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百日咳至今仍是公共卫生方面的重要疾病。百日咳菌苗在许多国家仍然是社会需求的一项制品。世界卫生组织技术报告丛书(第638号69页)指出“由于百日咳菌苗的毒性还未完全清楚,各制造厂商和国家检定部门应继续进行毒性试验研究。” 本文着重评述了日本81规程制订的毒性试验方法及许可的毒性含量,并对百日咳杆菌所含毒性物质及其活性进行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2.
氧的毒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生物进化过程中,需氧生物比厌氧生物的生活方式进步得多。葡萄糖氧化所产生的能量比酵解成乳酸所产生的能量高15倍之多。一切需氧生物必须依赖氧才能获得能量和维持生命,然而氧的浓度只要稍高于空气中的氧含量就会有毒于生命。在某些场合甚至完全生长在普通空气中,氧对机体也会产生有害作用。这个矛盾是生物学中最重要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同时,水下和高山作业、临床上高压氧舱的利用、尤其是辐射损伤、免疫、药理、毒理、癌症与环境污染等问题,使得对氧中毒研究其有实  相似文献   

3.
用一种毒剂来防治害虫,如在同一地区速续多年使用,会引起害虫种群发生抗毒性的现象,当抗毒性发展到一定的程度,这种毒剂即丧失了防治该种害虫的价值。昆虫抵抗毒剂最早的例子是1914年马兰特氏(A.Melander)发现梨圆介壳虫(Aspidiotus perniciosus)对石灰硫磺合剂具有抵抗力;二年后,惠来氏(H.Quayle)报告在美国加州有些地区氰酸气熏蒸对红介壳虫(Aonidiella aurantii)无效。近十余年,随着DDT涕及其他新兴杀虫剂的发展,昆虫抗毒性在害  相似文献   

4.
为了给防治霉菌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由本地区分离的311株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进行了产毒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1.菌株:1977—1978年间从来宾县收获后的花生和玉米,忻城收获后的玉米,以及由两  相似文献   

5.
在制备体细胞杂种过程中,常用聚乙二醇(PEG)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但是,使用这种化学试剂常常使融合细胞的活性较低。融合细胞活性的损失以及相应的体细胞杂种产生效率的降低一直被认为是由于PEG的毒性所造成的,而最近加拿大的研究人员高国楠和M.Saleem报告说,PEG本身对原生质体是无毒的。高和Saleem在对苜蓿(Medicago sativa)和光烟草(Nicotiana glauca)的叶肉原生质体以及大豆子叶原生质体所做的研究中发现,用一种混合床离子交换树脂脱去PEG中的  相似文献   

6.
甜茶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曼云  覃国忠   《广西植物》1981,(4):20-20
<正> 甜茶Rubus suavissimus S.Lee的急性毒性试验证明:动物一次经口(大白鼠小白鼠),的LD_(50)=2413毫克±200毫克/公斤体重,与有关文献规定的“食品急性毒性分级标准”对照,符合低毒物质。 亚急性毒性技术证明:每天给予大白鼠服用大剂量(1/10LD_(50))甜茶素连续60天,狗每日服用甜茶水提物(人用高限量的25倍),连续三周,结果未见明显毒副作用,一般表现良好,食欲大小便均正常,无松毛、萎糜现象,体重曲线上升,与对照组比P>0.2~0.5,无明显差异,不影响动物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7.
海藻糖(trehalose)作为一种保护剂,其安全性是一项重要的质量指标。本文通过对酵母中提取的海藻糖进行最大耐受量、急性毒性及过敏性的研究,证明海藻糖对动物无毒无害,无副作用,从而推测出海灌糖在人体全地产生不良反应,即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8.
微量元素硒的毒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相似文献   

9.
稀土元素钬对蚕豆的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屈艾  汪承润  薄军 《遗传》2004,26(2):195-201
运用氧化钬与稀硝酸反应制备结晶,以去离子水溶解并且稀释成梯度溶液,对蚕豆根尖染毒6 h,分别修复培养22h和24h,观察根尖变化,统计微核率、染色体畸变率及有丝分裂指数。结果表明,4mg/L(以氧化钬质量体积浓度计)以下剂量对根尖生长具有促进作用;随着浓度的递增,微核率、染色体畸变率逐步上升,有丝分裂指数逐步下降,表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说明稀土元素钬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同时,不同修复组在微核率、染色体畸变率及有丝分裂指数上也存在一定差异,表现为微核率22h修复组低于24 h 修复组,而染色体畸变率和分裂指数均高于24h修复组。微核检测应在染色体畸变检测之后进行。   相似文献   

10.
毒性分子-抗毒性分子系统(toxin-antitoxin systems,TA systems)被发现广泛存在于细菌染色体、质粒以及古细菌基因组中。TA系统是由2个基因组成的操纵子,这2个基因分别编码稳定的毒性分子和不稳定的抗毒性分子。毒性分子总是蛋白质,抗毒性分子可能是蛋白质或RNA。因此,根据抗毒性分子的性质和作用方式的不同可将TA系统家族分为5种类型。Ⅰ型和Ⅲ型的抗毒性分子是RNA,能抑制毒性分子的合成或者与其隔离;II、IV和V型的抗毒性分子是蛋白质,能隔离、平衡毒性分子作用或抑制其合成。TA系统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目前研究表明,TA系统可能在细菌应激应答、程序化细胞死亡、多重耐药的形成、防止DNA入侵、稳定大基因组片段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