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PCR-SSCP方法对分离自23个紫花苜蓿品种的42株供试根瘤菌和2株苜蓿根瘤菌参比菌株Sinorhi-zobium meliloti、Sinorhizobium medica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紫花苜蓿根瘤菌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在16S rDNA的V2~V3区段中有12种不同的等位基因,V4~V5区段有13种不同的等位基因,基因型27个;大部分供试菌株的基因型各不相同,来自同一品种菌株之间表现出不同的基因型,来自不同品种的菌株却表现出相同的基因型;9株供试菌株在V2~V3区段的基因型与参比菌株S.meliloti相同,所有供试菌株的基因型与参比菌株S.medica都不同. 相似文献
2.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为严格的异花授粉植物,其授粉主要由蜂类进行。作者对10个不同品种紫花苜蓿的花萼直径、花冠长度、花朵密度、花蜜量及花蜜糖组成等花部特征与访花蜂数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花部特征对访花蜂数的影响依次为: 单位面积花蜜量(r=0.93,P<0.01) >花朵密度(r=0.92,P<0.01) > 蔗糖含量(r=0.82,P<0.05) > 花冠长度(r=0.77,P<0.05) > 单花花蜜量(r=0.71,P<0.05)。对不同品种紫花苜蓿分别利用花部特征和访花蜂数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小组划分虽然有所不同,但都能分为相同的两大组,即:阿尔冈津、陕北、L173、WL323和拉达克聚为一大组,而三得利、德福、赛特、Prime和德宝聚为另一大组。作者认为,花朵的大小是造成紫花苜蓿各品种间的蜜蜂拜访数量差异的首要因素,再次是花蜜量的多少,最后是花朵的颜色。 相似文献
3.
紫花苜蓿花部特征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子进化研究中所遇到的一个常见问题是某些基因的目标区域进化较快而难以用特定引物在不同种属间进行有效扩增,这将影响到整个实验的进程和全部结果的综合分析。虽然巢式和半巢式PCR等能显著提高扩增的特异性,而应用于高变异区的扩增结果仍是杂带多或涂抹严重,不能满足后续实验需要。在果蝇Fak56D基因的研究中需要扩增不同属及黑腹果蝇种组不同种亚组的相关片段,由于该DNA区域变异较显著,常用扩增方法对大部分材料的效果都很不理想。实验创造性组合了一套经济实用的扩增方法,即巢式或半巢式PCR结合定向DNA片段胶回收技术的三步扩增法,得到了令人满意的扩增结果,为下一步的克隆、测序等研究创造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5.
桃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采用RAPD技术,利用200个引物筛选的22个10碱基随机引物对桃182个变种,类型,品种进行DNA扩增。对扩增位点上的带型分析,观察到有的引的在某一位点上明显有带的分离,且S65,S459,S167,S60引物在这一位点可以包含一个类群或几个类群全部的供试品种,变种或类型,但各类群都没有各自独特的特征带。聚类图分析表明,来源无性系的品种遗传一致度最大达0.990;有的品种也表现出较大遗传一致度的为0.985;也有的品种的遗传一致度较低,范围在0.686-0.831之间。对桃的分类,以水蜜桃,寿星桃,垂枝桃作为类群划分较明晰,其它品种的类群划分则较困难,从而也说明了原产中国的桃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丰富。 相似文献
6.
运用RAPD技术对乌龟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用20个随机引物对24个个体的基因组DNA进行了PCR扩增,一共扩增出3288条DNA片段,平均每个个体扩增出137条带。在检测到的137个位点中,多态位点数为119个,占869%,标记的分子量在0.2kb-3kb之间。个体间最大的遗传距离为0467,个体间最小的遗传距离为0168。24个个体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324+00631。表明乌龟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采用类平均聚类法(NJTREE)构建了24个个体相互关系的分支图。24个个体被分为几个类群,显示种内遗传差异较大,可能存在不同种群。本研究为乌龟的种质保护、合理开发利用以及选择育种提供了新的分析参数。 相似文献
7.
苍术DNA分离及RAPD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用新鲜的或-75℃保存的苍术〔Atractylodeslancea(Thunb.)DC.〕叶片提取DNA,产量分别为40ng/mg鲜重和10ng/mg鲜重左右,分离出的DNA的OD260/OD280值均大于19,可用于RAPD试验。用8种引物对苍术4个居群的DNA进行扩增,单个10碱基的引物扩增出的RAPD标记在1~15之间,多态位点百分率南苍术为4750%,北苍术为4540%,遗传相似度值南苍术为085,北苍术为087。结果表明,南苍术的遗传多样性略高于北苍术。 相似文献
8.
多叶重楼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应用RAPD技术检测了多叶重楼(Paris polyphyfzo)2个变种4个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并与1个凌云重楼(P.cronquistii)居群进行了比较。选择的16个随机引物在5个居群中共检测到246个多态位点。在居群水平上,滇重楼2个居群的多态位点百分比(PP鳓分别为57.43%和54.67%,Shannon指数分别为0.3080和0.2830;七叶一枝花2个居群的PPB分别为56.33%和57.75%,Shannon指数分别为0、3080和0.3293。在变种水平上,滇重楼的PPB为75.14%,Shannon指数为0.3922,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3085;七叶一枝花的PPB为80.31%,Shannon指数为0.3992,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3726;在种的水平PPB达92.05%,遗传分化系数Gst达0.5151。聚类分析显示滇重楼和七叶一枝花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而与凌云重楼遗传距离较远。此结果从分子水平上支持了过去将滇重楼和七叶一枝花划分为1个种下2个变种的形态分类观点。 相似文献
9.
对我们种质库中的29份番茄材料的观察结果,证明其中至少保存有10对以上的形态学基因的变异,10对基因将可提供不同基因重组的巨大可能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种质资源库保存遗传多样性的潜力。对取自种质库中的6份樱桃番茄材料所配制的7个F1代果实品质的性状调查结果初步显示,有些品质性状存在优于市场上销售品的可能。用18个引物对6个樱桃番茄亲本及其所配制的8个F1进行RAPD扩增的结果,有12个引物可以扩增,不同引物能显示被检测种质多态性的相对能力也不相同。既能在多数材料中扩增,又能够有效的显示多态性的引物分别是:A11,K05,C15和A17,其中K05和A11能产生最多的扩增带。另外,引物A11和C19可用于2013B,B11可用于2018A杂交种的纯度检验。并初步探讨了双引物扩增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宁夏枸杞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3个经筛选在样品间具多态性的10碱基随机引物,对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4个主要栽培品种及3个宁夏野生枸杞的总DNA进行PCR扩增。在样品间共产生123条RAPD标记带,其中多态性带68条,多态性百分比为55.28%;以Ntsyspc2.1软件计算样品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并进行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宁夏枸杞栽培品种间遗传关系较近,特别是宁杞1号和宁杞2号,相似性系数达81.82%;而野生枸杞与栽培品种间遗传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11.
采用外生殖器结构特征和RAPD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2个层次研究分析了武昌獾蛛Trochosa wuchangensis自然种群的种内遗传差异性.2种方法的结果一致表明武昌獾蛛的自然种群内存在变异,即使同一地理种群的武昌獾蛛也有多种变异类型,且该种内变异并不完全是因分布地域不同而产生的.用这2种手段在对其雌性成体进行研究时发现可明显分为3大类型,以武昌獾蛛外生殖器结构为鉴定依据,这3大类型分别为:(1)两垂兜间合抱部分梨形,长≤宽;纳精囊远端分叶时内叶稍短于外叶.(2)两垂兜间合抱部分梨形,长>宽;内叶明显短于外叶.(3)两垂兜间合抱部分窄长,长>宽;外叶明显细.用武昌獾蛛雌性成体的外生殖器结构特征为依据划分的这3种类型与依据其RAPD谱带特征所进行的类型划分基本一致.对1型和2型内个体间的遗传相似度进行方差分析表明,2型内个体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但1型内个体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研究还表明性别不同的武昌獾蛛成体的RAPD谱带也有差异,用随机引物S92扩增的253 bp的片段为雄性武昌獾蛛的种的特异性片段.不同生长发育期的武昌獾蛛也存在种内遗传差异,引物S82和S266对不同生长发育期的武昌獾蛛样本的RAPD扩增中就显示其相互间存在不一致的谱带特征.经统计分析发现成熟个体的谱带类型稳定,变化较小;未成熟个体的谱带类型不稳定,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2.
采用RAPD技术分析二元杂交和三元杂交半番鸭之间的基因组DNA的遗传多样性。从3组的6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3个引物K16、K18、P11。3个引物中,共扩增出209条带,分子量约在300~3000bp之间,8个样品共有的条带数只有9条,占4.3%,反映了品种间的遗传变异。根据扩增得到的RAPD图谱计算了不同样品间的遗传距离(D)和遗传相似系数,并用非加权配对算术平均法(UPGMA)进行聚类分析,绘制它们的分子进化树。结果表明,湛江地区内利用杂种优势生产的半番鸭,二元杂交与三元杂交品种之间及同种类雌雄个体间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遗传变异较高,遗传多样性较丰富,为番鸭的遗传育种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外来入侵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居群间遗传差异分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采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提取外来入侵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总DNA,并应用RAPD技术分析了浙沪地区4个加拿大一枝黄花居群间的遗传分化。结果表明:(1)2×CTAB法提取的DNA具有较好的完整性,能较好地去除蛋白质、酚类和多糖杂质,是比较适合加拿大一枝黄花总DNA提取的方法;(2)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遗传多态性非常高, 13个引物在4个居群中共检测到102条扩增片段,多态带84条,多态率达到82.35%;特有带41条,占40.20%。居群之间的多态性分别是上海嘉定(73.13%) > 嘉兴乍浦(68.97%) > 杭州(68.42%) > 金华(57.14%);(3)13个引物检测的平均纯合度(J)为0.38,平均杂合度(H)为0.62;(4)Ne i基因相似系数、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表明,加拿大一枝黄花不同居群间的遗传差异程度较大,居群间的遗传分化与地理位置存在对应关系;(5)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入侵居群的适应性进化与杂草特性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4.
15.
利用17个随机引物对32份莲属(Nelumbo)品种资源进行RA PD分析.扩增形成207条谱带,其中多态带193条,占93.23%,显示该属植物在我国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还表明:(1)莲属种质资源可分为3个品种群:花莲、子莲和藕莲,与传统的园艺学分类相吻合.(2)美洲黄莲与中国莲的花莲之间在DNA水平上差异不大,遗传背景与花莲更相似.(3)藕莲、子莲和花莲可能由不同遗传背景的野莲演化而来. 相似文献
16.
17.
18.
华东竹黄菌不同居群遗传分化的RAPD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竹黄地理居群间的遗传分化,本研究采用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分子标记技术对江苏、安徽和浙江3省的8个居群共32个竹黄样本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从50个RAPD引物中筛选得到了5个随机引物,对供试材料的DNA进行扩增,共检测出77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52个,多态性位点比率为67.53%.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这8个居群分为三类:安吉居群、临安居群、宜兴居群、广德居群和泾县居群聚为一类;宁国居群和休宁居群聚为一类;淳安居群单独为一类.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8个竹黄居群中,淳安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安吉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最低.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信息指数均表明竹黄物种水平的遗传多样性高于居群水平. 相似文献
19.
20.
棕色棉和绿色棉遗传多样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用240条随机引物,从中筛选出6条对棕色棉新彩1、新彩2和绿色棉新彩3、新彩4及47个彩色棉品种间杂种作了RAPD多态性分析,并在棕色棉、绿色棉和棕绿彩棉3个水平进行聚类和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棕色棉之间、绿色棉之间及棕绿彩棉之间的遗传距离和相似性差异不显著,它反映了棕、绿彩棉之间的遗传基础比较狭窄,遗传多样性水平相当。可能是因为共同的基础种质资源、相同的育种目标及相近的育种方法造成此结果。Abstract:Genetic diversity analysis of brown cotton Xincai 1 and Xincai 2 and green cotton Xincai 3 and Xincai 4 and other 47 color cottons was conducted by the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sm DNA (RAPD) techniques,using 6 random primers.Cluster and similarity analysis of these cottons showed that the differences in genetic relationship and similarity among the brown cottons,green cottons and brown-green cottons are not remarkable.The results also reflect that the genetic bases of the brown and green cottons are narrow,and they are at the same genetic diversity level.These results are probably due to the same basic germplasms,the same breeding aims and the similar breeding approache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