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1 毫秒
1.
小豆(Vigna angularis(Willd)Ohwi&Ohashi)起源于中国,是我国主要食用豆类作物。该文综述了小豆种质资源的收集与利用、品种选育概况及经典遗传学、现代分子遗传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可为豇豆属作物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支持下,十一五期间,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以产销量较大的绿豆、小豆、芸豆、蚕豆、豌豆等为主要突破口,针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品种混杂退化严重产  相似文献   

3.
食用豆类种质资源粗蛋白及粗淀粉含量的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十五"期间收集、整理并存入国家种质库的1696份食用豆类种质资源的主要品质性状进行了鉴定评价.结果表明,9种食用豆类种质资源的粗蛋白、粗淀粉平均含量分别为24.93%、45.11%,不同食用豆类种质资源中各品质性状变异程度不同,其中菜豆和鹰嘴豆的粗蛋白和豇豆的粗淀粉含量变异最大.不同来源的食用豆类种质资源品质性状比较结果表明,国内绿豆种质资源粗蛋白含量明显优于国外种质资源.通过鉴定筛选出一批品质性状优良的食用豆类种质,并对使用的评价标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国家食用豆类行业科研专项实施一年多来,在各级领导的总体布局和规划及全国各协作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已在黑龙江、河北、江苏、云南、山西等地取得了显著成效。2008年8月4—6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主办,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吉林华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自城市农业科学院共同承办的国家食用豆类行业科研专项中期工作总结交流及绿豆高产示范现场观摩会在吉林省农业科学院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5.
小豆(Vigna angularis(Willd)Ohwi&Ohashi)起源于中国,是我国主要食用豆类作物。该文综述了小豆种质资源的收集与利用、品种选育概况及经典遗传学、现代分子遗传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可为豇豆属作物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用于绿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的SSR及STS引物的筛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前能够用于绿豆(Vigna radiate)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的PCR引物极其有限。通过12份农艺性状差异较大的绿豆种质对绿豆以及小豆(Vigna angularis)、豇豆(Vigna unguiculata)、菜豆(Phaseolus vulgaris)等近缘食用豆中的PCR引物进行筛选,结果表明41对绿豆SSR引物中能够有效扩增的有35对,6对有多态性;28对绿豆STS引物中有23对能够有效扩增,2对有多态性;8对小豆SSR引物能够有效扩增的有6对,但均无多态性;27对豇豆SSR引物能够有效扩增的有17对,1对有多态性;24对菜豆SSR引物能够有效扩增的有9对,1对有多态性。这些多态性引物的获得将有助于中国绿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7.
小豆远缘杂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豆是豇豆属下重要的食用豆类之一。本文介绍了豇豆属下亚洲豇豆亚属的植物学分类情况,综述了小豆与其近缘种(包括栽培种、野生种)杂交的研究进展,为豇豆属特别是亚洲豇豆亚属丰富的遗传资源应用于小豆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绿豆基因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豆是亚洲国家重要的经济作物。绿豆基因组的研究工作已开展多年,至今已经发布了6张遗传连锁图谱,然而还未有一张图谱的连锁群数与绿豆(2n=2x=22,n=11)的染色体基数一致。近年来,豆科植物比较基因组学的研究成果,为绿豆遗传连锁图谱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将绿豆遗传连锁图与其他豆类连锁图比较发现,绿豆与小豆、豇豆、普通菜豆、大豆、藊豆以及豆科模式植物—蒺藜苜蓿的基因组间有不同程度的保守性,其中尤以绿豆与普通菜豆基因组间共线性水平高。本文分别从绿豆遗传连锁图谱构建、比较基因组作图以及抗豆象基因定位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绿豆遗传研究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贼小豆基本生物学特性及其饲用价值,以赤小豆和家绿豆为对照,对贼小豆野生情形、实验室条件下的发芽率、发芽特性、抗逆性、休眠破除方法等进行观察研究,测定其种子及幼苗的基本营养成分。结果表明:野生状态下贼小豆生命力强,生长周期长,结荚多,出苗越晚的植株进入生殖生长的时间越短。试验条件下,贼小豆发芽率很低,不整齐;出苗时稍耐弱酸和喜低盐刺激;98%浓硫酸处理贼小豆种子30min或用刀片割破种皮是破除其休眠的最好办法。贼小豆种子粗脂肪和可溶性糖含量高于赤小豆和家绿豆,粗蛋白稍低,幼苗营养成分中可溶性糖含量最高,可溶性蛋白低于赤小豆而高于家绿豆,游离氨基酸最低。与常规饲料作物玉米、大麦及常规饲草苜蓿、黑麦草相比,贼小豆优势明显。作为饲料作物开发利用,贼小豆有较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绿豆的营养成分及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绿豆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是温带、亚热带地区广泛种植的豆类之一,中国、印度、泰国、菲律宾等亚洲国家栽培最多。我国已有二千多年的载培历史,从黑龙江到海南岛,从东南沿海到云贵川都有生产。《齐民要术》已有绿豆栽培技术的记载,《本草纲目》对绿豆的药用价值和药理也作了较详尽的介绍。绿豆是深受人们喜爱的豆类,吃法多样,食味好。蛋白质含量高,淀粉品质好,矿物质和维生素丰富,是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用豆。还有明显的清热解毒,消暑利水的功用,可用于治疗暑热烦渴、丹毒痈肿、水湿泻痢及毒  相似文献   

11.
绿豆抗豆象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绿豆象是豇豆属食用豆类作物重要的仓储害虫,严重影响其产量和品质。选育和利用抗虫品种是防治豆象最有效的途径。本文就绿豆抗豆象基因资源的发掘与利用及抗豆象特性的遗传机理与分离规律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对抗豆象的生化基础研究和分子标记进行了综述,探讨了抗豆象育种的重要性及尚需解决的问题,提出进行不同抗源的基因等位性鉴定、高效地利用抗源、培育多价抗豆象绿豆品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食用豆类药用有效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食用豆不但是人类植物蛋白来源之一.而且具有药用价值,可清热解毒、抗炎、利尿消肿,健脾补肾.作者采用中草药化学成分系统预试法,分析出食用豆类含花青素、鞣质以及生物碱,香豆素,黄酮类、皂甙、植物甾醇等生理活性物质.有些食用豆类含植物凝集素,具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确定小豆作为林果行间套种作物的适宜性,通过田间试验和盆栽试验,测定全光和弱光处理(全光的48%)下3个小豆品种(阜南绿小豆、早熟黑小豆、晚熟黑小豆)在初花期的叶片光合特征参数、光合色素含量和RuBPCase活性,研究小豆生长发育对弱光的响应.结果表明: 弱光使3个品种小豆叶片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光补偿点等光合参数不同程度地向耐荫的方向变化,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和RuBPCase活性也显著下降;遮阴后,阜南绿小豆的叶绿素a和b含量显著增加,Chl a/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降低,其他小豆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无明显变化;弱光使3个品种小豆的生物量和干物质积累效率降低,根冠比降低,根瘤量减少,叶片数和叶面积指数减小;弱光胁迫下,阜南绿小豆提前开花、提前成熟,早熟黑小豆推迟开花、延迟成熟,而晚熟黑小豆只开花不结实.从遮阴后小豆的光合特性变化和生长发育差异等方面综合考虑,3个小豆品种的耐阴能力大小为:阜南绿小豆>早熟黑小豆>晚熟黑小豆.  相似文献   

14.
绿豆尖镰孢枯萎病抗性鉴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豆是我国的主要食用豆类之一。由尖镰孢引起的绿豆枯萎病是一种严重的土传病害,病原菌从根部侵入,引起植株矮化,叶片黄化、枯萎,根茎部维管束变褐,严重时导致植株死亡。防治枯萎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是培育利用抗病品种。本研究在控制条件下以具有不同抗性表型绿豆品种为材料,分别对接种方法、植株生育期、接种体浓度、接种体处理时间及接种后植株培养温度等影响绿豆抗性表型的因素进行比较研究,以期建立一个快速、准确和高效的绿豆枯萎病抗性鉴定方法,为抗病资源的筛选和抗病育种提供技术支持。结果表明,绿豆枯萎病苗期抗性鉴定最适宜的接种方法为剪根浸根法,最适宜接种体浓度为105~106孢子/m L,接种最佳植株生育期为2叶期,最短有效接种体浸根时间为2 min,最适宜发病温度为25℃,接种后14 d调查病情。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我国小豆(Vigna angularis)应用型核心样本的育种利用效率,本研究通过两年两点的田间试验,分析了166份这些核心种质农艺性状的变异情况,明确了其生态适应性和可利用价值。结果表明,166份小豆核心种质在广西南宁均表现为直立生长,并能正常成熟收获,;在河北唐山仅有64.2%XX88份种质的小豆种质在河北唐山两年内均表现为直立生长,且有25份不能正常开花结荚。大部分数量性状年度间差异与生态环境有关,其中唐山的年度间差异不明显,而南宁的年度间均达到极显著差异,反映了小豆对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的较强敏感性。所有种质在南宁的生育期显著提前,而产量相关因子中,单株荚数、百粒重等均显著小于唐山。综合分析表明不同种质的生态适应性存在较大差异,说明选育广适性小豆品种是可能的。综合最终根据农艺性状的综合表现,分别筛选出适合南宁和唐山育种利用的优异种质共16份。筛选出适合南宁种植的绿豆种质8多少份,适合唐山种植的绿豆种质10多少份。  相似文献   

16.
基于SSR标记分析小豆及其近缘植物的遗传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利用87对SSR引物分析了80份栽培小豆(Vigna angularis)、22份野生小豆(V.angularis var.nipponensis)以及10份豇豆属(共7个种)近缘植物,旨在比较豇豆属不同种的遗传多样性,并分析种间的遗传关系.结果显示87对SSR引物在112份小豆及其近缘植物资源中共检测到667个等位变异.其中有75个、71个和82个SSR位点分别在栽培小豆、野生小豆和近缘植物中表现为多态.随机抽样分析发现,平均每SSR位点检测到的等位变异数目为近缘植物>野生小豆>栽培小豆,与多态信息含量(PIC)值一致,说明近缘植物及野生小豆中蕴含着丰富的遗传变异,是栽培小豆育种的重要基因来源.聚类分析显示,栽培小豆、野生小豆和近缘植物间的遗传分化比较明显,分别聚为三大类,其中栽培小豆的遗传背景与其生态环境相对应;近缘植物又可以分为三个亚类,亚类间的遗传距离与其亲缘关系相对应.本研究结果也说明利用SSR标记辅助豇豆属的种间分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北海道立中央农业试验场研究组从小豆的原生质体中再分化植物体获得成功。确立小豆的再生系这在世界上还是第一次。豆类的成功也是非常罕见的。该研究组在7月18日于冈山大学召开的第11届日本植物组织培养学会上发表这项研究的详细情况。确立再分化技术的是该试验场生物工学部育种开发科科长松川__、研究员佐藤毅、原田竹雄、安积大治等的小组。佐藤等切下发芽的小豆的上胚轴,在MS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从愈伤组织中分离,调节的原生质体再诱导愈伤组织、并分化植物体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8.
豌豆资源遗传多样性及核心种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豌豆是世界第四大食用豆类作物,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豌豆生产国.本文对豌豆的起源、分布、遗传多样性及核心种质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我国豌豆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研究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菜豆象原产中美洲和南美洲,隶属鞘翅目Coleoptera豆象科Bruchidae。体长2.6~4.0 mm,体宽1.7~2.1 mm。触角1~4节和第11节,腹部,足大部分红棕色;身体其他部分体黑色;体被浓密暗黄色短毛。菜豆象成虫活动能力强,善于飞行,自然扩散年平均距离可达25~30 km;成虫具假死性和趋光性,1头雌虫最多可产卵200粒左右。幼虫钻蛀豆粒危害。菜豆象主要危害菜豆Phaseolus vulgaris L.、豇豆Vigna unguiculate(L.)、绿豆V.rabiata(L.)和小豆V.umbellate(Thunb.)等,发生隐蔽,繁殖速  相似文献   

20.
小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豆是我国古老的栽培作物。本文综述了小豆起源与分类、收集与保存以及遗传多样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小豆种质资源研究的发展方向,旨在为小豆种质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