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在免疫学领域做出开创性工作的美国科学家布鲁斯·博伊特勒、法国科学家朱尔斯·霍夫曼和加拿大科学家拉尔夫·斯坦曼,表彰三位免疫学家“发现先天性免疫激活新机制”和“发现树突状细胞及其在获得性免疫应答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相互作用构成复杂网络。神经免疫学(neuroimmunology)是从分子、细胞、组织器官以及机体整体水平研究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的交叉学科。神经-免疫互作(neuro-immune interactions)贯穿机体生命周期的全过程,其功能紊乱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近年来我国在以中枢神经系统调控为主的神经-内分泌-免疫-代谢交叉领域前沿已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一方面,揭示神经调控外周系统功能的新机制,首次发现“脑-脾”轴,明确了情绪通过中枢神经调节免疫的新机制;阐明神经元分泌的神经营养因子在调节脾脏免疫功能中的机制;完成了传统中医针刺治疗抗炎的神经机制解析,阐明了足三里穴位刺激通过脊髓特定神经元调节免疫功能。另一方面,在外周脏器反向调控神经功能方面也取得突破,在“肠-脑”轴参与动物呕吐、光调控血糖代谢等方面取得突破。这些成果夯实了我国在神经-内分泌-免疫-代谢交叉研究领域的研究基础。本文聚焦国内科学家在神经免疫学基础研究的最新进展,从“神经-免疫互作的基本单元”、“系统生理的神经-内分泌-免疫调控”、“神经-免疫互作与疾病”、“类淋巴系统(glym...  相似文献   

3.
21世纪,随着人类微生物基因组计划和人类肠道元基因组计划的开展,科学家们越来越关注存在于人体百万亿计的微生物,尤其是机体中最为复杂的胃肠道微生物。同时,肠道黏膜免疫学也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研究方向。肠道不仅是消化吸收的代谢场所也是重要的免疫器官,肠黏膜含有丰富的淋巴细胞,它们与肠道微生物相互作用,参与机体的免疫防御、免疫平衡和免疫监视。胃肠道微生态平衡发生紊乱会影响机体免疫应答反应,进而引起疾病的发生发展。本文从免疫学的角度来论述胃肠道微生物在肿瘤尤其是胃癌的发生和治疗中所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4.
第二军医大学曹雪涛教授负责的课题组与浙江大学免疫学研究所经多年合作研究发现了一种对人体免疫功能具有重要和独特调节作用的新型细胞群体——新树突状细胞亚群。  相似文献   

5.
肠道微生物群是与宿主共生的最大的微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通过调节宿主的内分泌、代谢、神经和免疫微环境影响人体的多种基本功能。近年来,肠道微生物群对机体局部和远端免疫器官的影响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肠道微生物和肺之间的相互作用被称为“肠-肺轴”,对肺部免疫微环境稳态的维持至关重要。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群失调与哮喘、肺炎和囊性纤维化等多种肺部疾病密切相关。本文将对肠道微生物群对肺部免疫微环境稳态的影响及在多种肺部疾病中的作用进行阐述,为临床通过调整肠道微生物群来治疗肺部疾病和维持肺部免疫微环境稳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B细胞是体液免疫的重要执行细胞,其活化是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的关键步骤.目前人们对B细胞早期活化的动态分子事件和信号起始机制等仍然未知.本文将重点总结超高清成像技术和高速高分辨率活体成像技术在B细胞领域的应用,这些研究将帮助人们理解B细胞早期活化的机制.本文系列总结了静息态下维持B细胞存活的B细胞受体(B cell receptor,BCR)滋养信号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滋养信号来源的几种可能的模型.描述了抗原刺激导致的BCR活化的信号通路,并重点探讨了成像技术进步带来的关于BCR信号通路起始的机制探索这一免疫学领域的重大问题.结合高速高分辨率活细胞成像技术在免疫学领域的应用,抗原刺激后BCR活化过程中一系列动态变化过程和高级结构的形成能够被实时捕获.此外,还探讨了B细胞记忆性免疫发生的机制,重点阐述了亲和力成熟和BCR亚型转换,尤其是IgG(Immunoglobulin G)型BCR胞内尾巴对快速强烈的记忆性免疫反应的帮助.B细胞活化机制的调节过程发生异常会破坏正常的B细胞稳态平衡和免疫疾病的发生,本文总结抑制性调节受体FcγRIIB(Fcγreceptor IIB)突变与自身免疫病的关系,以及BCR信号通路信号分子突变与B细胞肿瘤的关系,这些研究将加深人们对B细胞免疫疾病的认识和相应医疗手段的改进.  相似文献   

7.
调节性T细胞是一类可以调节其他多种免疫细胞功能的T细胞亚型,其正常生理功能对体内免疫稳态维持必不可少。调节性T细胞功能失调与人类多种重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过敏性疾病、恶性肿瘤、移植排斥的发生、发展及治疗都密切相关。调节性T细胞可分为多种亚型,其中最重要也是目前研究最多的为表达叉头状家族转录因子FOXP3的天然调节性T细胞及诱导调节性T细胞。深入研究FOXP3+调节性T细胞的发育及功能的分子及细胞免疫学机制,将为重大免疫性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创新性线索。  相似文献   

8.
调节性T细胞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是具有调节功能的成熟T细胞亚群(Akira等.2002),最初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肿瘤治疗的免疫学研究中被发现(Shevach等.2000),因其具有抑制免疫反应的作用,一直被称作抑制性T细胞(Ts)。但随着细胞及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Treg分子作用机制逐渐被阐明,其调节功能在机体免疫稳态维持、移植耐受、肿瘤免疫、过敏反应及微生物感染等方面均得到了证实。  相似文献   

9.
《生物学通报》2004,39(8):6-6
日本东京都临床医学综合研究所藤田尚志研究员最近发现,一种名为“RIG-I”的酶可以促进干扰素的分泌,这一发现将有助于肝炎等疾病的治疗。正常情况下,人体组织或血清中不含干扰素,它是一种人体细胞在病毒、细菌及其产物的诱导下产生的可溶性糖蛋白,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根据产生细胞类型等综合因素,干扰素可分为抗病毒干扰素和免疫干扰素两种。藤田等人对人体细胞分泌干扰素时起作用的基因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人体细胞感染病毒后,细胞中有基因合成了一种名为“RIG-I”的酶。这种酶在病毒增殖过程中可以与病毒基因结合,…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血管内皮细胞免疫学特性有关方面的文献综述,证明内皮细胞表面存在ABO血型抗原和HLA抗原的正常表达。同时比较全面地介绍了近年来用ABC-免疫酶标方法检测内皮细胞表面T淋巴细胞分化抗原的研究进展,以及某些疾病时内皮细胞表面抗原异常表达的研究动向,提示血管内皮细胞的免疫学功能与整个机体免疫应答调节有关,其表型改变与某些疾病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1.
《生物学通报》2007,42(11):25-25
美国科学家近日首次发现,人体免疫系统能同时激活和抑制自然杀伤细胞(NK)的不同免疫响应。这一发现将有助于科学家更深入地研究器官移植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12.
有关传染病过程中细胞因子的应答反应在了解宿主抵抗力的免疫学基础以及疾病的发病机制上至关重要,在分析了T细胞信赖性免疫功能的分化上也是极为有用的。本文主要叙述这方面的新近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生命世界》2005,(12):8-8
美国科学家近日在《自然》杂志中刊载文章称,他们找到了一种在实验室培育内脏器官细胞的方法,可以将胚胎干细胞培育成为人体不同类型的内脏器官细胞,几乎囊括了胰腺、肝脏与肺在内的所有内脏器官细胞。这一科研成果,对于疾病治疗、研究生命演变等都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科学家可以使用这种  相似文献   

14.
《生物磁学》2008,(8):1603-1603
新浪科技5月1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圣芭芭拉分校以及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们研制出一种纳米等级大小的“纳米蠕虫”,它可以在不破坏人体正常免疫防御系统前提下在血流中巡游,就像一个微型抗癌导弹,能够破坏“肿瘤细胞基地”。这项研究发现发表《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杂志上。  相似文献   

15.
余国志 《生命世界》2013,(10):88-89
200多年前,人们对免疫学还一无所知,英国詹纳医生就为人们接种牛痘从而成功地预防了天花。后来科学家逐渐阐明了免疫反应的重要机理,而时至今日,多数研究免疫的科学家仍然夜以继日地待在实验室里研究那些未被发现的信号通路和免疫机理,以及免疫系统在自然中的实际效力。  相似文献   

16.
军事医学科学院免疫学研究的发展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军事医学科学院的免疫学科经历新、老几代科学家艰苦创业、锲而不舍、开拓创新、奋力拼搏,已走过60年的风雨历程.伴随中国社会、政治及经济领域的发展,军事医学科学院免疫学科的发展由建院初期的抗感染免疫已经向多学科广泛交叉、渗透的方向拓展,形成了分子免疫学、免疫药理学、中药免疫学、化学免疫学、肿瘤免疫学、免疫遗传学、移植免疫学、输血免疫学等多种免疫学相关学科.目前,新一代科学家继承老一代科学家的光荣传统,正瞄准国际前沿,为取得更大的科研成就、为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7.
《生物磁学》2011,(6):I0001-I0001
一篇发表在PNAS杂志上的题为“Antibodiesmediateintracellularhnmunitythroughtripartitemotif—containing21(TRIM21)”的免疫学研究论文主要获得了免疫系统消灭病毒机制方面的一项重要成果——研究人员打破了原有认为人体免疫系统对已进入细胞内部的病毒束手无策的观点,发现一些抗体能够随病毒进入人体细胞内部。消灭病毒。这对于开发抗病毒药物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免疫学方法是人体包虫病重要的辅助诊断方法,是手术前确诊和临床治疗后随访的重要指标。近些年来,随着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生物技术的发展,为包虫感染的试验诊断提供更多的方法和信息。本文主要通过对皮内实验、抗原的检查、抗体的检查、免疫复合物的检查以及DNA的检查的逐个分析,探讨目前临床上对棘球蚴病的免疫学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免疫学方法是人体包虫病重要的辅助诊断方法,是手术前确诊和临床治疗后随访的重要指标。近些年来,随着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生物技术的发展,为包虫感染的试验诊断提供更多的方法和信息。本文主要通过对皮内实验、抗原的检查、抗体的检查、免疫复合物的检查以及DNA的检查的逐个分析,探讨目前临床上对棘球蚴病的免疫学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瑞典和西班牙科学家使用转基因酵母细胞制造出了能够互相交流的“生物电路”,未来,科学家有望使用人体细胞构建出更复杂的系统,用以检测人体健康状况。作为欧盟“分子计算机”项目的一部分,瑞典哥德堡大学和西班牙巴塞罗那庞培法布拉大学的科学家在哥德堡大学施特芬·霍曼教授的领导下,进行了该项研究。该研究团队使用酵母细胞制造出了合成电路,细胞之间可通过基因调控进行连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