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防御素(Defensin)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防御素(Defensin)是近年来发现的广泛存在于动物和植物体内的一类阳离子抗菌活性肽。它们通常都是由28-5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分子内富含精氨酸和由半胱氨酸形成的分子内二硫键。它们具有广谱高效的杀菌活性,能有效地杀来革兰氏阳性菌、革半氏阴性菌、某些真菌、螺旋体、被膜病毒等微生物,因而对它们的研究已成为当前国际学术界中一个引人关注的研究热点。本文将简述有关防御素的分布、分子结构特征、生物学活性、作用机制、分子生物学特征等方面的研究概况及展望。  相似文献   

2.
一类新型的抗菌活性肽——生物防御素(Defensi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青春  吉永华 《生命科学》1999,11(3):117-120
生物防御素(defensin)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组新型抗菌活性肽。它们通常都是由35~5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且分子内富含二硫键。由于其具有牢固的分子骨架、广泛的分布以及生物活性功能,因而对它们的研究已成为当前国际学术界中一个引人关注的研究热点。本文将简述有关生物防御素的分布、分子结构特征、生物活性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概括及展望。  相似文献   

3.
李??    ??  王??    ??  朱??    ??  黄??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6,6(4):66-69
果蝇防御素基因位于它的第二条染色体右臂上,其编码产物具有抗菌肽活性,主要时革兰氏阳性菌有抗性。由于其有牢固的分子骨架、广泛的分布以及生物活性,对它的研究已成为当前国际研究热点。本文主要使用NCBI的资源分析黑腹果蝇防御素及其同源序列,并讨论了昆虫防御素的起源和分子进化。  相似文献   

4.
防御素是一类内源性、高度稳定、富含半胱氨酸的抗菌肽,对抗感染和宿主免疫调控具有重要作用。其序列内一般有6-8个保守半胱氨酸形成3-4对二硫键。二硫键对数和连接方式在维持防御素结构和抗菌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此外,高活性线型及低二硫键含量突变体在减少生产成本,简化生产流程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综述了防御素分子特征、结构和功能,在此基础上报道二硫键氧化还原状态、数量及其连接方式影响防御素抗菌活性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兔防御素NP-1基因在转基因番茄中表达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兔防御素NP-1是α-防御素的一种,含33个氨基酸残基。最初从兔子的多形核嗜中性细胞中分离出来。它对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分枝杆菌、真菌、被膜病毒以及HIV病毒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兔防御素NP-1所带阳离子较多,可抗不具代谢活性的靶细胞。实验中将兔防御素NP-1基因构建到植物表达载体中,通过根瘤农杆菌介导转入番茄,得到了转基因番茄植株。对转基因番茄植株进行了PCR、Southem杂交、N  相似文献   

6.
人防御素HNP-1基因在原核系统中的克隆与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化学合成法制备人防御素 HNP- 1基因 ,并将其构建于带有 GST基因的表达载体中 ,进行融合表达 ,表达融合蛋白可占菌体蛋白的 70 %左右 ,且主要以包含体形式存在。改变培养条件可适当提高可溶性融合蛋白的比例。融合蛋白通过凝胶色谱进行纯化 ,然后经凝血酶切释放出防御素多肽 ,并通过抑菌试验对其活性进行检测。结果显示 ,可能由于分子间的二硫键错配造成了防御素分子构象改变 ,使制备的防御素分子未显示出活性  相似文献   

7.
贻贝是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的双壳贝类。贻贝抗菌肽具有极强的分子多样性,也是当前抗菌肽研究的重要对象。防御素是贻贝抗菌肽的重要成员, 从厚壳贻贝中鉴定到2种新型防御素, 但其分子特性和免疫机制尚不清楚。为此, 对厚壳贻贝体内新发现的2种防御素开展研究。序列分析结果表明,2种新型防御素均具有节肢动物防御素结构特征,因而被命名为arthropod like defensin (ALD)。利用荧光定量PCR研究了2种防御素在贻贝不同组织及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量差异。进一步分析了2种防御素在3种不同微生物诱导下的表达量时间曲线。利用固相化学合成技术对2种防御素的成熟肽区进行合成并开展了功能验证。研究结果表明, 2种ALD 主要表达部位在外套膜和消化腺, 且ALD-1具有雄性特异表达特征。此外, ALD-1和ALD-2在贻贝幼虫阶段均未表达; 在不同微生物刺激下, 2种ALD表现出不同的免疫反应模式, 显示出2种防御素具有不同的免疫调节机制。化学合成的2种ALD均具有抑菌活性, 其对不同微生物的抑制率在20%~80%之间。上述研究为深入了解贻贝免疫防御的分子机制,以及贻贝抗菌肽的免疫功能和后续的分子资源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重组人β防御素3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和活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防御素是生物界广泛分布的一类低分子短肽,具有广谱高效的杀菌、抗肿瘤作用,并且不易使微生物产生抗药性,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β防御素[1,2].人β防御素3(humanβ-defensin3,hBD3)是最近发现的第3种人源性β防御素,与其它人防御素相比,在抗菌活性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是所有防御素中抗菌能力最强的之一[3~7],具有独特的研究和开发价值.为了得到高效表达hBD3的工程菌株,本实验按照细菌对密码子的偏爱,人工合成了hBD3的寡核苷酸片段,构建了其表达载体.经IPTG诱导、分离纯化和肠激酶切割,得到了与天然hBD3活性基本相同的…  相似文献   

9.
石斑鱼-防御素的酵母表达及其产物抗菌活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防御素是一类阳离子抗菌肽。研究从石斑鱼垂体SMART cDNA 文库中扩增出129 bp 石斑鱼-防御素成熟肽序列, 将其克隆到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CIZA 中, 构建了石斑鱼-防御素的真核表达载体, 电击转化毕赤酵母GS115。Western Blot 分析表明石斑鱼-防御素在酵母菌中获得了表达。体外抗菌实验表明纯化的重组蛋白具有抑制大肠杆菌以及嗜水气单胞菌的作用, 但是对革兰氏阳性菌, 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藤黄微球菌的生长没有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酵母表达的石斑鱼-防御素能够特异地抑制革兰氏阴性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植物防御素结构与功能及其抗真菌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防御素是一类分子量约为5 kD的阳离子肽,是植物内免疫系统的主要成分之一,参与了多种植物生理生化活动。植物防御素含8个保守半胱氨酸,形成4对链内二硫键来稳定其3条反向平行的β折叠片和1个α螺旋,构成所谓的Csαβ模体结构。植物防御素具有抑制真菌和细菌生长、抑制酶的活性、抑制癌细胞增殖和作为离子通道阻断剂等功能。植物防御素抗真菌机制比较复杂,但它可能首先必须和真菌细胞质膜外侧的鞘脂等复杂脂类结合,引起真菌细胞发生一系列的反应,包括细胞膜通透性增强、胞内活性氧水平增高和诱导真菌细胞凋亡等。但是植物防御素详细的抗真菌机制及其在真菌细胞内作用靶点等有待于深入研究。综述了近年来植物防御素结构、功能及其抗真菌机制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支气管哮喘是全球范围内影响巨大的慢性气道炎症性呼吸道疾病,近年来随着空气污染的加剧和吸烟人数的增多,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引起医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支气管哮喘是由遗传因素、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等多种发病因素综合影响所致,随着研究的深入,有关心理因素对支气管哮喘的作用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其中支气管哮喘患者存在明显的人格特征和情绪障碍,并且患者特有的人格特征以及情绪障碍会对患者的病情和生活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鉴于此,本文就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性格特征、情绪特征以及其对疾病的影响进行简要阐述,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2.
猕猴桃属植物生物学特征特性观测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李瑞高  梁木源  李洁维  毛世忠   《广西植物》1996,16(3):265-272
观测了猕猴桃属41个种或变种、变型及2个种间杂交后代的幼苗、成年植株、花器、果实及种子等的植物学特征及物候期、开花结果习性等生物学特性,为该属植物的系统发育、杂交育种选择亲本、定向培育以及制定相应的栽培技术措施等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于2012年4-11月对老平岗林场6个群落中7种寄主上的槲寄生(Viscum coloratum)种群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寄主为单位,槲寄生的最终分布格局取决于寄主的格局;而在每个寄主上则呈聚集性分布。从数量上看,寄生强度为:山杨"白桦"辽东桤木"黑桦"紫椴=青楷槭"色木槭;各寄主上单株槲寄生平均结果量为:山杨"白桦"辽东桤木"青楷槭"紫椴"色木槭"黑桦;红黄两种果实型植株的比例近于1∶1。从遗传上看,槲寄生表现出过量繁殖特征;其种子传播与太平鸟存在密切联系,经鸟类粪便排出的种子82%落在地面,15%黏附在下层灌木上,3%附着在寄主树干上。本研究认为:寄主的分布格局,寄主所在群落的组成及发育,传播者的生活习性和槲寄生自身的繁殖策略是影响其种群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油茶象甲Curculio chinensis Chevrolat是油茶的重要果实害虫,为害严重林分果实被害率高达79.3%。本文详细描述了该虫的形态特征;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虫在广东省2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内越过第1个冬天、以初羽化的成虫在土内越过第2个冬天,4月上中旬开始出土,5-6月为出土盛期。成虫栖息环境、产卵和油茶果实的生长发育有密切的关系,成虫无交配时多栖息在油茶嫩枝、嫩芽或油茶果实基部的枯萎花絮上,成虫交配盛期多被发现在油茶果实上;油茶果实一般以果皮厚度4.0-6.0 mm着卵量最多,林间每果一般只有1粒卵或1头幼虫。  相似文献   

15.
《Journal of Asia》2023,26(2):102057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morphological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 serious insect pest of conifer cones, the western conifer seed bug (WCSB), Leptoglossus occidentalis Heidemann (Heteroptera: Coreidae), in Korea. WCSB adults shared external morphology with overseas populations, including zig-zag fascia on the coria, dilation of the hind tibiae, and color pattern on the abdominal dorsum. The average body length and width of WCSB adults were 17.20 and 4.85 mm, respectively, in males and 19.05 and 5.55 mm in females. The average body weights were 111.27 and 169.89 mg in adult males and females, respectively. On average, eggs were 2.12 mm long and 1.17 mm wide. The average body lengths of the first- to fifth-instar nymphs were 3.07, 4.76, 8.77, 13.56, and 15.53 mm, respectively. For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developmental durations of the egg and five nymphal instar stages were 8.6, 3.7, 7.6, 5.8, 5.8, and 9.1 days, respectively, in laboratory conditions. Nymphal mortality was 47.5% in total. The average life expectancy of WCSB adults was 58.2 and 63.9 days in males and females, respectively. Oviposition of the adult females started 23.4 days after emergence, and the total number of eggs laid by a single adult female was 68.6 on average.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offer basic morphological and biological information that can be used to design an effective control strategy to manage the WCSB population in Korea.  相似文献   

16.
三叶木通茎藤及果实性状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湖南、湖北两省野生三叶木通9个茎藤及果实性状的广义方差及主成分分析结果,探讨了三叶木通种源质量及优良品种茎藤、果实性状的选择重点。广义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鹤峰产地的野生三叶木通,9个茎藤及果实性状综合评价为最好,其次是湖北省宜昌、湖南省石门、永定、慈利产地的三叶木通。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在三叶木通优良品种茎藤及果实性状选择中,果皮厚度、单果重、籽重、果皮重及茎藤纹理为第一主成分要素,为首选性状;果实容重、茎藤容重、茎藤色泽及果皮率为第二主成分要素,为比较重要的选择性状;适当注重较深茎藤色泽性状的选择,有可能尽量减少果实容重下降。所以,三叶木通茎藤及果实性状的选择,可以考虑3个主选性状:茎藤纹理及单果重为主体的果实性状、茎藤色泽性状和茎藤容重性状。  相似文献   

17.
外域恶性杂草薇甘菊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薇甘菊是20世纪80年代末传入中国的一种危害极大的杂草,原产于热带美洲,现已入侵到南亚,太平洋地区及我国华南地区,文中对薇甘菊的形态分类,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危害性及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并提出今后的研究设想。  相似文献   

18.
湿地松(Pinus elliottii Engelm.)的生态生物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太平  任海 《生态科学》1999,18(2):8-12
湿地松具有抗旱耐瘠薄,早期生长快的特点,因而被广泛引种并常用植被恢复的先锋树种,通过广东省鹤山丘陵综合试验站的研究发现,湿地松纯林后期生长较慢,群落结构简单,生物多样性指数偏低,较易发生病虫害,湿地松落叶养分含量低,分解慢,不利于植被恢 过程中土壤肥力的提高,因此应根据不同目的营造不同类型的湿地松人工纯林或混交林,并对现有大面积的湿地松纯林进行林分改造。  相似文献   

19.
吴冠儒  李峰 《生物磁学》2011,(17):3373-3376
失眠症是指持续相当长时间的对睡眠的质和量不满意的状况,可引起精神无法集中、思考能力减退、警觉力与判断力下降、免疫功能低下、内分泌紊乱等,还与感冒、抑郁症、糖尿病、肥胖、中风、心脏病和癌症的发生有关。现代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体力劳动减少,脑力劳动增加,工作及精神压力日益加重,很多失眠患者情志不畅的表现尤为突出。经过临床观察,我们发现五脏气机失调在失眠症的辨证论治中占有主导作用,因此对失眠及失眠症的研究与治疗就成为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刘金炽  招礼军  朱栗琼 《广西植物》2020,40(8):1159-1168
为探讨观光木、山白兰和灰木莲三种木兰科植物对不同光环境的光合适应机制,该文以其幼苗为材料,设置透光率分别为100% NS、72.3% NS、48.6% NS、24.9% NS的四种光照处理,测定其光合特性参数、生物量分配比例、叶绿素含量等,研究不同遮阴处理对其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过强或过弱的光照环境限制了幼苗株高及地径的生长,与全光照相比,72.3% NS有利于幼苗的形态生长。(2)随着遮阴程度的增加,观光木、山白兰和灰木莲幼苗的最大光合速率、光补偿点、光饱和点、暗呼吸速率、蒸腾速率逐渐降低,叶绿素含量增加,水分利用效率先升后降。(3)随着光强的减弱,观光木和山白兰地上部分的生物量积累增加,灰木莲的根生物量积累增加。(4)观光木的比叶面积随着遮阴程度的增加而先增后减; 灰木莲的比叶面积显著减小; 山白兰的比叶面积差异不显著; 观光木、山白兰和灰木莲对低光环境响应和适应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生物量分配比例及叶的形态特征上。综上结果认为,72.3% NS最有利于幼苗的生长,观光木、山白兰和灰木莲在遮阴条件下可以通过降低PmaxLSPLCPRdTr来增加叶绿素含量,适当调整生物量分配比例来增大光合能力,在中度遮阴时能增加水分利用效率、株高、地径来增大光合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