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中国动物地理学研究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当今中国动物地理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作者就以下三个方面,提出自己的见解:1 在动物地理区划研究中,加强地理迭合探讨,有助于解决我国境内古北-东洋分界线的争议和关于建立“西藏界”的建议;2 在栖息地研究中应加强综合观点,景观动物生态地理学方向值得提倡;3 文化生物地理学研究中,应注意我国具有十分悠久农业文化历史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国南方早更新世主要哺乳动物群层序对比和动物地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南方早更新世哺乳动物群中学术界十分关注是含巨猿的\"巨猿动物群\"。上世纪50年代广西仅发现个别有确切层位的巨猿地点,现已扩展到鄂、桂、黔、琼和渝5省市12个地点;同时也发现了重要的人猿超科化石及文化遗存。这对探讨人类进化和古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依动物群和年代学的研究,本文将早更新世哺乳动物群划分为早、中、晚三期。根据多重地层划分和对比,文中对含哺乳动物主要层位(遗址)的厘定、层序对比提出了一些不同的意见,以供讨论;同时对我国南北动物地理区系间过渡带作了必要的阐明。 相似文献
3.
以中国动物地理亚区统计了1976年郑作新出版的《中国鸟类分布名录》和2005年郑光美主编出版的《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中繁殖鸟类的分布数据,结果显示:在1976年前,中国鸟类丰富度最高的动物地理亚区为西南山地亚区,其次为滇南山地亚区,而以羌塘高原亚区鸟类物种丰富度最低,黄淮平原亚区次差。2005年,鸟类丰富度最高、次高及最低的亚区与1976年相同,次差的亚区为台湾亚区。自1976年至2005年,鸟类物种丰富度在不同亚区出现明显的增加,平均每个亚区分布物种数由1976年的232种增至2005年的281种,而且具有很大的相关性;其中滇南山地亚区增加种类最多,而羌塘高原亚区和东部草原亚区增加的幅度最大;在海南岛和台湾亚区则变化较小。这些可能是由于物种在不同亚区间存在的可能扩散通道和岛屿型稳定气候及地理隔离限制了物种与其它亚区间的扩散等造成的。这些变化不仅与Leietal.(2007)提出的\"地理隔离\"假设结论比较一致,与雷富民等(2006)提出的西南山地-横断山区为中国鸟类特有种物种多样性中心和西南山地为物种分化中心等观点一致,而且进一步显示西南山地亚区鸟类物种有向滇南山地亚区扩散的现象,并且依然在持续中。用聚类... 相似文献
4.
关于《中国动物地理区划》的修改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按:1975年12月26日“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在成都召开了《中国自然地理概论》一书第八章“动物地理”初稿的审稿会议。与会代表讨论了1959年由“中国科学院自然区划工作委员会”制定的《中国动物地理区划》,根据新的资料,对该区划作了若干修订。会后又依据代表们提供的资料和其它有关材料作了补充。为引起各方面注意和展开讨论,特将修订的意见,整理发表。 参加讨论的有来自四川省生物研究所、四川省林业局、四川大学生物系、成都动物园、四川省卫生防疫站、云南大学生物系、云南省动物研究所、陕西省生物资源考察队、上海自然博物馆、广东省昆虫研究听、东北林学院、黑龙江省资源动物调查办公室、中国人民解放军59175部队、内蒙古大学生物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的18位代表。本文整理后又经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地理研究所的有关同志讨论后才定稿。 相似文献
5.
中国第四纪哺乳动物地理区划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国第四纪哺乳动物地理区可划分为古北界的北方区及其东北亚区,属东洋界的南方区及其东部位于二者之间的过渡区。南北两个区系的雏型早已出现,但非常明确而具体,且涉及到几乎各主要哺乳动物目主要始于更新世的早期,北方区与南方区的分异在中更新世已基本稳定,其界线大约位于秦岭山嵴。晚更新世时,南北之间的界线从秦岭的某个地段转向南,沿阿坝若尔盖等地青藏高原的东缘而下,从而为现代动物地理区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东部过 相似文献
6.
将贵州101种爬行动物在贵州五个动物地理省中有或无分布作为二元状态,用联合系数来表征两动物地理省问爬行类种类组成的相似程度,以类平均法进行聚类。聚类结果表明黔北、黔中、黔南三个动物地理省先聚为一类,再与黔东南的动物地理省聚为一类,最后与黔西动物地理省聚成一类。 相似文献
7.
8.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2012,(10):58-58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中国比较医学杂志》投稿系统现已开通。1.向《中国实验动物学报》投稿,请登录(http://zgsydw.alljournal.i:ac.cn/sydwybjyx/ch/index.aspx)注册后按照提示投稿。 相似文献
9.
青藏高原动物地理区的地位和东部界线问题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从历史时空的角度分析了青藏高原地区发生的鱼类区系的变化过程,和高原鱼类区系演化的相对独立性,认为这一鱼类区系的分化直接反映了高原隆升事件,并应当在动物地理区划上得到客观反映,即将青藏高原作为一个独立的区划单元。由于青藏高原的隆升和造成古北区、东洋区分化的第三纪末、第四纪初的全球性气候变冷在时间上相近、波及的范围都巨大,共同促成了欧亚大陆古北区、东洋区和青藏高原区特有类群的分化,作为对这些地史事件反映的青藏高原区、古北区和东洋区,在动物地理区划上应该具有相同的地位.另外,依据高原鱼类的分布范围和青藏高原对非高原鱼类的阻碍作用,讨论了青藏高原的界限及其划分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09,17(3):F0004-F0004
一、本刊的性质、报道范围和栏目设置本刊是中国实验动物学会主办的全国性高级学术刊物(双月刊),以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为宗旨,征稿的范围是与实验动物及动物实验相关的生命科学各分支学科,栏目设置包括研究报告、研究快报和综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