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兴凯湖大银鱼食物组成与食性转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于2010年6月—2011年1月逐月分析中俄界湖兴凯湖外来种大银鱼食性,结果发现,大银鱼主要摄食枝角类、桡足类、虾类和鱼类。6月份大银鱼体长<60 mm,以枝角类和桡足类为食,7月份体长>60 mm群组、8月份体长>80 mm群组、9月份体长>100 mm群组与10月及之后体长>120 mm群组等的食谱中均出现鱼类,且优势种类为大银鱼和属鱼类。该摄食鱼类的大银鱼最小体长随季节而增加的现象,与饵料鱼类生长导致的食物资源可得性变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中华间吸鳅食性及年龄生长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金沙江下游中华间吸鳅的食性和年龄生长进行了初步研究。中华间吸鳅为杂食性鱼类,其食物主要包括藻类、高等植物碎片、水生昆虫、软体动物。适宜的年龄鉴定材料为鳞片和微耳石,两者年龄鉴定结果的符合率为85%,且以鳞径对生长的退算结果与实测体长相符。体长与体重的回归方程为:W=1.08×10~(-4)L~(2.5604),微耳石半径与体长、鳞径与体长的回归方程分别为:BL=59.995 130R和BL=36.704 117R。  相似文献   

3.
长江口两种重要石首鱼类的摄食习性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张波  金显仕  戴芳群 《动物学报》2008,54(2):209-217
通过对2006年夏、秋季在长江口及其毗邻海域采集的575尾白姑鱼(Argyrosomus argentatus)和1089尾小黄鱼(Pseudosciaena polyactis)胃含物样品的分析,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它们的摄食习性以及随栖息地、季节和体长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该水域的白姑鱼是底栖动物食性,小黄鱼是混合动物食性,甲壳类在它们食物中均占83%以上的比例,2种石首鱼类的食物重叠系数为0.55。由于摄食的优势饵料种类的差异,使这2种石首鱼类之间不存在严重的食物竞争。与20世纪80年代的研究结果相比,两种石首鱼类所摄食的鱼类的比例均有所下降。结果还表明:白姑鱼的摄食习性较为稳定,受栖息环境、季节以及体长变化的影响较小;而小黄鱼随栖息环境、季节以及体长的变化较大,且109mm是其发生食性转换的一个关键的临界体长。  相似文献   

4.
斑纹薄鳅(Leptobotia zebra)最初是由Wu(1939)描述的一个新种,当时定名为斑纹沙鳅(Botia zebra),后来Chen(1980)根据眼下刺不分叉将其改归为薄鳅属的物种。本研究通过对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的测定和分析,发现斑纹薄鳅和薄鳅属(除斑纹薄鳅)物种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177,和中华沙鳅属物种美丽沙鳅(Sinibotia pulcher)的平均遗传距离仅为0.057。系统发育分析发现斑纹薄鳅并未和薄鳅属的物种聚在一起,而是和中华沙鳅属物种美丽沙鳅聚在一起形成姐妹群。进一步对斑纹薄鳅进行形态学特征检视,发现该物种具有颊部裸露无鳞、颏部具一对纽状突起等中华沙鳅属鱼类的特征,但又具有眼下刺简单不分叉的薄鳅属鱼类的特征。结合分子数据分析的结果,将斑纹薄鳅订正为中华沙鳅属的物种,其命名为斑纹沙鳅(Sinibotia zebra)。另外,对沙鳅科鱼类属的划分标准及形态特征的演化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选择线粒体COⅠ基因作为分子标记,进行沙鳅亚科鱼类(Botiinae)DNA条形码及其分子系统发育研究。研究获得了沙鳅亚科7属19种共131个个体的COⅠ基因序列,利用MEGA5.0软件分析了沙鳅亚科鱼类COⅠ基因的序列特征,计算了种内及种间遗传距离。沙鳅亚科鱼类的分子系统发育关系的重建分别采用NJ法和Bayesian法。研究发现,沙鳅亚科COⅠ基因的碱基组成为: A 24.4%、T 29.5%、G 18.0%、C 28.1%。沙鳅亚科鱼类种内平均遗传距离为0.0020.000,种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1480.008。DNA条形码研究结果显示,所分析的19种沙鳅鱼类各自分别聚成单系分支,表明COⅠ基因在本研究中具有100%的物种鉴别率。同时,系统发育分析支持各属的单系性,并且结果显示沙鳅亚科鱼类聚为两个分支,其中一支由薄鳅属和副沙鳅属构成,另一分支则包括: (沙鳅属、色鳅属)和 中华沙鳅属、(缨须鳅属、安彦鳅属)。因此,COⅠ基因可以作为有效的分子标记对沙鳅亚科进行DNA条形码研究以及分子系统发育研究。    相似文献   

6.
云南鳅属鱼类是云贵高原及邻近区域特有鱼类,其独特两性异形现象可能是对喀斯特高原特定生境的一种重要适应。本文对云南星云湖特有鱼类长臀云南鳅两性异形、个体繁殖力及与之关联的雌雄摄食分化问题进行了研究,以揭示其两性异形特征并探讨其与生境的关系。结果表明: 长臀云南鳅两性异形指数为0.23,表明它是偏向于雌性体型较大的两性异形类型。同时,雌雄外部形态存在明显的色斑差异,雌鱼体侧密布横向色斑,而雄鱼体侧则有一明显的纵向条纹,横向色斑稀少或缺乏。单因素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及单因素相似性分析(ANOSIM)等进一步证实长臀云南鳅雌雄形态性状明显分离,全长、叉长、体长、头宽/头长、腹鳍起点-胸鳍起点(JK)/体长等对两性形态差异起主导作用。雌鱼繁殖力为(1364.5±489.3)粒,变化幅度为470~2430粒,其繁殖力随体长的增长而增大。食物分析显示,长臀云南鳅以摇蚊幼虫、蜉蝣稚虫为主要食物,食性较为狭窄。雌雄长臀云南鳅食物组成较为相似,但两者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繁殖力选择压力、食物分化等可能对星云湖长臀云南鳅两性异形的形成起重要驱动作用,而两性异形的出现是长臀云南鳅对喀斯特贫营养龙潭生境的一种重要适应。  相似文献   

7.
2013年5月-2014年6月,对青衣江下游夹江至乐山段中华沙鳅的资源现状,繁殖生物学进行了调查,并采用常规方法对73尾繁殖期野生中华沙鳅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73尾中华沙鳅标本,其体长在84~184mm范围,平均体长为134mm;体重在10.87~45.57g之间,平均体重为22.64g;其中31尾雌性中华沙鳅绝对怀卵量1542~7563粒,平均怀卵量为4486粒;雌雄中华沙鳅初次性成熟年龄均为2龄。  相似文献   

8.
黄海中部高眼鲽的摄食及随体长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波 《应用生态学报》2007,18(8):1849-1854
对2004年1月-2005年10月在黄海中部采集的622尾高眼鲽样品的胃含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眼鲽摄食的食物种类包括11类38种,其中甲壳类和瓣鳃类为优势饵料类群,共占食物相对重要性指数百分比的99%;食物中的优势饵料种类为太平洋磷虾、脊腹褐虾和樱蛤.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黄海高眼鲽的摄食强度下降,食物组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鱼类不再是优势饵料类群,鳀鱼在食物中所占的比例明显下降.通过聚类分析和列联表检验等方法对高眼鲽摄食随体长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体长在51~370 mm范围内的高眼鲽的摄食强度没有显著的体长变化,但不同体长组摄食的食物种类有一定差异.<119 mm的主要以磷虾类和底层虾类为食;体长在120~199 mm的除以磷虾类和底层虾类为主要食物外,还摄食相当比例的瓣鳃类和鱼类;>200 mm的则主要摄食底层虾类和鱼类,磷虾类所占比例减小.  相似文献   

9.
四川辖曼自然保护区硬刺高原鳅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四川若尔盖辖曼自然保区220尾硬刺高原鳅的生物学进行了研究。硬刺高原鳅体长22.56~98.56mm,体重0.12~13.98g;体重与体长呈显著的幂函数关系:W=0.0095L3.2033(r=0.9956)。Fulton肥满度雌体平均为1.35,雄体平均为1.37;Clark肥满度雌体平均为1.03,雄体平均为1.05。雄性成熟个体最小体长为74.61mm,体重为5.79g。雌性成熟个体最小体长为71.06mm,体重为5.20g。平均绝对怀卵量5175粒/尾。食性主要为摇蚊幼虫,其次是藻类和维管植物。  相似文献   

10.
为分析长江上游干支流梯级水利开发对张氏(Hemiculter tchangi Fang)的生态效应,在已对该鱼繁殖生物学、年龄与生长和形态性状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张氏食性进行分析。针对采自四川省合江县的张氏样本,探究其食物组成;并分别比较不同季节、不同年龄组别、性腺不同发育期的样本的摄食状况。结果显示:张氏是偏动物性食性的杂食性鱼类。摄食双翅目昆虫(蚊蝇幼虫)、草本植物及种子、藻类、环节动物门寡毛纲(水蚯蚓)、膜翅目昆虫、甲壳类、枝角类、鞘翅目昆虫、贝类以及小鱼、鱼卵、幼蛙等。动物性饵料在夏季出现次数百分比最高,冬季最低;而藻类在冬季出现百分比高于其他季节。平均充塞度和摄食率均以春季为最高,秋季最低。在14龄鱼中,摄食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大。对于雌鱼而言,处于Ⅱ期的鱼类个体肠道内食物平均充塞度高于其他各期;而对于雄鱼,处于不同性腺发育期的样本,平均充塞度和摄食率则无规律性变动。在其繁殖季节59月期间,未出现停止摄食的现象,平均充塞度和摄食率处于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11.
We generally reviewed the distributions and potential risks of heavy metals,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and phthalic acid esters (PAEs)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based on recent studies. The distribution of heavy metals varied significantly with locations and types of mediums, and contents of some metals exceeded the limits in food. The contents of PAHs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were in line with those in the lower reaches. Low molecular weight PAHs were predominant in surface water, while high molecular weight PAHs were predominant in sediments, indicating low molecular PAHs may pose greater risks to aquatic ecosystems. DEHP and DBP were the predominant monomers of PAEs in surface water and sediments, and BBP and DBP ranked first and second respectively in fish bodies. The results of risk assessment also indicated that monomers such as DBP and DnBP had greater risk than DEHP. Over all, heavy metals and organic pollutants were widely distributed in the aquatic environment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which may pose potential risks to the ecosystem. © 2019, Institute of Hydrobi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12.
金沙江中下游圆口铜鱼的繁殖生物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13—2014在皎平渡圆口铜鱼产卵场的定点亲鱼收集(n=206)和2006—2014年在金沙江中下游金安桥至巧家干流江段的流动亲鱼采集(n=70), 对圆口铜鱼的繁殖生物学进行了初步研究。定点亲鱼收集的结果显示: 圆口铜鱼雌性最小性成熟个体全长330 mm, 体质量441.0 g, 年龄4龄; 雄性最小性成熟个体全长352 mm, 体质量396.6 g, 年龄3龄; 50%个体达到性成熟的年龄和全长分别为雌性4.32龄 406 mm, 雄性4.44龄 412 mm; 繁殖群体雌雄性比为1.37﹕1, 繁殖群体中雌性年龄为4—7龄, 雄性年龄为3—7龄; 雌雄个体的性成熟系数平均值均以6龄个体最高, 分别为10.55%和3.45%; 平均卵径为0.16 cm, 卵径分布呈双峰型。定点和流动亲鱼收集的雌性性成熟个体的结果表明: 圆口铜鱼绝对繁殖力变动范围为4055—137900粒/尾, 平均值为22817粒/尾; 相对繁殖力变动范围为5—73粒/g, 平均值为20粒/g, 75.68%个体的绝对繁殖力在10000—30000粒/尾之间, 70.27%个体的相对繁殖力在15—20粒/g之间; 绝对繁殖力和相对繁殖力均随着体长和体质量的增加而增加, 其中全长、体质量与绝对繁殖力呈指数分布函数正相关, 而与相对繁殖力呈二次项函数正相关。研究结果可为长江流域圆口铜鱼资源的保护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3.
Nearly 90% of the hydropower resources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are concentrated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The cascaded hydropower dams and river channelization have caused habitat fragmentation and loss of fish diversity, which has aggravated the contradictions between hydropower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is paper collected data on aquatic reserves (i.e. natural reserves and aquatic germplasm resources conservation zones) and cascade dams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and vectorized the data in ArcGIS.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diversity, richness and distribution of fish, we analyzed the changes in fish resources and the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Therefore, several strategies have been proposed to reduce the conflicts between hydropower development and aquatic ecosystem protection, including conducting reserve census, evaluating management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tected areas for spatial optimization of the reserve networks, implementing th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essential fish habitats, implementing the rescue action plan for the upper Yangtze endangered endemic fish, establishing an efficient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and strengthening scientific monitoring and related research. These recommendations will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hydropower exploitation and river ecological protection in the upper Yangtze River. © 2019, Institute of Hydrobi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14.
长江中、上游铜鱼的生长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铜鱼是长江中上游的重要经济鱼类和天然捕捞对象,1990—1995年作者利用在长江中上游收集的1030尾标本,对铜鱼的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其体重和体长的关系为W=0.005413L~(3.113)(r=0.9982),生长方程为L_t=60.0229[1-e~(-0.2325(t 0.6108))];W_t=3261.9137[1-e~(-0.2325(t 0.6108))]~(3.113),体重生长拐点t=4.2龄,相应的体长41.05cm、体重973.03g。按生长指标值分析,阶段生长可明显地划分为两个时期,即4龄前的生长迅速期和4龄后的生长减缓期。因此,天然渔业的捕捞规格应控制在约1000g以上的个体,目前在葛洲坝以下的中游江段主要捕捞幼鱼的现状应该改变。  相似文献   

15.
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并结合物种的生物学特征对长江上游支流沱江资中段69尾宽体沙鳅Sinibotia reevesae和长江干流宜宾段、南溪段及沱江资中段141尾中华沙鳅Sinibotia superciliaris的10个常规可量性状与20个框架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 主成分分析并不能区分宽体沙鳅和中华沙鳅之间的形态差异; 依据二者在尾柄高、吻须长、D1-3(胸鳍基部起点至腹鳍基部起点之间的距离)、D7-9(臀鳍基部后末端至尾鳍基部腹部起点之间的距离)和D9-10(鳍基部腹部起点至尾鳍基部背部起点之间的距离) 等形态特征的显著性差异(P<0.05), 并结合其繁殖生物学特征, 认为中华沙鳅和宽体沙鳅应为2个有效种。建议在使用框架性状度量评价物种有效性时需选择恰当的形态指标, 数据分析应结合物种的生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16.
我国新石器时代居民体型特征分化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新石器时代居民的颅骨特征是以圆颅型和高颅型为主,上面部形态以中面型为主,从面部前突程度看,多数呈正颌型和中颌型,眶部多数为中眶型,鼻部为中鼻型和阔鼻型。其体征分化大致可分三个地区组群:黄河中下游地区,颅骨圆而高,上面部较狭长,眼眶较高,面部位置较垂直,中等宽度的鼻型;华南地区,颅骨较长而低,上面部较低矮,出现更多的突颌型,鼻部较宽,眼眶较低,眉弓、鼻棘也较发达;汉水流域地区,颅骨许多特征介于前两个地区之间。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中华鲟繁殖群体资源现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根据1994—1998年获得的246尾标本,对中华鲟繁殖群体的性比、性腺发育成熟个体比例、年龄结构、体长和体重特征等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历史资料,对其种群资源现状进行评价,提出了相应的资源保护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8.
赤水河是目前长江上游为数不多的仍然保持着自然流态的大型一级支流, 同时也是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保护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基于2007—2016年连续十年的渔获物监测数据, 对赤水河不同江段鱼类群落结构的年际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调查期间, 赤水镇、赤水市和合江县3个调查江段共采集到鱼类7目20科84属133种, 其中包括长江鲟Acipenser dabryanus和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2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以及36种仅分布于长江上游地区的特有鱼类。鱼类物种数量呈现出随河流梯度向下游延伸而逐渐增加的趋势, 其中赤水镇江段采集鱼类47种, 赤水市江段采集鱼类90种, 合江县江段采集鱼类120种。聚类分析和排序分析显示, 赤水河不同江段鱼类群落结构均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年际变化。主要表现为部分大中型鱼类在渔获物中的比例持续降低, 其中赤水镇江段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和白甲鱼Onychostoma sima的相对丰度由2007—2011的12.19%和14.26%降低至2012—2016年的0.66%和3.25%; 赤水市江段中华倒刺鲃的相对丰度由2007—2008年的8.21%下降至2009—2013年的4.31%和2014—2016年的3.47%。此外, 部分特有鱼类在渔获物中的比例逐年下降。合江县江段张氏?Hemiculter tchangi的相对丰度由2007年的8.41%下降至2008-2012年的7.98%和2013—2016年的1.51%; 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的相对丰度由2007年的2.08%下降至2008—2012年的0.10%, 2013—2016年则完全从渔获物中消失。造成赤水河鱼类群落结构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不仅包括流域内高强度的商业捕捞和日益增强的人类活动, 而且还与整个长江上游的水域生态环境变化密切相关。为切实保护好赤水河鱼类资源, 建议加强渔政管理, 实施生态修复, 同时加强科研监测。  相似文献   

19.
葛洲坝和三峡水利枢纽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型水电工程, 对长江中下游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利用等产生了巨大的综合效益。如何减轻葛洲坝-三峡工程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及水生生物的影响经历了漫长而激烈的论证过程。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水生所”)自始至终参加了这两个工程的水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和鱼类保护工作, 并且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葛洲坝工程的救鱼对象讨论中, 水生所指出救鱼的主要对象是中华鲟; 在救鱼的措施方面, 水生所科学论证了葛洲坝工程不必修建过鱼设施, 中华鲟在葛洲坝下能够自然繁殖, 中华鲟的救护措施以人工繁殖放流和产卵场的保护为主。在葛洲坝工程建设后, 水生所进一步预测了三峡工程对长江珍稀特有鱼类、重要经济鱼类以及渔业的影响, 并且建议在赤水河建立自然保护区, 作为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的庇护所; 提出最早的生态调度想法, 通过三峡水库的调度形成人造洪峰, 刺激“四大家鱼”产卵等等。实践证明, 水生所做出的工程影响评价和鱼类保护建议是科学的、符合客观实际的, 对国家的决策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基于mtDNA Cyt b序列分析齐口裂腹鱼群体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测定了长江上游4个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prenanti)野生群体(重庆巫溪、重庆城口、四川雅安、四川阿坝)共104个个体的线粒体Cyt b基因部分序列, 以探讨齐口裂腹鱼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结果表明: 在104个个体Cyt b序列中共检测到43个多态性位点, 25个单倍型。4个齐口裂腹鱼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介于0.704—0.884, 核苷酸多样性介于0.007—0.012。群体间Kimura双参数遗传距离介于0.008—0.017, 其中四川雅安群体与四川阿坝群体间遗传距离最近, 基因交流频繁。重庆城口群体与四川雅安群体间遗传距离最远, 基因交流受阻。AMOVA分析表明, 齐口裂腹鱼的遗传分化主要来自群体内部, 且组群间、组群内群体间和群体内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中性检验得到Tajima’s D和 Fu’s Fs的值不显著, 且歧点分布图呈多峰, 表明长江上游4个齐口裂腹鱼野生群体未经历过种群扩张。研究旨为齐口裂腹鱼野生资源保护提供必要参考意见, 同时为齐口裂腹鱼种质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