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992年7月至1996年7月在本院住院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45例,血尿素氮(BUN)>20mmol/L,血肌酐>440μmol/L,有明显尿毒症症状,其中20例既往未发现有肾病病史,发展至尿毒症期才来就诊.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45例中男30例,女15例,年龄25岁~83岁,其中15岁~24岁1例(2.2%),25岁~34岁8例(17.7%),35岁~44岁10例(22.2%),45岁~54岁14例(31%),55岁~64岁8例(17.7%),65岁~74岁3例(6.6%),75岁以上2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慢性肾脏功能不全患者血红蛋白、电解质及NO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140例,根据用药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洛汀新口服治疗,实验组给予氯沙坦口服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钙、血磷、血钾、内皮素(ET)及一氧化氮(NO)的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Hb、HCT、血钙及NO水平升高,而血钾、血磷及ET水平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治疗后Hb、HCT、血钙及NO水平较高,而血钾、血磷及ET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沙坦能够明显升高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红蛋白及NO水平,恢复电解质平衡,改善预后,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P-P42/p44在慢性肾功能不全大鼠肾组织表达特征及其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大鼠肾组织磷酸化P42/p44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42/p44 MAPK)的表达特征及其可能的作用。方法1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采用5/6肾切除方法构建慢性肾功能不全大鼠模型,术后120d处死大鼠,取大鼠肾组织行石蜡切片,PAS染色观察大鼠肾脏病理改变,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大鼠肾组织磷酸化P42/p44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表达特征及活性变化。结果术后120d实验组大鼠与对照组相比,出现明显的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坏死等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典型病理特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磷酸化p42/p44 MAPK黄棕色染色颗粒明显增加。Western-blot结果显示,实验组大鼠肾组织磷酸化P42/p44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42/p44 MAPK)活性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1)。结论磷酸化P42/p44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在慢性肾功能不全大鼠模型的肾组织中活性明显升高,可能是慢性肾功能不全时各种细胞外刺激因素介导肾脏纤维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代谢综合征(MetS)在慢性肾功能不全(CKD)患者中普遍存在,与CKD预后密切相关。胰岛素抵抗(IR)作为MetS的基础,是非糖尿病CKD患者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而mTORC1信号通路可感受多种环境变化调节机体的生长代谢稳态,参与肿瘤、肥胖、2型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发生发展过程。mTORC1过度激活被认为是2型糖尿病IR的机制之一,但在CKD疾病状态下,mTORC1与IR的关系尚不十分清楚。本文就CKD疾病状下,mTORC1对胰岛素信号通路的影响,做一简要概述,为CKD患者IR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鼻饲极低蛋白匀浆饮食联合α酮酸疗法是否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CRF)老年患者病情发展,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无法耐受常规低蛋白饮食治疗的肾功能衰竭的老年患者,共2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2例,一组病人给予极低蛋白匀浆饮食联合α酮酸治疗,为α酮酸组;一组病人给予单纯低蛋白匀浆饮食,为低蛋白组,均进行了6个月的治疗,然后调查患者营养状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水平较治疗前上升,无明显营养不良,但α酮酸组上升幅度更大(P〈0.05)。与治疗前相比,α酮酸组患者经治疗后,血胆固醇(CH)、三酰甘油(TG)、磷(P)水平均下降,血钙(Ca)水平上升(P〈0.05),上述指标在低蛋白组无显著性改变。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肌酐(Cr)和尿素氮(BUN)在治疗期间均保持稳定。结论:①极低蛋白匀浆饮食联合α酮酸疗法和单纯低蛋白匀浆饮食治疗在短期内均可延缓慢性肾功能不全进展并改善营养状况,而且前者效果更优;②联合α酮酸治疗对改善血脂和钙磷代谢紊乱具有明显作用,单纯低蛋白肠内营养治疗无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鼻饲极低蛋白匀浆饮食联合α酮酸疗法是否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CRF)老年患者病情发展,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无法耐受常规低蛋白饮食治疗的肾功能衰竭的老年患者,共2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2例,一组病人给予极低蛋白匀浆饮食联合α酮酸治疗,为α酮酸组;一组病人给予单纯低蛋白匀浆饮食,为低蛋白组,均进行了6个月的治疗,然后调查患者营养状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水平较治疗前上升,无明显营养不良,但α酮酸组上升幅度更大(P<0.05).与治疗前相比,d酮酸组患者经治疗后,血胆固醇(CH)、三酰甘油(TG)、磷(P)水平均下降,血钙(Ca)水平上升(P<0.05),上述指标在低蛋白组无显著性改变.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肌酐(Cr)和尿素氮(BUN)在治疗期间均保持稳定.结论:①极低蛋白匀浆饮食联合α酮酸疗法和单纯低蛋白匀浆饮食治疗在短期内均可延缓慢性肾功能不全进展并改善营养状况,而且前者效果更优;②联合α酮酸治疗对改善血脂和钙磷代谢紊乱具有明显作用,单纯低蛋白肠内营养治疗无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腹部套管法建立大鼠心脏移植模型,并分析该方法优劣,为器官移植研究提供合适的动物模型。方法SD大鼠60只,参照Baxter的报道进行同种腹部异位心脏移植,成功制作了该模型并总结了经验。结果共实施手术30例,成功27例,成功率90%;移植心存活30 d以上。结论新型的大鼠心脏移植模型简单易行,成功率高,适合用于器官移植研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对其左心室收缩功能和右心室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82例,根据患者肾功能将其分为轻度慢性肾功能不全组[慢性肾脏病(CKD) 2期,47例],中-重度慢性肾功能不全组(CKD 3~5期,35例),另选取同期医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二维超声及三维斑点追踪技术检测各组心脏指标,比较三组二维超声指标、三维斑点追踪技术指标,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对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和右心室功能的评估价值。结果:中-重度慢性肾功能不全组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d)、肺动脉收缩压(PASP)显著高于轻度慢性肾功能不全组、对照组,右心室面积变化分数(RVFAC)、组织运动三尖瓣环位移(TAPSE)、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低于轻度慢性肾功能不全组、对照组(P<0.05)。中-重度慢性肾功能不全组左室整体圆周收缩期峰值应变(LGCS)、左室整体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LGLS)、右室整体圆周收缩期峰值应变(RGCS)右室整体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RGLS)、显著高于轻度慢性肾功能不全组、对照组,左室整体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LGRS)、三维左室射血分数(3D-LVEF)、右室整体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RGRS)、三维右室射血分数(3D-RVEF)显著低于轻度慢性肾功能不全组、对照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和右心室功能的评估价值较高。结论: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可以准确检测心脏的纵向运动、圆周运动、径向运动,为临床早期发现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心脏功能异常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全因死亡、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及血栓终点事件的危险因素及慢性肾功能不全是否为其独立危险因素。方法:纳入未应用抗凝药物的中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825例,平均年龄为76.52±11.80岁,其中女性占18.91%,75岁以上患者占64.73%,记录基线特征及各终点事件发生情况。通过Cox生存分析,探讨肾功能不全对各终点事件的影响。结果:入选患者中位数随访时间为33.5个月,随访期间发生全因死亡209例、心脑血管疾病死亡61例及血栓终点事件139例。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房颤患者各终点事件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在校正CHA2DS2-VASc评分危险因素及其他传统危险因素后,慢性肾功能不全仍是全因死亡、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及血栓终点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慢性肾功能不全是未服用抗凝药物的中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全因死亡、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及发生血栓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的大鼠原位肾移植慢性排斥反应模型。方法供体为近交系F344大鼠,受体为Lewis大鼠,供肾采用左肾,在体修整,原位灌注。肾静脉用硬膜外导管做为临时内支架管端-端、六针法吻合,腹主动脉端-侧连续缝合,输尿管带膀胱瓣与膀胱吻合。受体术前3 d开始环孢素A灌胃至术后30 d(5 mg/kg·d),以预防急性排斥反应。结果手术时间120~180 min;手术成功率90.9%(40P44);受体均存活60 d。并发症有吻合口出血、静脉血栓形成、急性排斥反应等。结论供肾原位灌注,在体修整是简单可靠的方法。静脉內支架管端端吻合,腹主动脉端侧吻合能够达到稳定的成功率,值得推广。熟练的外科操作技能和血管吻合技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主动脉弓缩窄和腹主动脉缩窄复制心力衰竭衰模型的异同,探索快速有效的心衰动物模型。方法将大鼠分为主动脉缩窄手术组,腹主动脉缩窄手术组和对照组(C组)。主动脉缩窄手术组实施颈部手术,在主动脉弓处缩窄动脉直径;腹主动脉缩窄手术组实施腹部手术,在腹主动脉处缩窄动脉直径;C组实施颈部手术但不实施动脉缩窄手术。各组实验动物均正常喂养4~6周后进行心脏的超声检测和心脏血流动力学检测。结果心脏超声结果显示:主动脉弓缩窄手术组左心室壁厚度和左心室腔内径在术后4周明显高于正常组;而腹主动脉缩窄手术组左心室壁厚度和左心室腔内径在术后4周较正常组没有明显增加。术后6周,腹主动脉缩窄手术组左心室壁厚度和左心室腔内径都明显增加,而主动脉弓缩窄手术组左心室壁厚度没有明显改变,左心室腔内经明显增加。血流动力学指标显示:主动脉弓缩窄手术组LVESP、LVEDP、LVDP、±dp/dtmax都明显低于腹主动脉缩窄手术组。结论主动脉弓缩窄手术复制心肌肥大导致心功能衰竭模型效果明显快于腹主动脉缩窄手术复制的心肌肥大导致心功能衰竭模型。 相似文献
12.
两种高血压大鼠模型证候特征差异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两种经典高血压实验动物模型的证候特征,以便更好地考察降压中药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选择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和肾性高血压大鼠两种经典常用动物模型,从宏观表征和行为学的角度,对二者的证候特征及其差异性进行辨析比较。结果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在14~18周龄,基本符合高血压中医辨证分型中肝火上炎证型的表现;两肾一夹型肾性高血压大鼠在术后4~8周,基本符合高血压中医辨证分型中阴虚阳亢证型的表现。结论两种高血压动物模型的中医证候特征不同,在进行降压中药的疗效评价和作用机理实验研究时,可以考虑有针对性地选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稳定而可靠的大鼠肾移植慢性排斥反应模型。方法选用30只Wistar大鼠为供体,30只SD大鼠为受体。取供体左肾,采用HC-A离体肾保存液原位灌注,将供肾动、静脉分别与受体腹主动脉、下腔静脉行端侧吻合,以输尿管膀胱植入法行尿路重建,建立大鼠同种异体肾移植模型。分别于术后3、6、9周取移植肾观察大体和组织形态学变化,观察术后并发症及排斥反应情况。结果移植肾脏大体和组织形态学呈渐进性变化,至术后9周可出现明显的慢性排斥反应病理改变。移植肾脏可顺利存活,部分出现肾积水并发症,但不影响排斥反应病理变化。结论本方法可建立稳定、可靠的肾移植慢性排斥反应模型,是研究慢性排斥反应的理想模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吗啡诱导的躯体依赖与精神依赖两种大鼠模型脑内单胺类递质水平的比较,探讨其在吗啡依赖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剂量递增法复制吗啡依赖大鼠模型,然后用纳洛酮催促,引起躯体戒断症状。连续给予吗啡(5mg/kg,ip)6d,引起大鼠产生显著的条件性位置偏爱效应。脑组织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和多巴胺(DA)含量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吗啡依赖大鼠催促戒断后脑内NE和5-HT水平明显升高,DA水平下降。吗啡在引起大鼠明显位置偏爱的同时,使大鼠脑内DA和5-HT水平显著升高,NE无明显改变。结论吗啡依赖的形成和戒断与脑内单胺神经递质有密切关系,吗啡依赖的躯体戒断症状与NE升高有关,而吗啡诱导的精神依赖则与脑内DA水平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是多基因遗传和多个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盐的摄入在高血压的形成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本文就感觉神经损伤、Dah 1种、醋酸脱氧皮质酮和部分肾切除等方法建立的盐敏感性高血压大鼠模型的特点及其病理生理学变化作一综述,为进一步研究盐敏感性高血压发病的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一次手术建立大鼠肾大部切除肾衰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取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构建大鼠肾大部切除肾衰模型,A组采用传统的两次手术造模,B组采用改良的一次手术的方法;比较两组模型的死亡率、成功率。结果两组间各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一次手术建立大鼠肾大部切除肾衰模型是简便易行,是值得推荐的一种肾大部切除术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改良硬膜外导管固定法应用于构建硬膜外阻滞动物模型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24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用于构建硬膜外阻滞大鼠模型。实验组在切开置管后导管固定使用创新性关卡,采用不透气无菌医用胶带封闭导管;对照组则采用单纯缝线环绕法固定,并保留导管接头固定于后颈部。术后每天硬膜外腔注射0.1%罗哌卡因30 uL,共28 d。对比观察两组术后发生感染率,硬膜外阻滞模型有效时间及硬膜外导管深度变化等情况。结果术后感染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有效时间:实验组长于对照组(26.2±1.7d&18.5±3.0d,P〈0.05);硬膜外腔内导管深度:实验组与对照组比,其均值和离散程度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1.81±0.07&1.44±0.55,P〈0.05)。结论应用改良导管固定法构建大鼠硬膜外阻滞模型,有助于提高其稳定性和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Michael Wilhelm Doris Höhr Josef Abel Friedrich K. Ohnesorge 《Biological trace element research》1989,21(1):241-245
Urinary aluminum (Al) excretion was studied in humans with normal and impaired renal function. Al was measured by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In healthy volunteers (n=50), renal Al excretion was 12.2±8.5 μg/24 h.
Two patients on plasma exchange therapy with normal renal function and an inadvertent load of 870 and 388 μg Al/treatment
showed a 23 and 14% positive balance until next treatment.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出一些关于早期诊治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建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0-2006年住院患者中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合并肾功能衰竭病例5例,比较其临床表现和相关检查并分析其诊疗经过。结果:二种疾病不仅在其发生发展上有一定联系,而且在临床表现和相关检查上也有相似之处。二种疾病都可出现浮肿、贫血、乏力、纳差、心包积液、蛋白尿和不同程度的肾功能不全。二者合并出现时临床表现更加复杂多样,增加了临床诊断的难度。结论:在诊治此类疾病时要注意临床表现的一些细节,如心力衰竭时的相对缓脉、与肾功能不全不相适应的贫血、难治性心包积液、不明原因的肾功能损害等,以便早期正确诊治,提高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