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长尾潜蝇茧蜂对橘小实蝇幼虫的寄生效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橘小实蝇幼虫为寄主,在(25±1)℃,RH(70±10)%,光照周期14L∶10D的条件下,研究了在不同密度的寄生蜂与寄主条件下的长尾潜蝇茧蜂寄生效能。结果表明:不同密度的橘小实蝇幼虫对长尾潜蝇茧蜂的寄生作用有明显的影响,其寄生效应符合功能反应模型HollingⅡ型,方程为Na=0.7291No/(1 0.02362No)。长尾潜蝇茧蜂自身密度对寄生作用也存在干扰效应,用Hassell-Varley模型可表示为a=0.1993P-0.2966。 相似文献
3.
橘小实蝇寄生蜂切割潜蝇茧蜂的人工繁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切割潜蝇茧蜂[Psyttalia incisi(S ilvestri)]是福建疫区寄生于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幼虫—蛹期的重要本地寄生蜂。利用室内大量繁殖的橘小实蝇幼虫作为寄主,在室内条件下对其进行人工繁殖技术研究,并设计了人工繁蜂的质量控制和工艺流程。旨在将来提供足够数量的寄生蜂来满足田间放蜂的需要,尽早实现对橘小实蝇的持续、有效地治理。 相似文献
4.
研究外来入侵害虫橘小实蝇及其寄生蜂在不同湿度条件下的存活与发育能力,以预测其在福建的适生分布区。结果表明:在25℃条件下,不同相对湿度对切割潜蝇茧蜂成蜂种群寿命影响大小依次为75%>95%>55%>35%,其中75%相对湿度下种群平均寿命最长,采用二次曲线模型并求得最适相对湿度为75.2%;不同相对湿度对橘小实蝇种群寿命的影响大小依次为75%>55%>95%>35%,采用二次曲线模型并求得最适相对湿度为68.7%,二者可能具有相似的分布区域。同时,从存活曲线分布的情况来看,切割潜蝇茧蜂在不同湿度下的存活曲线分布较橘小实蝇更集中,表明橘小实蝇对湿度的变化表现出更强的敏感性。同时,湿度低于35%时,不能交配并繁殖后代;处于较高湿度时,对其后代体形大小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6.
7.
8.
为明确寄主植物挥发物在阿里山潜蝇茧蜂Fopius arisanus Sonan生境定位,寄主或食物搜寻等过程中的作用,采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阿里山潜蝇茧蜂性成熟雌蜂对健康、虫害诱导及人为损伤的橙子、香蕉、西红柿的行为反应,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鉴定受染前后的番石榴、橙子、香蕉和番茄挥发物成分。结果表明:健康的、橘小实蝇危害和机械损害的香蕉、橙子对阿里山潜蝇茧蜂性成熟雌蜂均产生显著的引诱作用,受染橙子引诱到寄生蜂的数量显著高于健康橙子,其他组对于水果气味的选择并无显著性差异,并且阿里山潜蝇茧蜂雌成蜂对虫害诱导水果的选择反应与为害时间密切相关。4种不同水果挥发物成分种类多样,相对含量及其比例差异较大。橘小实蝇为害后诱导水果新产生了乙酸叶醇酯、反-法呢烯、β-罗勒烯、苯甲醛、顺-罗汉柏烯、柏木脑、辛酸乙酯、辛酸甲酯、十四烷、十五烷和二十烷。芳樟醇和β-月桂烯在受染橙子的释放具有滞后性,分别在橙子受染后第2天和第3天才被检测到,并且相对含量逐渐上升。上述结果为研究水果挥发物调控阿里山潜蝇茧蜂的行为反应,提高其生物防治效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食品安全已成为当今社会广受关注的问题。尽管国内的一些学者就阿里山潜蝇茧蜂[Fopius arisanus(Sonan)]和橘小实蝇SIT技术分别开展了不同程度的研究,然而关于应用该蜂和不育雄虫对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进行田间联合防治的研究还未见相关报道。为此,为探讨天敌昆虫和雄性不育技术对橘小实蝇的田间综合治理(IPM)技术,开展了阿里山潜蝇茧蜂和橘小实蝇不育雄虫的田间释放试验:首先应用性引诱剂降低田间野生雄虫数量;而后,释放橘小实蝇不育雄虫,进一步降低田间橘小实蝇种群数量;最后,释放阿里山潜蝇茧蜂对田间残余的橘小实蝇卵进行追踪寄生,以达到持续控制的目的。通过监测整个防控期田间橘小实蝇的种群数量以及果实受害率和防治效果作为评价指标评价该防治方法的综合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应用阿里山潜蝇茧蜂、橘小实蝇不育雄虫并配合引诱剂的综合措施对橘小实蝇的种群数量有明显控制作用,田间总体防治效果可达90%左右。此外,提出完善橘小实蝇田间防控措施的建议,并提出该研究的不足以及有待进一步开展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桔小实蝇寄生蜂一新记录种--切割潜蝇茧蜂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首次记述了中国寄生桔小实蝇的切割潜蝇茧蜂Opius incisi Silveslri.该蜂隶属膜翅目茧蜂科潜蝇茧蜂亚科。研究标本保存于福建农林大学植保学院益虫室。 相似文献
11.
Mass-rearing biology of Fopius vandenboschi (Hym., Braconida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 M. Ramadan 《Journal of Applied Entomology》2004,128(3):226-232
Abstract: Basic biological information concerning the reproductive activities of Fopius ( Biosteres ) vandenboschi (Fullaway) (Hym., Braconidae, Opiinae) were determined to facilitate insectary mass production. Mean (±SE) progeny production per generation (yield) of 200 ♀♀ F. vandenboschi was 6835.8 ± 433.2 and 3755.8 ± 112.4 parasitoids, with 24-h exposure to second instar Bactrocera dorsalis (Hendel), and Ceratitis capitata (Wiedemann), respectively. Ceratitis capitata as a factitious host was more sensitive to parasitism, producing a significantly higher percentage of uneclosed host puparia frequently containing parasitoid cadavers (22.5 ± 0.8%), than B. dorsalis (3.4 ± 0.2%). The overall mean production of female offspring was ≥50%♀♀ in both host species. Unlike several other opiine parasitoids, young (5-day-old) females of F. vandenboschi produced low proportion of daughters (26–37%♀♀) and significantly shifted production to female-biased offspring (53–71%♀♀) at older age intervals (16–30 days). Based on the parasitoid yield data with a 24-h exposure period to second instar host larvae of B. dorsalis , about 150 cage replicates (of 200 ♀♀ each) may be sufficient to mass produce about 1 million parasitoids of F. vandenboschi during the reproductive period of 5–30 days, with an average of 56% female offspring. A short oviposition exposure period of 6 h was not optimal for mass production of F. vandenboschi . Total yield at 6 h exposure was one-fifth the production at 24-h exposure, using B. dorsalis hosts. 相似文献
12.
植物源引诱物质可显著提高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蛋白饵剂的应用效果,本文测试了柑橘、番木瓜、芒果、番石榴、杨桃的叶片浸提物、果实以及已知植物次生物质对橘小实蝇的引诱效果。植物浸提物的生物测定结果表明,杨桃的二氯甲烷浸提物的引诱效果最佳,平均引诱率为20.83%,对于不同的萃取剂而言,二氯甲烷、乙醇浸提物效果明显优于石油醚,三者浸提的平均引诱率分别为15.67%、15.17%和10.50%;对于不同寄主植物而言,柑橘浸提物的效果最佳,3种有机溶剂浸提物的平均引诱率为18.33%,其中石油醚、二氯甲烷和乙醇浸提物的引诱率分别为20.00%、15.83%和19.17%,其他植物浸提物的引诱效果为杨桃>番木瓜>芒果>番石榴,3种有机溶剂浸提物的平均引诱率分别为17.22%、11.67%、11.11%和10.56%。寄主果实的生物测定结果表明,柑橘的平均引诱率为65.83%,其中雌虫和雄虫的引诱率分别为61.67%和70.00%,明显高于杨桃、番石榴和番木瓜,三者的引诱率分别为31.67%、31.67%和21.67%,与柑橘引诱率差异显著(P<0.05)。已知植物次生物质的生物测定结果表明,甲基丁香酚的引诱效果最佳,平均引诱率为45.00%,其中雄虫和雌虫的引诱率分别为86.67%和3.33%;乙酸乙酯和番石榴香精的引诱效果次之,平均引诱率分别为32.50%和28.33%,其中雌虫的引诱率均为36.67%;杨桃香精和柠檬酸的引诱效果较差,平均引诱率分别为25.00%和26.67%。 相似文献
13.
植物果实、颜色和形状对橘小实蝇产卵选择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是近几年入侵江苏南部地区,严重危害当地水果、蔬菜的重要害虫。为深入了解其在该地区果树、蔬菜上的产卵特性,进行植物果实、颜色和形状对其产卵选择影响的研究。实验室中"纸杯法"的产卵选择试验结果表明,橘小实蝇对不同水果的产卵偏好性由高到低依次为:柑橘、香蕉、芒果、枣、石榴、苹果、桃子、梨、李、葡萄、柿;对不同蔬菜的产卵偏好性由高到低依次为:丝瓜、豇豆、苦瓜、黄瓜、茄子、南瓜、青椒、番茄。对不同寄主颜色和形状的产卵选择特点为,雌虫常选择桔黄色、绿色,以及圆球形的寄主产卵,而较少选择黑色、方形的寄主产卵。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寄主果实散发出的气味,及其颜色和形状对橘小实蝇的产卵选择有影响。 相似文献
14.
橘小实蝇的风险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地理评估和管理标准、传人的可能性、传播途径、定殖、定殖后扩散的可能性及橘小实蝇危害性评估等方面对橘小实蝇传人中国风险进行定性分析,筛选了橘小实蝇传人中国的风险因子。根据我国各气候大区的30a(1961—1990)的平均气温、月最高平均气温、月最低平均气温及年降雨量等气候因子和橘小实蝇的发生规律,将我国地域划分为适生区、次适生区、非适生区,明确了南亚热带湿润大区、边缘热带湿润大区、边缘热带亚湿润大区为橘小实蝇的适生区;暖温带湿润大区、北亚热带湿润大区、南亚热带亚湿润大区、高原亚温带湿润大区为橘小实蝇的次适生区。提出了降低橘小实蝇风险的管理措施,为制定检疫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16.
在温度2528℃、相对湿度70%28℃、相对湿度70%75%和光照周期L∶D=14∶10条件下进行了人工大量饲养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和瓜实蝇B.cucurbitae(Coquillett)成虫人工饲料配方的筛选试验。结果显示,1∶2重量比例混合的蔗糖和啤酒酵母是饲养这2种果实蝇的最佳成虫人工饲料,用其饲养的单雌产卵量、产卵期和孵化率分别为424.1675%和光照周期L∶D=14∶10条件下进行了人工大量饲养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和瓜实蝇B.cucurbitae(Coquillett)成虫人工饲料配方的筛选试验。结果显示,1∶2重量比例混合的蔗糖和啤酒酵母是饲养这2种果实蝇的最佳成虫人工饲料,用其饲养的单雌产卵量、产卵期和孵化率分别为424.16445.75粒,30.90445.75粒,30.9031.87 d,74.60%31.87 d,74.60%75.40%。同时,对18种由不同配方配制成的幼虫人工饲料饲养橘小实蝇、瓜实蝇和南亚果实蝇B.tau(Walker)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玉米和麦麸作为饲料的介质优于麦片和麦麸。橘小实蝇幼虫人工饲料的优化配方为:玉米+麦麸(125 g+25 g),蔗糖25 g,啤酒酵母25 g,对羟基苯甲酸甲酯0.9 g,1 mol/L盐酸4 mL,纸巾4 g,自来水300 mL;用其幼虫人工饲料饲养该虫的生物学参数包括子代孵化率、化蛹率、羽化率和平均蛹重分别为81.17%±0.05%,96.41%±0.02%,94.85%±0.01%与(19.40±0.08)mg。而瓜实蝇和南亚果实蝇幼虫人工饲料的优化配方为:玉米+麦麸(100 g+50 g),蔗糖30 g,啤酒酵母25 g,以及一定量的其他组分(同上);用其饲料饲养这2种果实蝇的相关参数:子代孵化率、化蛹率、羽化率和平均蛹重分别为78.50%±0.04%与76.96%±0.12%,95.73%±0.03%与94.69%±0.02%,94.57%±0.02%与95.82%±0.03%,(18.62±0.23)mg与(22.83±1.38)mg。试验证实,优化后的成、幼虫人工饲料具有饲养效果好、方法简便,配方材料来源广泛和价格低廉等优点,可用于室内人工大量饲养上述3种果实蝇属害虫。 相似文献
17.
橘小实蝇发育历期和种群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自然条件下,通过人工饲养橘小实蝇,研究其在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发生代数和各代发育历期.结果表明,橘小实蝇在同安区1 a发生7代,各代历期分别为95. 5、49. 0、44. 0、36. 0、36. 5、45. 0和89. 5 d.田间监测证实橘小实蝇在福建省南部地区可以越冬,4-10月份是发生高峰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