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华南农区典型植物的他感作用研究   总被引:45,自引:4,他引:45  
研究华南农业区典型植物的他感作用,结果表明,用萝卜作生测受体时地上部水浸出物表明有他感作用的植物有拧檬按、隆缘按、赤按、木麻黄、茶、蟛蜞菊、胜红蓟、三叶鬼针草、香芳、马唐、马占相思、马尾松、蕃茄等,但无明显他感作用的有白茅、铺地木兰、凤尾竹、大叶桉、糖蜜草。研究表明柠檬桉、蟛蜞菊、胜红蓟的地上部挥发物和地部分泌物都有他感作用。木麻黄、茶、蟛蜞菊地上部水浸出物有自毒作用,花生、大豆、绿豆发芽中分泌出的物质也有自毒作用。三叶鬼针革、胜红蓟、香芳、蟛蜞菊、柠蒙桉和木麻黄地上部水浸物他感作用强度一般随着浓度而加剧,但低浓度下常表现有促进作用。三叶鬼针草水提物及柠檬桉地上部挥发物的他感效应强度与采集前一个月降雨量呈显著负相关。木麻黄小枝他感作用物浓度与温度有交互效应。柠檬桉的水浸提物在土壤中易随水流失而挥发物却易被土壤吸附。在土壤中柠檬棕叶的他感作用效应随时间成负指数减少,蟛蜞菊在土壤分解后的残留率与残留物的他感效应指数绝对值显著正相关。他感成份的分离鉴定结果表明,茶叶他感作用的主要成份为茶多酚与咖啡因,木麻黄小枝他感物中分离出五种黄酮类化合物和一种阿魏酸,胜红蓟地上部分离出胜红蓟素和一种豆甾醇。  相似文献   

2.
浅谈植物生化他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植物生化他感与农业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生化他感与农业生产杨世诚(山东潍坊教育学院生物学.262500)1937年奥地利科学家Molisoh首先提出了生化他感(Allelopathy)的概念[1],它是指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通过不断排出次生代谢产物──如生物碱、黄酮、蒽醌、皂甙、强心...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边缘科学,化学生态学就是现代生态学向纵深发展的产物,是化学向生态学渗透的结果。化学生态学作为一门系统完整的学科是七十年代在欧美形成的。植物间的生化他感作用研究是目前化学生态学研究的活跃领域之一O一、生化地感作用他感作用(Allelopathy)是植物学家莫利施(HMoltS。h)于1937年首先提出的,指在植物间,包括微生物间各种相互促进或抑制的生物化学作用,又称为异株克生。植物间的他感作用大致可分为异种植物间他感作用和同种作物间的相互作用。前者可能对促进群落形成起作用,后者可能成…  相似文献   

5.
植物间的他感作用   总被引:71,自引:1,他引:71  
宋君 《生态学杂志》1990,9(6):43-47
一、他感作用(Allelopathy)这个概念是由Molish 于1937年首次提出的。他认为,他感作用是指各种类型的植物之间,包括微生物之间的生化作用。并指出,这个术语包含相克与相生两种含义。1970  相似文献   

6.
蟛蜞菊的生化他感作用及生化他感作用物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69,自引:6,他引:69       下载免费PDF全文
蟛蜞菊是华南常见的园林绿化草本植物。植被调查表明其群落中杂草很少,形成蟛蜞菊纯群落。用琼脂培养基培养蟛蜞菊发现其分泌物对萝卜和黄瓜的萌发和幼草生长有生化他感作用。蟛蜞菊的组织抽提物对萝卜、稗草、马唐、窝苣和苜蓿5种植物幼苗生长都有抑制作用。用蟛蜞菊作覆盖物对马唐、大画眉草和空心莲子草幼苗生长有抑制作用。用真空液相色谱、快速柱色谱等赍蟛蜞菊地上部分离出2个纯化合物和1个较纯组分。纯化合物用质谱、红外  相似文献   

7.
杂草间的他感作用及其在杂草生防中的应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动、植物所产生的有机化合物,除了营养自身之外,还在很多方面影响着其它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健康、行为及种群生物学特征。很多人都熟悉由微生物如放线菌、细菌、真菌所产生的抗生素,它们影响着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利用植物他感作用灭螺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56,自引:4,他引:56  
通过调查有螺滩地林下植被的演变和乌柏(Sapiumsebiperum)、枫杨(Pterocaryastenoptera)等滩地造林树种的灭螺效果发现,鸡矢藤(Paederiascandens)、水芹(Oenanthejavanica)的个体数量与钉螺的数量呈正相关关系,X2分别为12.8和11.2(a<0.02),而益母草(Leonurusartemisia)、问荆(Equisetumarvense)、酸模叶蓼(Rumexacetosa)、打碗花(Calystegiahederacea)、紫云英(Astragalussinicus)等与钉螺的数量呈负相关关系(a<0.02)经过一个汛期,枫杨、乌柏叶片使钉螺死亡率从草滩对照的2%升至43.3%和44.1%  相似文献   

9.
生化他惑作用是广泛存在于天然和人工群落中的一种自然现象,因现代研究揭示的特殊生态生理作用而引起各国研究者关注。本文简要介绍了这方面的进展,并浅析了它在植物群落学研究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尿囊素的合成及其对作物的生化他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乙醛酸和尿素反应人工合成尿囊素,以及对小麦、水稻、萝卜、番茄、黄瓜和大豆等作物的生化他感作用。研究表明:尿囊素对作物的生化他感作用与其浓度有直接关系,10mmol/L浓度对所有受体均表现出强烈的抑制作用,特别是水稻和萝卜种子的萌发完全被抑制。降低浓度则有不同结果,其中对小麦、黄瓜、番茄、萝卜均表现抑制作用,而水稻,尤其是大豆在中低浓度表现为促进作用。进一步对大豆、绿豆和红豆等豆料作物的研究证实:尿囊素对大豆和红豆的幼苗生长均有促进作用,尤其在0.5mmol/L浓度时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耳草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对耳草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蛋白质组学与基因组学的关系,蛋白质组学的定义、功能、分类及其三大主要技术.详细评述了蛋白质组学技术在农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如叶绿体蛋白质组,农作物与细菌的共生现象、植物叶绿体蛋白质组,作物抗旱性和雄性不育性等.最后展望了蛋白质组学这一生命科学中最新方法在农业科学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苦苣苔科(Gesneriaceae)植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苦苣苔科植物具有极高的分类学、进化系统学、植物地理学等方面的研究价值。对我国的苦苣苔科植物的分布等进行了简要阐述,并对其绝灭和濒危机制、植物形态系统学、花粉形态学、核型分析、DNA序列分析、基因克隆和种群遗传结构以及观赏价值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分析。  相似文献   

14.
蝗虫化学信息物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旺鹏 《昆虫知识》2005,42(3):244-249
详述了蝗虫主要化学信息物质的种类、功能及主要成分等研究进展。蝗虫化学信息物质包括种内通讯的化学信息素和种间通讯的化学信息物质。其中种内通讯的化学信息素主要有群居信息素、成熟信息素、产卵信息素(含促产卵化学信息素和群集产卵化学信息素)、性信息素、聚集信息素等;种间通讯的化学信息物质主要介绍用于防卫的化学信息物质,包括卵分泌的信息物质、特定腺体分泌的信息物质、粪便挥发的信息物质、口腔分泌物和内部毒素等,对其天敌均有一定的防卫作用。化学通讯是蝗虫种内和种间通讯联系的普遍方式。  相似文献   

15.
生物固氮及在可持续农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氮是限制农业生产的重要营养元素.生物固氮指某些原核生物能利用体内的固氮酶将空气中的氮气还原为氨,为植物生长提供氮素.自然界中存在多种具有固氮能力的微生物,依据其固氮方式分为自生固氮、共生固氮和联合固氮三种类型.联合固氮茵通过趋化定殖在植物根表,并生长、固氮.  相似文献   

16.
苹果叶片组培再生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几十年来 ,苹果叶片培养再生技术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叶片再生主要有器官发生和胚状体发生两种途径。影响叶片再生的主要因素有基因型、培养基、叶片发育阶段及生理年龄、暗培养等。就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此方面的研究进展、存在问题及前景作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7.
基因治疗是近年来治疗肿瘤的新方法,因治疗策略的不同而发展为2个分支:一是分子肿瘤治疗,包括肿瘤抑制基因治疗、自杀基因治疗、反义基因治疗、抑制肿瘤血管形成的治疗、免疫基因治疗;二是virotherapy。简要综述了肿瘤基因治疗的各种方法及其在胃癌治疗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对双翅目鼓翅蝇科分类沿革,分类地位,分类系统,系统发育的研究进展作了详细的介绍,同时提出了在该科昆虫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辣椒红色素是红辣椒果实中的四萜类天然色素,着色效果好、安全性高,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化妆品和饲料工业.概述了辣椒红色素的理化性质及其在辣椒果实成熟过程的动态变化,阐述了辣椒红色素的提取方法和在各领域应用,并展示了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化肥和农药的过量使用导致的农业面源污染已经成为我国环境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业绿色高效安全生产及设施农业带来了巨大挑战。寻找新型的传统化肥替代品、提高化肥使用效率及保护生态环境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生物刺激剂是具有调控植物生长作用的成分和(或)微生物的统称,用于农业生产,可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与群落微生物,能促进作物的代谢与生长,增强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提升作物抗逆能力及提高作物产量与产品品质。微藻体内具有结构新颖、功能独特的天然活性物质,是制备新型生物刺激剂的理想来源。微藻用于环境治理的同时,可获得足量的微藻生物质来制备生物刺激剂,从而达到治理环境、降低成本及提质增效的目的。就微藻源生物刺激剂的定义及功能、微藻全细胞和天然活性物质生物刺激剂的制备、应用效果及对植物和土壤的作用原理进行综述,以期为微藻源强效生物刺激剂的规模化制备及农业生产应用奠定理论基础和提供生产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