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桃叶杜鹃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桃叶杜鹃试管苗的芽苗、叶片进行离体培养,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并结合方差分析、多重比较从中选出了不同中间繁殖体的最佳培养基配方.试验结果表明:改良MS和6-BA及KT不适合桃叶杜鹃的组织培养,相对较低浓度的TDZ却能诱导植株分化,建立起桃叶杜鹃的离体培养体系,达到保护名贵杜鹃的种质资源,加速繁殖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桃叶卫矛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植物名称桃叶卫矛(Euonymus bungeanus Maxim),别名白杜、丝绵木、明开夜合。2材料类别带顶芽或腋芽的茎段。3培养条件基本培养基MS。启动培养基:(1) MS 6-BA 0.2 mg·L~(-1)(单位下同) NAA 0.1;(2) MS 6-BA 1.0 NAA 0.1;(3)MS 6-BA 2.0 NAA 0.2;  相似文献   

3.
帅霞  王进军 《动物学研究》2005,26(1):101-105
采用生物测定和微量滴度酶标板法监测了桃蚜对高效氯氰菊酯抗性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 ,随着筛选次数增加 ,桃蚜对高效氯氰菊酯的抗药性逐渐增强 :筛选 3代后相对抗性倍数为 13 0 0 ,10代后为 4 9 86倍。随着抗性增强 ,桃蚜酯酶酶源蛋白含量从 35 86 32增加到 6 6 2 990 μg/mL ,酯酶活性从 33 6 76 0增加到 171 0 0 5 2μmol/ (mL·min)。比较抗性发展过程中酯酶酶源蛋白含量及其活性个体频率分布结果发现 ,随着选育次数的增多 ,更多的桃蚜个体分布在酯酶酶源蛋白含量和酯酶活性高的区域。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抗性筛选过程中的LD50 与酯酶含量及活性变化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酯酶在桃蚜对高效氯氰菊酯抗药性发展中可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桃蚜抗吡虫啉品系和敏感品系某些生物学特性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室内连续筛选15代,桃蚜Myzuspersicae(Sulzer)对吡虫啉产生了一定水平的抗性,抗性倍数是14.34倍。通过建立抗性品系和敏感品系的生命表,比较了抗性品系和敏感品系的发育历期和生殖力的差异。结果表明,抗性品系适合度显著下降,若蚜存活率降低,若蚜历期延长,成蚜寿命缩短;在繁殖上表现为产仔量下降,生殖期缩短。以净生殖率(Ro)和内禀增长率(rm)来评价抗性品系的相对生物适合度,与敏感品系相比,吡虫啉抗性品系的相对适合度分别为0.699和0.897。  相似文献   

5.
桃蚜MpAChE基因RNAi表达载体构建及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害虫取食植物表达害虫发育关键基因dsRNA的转基因植株,分析能否通过抑制害虫特定基因的表达来防控害虫。本研究利用RT-PCR技术从桃蚜中克隆乙酰胆碱酯酶基因383 bp cDNA片段,命名为MpAChE。进一步利用该MpAChE基因片段构建植物RNAi表达载体RNAi-MpAChE,并通过浸花法转化野生型拟南芥,通过卡那霉素抗性筛选转化植株,PCR及Southern杂交进一步鉴定转基因植株。结果表明:克隆的cDNA片段与桃蚜中已克隆的乙酰胆碱酯酶(GenBank登录号AY147797)cDNA序列核苷酸一致性为99%。卡那霉素抗性初步筛选和PCR进一步鉴定,获得25株阳性转基因植株。从25株中随机选择的5株阳性植株,Southern杂交均为阳性。经接种桃蚜初步鉴定,转基因植株对蚜虫的抗性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桃果实易受匍枝根霉(Rhizopus stolonifer)侵染引起软腐病,导致果实采后腐烂损失严重。目前人工合成的化学杀菌剂是控制桃果实采后病害的主要方法,但长期使用容易带来食品安全隐患、病原菌抗药性和环境污染等问题。通过研究生物源抑菌成分1-辛烯-3-醇对桃果实软腐病的控制作用,为减少化学农药使用和控制采后桃果实软腐病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使用1-辛烯-3-醇熏蒸接种匍枝根霉(R.stolonifer)后的桃果实,对果实抗病相关基因表达和酶活性进行测定。通过离体试验,研究1-辛烯-3-醇熏蒸对匍枝根霉(R.stolonifer)菌丝和孢子的影响。【结果】55.80μg/mL 1-辛烯-3-醇熏蒸处理可以显著降低桃果实的发病率和病斑直径(P<0.05),提高几丁质酶(chitinase,CHI)和β-1,3葡聚糖酶(β-1,3-glucanase,GLU)的活性以及病程相关基因非表达子1(nonexpressor of pathogenesis-related protein 1,NPR1)、病程相关蛋白1(pathogenesis-related protein 1,PR1)、CHIGLU的基因表达量。离体试验结果显示,1-辛烯-3-醇可抑制平板上匍枝根霉(R.stolonifer)菌丝的生长,使菌丝体细胞结构遭到破坏,同时显著降低麦角固醇含量(P<0.05),抑制孢囊孢子的萌发和芽管伸长,并通过破坏孢子的膜结构,引起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暴发与线粒体损伤。【结论】以上结果证实,1-辛烯-3-醇熏蒸处理不仅能直接破坏匍枝根霉(R.stolonifer)的菌丝与孢子,还可通过诱导桃果实的系统获得性抗性(systemic acquired resistance,SAR)抑制采后软腐病的蔓延。  相似文献   

7.
为了明确不同桃品种资源果实香气差异,对桃果实香气评价和品质改良提供参考,本研究利用电子鼻系统对桃品种资源果实整果香气进行测定和区分。通过PEN 3.5电子鼻系统采集74份不同品种资源桃果实芳香成分并得到了不同传感器的响应值,采用主成分(PCA)、线性判别法(LDA)和负荷加载(LO)方法分析数据。LO分析结果显示,硫化氢(W1W)、氮氧化物类(W5S)、甲烷类(W1S)、芳香成分与有机硫化物(W2W)传感器对供试桃果实香气的评价起主要作用;结合PCA和区分度值表明白花水蜜、脆保、春冠、奉罐1号、菊黄和红肉桃1号与其他供试品种资源的香气区别较大;LDA可将不同果实生育期桃较好区分,长、中、短不同果实生育期桃甲烷类和芳香成分与有机硫化物传感器响应值差异显著(P<0.05);LDA可将硬肉类型(肉质绵)与其他4种肉质类型桃(不溶质、硬溶质、软溶质和硬质)区分开,且硬肉类型与其他4种肉质类型桃甲烷类传感器响应值差异显著(P<0.05);LDA无法区分不同肉色的桃,且各传感器响应值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生育期长短对桃果实香气有明显影响;硬肉类型桃香气较独特;不同肉色桃香气接近。  相似文献   

8.
【目的】桃蚜Myzus persicae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农作物害虫,近年来已对多种化学杀虫剂产生抗性。本研究旨在筛选对桃蚜具有高毒力且培养性状优良的蜡蚧菌菌株。【方法】选用蜡蚧菌属Lecanicillium 2个种的7个菌株,即刀孢蜡蚧菌L.psalliotae 3个菌株(HFLP006, HFLP021和HFLP025)和渐狭蜡蚧菌L.attenuatum 4个菌株(HFLA032, HFLA041, HFLA064和HFLA066),接种在SDAY平板上培养并观察菌落生长与产孢性状;以2.0×10~7孢子/mL悬浮液用浸渍法测定对桃蚜无翅成蚜的致死率和致死中时(LT_(50));进而用系列浓度(1.0×10~4-1.0×10~8孢子/mL) HFLP006和HFLA032菌株孢子悬浮液测定其对桃蚜无翅成蚜的致死中浓度(LC_(50));利用体视显微镜逐日观察1.0×10~8孢子/mL HFLP006菌株孢子悬浮液侵染后无翅成蚜的染病症状变化。【结果】在SDAY平板上7个蜡蚧菌菌株的菌落形态基本相似,其中HFLP006和HFLA032菌株的生长与产孢性状较好,接种后15 d的菌落直径分别为50.75 mm和51.13 mm,产孢量分别为13.90×10~7和11.50×10~7孢子/cm~2;各菌株的孢子萌发率均超过了96.00%,其中HFLP006菌株的萌发率达到99.28%。对桃蚜无翅成蚜致病力最高的是HFLP006菌株,处理后7 d引起的累计校正死亡率为83.56%,显著高于其他菌株,LT_(50)为3.74 d,小于其他菌株;其次为HFLA032,处理后7 d引起的桃蚜无翅成蚜累计校正死亡率为63.01%,LT_(50)为5.75 d。毒力测定发现,处理后7 d菌株HFLP006和HFLA032对桃蚜无翅成蚜的LC_(50)值分别为0.21×10~6和1.86×10~6孢子/mL。在接种1.0×10~8孢子/mL HFLP006菌株孢子悬浮液后,第2天桃蚜成蚜活力减弱,虫体腹部开始出现褐斑,之后胸腹部逐渐变褐,足和触角变白,全身干瘪,体表长出大量白色丝状菌丝。【结论】HFLP006菌株对桃蚜无翅成蚜的致死率远高于其他菌株且致死时间最短,因此具有应用于桃蚜生物防治的潜力。此外,HFLP006菌株在SDAY培养基上表现出良好的培养性状。研究结果为该菌株的进一步规模化发酵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运用比色法(UV)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68份桃品种果肉花色苷含量,比较2种测定结果的一致性,分析桃果肉花色苷的遗传多样性,初步提出红肉桃的判定标准。结果表明,2种方法测定白肉品种花色苷含量接近,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分析方法,而黄肉品种应尽可能选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HPLC定性定量检测结果表明,48份材料检测出矢车菊-3-葡萄糖苷,是桃果肉中主要的花色苷种类,乌黑鸡肉桃,大果黑桃果肉中同时检测到矢车菊-3-芸香糖苷。根据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花色苷含量将桃划分为5个等级,含量20 mg/100 g定为红肉桃的划分临界点。本研究中共鉴定出5份红肉桃品种,感官判定且风味为甜的红肉桃不符合上述判定标准,需要进一步研究完善。  相似文献   

10.
刘兵  王洪平 《昆虫知识》1994,31(6):347-350
澄清了两种害虫:梨食芽蛾一年发生1代,以小幼虫在山植树翘皮下越冬,早春出蛰为害芽、花蕾、嫩梢及叶片,老熟后在花序或卷叶中化肾;桃白小卷蛾一年发生两代,以老熟幼虫在地面缀连叶片做茧越冬,春季在茧中化蛹,其幼虫只为害果实。两者幼虫和成虫可根据形态特征鉴别。  相似文献   

11.
ACS和ACO基因克隆及植物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已知序列设计PCR引物,分别扩增氨基环丙烷羧酸合酶(ACS)和氨基环丙烷羧酸氧化酶(ACO)基因并克隆到中间载体,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图谱分析、部分序列分析以及Southern印迹鉴定后,将两个基因单个或相互串联后反向亚克隆至植物表达载体pBI121。经农杆菌LBA4404转化番茄子叶,在抗性培养基上得到8株ACS基因反义转化的生根小苗以ACS基因的酶切小片段作为探针,经Southern印迹分析,证明获得了两株阳性转化株。  相似文献   

12.
ipt基因定位表达对转基因烟草育性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杂种优势是生物界的一种普遍现象。作物杂种优势的利用是培育高产、抗逆、优质新品种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 ,常规育种技术获得配套三系的难度很大 ,由此限制了杂种优势利用的发展。近年来应用转基因技术创造雄性不育植株已有不少报道[1- 5] 。有研究表明 ,自然突变的雄性不育株  相似文献   

13.
张艳华  王罡  季静  杜娟 《遗传》2003,25(5):563-566
本实验构建了含有CaMV35S启动子控制下的Pti5-VP16基因的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BI121UCH1。通过根癌农杆菌叶盘转化法,将Pti5-VP16基因导入烟草SRI中,经卡那霉素筛选,获得了抗性植株。经PCR和Southern印迹分析,表明抗性植株中整合了Pti5-VP16基因,经抗病性鉴定转基因烟草植株的抗病性明显提高。 Abstract:The plasmid pBI121UCH1 carrying Pti5-VP16 gene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cauliflower mosaic virus 35s promoter was constructed.Leaf segments of tobacco SRI were infected by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EHA105 with plasmid pBI121UCH1,from which kanamycin resistant plants were obtained.PCR and Southern analysis proved that the Pti5-VP16 gene was integrated into the genomes of the tobacco plants.The disease resistance assay showed that the disease resistance was enhanced in the transgenic tobacco plants.  相似文献   

14.
不同结构的外源ACO基因导入香石竹对瓶插寿命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余义勋  包满珠   《生物工程学报》2004,20(5):704-707
以香石竹叶片为外植体 ,利用根癌农杆菌 (Agrobacteriumtumefaciens)介导法 ,将香石竹ACC氧化酶 (ACO)基因核DNA的正义 (sense)、反义 (antisense)、正义重复 (sensedirectrepeat)和反义重复 (antisensedirectrepeat)等 4种T DNA结构导入香石竹‘Master’品种。经Southern杂交检测证明目的基因已整合到香石竹基因组 ,共获得 14个转化株系。在 25℃条件下比较瓶插寿命 ,对照植株花朵瓶插寿命为 5.8d ,多数转化株系花朵瓶插寿命达 11d ,最长者可达 12.8d。大多数转基因株系切花衰老过程中乙烯释放量显著减少 ,部分转基因株系切花衰老过程中几乎检测不到乙烯 ,而对照有明显的峰值。通过对本研究转化ACO基因核DNA与前人转化ACO基因cDNA延长瓶插寿命比较以及对不同T DNA结构的转化抑制内源基因表达的程度进行比较后 ,初步判断用核DNA转化后对内源基因的抑制效果与cDNA相当甚至更明显 ,反义基因可以比正义基因更有效地抑制内源的同源基因的表达 ,转重复基因比转单个基因能更有效地抑制内源的同源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研究根据ACC氧化酶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以鸭梨果实为试材,借助RT PCR方法扩增得到一条长度为831bp的鸭梨ACC氧化酶基因cDNA片段,该片段编码276个氨基酸残基,与其它梨品种ACC氧化酶基因序列同源性均在94%以上。将此片段反向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BI121的CaMV 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之间,构建了鸭梨ACC氧化酶基因的反义表达载体,并在农杆菌LBA4404的介导下实现对鸭梨组培苗的遗传转化。经PCR鉴定证实共有4株鸭梨组培苗中外源基因得到成功转化,Southern杂交显示在这4株转基因鸭梨中除有1株外源基因呈双拷贝外,其余3株中外源基因均以单拷贝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16.
Transgenic pea (Pisum sativum L.) plants containing mutant ahas/als gene were obtained using Agrobacterium-mediated genetic transformation. Transformation has been carried out using cocultivation of pea explants with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strain lBA4404 carrying genetic vectors pCB004, pCB006 and pCB007 containing ahas/als and nptII genes. The presence of transferred genes in the genomes of transgenic plants has been confirmed by PCR analysis.  相似文献   

17.
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白细胞介素-2基因(il-2)导入番茄中,对影响其转化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杆菌菌种(EHA105和C58C1)、外植体类型(子叶和下胚轴)、带有不同筛选标记(Kanr、PPTr、Hygr)的载体质粒几个因素对芽诱导分化及转化均有影响。实验共接种转化2018个子叶和下胚轴外植体,获得了47株抗性再生株,对其进行il-2的PCR扩增检测,有44株呈阳性。PCR-Southern杂交证实PCR结果可靠,显示il-2基因已导入到番茄中。  相似文献   

18.
研究根据ACC氧化酶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以鸭梨果实为试材,借助RT,PCR方法扩增得到一条长度为831bp的鸭梨ACC氧化酶基因eDNA片段,该片段编码276个氨基酸残基,与其它梨品种ACC氧化酶基因序列同源性均在94%以上。将此片段反向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BI121的CaMV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之间,构建了鸭梨ACC氧化酶基因的反义表达载体.并在农杆菌LBA4404的介导下实现对鸭梨组培苗的遗传转化。经PCR鉴定证实共有4株鸭梨组培苗中外源基因得到成功转化,Southern杂交显示在这4株转基因鸭梨中除有1株外源基因呈双拷贝外,其余3株中外源基因均以单拷贝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白藜芦醇合酶基因转化蔓茎堇菜,并对转化条件进行优化.方法:以蔓茎堇菜叶柄为受体材料,采用叶盘法进行遗传转化,实验过程中对影响转化的一些主要因素进行筛选研究.结果:最佳的侵染条件为OD6000.3的菌液侵染10min,头孢霉素的适宜浓度为250mg/L.转化后的蔓茎堇菜外植体经3.0mg/L潮霉素筛选,最终得到9株抗性再生苗,转化频率为0.98%.结论:该研究为建立一个农杆菌介导白藜芦醇合酶基因转化蔓茎堇菜的遗传体系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大豆(Glycine max)下胚轴作为大豆遗传转化的外植体材料,能快速高频再生不定芽。然而,在遗传转化过程中褐化影响基因转化效率。在该研究中,我们用含有GUS染色基因和hpt II(Hygromycin phosphotransferase II)筛选基因的农杆菌(Agrobacteri um tumefaciens) LBA4404侵染大豆下胚轴,并用组织化学定位法测定了GUS基因的瞬时表达,以确定大豆的优化基因转化条件。 结果显示,在共培养基中加入硫代硫酸钠、L_半胱氨酸以及二硫苏糖醇等抗氧化剂,可以有效地抑制大豆下胚轴在组培过程中褐化的发生,并大幅度提高农杆菌在下胚轴的瞬时表达率。这些结果说明抗氧化剂可以降低这种影响并有效提高基因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