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滇东石林地区早-中二叠世Globivalvulina有孔虫动物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云南石林地区早中二叠世地层剖面中的Globivalvulina(球瓣虫属)化石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栖霞组含16种,茅口组含有13种,两组中物种相似度可达92%。种级分异度变化显示,栖霞组的种以增加趋势为主,茅口组则以减少为趋势。总体上这一时期Globivalvulina动物群物种上升高峰仅有一次,出现在栖霞组中上部;而下降高潮有两次,第一次出现于栖霞组上部与茅口组底部界线附近,第二次是茅口组顶部。后一次下降幅度远大于前者,可能与中二叠世末期有孔虫动物群演化事件有关。  相似文献   

2.
华南早-中二叠世(蜓)类分异度变化过程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复合标准剖面的数据,对华南早-中二叠世鲢类动物群属种分异度的变化过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早、中二叠世动物群属种首现及末现速率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鲢类动物群属级分异度经历了两次快速上升,一次明显下降,在早、中二叠世出现两个相对独立的高峰,但总体上表现出持续上升趋势,并在中二叠世中期达到最大。早二叠世期间属级分异度的短暂下降主要与鲢类动物本身的演化趋势有关,是动物群属级分类单元更替的结果。物种分异度在二叠纪初急剧增长,至早二叠世Sakmarian期已达到整个早-中二叠世的顶峰。早二叠世的动物群更替事件对物种分异度具有显著影响,并导致物种分异度随后总体呈下降趋势,中二叠世开始物种数虽有所上升,但始终未能恢复到早二叠世鼎盛时期的水平。早二叠世是筵类动物稳定发展时期,动物群中属种首现的总数及速率明显大于中二叠世,属种更替也更为频繁。中二叠世中期开始,筵类动物群属种分异度同时呈现急剧下降的趋势,但是,早、中二叠世华南鲢类动物群中属种末现速率却并无明显差异,表明造成晚期古生代稳定生态系统崩溃的环境变化对筵类动物的成种速率有较大的影响,持续的低成种速率是导致中二叠世筵类动物属种分异度下降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3.
广东南雄盆地上湖组介形类动物群及白垩-第三系界线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南雄盆地上湖组介形类可划分为2个性质不同的动物群及4个化石带:下部为 Porpocypris 动物群,是以中生代属种为主,中、新生代属种混生的过渡性动物群,时代为晚白垩世最晚期;上部为 Cypris 动物群,以 Cypris 属占优势, Sinocypris 属开始出现, Cypridea 等古老属种绝灭为主要特征,时代为早—中古新世.根据介形类演化发展阶段和白垩纪末生物绝灭事件,南雄盆地白垩系与第三系的界线应划在 Porpocypris 与 Cypris 动物群之间,即上湖组坪岭段与下惠段之间.  相似文献   

4.
安庆栖霞组的腕足类化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南方二叠纪地层中的腕足动物群,以晚二叠世的腕足动物研究的最为详细,其次是早二叠世晚期的腕足动物,许多古生物工作者发表了论文,给予论述;而对早二叠世早期的腕足动物群研究则较差。1927年赵亚曾首先研究了长江下游栖霞灰岩中的腕足类化石,并报道了“栖霞石灰岩之腕足类化石”8属、10种、3未定种,其中1新种,但时代并未肯定。在我国栖霞组内以珊瑚及(竹蜓)科化石为主,而又比较标准,地层对比较为重要,所以对栖霞组内的腕足类研究就减少了,直至近十多年来才逐渐的对这一地层的腕足类的研究给予重视。笔者将安庆白鹿尖剖面的腕足类化石研究发表,是因为  相似文献   

5.
福建大田广平早二叠世栖霞组介形类动物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伊武军 《古生物学报》1993,32(5):561-586
记述福建大田广平早二叠世栖霞组介形类化石9属16种,包括1新属9新种.将这一介形类动物群自下而上划分为4个组合:1)Bairdia menardensis-Orthobairdia xingyangensis-Bairdia dorsalta组合;2)Bairdia piscariformis-Orthobairdia ponderosa-Kellettina elongata组合;3)Bairdia cristata-Fabalicypris subtililonga-Heterobairdia datianensis组合;4)Bairdia lungtanensis-Healdianella reniformis-Silenites suborthis组合.认为组合1和组合2与江苏栖霞组介形类的下部组合相当;组合3和组合4与上部组合相当.还讨论了介形类组合与(蜒)带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描述的朱森珊瑚(Chusenophyllum),采自安徽南部栖霞组上部,数量虽不多,但产出的层位相当稳定,是识别栖霞组的化石标志之一。对确定栖霞组的生物地层层序、划分栖霞组与茅口组的分界,具有一定的意义。同时,对于认识栖霞组中四射珊瑚的特征及其演化过程,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安徽南部地区栖霞组剖面,以贵池灌口仰天堂、巢县平顶山二地最好,化石比较丰富,界线清楚,出露较完整。  相似文献   

7.
在江西武宁的二叠系栖霞组、茅口组和龙潭组下部获得?类化石8属30种,并对其中10个属种进行系统描述。对获得的?类化石自下而上建立六个?带,分别是Schwagerina anhuiensis-Schwagerina chihsiaensis带、Schwagerina chihsianesis regularis带、Chusenella conicocylindrica带、Chusenella douvillei带、Chusenella ishanensis带和Pseudodoliolina pseudolepida带。通过与南京栖霞山,贵州盘县火铺镇等地的?类化石带对比,本研究区的栖霞组上部、茅口组和龙潭组中下部的地质时代分别为罗德期、沃德期和卡匹敦期。  相似文献   

8.
西藏申扎木纠错地区的上二叠统碳酸盐岩地层是近年来新发现的重要地层,但其中的有孔虫动物缺乏系统研究。本文研究了申扎木纠错剖面下拉组上部灰岩中有孔虫动物群的组成及古生物地理意义。共鉴定出有孔虫类26属52种,其中■类4属7种;有孔虫动物群主要由Reichelina,Codonofusiella,Dunbarula,Colaniella,Pachyphloia,Globivalvulina,Agathammina,Hemigordius,Midiella,Multidiscus等组成,结合同层位中产出的牙形类化石,其时代被限定在晚二叠世吴家坪期。鉴于木纠错组整合于下拉组之上,限定了木纠错组底界的时代至少从吴家坪期最晚期开始。该剖面中发现了结构构造相对简单的Colaniella属原始类型,对研究Colaniellidae的起源演化提供了化石材料。木纠错地区吴家坪期有孔虫动物群呈现的古生物地理面貌和喜马拉雅地区截然不同,说明当时新特提斯洋已有一定的宽度。  相似文献   

9.
以化石带为基础的华南Ting类属种数据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华南Ting类化石带序列为基础,对华南地区Ting类属种的地层分布资料进行了整理,建立了华南Ting类90属1447种的地层,地理分布数据库,在数据库中,可以Ting类化石带为时间尺度,查询华南地区不同时期Ting类属种的首现及末现数,统计Ting类属种数及属种名单,通过对查询,统计结果的分析,可以研究华南地区石炭-二叠纪Ting类分异度的变化过程,为研究Ting类动物群的辐射演化,灭绝型式提供定量数据,初步分析结果揭示;华南地区Ting类动物群物种分异度在早二叠世时曾大幅度下降,就物种消失的数量而言,早二叠世Ting类动物群物种分异度的下降构成了本区石炭-二叠纪规模最大的Ting类动物群事件。  相似文献   

10.
福建宁化早二叠世早期的小有孔虫动物群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本文报道的福建宁化湖村早二叠世时期与StaffellaTing共生的小有孔虫动物群,在福建地区还属首次发现。该动物群计有9属20种,称为Globivalvulina-Nodosaria组合。这一小有孔虫动物群的发现,不但为福建地区栖霞组底部补充了新的化石门类,且为石炭系二叠系的划分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