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横断山齿突蟾属一新种(两栖纲:锄足蟾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2年在横断山区考察期间,发现四川木里截族自治县的齿突蟾Scutiger标本在第二性征、趾蹼等特征与已知的各种齿突蟾均不相同,描述为新种木里齿突蟾Scutiger muliensis。  相似文献   

2.
2019年8月,在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徐家坝一溶洞中发现齿蟾雄性成体1只,并采集到12只蝌蚪标本。雄性成体标本形态特征与红点齿蟾(Oreolalax rhodostigmatus)模式产地标本相符:即鼓膜明显,有鼓环,雄性第一、二指上婚刺粗大,内外掌突长椭圆形,极显著,排成倒“八”形;体侧有10余个极显著的橘红色或浅黄圆疣;腋腺及股后腺大而圆,橘红色。蝌蚪体形肥大,紫色或无色透明,第一行短唇齿的下方,又有一行短唇齿位于左、右第一和二行唇齿之间,两口角处副突多,且有小齿。故鉴定为红点齿蟾,为云南省两栖动物分布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3.
宁陕齿突蟾蝌蚪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齿突蟾属(ScutigerTheobald,1868)包括齿突蟾亚属(ScutigerDubois,1980)和猫眼蟾亚属(AelurophryneFei,Ye and Li,1989),前者已知有10种,后者7种(费梁等,2005)。在我国有8种齿突蟾亚属物种分布于我国西南和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其中发现于陕西省宁陕县平河梁的宁陕齿突蟾(S·ningshanensis)是分布最东北的特有珍稀物种。尽管经过20多年来的多次采集,至今仅获得模式和配模标本,对其生物学特性了解甚少(方荣盛,1985;梁刚等,1989;费梁,1999),为这一珍稀齿突蟾的保护带来很大困难。蝌蚪是无尾两栖动物生命史中的一个重要时期,大约有四分之三…  相似文献   

4.
普雄齿蟾生态习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雄齿蟾在四川越西县普雄的高山区是一个优势种,栖于小流溪和沼泽地。发现了该蟾的越冬巢穴,6至7月是它们的繁殖期。雌雄性比为1:1.4。雌蟾产卵127(105—151)粒,卵群多成条状或团状。蝌蚪底栖。对43只成蟾的胃容物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刘、胡(1961)曾报道四川峨眉山有无尾类25种,有尾类2种。后经多次采集,又获得两栖动物5种,即龙洞山溪鲵Batrachuperus longdongensis、沙坪角蟾 Magophrys shapi-ngensis、宝兴齿蟾Oreolalax popei、四川湍蛙Staurois mantzorum和本文描述的峰斑蛙Rana chevronta,新种。到目前为止,峨眉山共有两栖动物32种,其区系成分兼有华中区和西南区的特点,为两区之过渡地带。现将峰斑蛙新种描述于下。  相似文献   

6.
对大巴山区四川南江的一种齿蟾标本作了深入研究,认为与我国已知齿蟾属  相似文献   

7.
峨眉髭蟾早期胚胎发育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峨眉髭蟾(Vibrissaphora boringii Liu)的外部形态,刘承钊等(1945,1950,1961)曾有记载;有关该蟾的生物学和生态学方面的资料,费梁等(1984)也作过报道,并对分布于四川峨眉山和贵州梵净山两地的成蟾和蝌蚪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比较,这些资料有助于了解我国特有的珍贵蛙类——峨眉髭蟾的概况。但是,有关峨眉髭蟾的胚胎发育资料尚未见有报道。1982年我们曾对峨眉髭蟾的近缘种雷山髭蟾(Vi  相似文献   

8.
宁陕齿突蟾的补充描述及地理分布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采自河南省伏牛山区的角蟾科成体标本和蝌蚪进行形态学观察、测量和统计分析,并依据分子生物学比较结果,确定该标本为宁陕齿突蟾Scutiger ningshanensis.对其进行再研究发现,宁陕齿突蟾伏牛山居群与模式产地居群的主要特征共同之处为,吻端钝圆;瞳孔纵裂;肩背部前方有长方形深褐色斑,背部大疣粒断续相连形成4条纵行肤褶.补充描述了伏牛山居群的形态学特征和生态习性,伏牛山居群雌雄蟾的胸部均有两对密布角质刺的胸腺;雄蟾前臂粗壮,前臂内侧密布黑色角质刺;第1~3指着生黑色婚刺;雌蟾腋下散布大量白色疣粒;成熟卵径3 mm、动物极黄灰色、植物极乳黄色;5月中旬至6月为繁殖季节;蝌蚪发育需越冬.宁陕齿突蟾在河南伏牛山的发现,使角蟾科动物的分布向东延伸了近4个经度.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研究高海拔锄足蟾的属间分类及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对所属的齿蟾属Oreolalax、齿突蟾属Scutiger的齿突蟾亚属Scutiger,(Scutiger)和猫眼蟾亚属Scutiger(Aelurophryne)的成体外形和骨骼、蝌蚪的形态以及核型等24个性状进行综合分析,同时探讨了属间亲缘关系。结果表明:齿蟾属较原始,齿突蟾属较特化,它们可能起源于共同的祖先——原始齿蟾。在齿突蟾属中猫眼蟾亚属比齿突蟾亚属更为特化,后者与齿蟾属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近。它们的分化与青藏高原的抬开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采用骨龄学方法研究了雌性宁陕齿突蟾(Scutiger ningshanensis)的年龄、寿命和世代时间。研究结果表明,雌性宁陕齿突蟾的寿命至少可达8年,表明它是一种长寿命两栖动物。雌性宁陕齿突蟾的世代时间(性成熟年龄)为6年,其中蝌蚪期3年。本文得到的雌性宁陕齿突蟾世代时间为该种有效种群大小的估算、种群历史动态和历史生物地理学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