建立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猪瘟病毒衣壳蛋白(C)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RT-PCR扩增获得编码猪瘟病毒衣壳蛋白的C基因,将其插入到含有葡萄球菌核酸酶(SN)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SN中,筛选获得重组质粒pcDNA-C-SN。脂质体转染猪肾细胞(PK-15),并经G418稳定筛选,通过RT-PCR、免疫印迹和间接免疫荧光鉴定表达的融合蛋白,体外DNA消化试验检测核酸酶活性。结果表明融合蛋白C-SN在PK-15细胞中获得了稳定表达,能够被兔抗猪瘟病毒衣壳蛋白多抗所识别,并具有良好的核酸酶活性,能够对DNA进行切割。同时,稳定表达融合蛋白C-SN的PK-15细胞系中能够有效抑制猪瘟野毒的增殖,使其感染性降低102~103倍。这些结果为进一步将衣壳蛋白靶向病毒灭活策略应用于抵抗猪瘟病毒感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CSFV强毒感染对猪外周血白细胞的影响,本研究用猪瘟病毒石门株(CSFV SM)感染60日龄仔猪后,分析外周血中CSFV核酸载量动态变化、白细胞亚群变化和白细胞SLAⅠ和SLAⅡDR分子的表达情况。实验结果显示:实验仔猪经CSFV感染后48小时体温升高并可以在血液中检测到CSFV核酸,核酸载量持续升高,在感染后6日(DPI)达到最大值,为2 DPI时核酸载量的104.84±0.98倍;WBC、LYM、PLT数量持续降低,WBC在1DPI和2DPI分别降至65.87%和50.00%,LYM在1~3DPI分别降至70.68%、47.88%和23.29%,PLT数量持续降低,6DPI时仅为初始值的34.59%;NK、γδT、Tc、Th、CD3+CD4+CD8+和CD3-CD4-CD8-淋巴细胞在感染后均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NK细胞在1DPI时减少78.49%,而后变化与1DPI比较差异不显著,γδT、Tc、CD3-CD4-CD8-、CD3+CD4+CD8+在3DPI时分别降至41.74%、43.83%、15.87%和32.96%,Th细胞在感染后持续下降,在6DPI时减少至42.95%;感染后淋巴细胞中表达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