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microRNA-21(miR-21)是一种内源性非编码RNA,在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调控作用。近年来,miR-21作为广泛研究的miRNA,其在皮肤相关疾病及创伤愈合中的作用备受关注。研究表明,miR-21作为一个“广泛因子”,通过抑制不同靶基因(PTEN、TIMP、PDCD4等)的转录翻译过程,影响不同细胞(角质形成细胞、T细胞、纤维细胞等)的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同时,还能通过不同信号通路,促进炎症的发生,在皮肤肿瘤、皮肤免疫性疾病、皮肤炎症性疾病、皮肤创伤及瘢痕组织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回顾了miR-21在不同的皮肤疾病(黑色素瘤、皮肤鳞状细胞癌、T细胞淋巴瘤、银屑病、硬皮病等)和创伤愈合中的参与机制,旨在深化对miR-21分子在皮肤相关疾病和创伤愈合中的认识,表明miR-21除了有作为皮肤性疾病诊断的生物标志物潜力和评价药物疗效的能力外,更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治疗手段,为临床治疗难题提供新方向。  相似文献   

2.
建立稳定的树鼩(Tupaiabelangeri)皮肤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培养体系,可为有关此类细胞的实验和疾病树鼩细胞模型提供技术支持。取树鼩大腿内侧皮肤用组织块贴壁法和胶原酶Ⅰ消化法分离皮肤细胞,胰蛋白酶差别消化法纯化细胞;用MEM(10%FBS)完全培养基和含低血清生长添加物(LSGS)的培养基培养细胞;免疫荧光和蛋白印迹法鉴定细胞,并测定细胞的生长、冻存和复苏特性。经树鼩皮肤细胞分离效果比较,胶原酶消化法比组织块贴壁法更适合用于树鼩原代皮肤细胞分离;对分离及冻存复苏后细胞生长状况观察比较发现,添加了LSGS的MEM培养基更利于细胞存活、生长;细胞形态观察、免疫荧光和蛋白印迹检测鉴定所分离的细胞为树鼩皮肤成纤维细胞。成功建立了树鼩原代皮肤细胞的分离、纯化方法,并优化了该细胞的培养条件。  相似文献   

3.
组织工程皮肤是通过培养功能细胞,将其与细胞外基质及支架材料互相作用,制成的具有生物活性的人工皮肤替代物。组织工程皮肤的发展为修复皮肤创面,重建皮肤功能,治疗皮肤病提供了新的方法。本文从皮肤种子细胞培养、真皮支架材料和体外构建活性复合皮三个方面对组织工程皮肤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目前组织工程皮肤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原有的皮肤供区不足、免疫排斥、传播疾病等各种问题。新的种子细胞和支架材料逐渐成熟,并逐渐应用于临床治疗;在种子细胞和真皮替代物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复合皮肤可以更快速的促进缺损皮肤的愈合,但与在体皮肤比较尚有差距。组织工程皮肤是理想的皮肤替代物,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未来的研究应该着眼于模仿机体皮肤的生理结构和功能,使愈合后的皮肤与在体皮肤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4.
组织工程皮肤是通过培养功能细胞,将其与细胞外基质及支架材料互相作用,制成的具有生物活性的人工皮肤替代物。组织工程皮肤的发展为修复皮肤创面,重建皮肤功能,治疗皮肤病提供了新的方法。本文从皮肤种子细胞培养、真皮支架材料和体外构建活性复合皮三个方面对组织工程皮肤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目前组织工程皮肤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原有的皮肤供区不足、免疫排斥、传播疾病等各种问题。新的种子细胞和支架材料逐渐成熟,并逐渐应用于临床治疗;在种子细胞和真皮替代物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复合皮肤可以更快速的促进缺损皮肤的愈合,但与在体皮肤比较尚有差距。组织工程皮肤是理想的皮肤替代物,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未来的研究应该着眼于模仿机体皮肤的生理结构和功能,使愈合后的皮肤与在体皮肤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5.
科研快讯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32):6401-6404
《细胞-干细胞》:研究将皮肤细胞"改编"成脑神经细胞美国研究人员首次把普通皮肤细胞"改编"成大脑神经细胞,给治疗阿尔兹海默氏症、帕金森病等大脑神经疾病带来新希望。  相似文献   

6.
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在不同培养系统中的生长代谢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面积烧伤病人及多种皮肤溃疡病人很难用自体皮肤移植来进行治疗.早期治疗方法采用尸体来源的皮肤移植,但由于来源有限、且有传播疾病的危险,因此应用组织工程技术构建生物活性人工皮肤已成为近十几年来在组织工程和创伤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已有几种人工皮肤成功地走向临床[1].然而,在构建大面积皮肤组织过程中,如何大量制备皮肤种子细胞仍然是一大棘手的难题,成为人体皮肤组织工程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关键.获得大量扩增的皮肤细胞,解决种子细胞的供应问题,是构建人工皮肤的一个关键.  相似文献   

7.
《生物磁学》2011,(15):I0001-I0002
日本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论文说。在利用人体皮肤细胞培养(iPS细胞)时,很可能只有混在其中的一种特定细胞才能发育成iPS细胞,而这种细胞本身就具有万能性。这一发现有可能颠覆京都大学教授山中伸弥提出的原有学说。  相似文献   

8.
目的设计一套生物反应器,能针对不同支架材料———细胞复合物进行构建组织工程皮肤。方法根据皮肤的自身生长特点和不同支架材料-细胞复合物的特性,模拟皮肤的生长环境和力学环境,通过生物反应器解决组织工程皮肤构建中支架的装夹和气液界面问题。结果生物反应器由控制系统和生物反应器主体两部分构成,能提供对多种皮肤细胞复合物的动态培养。结论皮肤生物反应器能够满足不同组织工程皮肤产品的需要。能够形成气液界面和模拟生物力学的刺激。  相似文献   

9.
在诱导皮肤细胞等人体细胞重组成千细胞的过程中,科学界一般使用4个调节蛋白。但现在,英国科学家表示,通过在这一过程中多添加两个调控因子,他们将获得人体干细胞的效率提高了100倍。与此同时,该方法也能以更快的速度得到质量更好的干细胞。  相似文献   

10.
朗格汉斯细胞位于黏膜状组织和皮肤分层鳞状上皮,是高度专职的抗原呈递细胞家族成员,也是表皮中唯一的树突细胞。其作为一种皮肤免疫细胞,在摄取、加工处理和呈递抗原及诱导 T 细胞反应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机体皮肤或黏膜在遭遇不同病原微生物入侵时,朗格汉斯细胞与病原体的相互作用及引起后续免疫反应的机制存在差异。本文就朗格汉斯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一些病毒感染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皮肤刺激试验是临床前安全评价的常见项目,由于3R原则的发展,现逐渐采用体外皮肤检测模型来替代传统的动物实验。然而在国内皮肤模型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种子细胞和支架材料是目前研究的主要内容。原代细胞和永生化细胞是皮肤刺激试验模型的种子细胞中较常用的两类。支架材料应用较广的是天然材料、合成材料和复合材料,而国外批量生产的模型中支架材料现阶段还是以天然材料为主。随着科技发展纳米技术也被利用来制备支架材料,使得皮肤模型的研究进入更深的领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不同组织来源的细胞生成iPS细胞的效率,获得高效制备iPS细胞的组织类型.方法:通过四种逆转录病毒(OCT4/SOX2/KLF4/c-MYC)转染羊水细胞、绒毛细胞和皮肤成纤维细胞,建立不同组织来源的iPS细胞系.结果:我们建立了羊水、绒毛细胞和皮肤细胞三个不同组织来源的iPS细胞系,并对其多能性基因Oct4、Nanog以及分子表面标记Tra-1.60以及体外分化为三个胚层能力进行鉴定,发现利用羊水细胞建立iPS细胞的效率显著高于绒毛细胞和皮肤细胞.结论:羊水细胞可能是制备iPS细胞的理想细胞类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一种周期短、成本低的成年小鼠原代皮肤成纤维细胞分离培养方法,并探索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取8~12周龄BALB/c小鼠背部、尾尖、耳部皮肤,配制2种血清的细胞培养液,采用组织块贴壁法、酶消化法、酶消化组织块贴壁法进行原代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通过显微镜观察比较原代细胞的数量、形态、培养周期及纯度;通过免疫荧光、CCK-8、UVB辐照、流式细胞术进行生物学特性鉴别。结果:背部皮肤组织块贴壁使用Gibco胎牛血清培养7 d无细胞游出,CLARK特级胎牛血清细胞游出较多。背部皮肤经酶消化法得到细胞贴壁少;经组织块贴壁法细胞生长慢,培养周期长;酶消化组织块贴壁法细胞游出速度快、数量多、呈长梭形。尾尖取材量少,得到细胞少;耳部皮肤取材方便,但细胞纯度低。CCK8增殖曲线呈S型;相较于对照组,UVB辐照后细胞凋亡率增高17%。结论:CLARK特级胎牛血清、背部皮肤取材、酶消化组织块贴壁法是培养成年小鼠原代皮肤成纤维细胞最优的方案,可增加细胞得量、缩短培养周期,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4.
《生物磁学》2009,(18):I0003-I0003
欧洲研究人员9月13日在英国《自然-细胞生物学》杂志网络版上发表报告说,他们发现两种蛋白质能控制皮肤干细胞转化成皮肤细胞。这一发现将有助于研究人员更好地了解皮肤生成机理及皮肤癌的致病原因等。  相似文献   

15.
KM突变小鼠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的免疫学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彦红  刘颖  黄澜  徐艳峰  朱华  马春梅  秦川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12,20(2):54-58,I0004,I0005
目的 观察KM突变小鼠皮肤慢性炎症的病理变化,探讨该小鼠皮肤免疫学改变.方法 通过外部特征、常规HE病理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特染方法对3月龄、6月龄KM突变小鼠皮肤炎症细胞及炎症因子进行检测并与KM野生小鼠皮肤炎症细胞及炎症因子浸润进行比较.结果 KM突变小鼠皮肤毛稀、皮屑、皮皱等;组织病理表皮细胞坏死,上皮角化过度或不全,颗粒层增厚,基底细胞层水肿,真皮浅层血管扩张,结缔组织炎细胞浸润等,皮肤CD3+、CD4+T细胞、巨噬细胞、肥大细胞等增多,同时炎症因子IL-6、IL-22、TNF-α、IFN-γ等增多;且这些炎症细胞及炎症因子浸润3月龄较6月龄增多.结论 KM自发突变小鼠皮肤组织出现自发的慢性炎症病变,与人类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变有相类似的病理改变和细胞分子改变,有望培育成为一种新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6.
外泌体是直径在30-100 nm左右的囊泡结构。作为一种活细胞分泌的亚细胞成分,外泌体广泛参与细胞之间的交流,并可以作为干细胞的旁分泌因子来发挥生物学效应。研究发现外泌体可以参与皮肤组织修复与再生的各个过程,通过促进皮肤细胞的增殖迁移,促进血管新生,调节免疫反应来促进创伤愈合与皮肤组织再生,为进一步实现无细胞治疗提供了新的实现途径。对于某些慢性创面,例如糖尿病性皮肤溃疡等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就外泌体在皮肤修复与再生中作用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皮肤疤痕组织形成过程中皮肤干细胞分布、增殖分化迁移特征,初步探讨这些特征与皮肤创伤修复的关系。方法利用眼科显微外科剪对2日龄昆明小鼠背部皮肤进行人工统一造创,定期获取皮肤创面样品,常规病理染色观察创面愈合形态;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法,以细胞转录因子Sox2和角蛋白14抗体分别检测皮肤干细胞的分布及干细胞增殖分化时所形成的短暂扩增细胞,并结合细胞增殖EdU荧光染色初步分析皮肤干细胞的迁移方向。结果创面愈合过程中表皮层中表达Sox2的阳性细胞逐渐连贯,并且发现真皮乳头层中Sox2和角蛋白14同时大量表达,可见致密细胞网和向下凸起的新生毛囊样结构形成。同时,创面愈合初期细胞迁移主要由创面底部开始,向上迁移并填充创面。结论创面愈合过程中,创面底部皮肤干细胞首先开始大量分裂增殖,并向创面迁移,创面上部皮肤干细胞分裂增殖迟于创面底部;迁移的皮肤干细胞以不对称分裂的形式增殖形成大量短暂扩增细胞,并在增厚的疤痕乳头层部位形成毛囊样结构填充皮肤疤痕。  相似文献   

18.
受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绕过iPS细胞步骤,首次直接将实验鼠的皮肤细胞转化成神经细胞的影响。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干细胞和癌症研究所绕过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细胞)这一中间环节,直接将成人体皮肤细胞变为血液细胞。这意味着那些因为手术或者贫血治疗等而需要血液的患者,  相似文献   

19.
《生物学通报》2004,39(5):38-38
澳大利亚研究人员最近研制出一种新的细胞生长液,能使伤口迅速愈合。这种新型细胞生长液的成分与传统生长液不同,没有采用价格昂贵的动物血清,主要由玻璃粘连蛋白和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I)组成,所以成本大大降低。据该研究项目负责人、昆士兰理工大学的齐·厄普顿介绍,对于大面积的皮肤创伤,可先在实验室里用这种细胞生长液培养出伤者皮肤细胞,再把新细胞敷到创面上,就能帮助皮肤愈合。研究发现,细胞在这种生长液中的生长速度比在牛血清中快。厄普顿说,对于小面积的皮肤创伤,可望直接将这种生长液喷敷到伤口上,无需再培养皮肤细胞。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Egr-1和PTEN在皮肤鳞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100例在我院经病理学诊断为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以及100例健康对照的组织样本,采用免疫组化法SP法检测在皮肤鳞癌中Egr-1和PTEN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肿瘤转移的关系。结果: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Egr-1和PTEN的表达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织(P0.05);发生远处转移的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Egr-1水平明显高于未转移者(P0.05)PTEN的表达显著低于未发生远处转移的患者(P0.05)。结论:Egr-1和PTEN在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中表达明显增高,并与癌组织远处转移密切相关,二者可能作为皮肤鳞癌诊断和预后评估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