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黄土高原白羊草草原的基本特征及其地理学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黄土高原的白羊草草原具有水平地带性特征,是第三纪亚洲内陆热带性质的草原随着干旱的发展和气候的变冷逐渐向外推移的结果。因而该草原是次生的,残遗的,本区现在的分布区正是欧亚内陆外围残遗的分布区的组成部分。该草原分布通常与森林相结合或形成群落复合体,构成森林草原的自然景观。该草原西部和北部边缘应是中亚与东亚植物区系的自然界限,即恒山-雁门关-管涔山-白于山-六盘山-天水-武山。该草原的建群种和优势种主要  相似文献   

2.
西藏植物区系地理区域分异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数量统计方法及植物区系分布区型谱图探讨西藏植物区系地理的地域分异。中国-喜马拉雅成分在藏东和藏东南占优势,热带成分集中分布于喜马拉雅南翼的低海拔地区;在高原内部青藏高原成分占统治地位,而中亚成分则在高原的西北部起重要的作用。植物区系成分的这种水平地域分异和西藏境内自东南向西北植被由森林、草甸、草原至荒漠的地带更迭是相吻合的。海拔1800米可以看作是热带成分占优势的垂直系列的上界。根据优势植物区系成分确定的几条界线,西藏可划归如下植物区系区域:古热带植物区印度马来亚植物亚区的喜马拉雅南翼亚地区,泛北极植物区的中国-喜马拉雅亚区和青藏高原亚区。  相似文献   

3.
嵩山与鸡公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野外调查和取得最新植物区系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对河南省的嵩山与鸡公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出两地植物区系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嵩山共有种子植物126科586属1335种,植物区系以温带成分为主,兼有一定的热带成分,与西北、华北植物区系联系较紧密;鸡公山计有种子植物157科675属1583种,温带成分虽占有较高的比例,但热带种类丰富,与华中、华东植物区系的关系更密切,表现出向北亚热带植物区系明显过渡的特征;两地植物区系的共同特点是温带成分都占有一定优势,说明落叶阔叶林仍然是两个地区相对稳定的森林植被类型.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福建三明格氏栲保护区野外植物采集和资料查阅,编制该区域种子植物名录进行植物区系的分析,并与相邻地区比较。结果表明:保护区植物区系起源古老,中新世以来一直保持着其原有的物种组成,构成了完整种子植物进化系列。境内地形条件复杂,植物种类丰富,有149科603属1 303种。森林中多建群种优势科为樟科(Lauraceae)和壳斗科(Fagaceae)等,科属区系地理成分复杂,以热带分布型为主,泛热带分布科属占首位,同时兼容了大量温带成分;通过与福建邻近地区比较,其与戴云山相似性最大,随纬度北移或南移,相似系数下降,与中国邻近地区比较,其与岭南山地区种相似性最大。这说明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不隶属于华东地区,而隶属于岭南山地区。在中国植物区系中,以格氏栲(Castanopsis kawakamii)为优势植物的保护区隶属于东亚植物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属、岭南山地区、粤北亚地区,并通过其与相邻以苦槠(C.scleiophylla)为优势的浙南山地亚地区、以红锥(C.hystrix)为优势的南岭东段亚地区和两种植物都不占优势的闽北山地亚地区比较,讨论了各个亚地区科属种的分布状况及特有程度。  相似文献   

5.
豫南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鸡公山是大别山西部余脉,位于豫、鄂两省的交界线上,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区。本文根据该区现代植物分布的科、属、种,作了详细的统计分析,并与其它地区的植物区系成分作了对比研究。其结果表明:①植物种类组成丰富,共计有132科、544属、1161种。②鸡公山(大别山)是华东、华中、华北植物区系的交汇之地,各种成分兼容并存。③该区(大别山)是秦岭以东南北植物分布的天然界线,以此为北界的植物有34属、72种,以此为南界的植物有5属16种。④大别山是中国西南成分、华中成分向华东地区扩展散布的北部通道,鸡公山是这条通道上的一个连接点。  相似文献   

6.
朱华 《植物科学学报》2018,36(6):893-898
以前多个关于中国热带北界的建议由于依据的指标和学科不同,存在很大的差异。我们基于202个中国地理区的植物区系和气象资料,对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地理成分分布格局及其与气候、经纬度分布的关系进行研究,同时依据覆盖中国北纬30°以南地区的135个地方植物区系资料,对种子植物属的地理成分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中国植物区系中,依据种子植物区系科和属的地理成分(即分布区类型),发现热带分布属中80%以上的区域基本上在中国南部和东南部北纬22°30'以南。在这条界线以南地区,位于基带(低海拔或水平地带性区域)的原始植被为热带森林(热带雨林、季雨林),并且具有在中国分布的典型热带植物科,但在中国西南部,热带森林沿云南西部可达到北纬24°30',在西藏南部的深切河谷可达到北纬29°。这条界线与中国的热带雨林、季雨林区划的北界相符合,亦与植物区系分区上的泛北极植物区系与古热带植物区系的地理分界线相吻合。结合中国植被和植物区系区划,我们建议将北纬22°30'作为中国南部和东南部的生物地理热带北界。这条热带北界比气候上的热带北界(21°30'N,年积温8000℃以上)更北,这暗示中国热带地区在历史上可能曾达到更北的范围,支持在古生态学研究上提出的全新世中期中国东部地区热带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曾北移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安徽大别山北坡植物区系与邻近地区植物区系关系探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安徽大别山北坡是大别山的主体部分,也是目前大别山森林植被保存较好的地区之一。作者通过对该区植物区系与邻近地区植物区系之间共有种和区系成分的对比分析,以及通过与邻近山地森林植物区系之间相似性系数的对比分析,初步得出下列结论:(1) 该区植物区系与华东植物区系的关系最密切,其次是华中,再次依次为日本、华北、华南、西南、东北,与西北和青藏高原植物区系之间很少有联系。(2) 该区植物区系与日本植物区系之间的关系比与我国西南植物区系之间的关系要密切。(3) 该区植物区系与天目山、神农架、中条山、庐山、武夷山诸山地森林植物区系之间关系紧密程度依次为天目山、庐山、神农架、武夷山、中条山。(4) 大别山植物区系在我国植物区系分区上应属于华东区。(5) 在我国植物区系分区上,华东区与华中区的分界线在湖北省境内应位于“襄樊—宜昌”一线,华东区与华北区的分界线在安徽省境内应位于“霍丘—滁县”一线。  相似文献   

8.
正西北地区全部高等植物约有3900种,其中大部分只分布在山地上。西北地区由于地处中亚、西伯利亚、蒙古、西藏和华北的交汇,为各个植物区系成分的接触、混合和迁徙创造了有利条件,植物区系中的地理成分复杂。旱生的灌木与小灌木荒漠是西北地区的地带性植被,此外还有盐化灌木荒  相似文献   

9.
辽宁省蜱类的生态地理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维贤 《昆虫学报》1987,(2):180-185
辽宁省已知的蜱类共13种, 分属于2科6属.本文依据不同地理景观区内蜱的种类与数量, 并结合其不同生境类型, 对蜱类的生态地理分布问题作了讨论.四个地理景观区内蜱种类与数量情况如下:(1)黄土丘陵台地干草原与西辽河风沙草原区:黄土丘陵台地干草原区蜱种类少, 但数量多.草原血蜱为优势种, 草原硬蜱数量较少.西辽河沙地草原区有草原血蜱、草原革蜱、草原硬蜱, 前两种均为优势种.(2)辽西山地疏林灌从区:本区有森林革蜱、长角血蜱、全沟硬蜱及日本锐缘蜱, 前两种为优势种.(3)辽东山地森林及林缘草地区:本区蜱种较多, 林区以日本血蜱、嗜群血蜱、全沟硬蜱为多见;林缘草地以长角血蜱、森林革蜱为优势种, 另外还有钝跗硬蜱、血红扇头蜱.(4)平原丘陵农区:木区蜱种虽然不少, 但分布局限, 数量小.有长角血蜱、草原血蜱、森林革蜱、微小牛蜱, 波斯锐缘蜱.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思茅地区菜阳河自然保护区地处联系滇南热带与滇中亚热带的中间位置,在植被地理和生物地理上十分重要,其植物区系计有野生种子植物1 920种, 隶属于836属及178科。该植物区系以兰科( 69属/223种)、茜草科(37/100)、菊科(47/86)、蝶形花科(33/82)、唇形科(28/62)、大戟科(25/59)、荨麻科(13/52)、禾本科(34/47)、樟科(12/44)、桑科(6/44)、爵床科(26/36)等为优势科。属的分布区类型组成以热带亚洲分布型最多, 约占总属数的31%;其次是泛热带分布,占23.4%;热带分布合计占总属数的83.3%。种的分布区类型组成仍以热带亚洲分布最多, 占总种数的60.6%;其次是中国特有分布, 占21.6%;热带分布种合计占70.0%以上。这些特征均表明该植物区系热带性质显著,并具有印度—马来西亚植物区系特点,在植物区系分区上属于印度—马来西亚植物区系的一部分。由于菜阳河自然保护区在地理上位于热带亚洲植物区与东亚植物区的交汇地带,该植物区系中的许多热带植物均是在其分布的北界,植物区系又有明显的热带北缘性质。通过与滇南西双版纳和滇中无量山植物区系的比较,菜阳河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与西双版纳植物区系在区系组成及属的地理成分构成上很接近, 它们同为热带亚洲植物区系的北缘类型。在云南南部,从热带亚洲植物区系到东亚植物区系的过渡与转变,显然发生在思茅菜阳河地区以北。从热带亚洲植物区系过渡到东亚植物区系,在诸属的分布区类型中,热带亚洲分布型显著减少,北温带分布型和东亚分布型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1.
对鲁西晚古生代含煤岩系以及华北各地石炭、二叠系孢粉组合中已经发现的Sinulatisporites一属的时空分布进行详细研究,结果表明:其时空分布仅限于华夏植物区的北方亚区,在时间上始于早二叠世早期(太原组),灭绝于中二叠世中、晚期,可视为鲁西乃至华北地区早二叠世晚期、中二叠世早期中期华夏植物区北方亚区的典型分子。其母体植物可能为一种喜湿热的真蕨植物或种子蕨植物。该属产出层位稳定,延续时间较短,在月门沟统山西组、石盒子统下石盒子组含量丰富,又常产出于月门沟统山西组的主要含煤岩段及其上部石盒子统下石盒子组的砂、泥岩段,故可作为二叠系划分和对比煤层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大别山陀尖山区植物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陀尖山区有维管束植物119种,隶属于552属,151科,是大别山植物区系最丰富,最具有代表性的地区之一。作者认为大别山南北坡植物不存在明显差异,大别山植物区系作为一个整体属于华东植物区系。陀尖山区植物区系与庐山、神农架和黄山的植物区系关系最为密切,相似程度三者不相上下;陀尖山区乃至整个大别山区构成了华东区与华中区联系的纽带。  相似文献   

13.
中昆仑山北坡及内部山原的植被类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昆仑山西始乌鲁乌斯河,东迄安迪河,东西迤逦600余公里,平均海拔高度6000m。该区有野生种子植物52科,211属,398种。植物区系以种类成份单纯、地理成份复杂为特征。北坡中山带和高山带下部年降水量300—500mm,草原带发育完整,尤以中段的策勒山地草原发育最好。草原带以上高寒荒漠不存在,高寒草甸则有一定发育。中昆仑山北坡植被类型的垂直带谱是:1)山地荒漠,自山麓线多在2200—2500m,个别在3000m;2)山地荒漠草原在3000—3200m;3)山地真草原在3200—3600m;4)高寒草原在3600—3800m(阳坡上升到4200m以上);5)高寒草甸在3800—4200m;6)高山垫状植被仅见于东段山地和高寒草甸复合分布;7)高山流石坡稀疏植被在4200—5000m。中昆仑山内部山原极端寒冷干旱,多为砾漠所占据,高寒荒漠和高寒荒漠草原呈片状星散分布。  相似文献   

14.
首次描述埋葬于长兴期海相地层中的一个高地植物群,计14属23种,包括4新种,2相似种和11未定种。概略论述植物群的性质及其埋葬特征和生态意义。以松柏植物和Taeniopteris等为代表的裸子植物在这一植物群中占61%,显示由古生代向中生代过渡的性质。这一植物群与华北同期的高地植物群在属种组成上很不相同,显示两地在区系性质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赣北云居山植物区系地理探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探讨了云居山植物区系的起源和演化,对种子植物科、属、种的各个分布类型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与其它地区植物区系作了对比研究。该区系具有热带亲缘、温带衍生的性质;区系相当古老,残遗植物众多;地理成分复杂,特有类群丰富;区系联系广泛,间断分布多样;华东特征明显,南北区系过渡。该区系尤以华东成分最多,是华东区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华中区系联系密切,具有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再论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植物区系在区划中的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山东半岛植物小区、辽东半岛植物小区、鲁中南低山丘陵植物小区和属于华北山地亚地区的北太行山-恒山植物小区属的相似性系数以及属的分布区类型的UPGMA分析,结果表明:山东半岛植物小区和鲁中南低山丘陵植物小区的相似性程度高,关系近,而辽东半岛植物小区与北太行山-恒山植物小区的相似性程度高,关系近,所以把山东半岛植物小区和辽东半岛植物小区划入同一个植物区系亚地区是不合理的,建议把辽东半岛植物小区划归到华北山地亚地区,原辽东、山东丘陵植物亚地区改名为山东丘陵植物亚地区。  相似文献   

17.
Smiley , Charles J. (Macalester Coll., St. Paul, Minn.) A record of Paulownia in the Tertiary of North America. Amer. Jour. Bot. 48(2): 175–179. Illus. 1961.—Paulownia, an eastern Asiatic genus in the family Scrophulariaceae, has been identified from fossil leaves in the Ellensburg flora of Washington. Age of these fossils is late Miocene (Barstovian) to early Pliocene (Clarendonian). They are nearly identical to leaves of the living P. tomentosa (Thunberg) Steudel, a deciduous tree now growing in temperate parts of China and one that has escaped from cultivation in eastern United States. Identification is based on comparative leaf morphology. Modern and fossil Paulownia leaves may be distinguished from those of such other genera as Buettneria, Catalpa, and Cercis by secondary and tertiary venation. Central Washington environment during this time was well suited to the growth and reproduction of Paulownia, judging from such fossil associates as Liquidambar, Nyssa, Passiflora, Persea, Rhododendron, Ulmus, and Zelkova. Deciduous habit, present temperate environment, possible early Tertiary record in Alaska, later Tertiary records in middle latitudes of North America and Europe, and present occurrence in China indicate that Paulownia was once widely distributed over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Secular climatic trends toward cooler conditions since the Eocene appear to have resulted in the southward migration of Paulownia as a member of the Arcto-Tertiary Geoflora. Subsequent extinctions in Europe and North America may have resulted from Pleistocene glacial climates, and from barriers to further migrations to more southern latitudes.  相似文献   

18.
The boreotropics hypothesis postulates a preferential tropical biotic interchange between North America and Eurasia during the early Tertiary that was directed by Eocene thermal maxima and the close proximity of these two continental plates. This preferential interchange occurred at a time when South America was geologically and biotically isolated. A prediction of this hypothesis posits that a taxon with a present-day center of diversity in tropical North America, and with an early Tertiary fossil record from any region there, has a high probability of having sister-group relatives in the Paleotropics and derived relatives in South America. We propose a test of this prediction with phylogenetic studies of two pantropical taxa of Leguminosae that have early Tertiary North American fossil records. Our finding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boreotropics hypothesis, and additional evidence suggests that many tropical elements in North America could be descendants of northern tropical progenitors. Ramifications of this hypothesis include the importance of integrating the fossil record with cladistic biogeographic studies, theoretical bases for recognizing tropical taxa with such disjunct distributions as Mexico and Madagascar, identification of taxa that may be most useful for testing vicariance models of Caribbean biogeography, and integrating the study of disjunct distributions in temperate regions of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with those in the neo- and paleotropic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