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岗村现在还保存着珍稀糯稻品种二十四个,这不仅在我国的传统稻作区,就是在稻谷品种繁多的侗族地区都称得上是琳琅满目了。但这只是侗族地区历史上曾经拥有过的糯稻品种极其有限的部分,是真正意义上的绝后余生侗族传统农作精髓。  相似文献   

2.
侗族的传统稻田,事实上是一个天然泽生生态系统的缩版。他们种植的是以高秆糯稻为主的水稻,稻田中还养着鱼,放着鸭,同时,螺、蚌、泥鳅、黄蟮等野生动物以及茭白、水芹菜、莲藕等野生植物也在此生息。一块稻田中,并生的动植物多达一百多种。值得一提的是,稻田中,除了水稻、鱼、鸭归耕种者收获以外,  相似文献   

3.
    
侗族传统观念认为,水无鱼则不活,而水稻和鸭子没有活水的保障也就无法生存。用侗民的话来说:”稻三天无水不死,鱼三时无水则亡。“于是侗族用稻田养鱼来确保水稻和鸭子对水的需求,以此督促农人时时重视田间水资源的管理,保证田间随时都有足够的水,如此鱼才不死,稻才不枯,鸭才不渴。为达到稻鱼鸭三丰收,水是关键,  相似文献   

4.
我国传统稻鱼共生系统已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首批五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之一。我国侗族地区广泛实行的”稻鱼鸭”复合耕作系统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效益显著,同样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应当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采用64个SSR标记对96份云南水稻(Oryza sativa)地方品种和选育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64个标记都具有多态性,共检测到741个等位基因,每个多态性位点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为2—29个,平均11.57个:Nei基因多样性指数(He)范围在0.345(RM321)-0.932(RM1)之间,平均为0.56。水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并非按地理位置均匀分布,而是在相似系数为0.17的水平上明显分为2个不同类群,即籼稻类群和粳稻类群,且籼粳亚种间的SSR多样性差异不明显,籼稻平均等位基因数(Ap)和Nei基因多样性指数(Ap=10.6,He=0.46)与粳稻品种(Ap=10.7,He=0.48)十分接近,可能与这些品种间存在一定频率的基因交流有关。糯稻和非糯稻在籼稻群和粳稻群中都有表现,没有特别的分布规律。云南栽培稻选育品种与地方稻亲缘关系较近,其遗传基础可能来源于云南水稻地方品种。本研究结果表明,SSR标记能较好地区分云南栽培稻品种,且云南水稻地方品种遗传多样性丰富,存在大量的优质性状可供育种实践选择。  相似文献   

6.
我们是糯娃     
《人与生物圈》2008,(5):42-51
石世会(从江县平江村,66岁,侗族):我今年66岁了,我们村像我这一代人,从小都是吃糯饭长大的。我们小时候也看到老人们种一点点籼稻,那时老品种的籼稻还比不上糯稻产量高,籼稻不是用来做主食,而是专门用来喂马和鸭,所以我们又把籼稻叫”马谷”和“鸭谷”,每家只拿十分之一左右的田来种籼稻。解放初,政府推广籼稻,  相似文献   

7.
既是稻田,又是水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侗族的稻鱼鸭生产结构都是以水为基础的,蓄水的田坎最高达到50公分,暴雨季节每亩地能蓄水335吨,但这个事实被人们忽视了。  相似文献   

8.
一.去年3月间,我们就开始了稻谷替换胚乳的试验工作,参加这个实验的工作人员,是由作者担任指导,由米丘林生物科学研究小组倪懋樟、卢寿根两个工作组,担任管理工作,工作方法是这样的: (1)材料我们选择了当地的晚糯稻憨糯品种(以下简称糯稻)和当地的一季粳稻七月搓品种(以下简称粳稻),这两种稻的特性,是有明显区别的:糯稻的粘性强,它的分叶力强;粳稻米较硬,且分叶力弱。我们这样选择,是根据了米丘林学说:用习性有明显区别的植物,杂交后所产生的后代其变异是比较大的。我们希望获得一种不软不硬适宜煮饭,而分叶力强,可以提高产量的新类型稻的品种。 (2)嫁接根据当地农业实践的经验。“清明播种,谷雨插秧。”我们在四月七日把选好的两种稻谷,在培养皿内萌发,到胚根突出种皮时,用安全剃刀片,  相似文献   

9.
雷惠质  彭兆普 《昆虫知识》1994,31(3):129-132
我们从1977~1992年计14年,采用网笼育苗接虫鉴定与田间自然诱发,共鉴定国内外水稻品种(包括株系,杂交稻三系)32000多份,筛选出高抗至中抗稻飞虱的材料3247份,占11.44%,并从中评选出产量高,适应性广,糯性好,能抗褐飞虱、白背飞虱、稻瘟病、白叶枯病等多抗性的糯稻新品种,其中以“水源290”及“三五糯”表现最好。在湖南作双季晚稻亩产在420~550kg,作中稻在135~621kg。农民反映糯性好,抗性强,出米率,出酒率,做糍粑,年糕均优于其他糯稻品种。  相似文献   

10.
水稻品种对白背飞虱种群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黄次伟  冯炳灿 《昆虫知识》1994,31(4):196-198
白背飞虱在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上的分布、趋性、发育和繁殖力是不同的。它喜欢在杂交稻(汕优6号)上生活和繁殖,取食后成虫寿命最长,取食量、产卵趋性、产卵量、田间虫量均最大,种群增长快;在粳稻上却相反;常规灿稻和糯稻介于二者之间。在同一类型品种中,抗虫品种比感虫品种在上述特性方面差异明显。说明抗虫育种和种植抗虫品种是对该害虫综合治理的一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