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达赉湖自然保护区冬春季鸟类生物多样性与生境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2004年4月-5月,利用样带法对达赉湖自然保护区5种主要生境类型中冬春季鸟类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利用Shannon-Wiener指数和Smith相关性系数分析了这5种生境类型中冬春季鸟类的生物多样性、区系、鸟类的群落组成、群落间的相似性和均匀度。结果表明,古北界鸟类是组成达赉湖鸟类群落的主体(约占冬春季鸟类的86%);芦苇湿地的鸟类多样性接近于芦苇甸的2倍:芦苇湿地鸟类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最高(Shannon-Wiener指数为1.3001),而芦苇甸中鸟类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最低(Shannon-Wiener指数为0.6629);芦苇湿地和芦苇甸两鸟类群落组成的相关性指数仅为0.038;从具有共同物种的多少考虑,典型草原和芨芨草原鸟类群落之间的关联较大。 相似文献
2.
新疆甘家湖自然保护区春季鸟类群落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2007年4~6月,对新疆甘家湖自然保护区4类生境(芦苇湿地、胡杨-柽柳混林、白梭梭-柽柳林及荒漠沙漠区)的鸟类进行了调查,共记录鸟类74种,分属隶属于15目、33科、50属.其中繁殖鸟(留鸟 夏候鸟)69种,冬候鸟2种,旅鸟及性质不明鸟3种.区系组成:广布型13种,北方型28种,北广型的22种,中亚型11种. 结果表明:古北型鸟类是组成甘家湖自然保护区鸟类群落的主体(占记录总数的82.4%);芦苇湿地的鸟类群落物种多样性最高(Shannon-Wiener指数达1.3091),荒漠沙漠区最低,仅为0.7701;胡杨-柽柳混林的均匀度指数最高(0.8236);聚类分析显示:4类生境中的鸟类群落可归为两大类型,即湿地鸟类群落和荒漠林鸟类群落. 相似文献
3.
鸟类多样性是评价区域内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2017年3月—2018年2月,采用样线法和样点法对四川黑水河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进行了野外调查,结合历史文献资料,共记录鸟类16目51科248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32种,四川省重点保护鸟类6种,中国特有种12种;从居留型来看,留鸟168种,夏候鸟55种,旅鸟12种,冬候鸟13种;森林和灌丛生境中的鸟类丰富度和Shannon-Wiener指数最高,湿地和人工生境次之,草地和流石滩生境最低;保护区的鸟类存在明显的垂直分布格局,丰富度和Shannon-Wiener指数呈低海拔平台然后随海拔升高递减模式。本结果为保护区的鸟类保护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邛崃山系鸟类多样性和地理分布格局积累了资料。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现阶段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类动态与多样性,2015年5月—2016年12月、2018年1—5月和2018年8月—2019年12月,采用样点法和样线法进行鸟类调查,加上2015年5月—2021年3月的相机拍摄记录,共记录鸟类293种,综合文献记载,保护区共记录鸟类18目66科392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5种;留鸟188种,夏候鸟100种,冬候鸟18种,旅鸟85种,迷鸟1种。多样性分析表明,保护区春季的多样性指数(5.84)和均匀度指数(0.785)最高,冬季的多样性指数(5.48)和均匀度指数(0.756)最低;针阔混交林的多样性指数(5.74)和均匀度指数(0.825)最高,高山灌丛、草甸和流石滩的多样性指数(4.51)最低,针叶林的均匀度指数(0.703)最低。研究结果为保护珍稀濒危鸟类提供了基础信息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广东车八岭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于1998年1月-2000年12月对广东车八岭保护区鸟类进行了调查,加上文献记载,共计有223种鸟,隶属于42科、16目。其中东洋种占61.9%、古北种占27.3%、广布种占10.8%。对该区鸟类以G-F指数进行多样性统计,得F指数为27.85,G指数为4.692,G-F指数为0.832。在该区鸟类名录中,单种科13科,占总科数的31.0%;非单种科29科,占总科数的69.0%,所以G-F指数比较高。在本区鸟类各科中,鹅科、鹰科、雉科的多样性最高,GFk指数分别为3.106、2.409、2.08,占本区F指数的27.3%。与处于不同纬度地区的鸟类多样性相比,车八岭保护区的鸟类丰富程度与热带的尖峰岭地区及纬度更高的的江西武夷山地区的鸟类丰富度相当。 相似文献
6.
7.
8.
2009年12月和2010年5月,利用样线法和同步调查法对江西省鄱阳湖都昌候鸟自然保护区的鸟类开展了调查,分析了丰水期和枯水期鸟类群落结构的特征及其差异.野外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4目43科169种.丰水期鸟类有36科96种,枯水期鸟类36科135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17种.结合保护区日常监测到白鹤(Grus leucogeranus)、灰鹤(G.grus)、白头鹤(G.monacha)和白枕鹤(G.vipio)的分布记录,该保护区鸟类累计达173种.保护区枯水期鸟类以雀形目、鹆形目和雁形目为主,分别占枯水期鸟类种类总数的47.4%、13.3%和9.6%;丰水期鸟类以雀形目、鸻形目和鹳形目为主,分别占鸟类种类总数的58.3%、8.3%和10.4%.枯水期和丰水期鸟类物种组成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换.枯水期农田生境鸟类多样性最高,其次是草洲、沼泽和水体,泥滩生境鸟类多样性最低;丰水期农田和水体生境鸟类多样性基本相同.都昌候鸟自然保护区枯水期的优势种为八哥(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灰椋鸟(Sturnus cineraceus)、麻雀(Passer montanus)和山斑鸠(Streptopelia orientalis),丰水期为白鹭(Egretta garzetta)和八哥. 相似文献
9.
2008年7月至2011年11月间先后4次调查了江西婺源森林鸟类自然保护区陆生贝类资源,共采得陆生贝类57种(亚种)(含3个未定种),隶属16科28属,其中1种为江西省新纪录种,优势种为长柱倍唇螺Diplommatina paxillus longipalatalis和细纹灰尖巴蜗牛Bradybaena ravida redfieldi。区系组成以东洋界成分为主,占种类总数的64.9%。分析11个采集点生物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Margalef丰富度指数(dMA)范围为0.423~5.501;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范围为0.047~2.333;Pielou均匀度指数(Jsw)范围为0.030~0.438。与其他自然保护区相比较,婺源森林鸟类自然保护区陆生贝类物种较丰富,与阳际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物种相似系数较高,与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物种相似系数较低,陆生贝类物种多样性有明显区域性特征。 相似文献
10.
四川嘛咪泽自然保护区不同生境类型鸟类多样性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6年4~5月采用样点法对四川嘛咪泽自然保护区的鸟类组成和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7目23科105种,数量1948只,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6种,我国特有鸟类7种。鸟类区系以东洋界成分为主。对不同生境鸟类多样性的分析结果表明:1)人工林和灌丛草地生境间的鸟类群落相似性指数最高,灌丛草地和原始林之间鸟类群落相似性最低;2)次生林鸟类多样性指数最高,灌丛草地最低;3)原始林内国家级保护鸟类最多,特有种仅次于次生林;4)林中鸟类垂直分布中间层密度最大。 相似文献
11.
江西南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非繁殖期鸟类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10月~2010年3月,采用样点法调查了南矶山自然保护区3种生境鸟类多样性.共记录鸟类106种47 516只,分属10目35科70属.优势种为豆雁Anser fabalis、白骨顶Fulica atra、灰雁Anser anser和丝光椋鸟Sturnus sericeus.国家重点保护鸟类12种,CITES公约收录13种.6个湖泊共记录水鸟47种38 378只,分属6目14科29属.其中,战备湖水鸟种数最多,常湖水鸟个体数最多;白沙湖的多样性指数H′最高,其次为战备湖. 相似文献
12.
江西齐云山自然保护区鸟类区系与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2006年11月和2007年2~9月,对齐云山保护区的鸟类进行了本底调查和物种监测,共记录到鸟类257种,隶属于17目54科.其中留鸟120种,候鸟(夏候鸟、冬候鸟和旅鸟)137种;古北界种类97种(37.7%),东洋界种类141种(54.9%),广布种有19种(7.4%);国家重点保护鸟类8科34种;发现江西省新纪录鸟类4种.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该区鸟类群落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和Simpson指数分别为3.875、0.791和0.964.从各生境群落多样性指数看,农田居民区中鸟类群落多样性指数最大,其次是灌草丛和阔叶林,溪流水域的多样性指数最小;优势度指数在不同生境的变化趋势与群落多样性指数相似;灌草丛中鸟类群落均匀度指数最高,阔叶林中的鸟类群落均匀度指数最低.通过与周边包括九连山、井冈山、江西武夷山和广东车八岭4个保护区的鸟类进行物种多样性G-F指数对比分析,得出齐云山鸟类多样性与九连山相当,而高于其他3个保护区. 相似文献
13.
14.
江西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地表甲虫多样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6年对江西武夷山自然保护区4个地区徐家厂、桐木关、十四公里和黄岗山进行地表甲虫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调查,共设样地22块,主要采用巴氏罐诱法.采到标本1625号,隶属16科.以隐翅虫科数量最多,占总数的31.0 %,步甲科次之,占22.6 %,叩甲科、叶甲科和金龟子科的数量各占5 %以上,它们共同构成该地区地表甲虫的优势类群.徐家厂甲虫的个体数量、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最高,黄岗山的均匀度指数最高.4个地区甲虫群落的相似性指数均处在0.25~0.50之间,为中等不相似水平.几种常见甲虫在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和高山灌丛这4种生境内的数量分布有显著差异.整个鞘翅目在针叶林内的个体数量最多,高山灌丛内的最少.各指数随海拔的升高出现不同变化.这些结果说明江西武夷山自然保区的甲虫数量与生境有密切关系,海拔高度对其多样性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5.
生物多样性编目与监测是我国各级自然保护区的基础工作。本研究收集整理了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4—2019年基于实地调查与观测的鸟类记录,数据来源包括公众科学活动、红外相机调查和自动录音记录。共记录鸟类16目55科271种,其中,东洋界物种147种(54.24%),古北界物种94种(34.69%),广布种30种(11.07%);留鸟165种(60.89%),冬候鸟14种(5.17%),夏候鸟67种(24.72%),旅鸟22种(8.12%),迷鸟3种(1.11%);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种:鸡形目Galliformes雉科Phasianidae斑尾榛鸡Tetrastes sewerzowi、红喉雉鹑Tetraophasis obscurus、绿尾虹雉Lophophorus lhuysii和鹰形目Accipitriformes鹰科Accipitridae胡兀鹫Gypaetus barbatus、金雕Aquila chrysaetos;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3种;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的10种,列入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的34种。结果表明,保护区鸟类区系组成总体上具有南北混杂... 相似文献
16.
生物多样性编目是保护区管理和科研的基础性工作。2016年7月—2017年6月,利用红外相机调查四川千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兽类和鸟类多样性。调查期内共布设20个监测位点,累计3 333个相机监测日,获得照片2 355张,视频1 867段,独立有效记录共计436次,共鉴定出兽类4目10科17种和鸟类2目8科18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8种,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列为濒危(EN) 1种、易危(VU) 5种和近危(NT) 1种。调查中发现岷山山系的新记录1种:灰翅鸫Turdus boulboul。兽类相对丰富度指数(RAI)从高到低依次是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e(2. 37)、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1. 83)、野猪Sus scrofa(1. 17)、岩松鼠Sciurotamias davidianus(1. 02)、赤麂Muntiacus vaginalis(0. 21); RAI最高的鸟类是鸡形目Galliformes,如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3. 21)和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1. 05),其次是雀形目Passeriformes噪鹛科Leiothrichidae。本研究获得的兽类和鸟类数据是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本底数据的有效补充,红外相机的持续监测将有利于保护区的长期监测和保护管理。 相似文献
17.
四川九寨沟自然保护区浮游动物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2年5~6月、7~8月和2003年7月分3次对九寨沟自然保护区四条主沟的浮游动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九寨沟主要水体浮游动物由3门、5纲、11目、20科、34属、71种组成。区系特点以原生动物种类最丰富,有34种,占浮游动物种类组成的47.8%,其中根足纲种类最多,达29种,占全部浮游动物的40.8%;其次为节肢动物有21种,占29.6%;种类最少的类群属轮虫,仅16种,占22.5%。分布以长海、熊猫海、珍珠滩种类最多,数量最大。 相似文献
18.
福建万木林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福建万木林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朱锦懋姜志林郑群瑞蒋伟(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210037)(福建省建瓯市林委,353100)SpeciesDiversityintheForestCommunityofWanmulinNatureRe... 相似文献
19.
湖北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花卉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鄂西南湘鄂边界山区,野生花卉资源丰富,有"三峡绿宝石"之美誉.笔者分析了保护区的野生花卉资源现状及其开发利用.重点介绍了各类花卉的生物特性和利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