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辣椒中的辛辣物质辣椒素(capsaicin)能够引起口腔及表皮组织辛辣的感觉,这种现象早已被人们认识并加以利用,但其作用机制尚不了解。1997年Julius运用功能克隆的方法在大鼠的cDNA库中成功克隆出辣椒素的受体,并将其命名为香草醛受体亚型1(vanilloid receptor subtype 1,VR1)。随后,研究又先后克隆出人、鸡、豚鼠和兔的辣椒素受体。VR1广泛分布在背根神经节、三叉神经节和迷走神经节的中等和小直径神经元上。 相似文献
3.
转铁蛋白受体2(transferrin receptor 2, TfR2) 是最近发现的一种重要铁代谢蛋白.研究显示它不仅是一种介导肝脏细胞铁摄取的主要蛋白,而且在调节小肠铁吸收方面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是控制肝脏铁调素合成和释放的关键成分.已经证实,TfR2基因突变是遗传性血色素沉着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雌激素受体在小鼠睾丸表达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观察雌激素受体在小鼠睾丸的定位与分布。取A/J系小鼠睾丸, 制备石蜡切片。用间接酶标免疫组织化学和高温处理抗原暴露技术显示雌激素受体的所在部位。睾丸所有Leydig 细胞和约20% 的肌样细胞的胞核呈雌激素受体阳性反应。睾丸支持细胞和生精细胞为阴性。本研究首次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证明了睾丸中雌激素受体的存在,并定位于Leydig 细胞和部分肌样细胞的胞核。为研究雌激素对雄性生殖功能的调节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大鼠心脏的雌激素受体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观察雌激素受体在雌性与雄性大鼠心脏中的表达.取大鼠心房与心室组织制作冰冻切片,应用抗雌激素受体单抗进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显示,雌性与雄性大鼠心脏都存在雌激素受体,且受体的表达无性别差异(P>0.05);心房与心室都存在雌激素受体阳性表达,其表达也无明显差异(P>0.05);阳性反应见于心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结果表明,大鼠心脏存在雌激素受体,心房与心室都可能是雌激素的靶组织;心血管疾病的性别差异与雌性、雄性的受体含量无关,可能与生理条件下受体的活性及功能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6.
大鼠降主动脉雌激素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冰冻切片微波修复后,用ER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SP法及图像分析方法,观察雌激素受体(ER)在雌性与雄性大鼠降主动脉壁的分布,结果显示,ER阳性反应存在于血管壁的内皮细胞与平滑肌细胞中,阳性反应强度无性别差异。无段间差异(降主动脉胸段与腹段),血管周围的脂肪组织也可见大量呈阳性反应的细胞,结果表明,降主动脉壁的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中存在ER。降主动脉可能是雌激素的靶器官。 相似文献
7.
非鸣禽脑中雌激素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非鸣禽环命脑中雌激素受体(ER)的分面进行了定位研究。结果发现:(1)ER在间脑的视前区、旁嗅叶、下丘脑腹内侧、腹外侧区及中脑丘间核(ICo)水平有广泛分布;(2)大量脑啡肽(met-ENK)和ER双标神经元集中分 中脑丘间核的背内侧亚核(DM)中。结果提示:在鸟类可能存在一条联系发声、听觉和内分泌系统的神经网络。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哮喘豚鼠肺内SP受体(SPR)的表达[及分布,将豚鼠分成哮喘组和对照组,利用SPR特异性抗血清,免疫组织化学ABC法,葡萄糖氧化酶-DAB-镍染色和计算机图象分析技术。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哮喘豚鼠肺内支气管至终末细支气管SPR免疫反应(SPR-IR)阳性产物显浓密,以平滑肌层和粘膜层为。此外,在哮喘组豚鼠而不是对照组豚鼠的呼吸性细支气管壁也有SPR-IR阳性分布。结果表明:SPR表达上调在哮喘的发病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使用NADH黄递酶组化法,我们观察到小肠的固有层和粘膜肌层内的神经元和小神经节。粘膜内神经元经NADH黄递酶组化与NSE免疫组化法联合染色,由蓝色转变为黑色;在同一切片内粘膜下丛和肌间神经丛的神经元具有相同的染色性。粘膜内一些AChE阳性反应神经元,胞体呈校形,两端伸出较长的突起;另一些神经元胞体呈卵圆形或不规则形,可见突起伸入肠膝下部,参与腺周丛。粘膜内神经元的类型和性质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雌激素受体(ERα和ERβ)在非繁殖期成年无蹼壁虎(Gekko swinhonis)心脏的表达并比较性别差异。方法:应用显示雌激素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果:ERα和ERβ阳性反应均见于无蹼壁虎心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且受体的表达无性别差异;ERα表达存在明显的心房(11.56±1.67)心室(6.68±1.88)差异(P〈0.01)。结论:雌激素可能是通过ERα主要作用于心房,通过ERβ调节整个心脏的机能;雌激素受体含量与性别无关,可能与生理条件下受体的活性及功能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1.
Livin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与Bcl-2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凋亡抑制基因Livin和Bel-2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应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0例乳腺癌、30例乳腺良性病变和15例乳腺癌旁组织中Livin和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两种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Livin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及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乳腺良性病变,差异有显著性(P〈0.05)。Livin蛋白在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与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但随临床分期的增加而升高(P〈0.05);Livin和Bel-2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相关(P〈0.05)。结论Livin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上调,且与病理分期有关,提示Livin蛋白可通过抑制细胞凋亡促进乳腺癌的发生、发展,Livin与Bel-2蛋白可能在乳腺癌的演进中起着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层粘连蛋白及67KDa层粘连蛋白受体的表达与胆管癌临床病理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应用S-P免疫组化法对52例人胆管癌组织中层粘连蛋白及67KDa层粘连蛋白受体的表达水平进行研究。结果 层粘连蛋白及67KDa层粘连蛋白受体的高表达与胆管癌淋巴结转移呈明显相关,层粘连蛋白及67KDa层粘连蛋白受体阳性肿瘤淋巴结转移率(83%,55%)明显高于层粘连蛋白及67KDa层粘连蛋白受体阴性肿瘤(15%,20%,P〈0.05),且层粘连蛋白及67KDa层粘连蛋白受体的表达与胆管癌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亦存在明显相关(P〈0.05)。结论 层粘连蛋白及67KDa层粘连蛋白受体的表达在胆管癌淋巴结转移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GnRH-R)和凋亡相关蛋白(TRAIL)在前列腺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ABC免疫组化法及原位定量法,对前列腺肿瘤和前列腺增生患者中GnRH-R和TRAIL的表达进行检测及半定量分析.结果在前列腺癌组织高分化的11例,中分化的4例以及低分化的5例中,各种不同分化的癌组织均显示不同程度的GnRH-R和TRAIL阳性免疫反应,原位定量显示GnRH-R与TRAIL的表达均分别随着组织分化程度增高而增高(P<0.05),并且TRAIL较GnRH-R阳性免疫反应强.结论 GnRH-R和TRAIL表达量可能与前列腺恶性肿瘤的发生与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α1A-肾上腺素受体(α1A-AR)和M1型乙酰胆碱受体(mAChRM1)在日本血吸虫性肝纤维化小鼠肝脏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神经递质受体在肝纤维化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昆明小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N组,10只)、模型组(M组,20只),模型组小鼠用腹部敷贴尾蚴法感染日本血吸虫制备肝纤维化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肝脏组织中α1A-AR和mAChRM1表达变化。结果模型组肝脏组织中α1A-AR和mAChRM1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增加,其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递质受体表达上调在血吸虫性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转铁蛋白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不仅参与铁的转运,而且具有抗菌、免疫调节等功能。对黄喉拟水龟转铁蛋白(Mauremys mutica transferrin,MaTf)原核表达、重组蛋白纯化、抗菌活性检测及MaTf在蛋白水平的表达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用RT-PCR技术扩增MaTf的编码序列,克隆至载体pET-32 a(+);转化BL21(DE3),构建了其原核表达载体;优化表达条件(30℃,4h,0.8 mmol/L IPTG),使MaTf融合蛋白在BL21中高效表达;采用His Bind柱亲和层析与浓缩的方法纯化目的蛋白,Western blot证实获得纯度较高的MaTf重组蛋白;抑菌试验表明,MaTf重组蛋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黏质沙雷氏菌均有明显的抑菌作用;用MaTf重组蛋白制备多克隆抗血清,Western blot免疫印记法分析转铁蛋白在体内的表达特征,结果显示其在肝脏、脾脏、肾脏、心脏4个组织中的表达量为:肝脏>脾脏>肾脏>心脏,与MaTf在RNA水平上的表达特征具有相似性。研究为探索转铁蛋白在黄喉拟水龟非特异性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在胚泡着床过程中的作用。本文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EGE及其受体在胚泡着床前后小鼠子宫内膜中的转录和表达。结果显示:未孕和受精后第4-5天,子宫内膜表面上皮和腺上皮细胞仍呈EGF,EGFR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阴性着色,受精后第4-5天子宫内膜基质细胞EGF及其受体转录和表达较未孕期增强,受精后第6天,EGF及其受体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阳性着色主要分布于初级蜕膜带(primary decidual zone,PDZ);随着胚泡植入的进行,PDZ区蜕膜细胞EGF及其受体的转录和表达明显减少,而PDZ周围蜕膜细胞EGF及其受体的转录和表达增强,结果提示,EGF是小鼠胚泡着床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调节因子。 相似文献
17.
肺癌中金属硫蛋白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增殖、凋亡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肺癌中金属硫蛋白 (Metallothionein ,MT)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参数、Ki 6 7、P5 3和凋亡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 5 6例石蜡包埋的肺癌组织分别进行MT、Ki 6 7、P5 3蛋白的检测并对 11例石蜡包埋的癌旁正常支气管组织进行MT蛋白的检测。TUNEL法对 19例MT蛋白阴性和弱阳性表达及 2 8例MT蛋白中等阳性和强阳性表达的肺癌标本进行原位细胞凋亡检测。结果 MT蛋白在肺癌中的表达高于其在正常支气管组织中的表达 ,但无显著差异 (P =0 5 6 1) ;肺癌中MT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及分化程度有关 (均为P <0 0 5 ) ,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与否无关 (均为P >0 0 5 ) ,与Ki 6 7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 (r=0 2 78,P <0 0 5 ) ,与凋亡呈负相关 (r=- 0 319,P <0 0 5 ) ,与P5 3蛋白的表达无显著相关 (r=0 16 7,P >0 0 5 )。结论 MT蛋白的表达与肺癌的分化程度、Ki 6 7及凋亡显著相关 ,MT可作为判断肺癌细胞分化程度、增殖活性及凋亡等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E-cadherin和Cathepsin D的表达与乳腺导管癌的侵袭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上皮性钙粘素 (E cadherin)和组织蛋白酶D (CathepsinD)在乳腺导管癌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肿瘤侵袭及腋下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 cadherin和CathepsinD在乳腺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乳腺导管原位癌 (carcinomainsitu ,CIS)组织中E cadherin的表达与浸润性导管癌 (infiltratingductalcarcinoma ,IDC)相比无明显差异 (P >0 0 5 )。乳腺导管癌腋下淋巴结阴性组 (nodenegativeductalcarcinoma,NNDC)中E cadherin的表达与腋下淋巴结阳性组 (nodepositiveductalcarcinoma ,NPDC)相比差异不明显 (P >0 0 5 )。乳腺导管癌间质中CathepsinD的表达CIS与IDC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1) ,NNDC与NPDC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5 ) ;而在癌细胞中CathepsinD的表达在上述两组中差异均不明显 (P >0 0 5 )。结论 E cadherin在乳腺导管癌的表达与肿瘤的侵袭及淋巴结转移无相关关系。CathepsinD在乳腺导管癌间质的表达与肿瘤的侵袭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可作为临床判定肿瘤恶性程度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9.
羟泰米酚对着床前小鼠子宫雌激素受体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怀孕第三天小鼠注射羟泰米粉,可使子宫雌激素受体基因表达明显发迹与给药前比较,6和12小时组ERmRNA显著减少,与不同时间各自的对照组比较,这二个时间组的数值也显著降低;同时还观察到24小时组ERmRNA明显增加,与以往分析雌激素受体蛋白水平的结果比较,可以看出ERmRNA与胞浆ER的动态变化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20.
采用免疫组化S-P法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增殖核抗原(PCNA)在口腔粘膜上皮异型增生及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意义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EGFR及PCNA的正常口腔粘膜上皮为阴性或仅在上皮基底层有少量阳性表达。上皮异型增生时,随病变程度加重,阳性表达呈递增趋势(P<0.01),至重度异型增生时,PCNA表达与鳞癌无显性差异(P>0.05),EGFR表达甚至超过高分化鳞癌。口腔鳞癌组织随分化程度降低,阳性表达率相应增加(P<0.01)。EGFR表达与PCNA表达有明显相关性(P<0.01)。EGFR和PCNA可作为评估和监测口腔粘膜上皮恶变潜能,判断口腔鳞癌恶性度的有用标记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