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报道了在甘肃省东乡县龙担地点发现的中国长鼻三趾马Hipparion(Proboscidipparion)sinense头骨化石。此前在早更新世龙担动物群中记述过的长鼻三趾马材料仅有一枚第三掌骨,头骨化石的发现不仅使该动物群的三趾马种级分类得到证实,同时扩大了对这个种头骨和牙齿特征的认识。由于最初建种的正型标本为老年个体,此后也未发现过中国长鼻三趾马的完好头骨化石,因此龙担的新材料将为该种的特征补充更多重要的信息,尤其是鼻切迹的构成。其鼻骨下部呈一细窄条状向前强烈延伸,组成鼻颌切迹下缘的后部,其前端尖,到达P2/P3界线水平,与前颌骨鼻突的末梢间有30mm的距离。这些特征的识别对判断长鼻三趾马的系统关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大唇犀 (Chilotherium属 )是中国晚中新世三趾马动物群中占统治地位的类型 ,在亚洲的其他地区和南欧也有广泛的分布。然而 ,有关大唇犀头后骨骼的记述相当少。在山西保德和陕西府谷已经发现了丰富的大唇犀化石 ,但到目前为止仅有安氏大唇犀 (Ch .anderssoni)的少量头后骨骼被记述。维氏大唇犀 (Ch .wimani)最早发现于陕西府谷 ,被记述的材料仅包括头骨标本。最近我们在甘肃临夏盆地发现了大量晚中新世的Ch .wimani化石 ,其中不仅有众多的头骨 ,头后骨骼也相当丰富。本文研究的标本采自临夏盆地内众多的晚中新世三趾马动物群化石地点 ,包括和政县的大深沟、南阳山、大山庄、禾托和高家山 ,广河县的后山、兰家山、山庄、寺沟、次滩、沙地沟、阳洼铺子和桥家 ,以及东乡县的双拱北等。在保德的三趾马动物群中 ,大唇犀以Ch .anderssoni和哈氏大唇犀 (Ch .habereri)为代表 ,而在临夏和府谷却是以Ch .wimani为代表。临夏盆地的三趾马动物群中共有 3种无角犀类 ,即Ch .wimani,Acerorhinuscornutus和A .hezhengensis。根据头骨材料的统计 ,Ch .wimani在犀类中占有绝对优势 ,A .hezhengensis和A .cornutus的个体数量很少。与此对应 ,动物群中的无角犀类肢骨明显可以分为 3组 ,其中具中等尺寸的一组占有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3.
南京汤山驼子洞的马科化石及其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200 0年在南京汤山葫芦洞直立人地点附近的驼子洞堆积中发现了又一处哺乳动物化石点。其中的马科化石有两种 :黄河马Equushuanghoensis和中国 (长鼻 )三趾马Hipparion(Proboscidipparion)sinense。这是自 1 95 9年发现黄河马化石以来首次发现黄河马的颅骨和完整的颊齿列标本。这两种马的同时出现说明含驼子洞动物群的堆积形成于早更新世。因此驼子洞堆积的发现是江宁地区下更新统的首次记录。驼子洞的黄河马和长鼻三趾马均为这两类马在秦岭淮河以南的首次记录 ,并反映了在早更新世曾发生过北方动物群跨越长江的南迁事件。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来自贺风近三趾马(Plesiohipparion houfenense)、原始长鼻三趾马(Proboscidipparion pater)和中国长鼻三趾马(Proboscidipparion sinense)三个种的共计18颗经过切片处理的颊齿,总结了颊齿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变化,并揭示出这些中国类群与其他欧亚大陆以及非洲的三趾马门类之间可能存在近裔共征。在形态特征上,Pl.houfenense的上下颊齿很可能与西班牙的Pl.crusafonti,土耳其的Plesiohipparion aff.P.huangheense以及非洲的Eurygnathohippus类群有共同特征。另一方面,这些欧亚大陆和非洲类群事实上很可能起源于西瓦利克的Sivalhippus类群。Proboscidipparion属中的两个种,P.pater和P.sinense之间有着明显的亲缘关系,并且可能与土耳其的"Proboscidipparion"heintzi也有亲缘关系。另外,以前的学者曾提出Proboscidipparion与Sivalhippus支系存在亲缘关系,本文对P.pater和P.sinense上、下颊齿的分析支持了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5.
中国二叠纪四足类的研究由来已久,在新疆和内蒙古大青山发现了大量二齿兽类(Dicynodontia)化石,而在华北地层区则以锯齿龙类(Pareiasauria)化石为主,还没有发现二齿兽类。近年来,在山西寿阳二叠系中发现了产自上石盒子组中的锯齿龙类和产自孙家沟组中的二齿兽类化石。根据髂骨的形态特征,相较于二叠石千峰龙(Shihtienfenia permica),新的锯齿龙类化石与多齿河南龙(Honania complicidentata)更相似。这表明济源动物群(河南龙组合带)可能在山西的上石盒子组中也有分布。根据头骨的特征,新二齿兽类化石属于隐齿兽目(Cryptodontia),可能是其中的某个支系在中国的第一个代表。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韩家营村附近发现了一处夹在两层玄武岩之间的三趾马动物群化石地点。通过K-Ar同位素测年,确定了上、下两层玄武岩的年代分别为6.8和7.2Ma。与中国北方其他三趾马动物群相比,韩家营三趾马动物群与山西保德、内蒙古四子王旗以及甘肃临夏盆地的三趾马动物群非常相似。保德第43、44、49地点与韩家营的动物群组成类似,表明这几个地点的时代约为7.0 Ma而不是5.5 Ma。内蒙古四子王旗乌兰花地点与韩家营的化石类群也十分相像,证实了该动物群年龄约为7 Ma。对比甘肃临夏盆地的动物群,柳树组上部的杨家山三趾马动物群与韩家营的更接近。韩家营动物群的组成和牙齿结构表明其属于中国晚中新世的西部生物区系Gazella dorcadoides动物群。  相似文献   

7.
刘武 《人类学学报》2003,22(2):174-175
1993年 3月 1 3日 ,在江苏省南京市汤山葫芦洞发现了一具人类头骨化石。经初步鉴定 ,属于直立人。随后又发现了另一具头骨化石。这两件化石分别编号为南京直立人 1号头骨和 2号头骨。这是继北京周口店、陕西蓝田、安徽和县之后 ,在中国发现的最为完整的直立人头骨化石。由于初步的动物群对比显示与汤山直立人伴生的哺乳动物化石都是周口店中更新世动物群的成员 ,南京汤山直立人很可能代表着与周口店相同时代的直立人成员。这一发现对于进一步揭示东亚地区直立人化石特征 ,研究直立人的分布、变异及生存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化石发现后 ,…  相似文献   

8.
由于地理位置上处于北美和旧大陆西部之间,中国晚中新世的三趾马提供了重要的生物地层与生物地理信息。这些信息反映出晚中新世时期北美和欧亚大陆之间的动物群交流,同时也与当时的古环境变迁相关联。依据面部和牙齿形态以及肢骨比例,将中国的三趾马与欧亚大陆及北美的其他种类进行了对比。中国的三趾马可识别出两个分类类群,其中一个非系统发育意义上的类群包括 Hipparion dermatorhinum,H. weihoense,H. fossatum,H. hippidio-dus 和 H. coelophyes,这一类群与旧大陆西部的三趾马在形态上高度相似; 另一个为本土类群,包括 H. ptychodus,H. platyodus,H. tylodus,H. sefvei 和 H. plocodus,它们与其他地区的种类并无相似之处。前一个类群是中国北方草原型动物群中的典型分子,对欧亚大陆化石地点的生物地层对比相当重要; 后一类群与北美的三趾马( "Cormohipparion"属) 在面部形态上具有相似性,这些本土的三趾马是中国北方森林型动物群的分子。  相似文献   

9.
本文记述了在云南禄丰盆地下上新统石灰坝组下部和中部两个三趾马化石层中发现的象类化石,包括四棱象属一未定种、轭齿象属一新种和嵌齿象属一未定种,它们都是云南地区早上新世腊玛古猿—三趾马动物群中的重要成员,在生物学和地层学上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晚中新世陆相哺乳动物群序列:陕西蓝田的新证据(英文)   总被引:21,自引:18,他引:3  
自 2 0世纪 60年代 ,陕西蓝田地区就以连续的晚新生代地层及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而成为研究中国晚新生代哺乳动物与地层划分对比的经典地区之一。李传夔等 ( 1 984)根据灞河组发现的哺乳动物化石建立了灞河期 ,并与欧洲的Vallesian期对比。邱占祥等( 1 990 ,1 995)认为化石证据不充分 ,而将其与保德期合并。近年来 ,黄土高原三趾马红粘土大量的年代学资料表明 ,红粘土沉积最早可能开始于约 8Ma前。因此 ,狭义的保德期可能只代表了晚中新世晚期 ,晚中新世哺乳动物分期的再划分问题又重新被提出。自 1 997年以来 ,我们课题组在蓝田地区共发现 52个化石地点 ,其中的 2 6个含有哺乳动物化石 ,大哺乳动物化石标本共计 1 666件。经过详细野外地层测量 ,绘制了综合地层剖面 ,并将主要含哺乳动物化石的地点对比标定到综合地层剖面上。经过对各门类化石的初步研究 ,以及对已有化石材料的初步修订 ,到目前为止 ,陕西蓝田灞河组共计发现哺乳动物化石 45种 ,蓝田组 2 0种。新的化石证据表明 ,灞河组发现的哺乳动物化石组合完全不同于典型意义上的保德三趾马动物群。大哺乳动物化石以灞河三趾马与贾氏三趾马为代表 ,牛科化石组合在种级甚至属级上有明显的区别。大量的陕西转角羚羊 ,小型的Protoryx、Dorcadoryx以及Ga  相似文献   

11.
柴达木盆地新近纪犀科化石新材料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近年来在青海柴达木盆地中新世地层内新发现的犀科化石 ,经研究有 3属 3种 ,即Ac erorhinustsaidamensis,Hispanotheriummatritense和Dicerorhinusringstromi,其中后两个种是在这一地区的初次报道。新材料虽较破碎 ,但其发现扩大了H .matritense和D .ringstromi的地理分布范围。更重要的是 ,柴达木动物群原来被确定为晚中新世早期 ,其主要依据是安琪马动物群的残余分子与三趾马动物群共生 ,而此次的发现证明这一地区确实有含H .matritense的中中新世动物群存在。D .ringstromi的发现还证明柴达木盆地有相当于保德动物群时代的晚中新世晚期沉积。  相似文献   

12.
记述了产自内蒙古呼和勃尔和剖面阿山头组的始施氏貘(Schlosseria magister)幼年头骨、头骨碎片及产自额尔登敖包底白层的S.magister成年头骨。幼年头骨在脊齿貘科属首次描述,成年头骨材料也是目前S.magister中首次描述。幼年头骨主要特征如下:头骨细长,脑颅部略有扩张,有眶后突,眶后收缩明显,矢状脊轻微发育;鼻切迹浅,位于前臼齿列之前,由前颌骨和鼻骨构成;眼眶大,眶前缘位于M1后部上方,眶下孔位于DP3-4之上;基蝶骨向后向中央逐渐加厚,末端隆起;翼蝶骨很大,从腹面看向后向背侧扩展,末端形成三角形的翼蝶骨突,覆盖在卵圆孔上;岩骨岬部表面有内颈动脉及其分支留下的3条沟痕;最内侧的为内颈动脉内侧沟,沿着岬部弯曲前行至最前部;镫骨动脉沟短小,横跨在圆窗前腹侧;岬动脉沟最长,起始于卵圆窗前内侧,沿岬部向前延伸;弓形下窝所在位置平滑,无凹陷。S.magister乳颊齿主要特征如下:DP2冠面大致呈三角形,前窄后宽,前缘较尖,长明显大于宽;外脊上仅有一个中央主尖前尖,一个非常不明显的小棱(可能为雏形的原脊)紧贴在前尖后舌侧壁上;前、后附尖不明显。DP3冠面呈梯形,与DP2相比明显增大,亚臼齿化,前附尖和后附尖略大,原、后脊明显。前尖大,后尖尚未分离;原尖很弱,几乎无法辨认,原脊低且不发育;次尖大而钝,比原尖更靠舌侧,后脊比原脊略发育,中部具小的后小尖;后脊在次尖处拐向后唇侧,使得磨蚀面呈V形。DP4冠面近方形,完全臼齿化,后尖已从外脊上分化出来,比前尖稍小,向舌侧倾斜,后尖肋明显;舌侧尖、脊发育完好,原尖和次尖大而钝,原脊、后脊近乎平行,比DP3的更高更长;两条脊分别在原尖和后尖处拐向后唇侧方,形成V形的磨蚀面。S.magister在由幼年向成年转变的过程中,主要变化趋势如下:1)吻部特征不同,主要表现为鼻切迹的位置、形态以及与之相关的前颌骨、上颌骨形态的差异。幼年头骨的鼻切迹位于前臼齿列之前,由前颌骨和鼻骨组成;成年头骨的鼻切迹后缩至M1-2之上,由鼻骨和上颌骨组成,并且因鼻切迹后缩造成鼻骨不与前颌骨接触。幼年和成年个体上颌骨的整体形态,眶前窝、眶下孔的位置和形态都差异显著。2)与咀嚼功能相关的结构改变。幼年个体的矢状脊微弱,而成年个体的则高且突起,暗示了后者具有相对强大的颞肌,以适应咀嚼功能。对比发现,S.magister与Lophialetes expeditus成年头骨在大小、整体形态和一些具有分类意义的特征上(如鼻骨和泪骨、前颌骨的接触方式,眶后突、关节后突、下颌关节窝的形状,矢状脊的高度等)非常接近。参照童永生、雷奕振(1984)对脊齿貘类头骨的划分方法,将Schlosseria magister的头骨与L.expeditus的划为一组,同时纠正了原有划分方案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郭建崴 《化石》2007,(3):24-25
2000年6月,作者在西藏吉隆盆地沃马村北吉隆河左岸晚中新世地层发现一三趾马的左DP2(第二乳上前臼齿)及若干脊椎动物破碎化石骨片。该化石地点不同于位于沃马乡西北1km黑沟中的著名三趾马化石地点,而位于黄万波等记述的“吉隆南峡谷中间剖面”,过去仅发现脊椎动物骨骼碎片及植物化石碎屑,因此是一个新发现的三趾马化石地点。虽然材料零星,但对于将来的研究工作可以提供一点线索,故报道于此。同时,依据生态学原理对过去依据三趾马动物群对青藏高原隆升问题作出的推断提出了初步的修正意见。在关于青藏高原隆升问题的研究中,古生物学曾起到过…  相似文献   

14.
三趾马化石在生物进化的研究历史中起过重要的作用,它对阐明进化理论和确定地层时代都有很重要的意义.三趾马是哺乳动物化石中少数几个分布最广,发现效率最高的标准化石之一,犹如无脊椎动物化石中的三叶虫和纺锤虫等.我国是三趾马化石极为丰富的国家,但三趾马化石的鉴定在我国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解放前,瑞典  相似文献   

15.
过去数十年里,中国西南地区的中三叠统产出了越来越多的爬行动物化石。以海龙类、鱼龙类和鳍龙类为主的海生爬行动物,广泛分布于整个特提斯洋周边。甚至有一些物种在这古海洋的东、西两侧,即现在的中国和欧洲都有报道。最近发现的富源巨胫龙(Macrocnemusfuyuanensis)是较为罕见的陆生物种,该种最初发现于云南中三叠统。瑞士南部的世界遗产地圣乔治山动物群中发现的一零散标本也曾被初步推断属于该物种(作为归入种:Macrocnemus aff. M. fuyuanensis)。由于最初对富源巨胫龙模式标本的解剖学记述有限,这一归入仅基于肢骨比例而不是骨骼特征。本文对富源巨胫龙的模式标本进行了重新描述,并与已知归入标本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富源巨胫龙模式标本的肩带保存比从前报道的更加完整,间锁骨形态可以被明确,而这一结构在中国唯一归入标本中只是部分暴露,但在欧洲归入标本中保存完好。在区别巨胫龙属的不同种时,推测除了肢骨比例之外,间锁骨的形态特征最为重要:富源巨胫龙间锁骨的后突短且呈纺锤状,间锁骨前缘有一对棒状的突起,从前缘中间的V形凹槽处延伸而出,以此可与巴氏巨胫龙(Macrocnemus bassanii)相区别。此外,进一步详细研究了富源巨胫龙模式标本的颅骨解剖特征,发现与巴氏巨胫龙完全相同。以往对巨胫龙的腭部知之甚少,保存精美和精心修理的标本为了解该部形态特征增加了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化石》2017,(3)
<正>北疆博物院收藏了大量的化石、动植物、岩矿以及一些民俗藏品等,是中国北方的自然科学研究中心之一。古生物篇古生物化石在北疆博物院的藏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古哺乳动物的研究不可或缺的部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地区收集的化石及其研究。甘肃庆阳地区:1919年6月,桑志华在甘肃庆阳以北的赵家岔和辛家沟发现了以长颈鹿、三趾马和鬣狗三大类为主的"三趾马动物群",这是一个距今约1200万年(地质年代为上新世)完整的新近纪动物群。这是桑志华在古生物学领  相似文献   

17.
中国已知的楯齿龙目(Placodontia)化石仅见于贵州省西南部地区,其中豆齿龙亚目(Cya- modontoidea)产自关岭地区的法郎组瓦窑段,时代为晚三叠世卡尼期;楯齿龙亚目(Placodon- toidea)产自盘县的关岭组Ⅱ段,时代为中三叠世安尼期。本文记述的豆齿龙类新属种——康氏雕甲龟龙(Clyphoderma kangi gen.et sp.nov.)产于云南富源的法郎组竹杆坡段,属中三叠世拉丁期。正型标本保存于浙江自然博物馆(编号:M 8729),其头骨高度愈合,代表一个完全成年之个体,根据以下特征明显区别于我国的Psephochelys和欧洲的Psephoderma:1)头骨枕部具3枚大型的锥状鳞;2)背甲甲片结构更为复杂,具明显的放射状沟/脊结构。到目前为止,康氏雕甲龟龙是龟龙科(Placochelyidae)中惟一的中三叠世属种,该科的其他成员全部发现于上三叠统。  相似文献   

18.
简要回顾了莱阳恐龙和恐龙蛋化石群的研究历史和以杨钟健为代表的老一代地质古生物学者对莱阳恐龙和恐龙蛋研究发现的杰出贡献,并介绍了莱阳恐龙和恐龙蛋的最新发现和若干研究进展.在近年来对莱阳周边地层进行的大规模考察中,发现了一系列发育在平原上的恐龙峡谷群,以及其中蕴含的十几个恐龙和恐龙蛋新地点和新层位.2010年开始,在对莱阳金岗口村附近的2个化石地点的发掘中,发现了以鸭嘴龙科为主的大量脊椎动物化石和蛋化石,包括一类新的栉龙亚科成员,一些大型兽脚类恐龙化石,以及一新的龟鳖类蛋化石等.2号地点化石富集层具有典型的泥石流沉积特征和骨骼埋藏特征.对棘鼻青岛龙的特殊头饰进行了CT扫描和三维重建,发现其头饰是实心结构,但其他骨骼特征证明棘鼻青岛龙属于具有头饰的赖氏龙亚科是确定无疑的,所以目前发现的头饰应不是其真实状态或根本不属于其头部骨骼.此外,对谭氏龙1属3种的重新观察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中国谭氏龙和金刚口谭氏龙应是有效属种,但部分骨骼还有疑问,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而莱阳谭氏龙为无效属种.  相似文献   

19.
描述了河南济源盆地中始新统聂庄组似两栖犀属(Amynodontopsis)一新种:济源似两栖犀(A. jiyuanensis sp. nov.),材料为一成年头骨。新种除了具有长头型,颅顶上凸,前颌骨和鼻骨连接,眶前窝较大并向眼眶内侧延伸,M1反前刺发育,M3后附尖强烈偏向唇侧等似两栖犀属的典型特征外,与其他似两栖犀的区别在于鼻骨较长,前颌骨鼻突在侧面向后延伸较多,与鼻骨接触面较大,上颌骨未参与构成外鼻孔边缘,鼻切迹位于犬齿后齿缺上方,上臼齿原脊和后脊相对较长,近于与外脊垂直。新种所具有的一系列原始特征表明济源似两栖犀比其他似两栖犀更原始。动物群对比显示其时代为沙拉木伦期,早于其他似两栖犀,由此推测似两栖犀属起源于亚洲并扩散至北美。  相似文献   

20.
山东莱阳晚白垩世鸭嘴龙动物群化石特异埋藏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对位于莱阳棘鼻青岛龙发现地点(1号化石地点)以东新发现的2号化石地点进行大规模发掘,已发现5个化石富集层,赋存的化石均以鸭嘴龙科为主,一部分个体可能代表栉龙亚科的成员,而另一部分个体归于赖氏龙亚科的棘鼻青岛龙。这些鸭嘴龙化石从个体大小上分别代表成年、亚成年和幼年晚期个体。化石富集层以灰绿色和褐红色含砂砾泥岩沉积为主,具有典型的泥石流沉积特征和骨骼埋藏特征,并具有两种主要的死亡和埋藏模式,即恐龙群体活着时遭遇泥石流被吞没集群死亡后,肢体在短距离搬运中被撕裂并迅速沉积掩埋,骨骼分散但完整,同一个体的骨骼相距不远;恐龙正常或经泥石流导致其非正常死亡后,部分遗体未被掩埋,经暴露软组织腐烂,被后续发生的泥石流卷入并二次搬运,最终埋藏,表现为分散但较完整的骨骼与破碎呈砾石磨圆状的骨骼共生保存。这些富集层的化石及其埋藏特征反映了生活在河湖边的鸭嘴龙动物群,在鸭嘴龙幼年晚期刚刚加入成年鸭嘴龙动物群后,被卷入突发的洪水泥石流导致其集群死亡并快速埋藏的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