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韩英兰  杨昌友 《植物研究》1996,16(4):459-462
首次报道中国稠李属花粉形态研究,结果表明:花粉粒形态、大小和外壁纹饰可作为划分种的依据。由此可区分为:花粉粒32.0×25.5μm、条纹细弯、穿孔明显的是亚洲稠李(P.asiatica Kom.);花粉粒37.5×17.7μm、体积大、穿孔多的是光叶亚洲稠李(var.subglabra Y.L.Hanet C.Y.Yang var.nov.);花粉粒32.0×24.4μm、条纹细直、穿孔少量的是欧洲稠李(P.aviummill.);花粉粒21.0×22.1μm、条纹宽、直、穿孔不明显,即北京稠李(P.beijingensis Y.L.Hanet C.Y.Yang sp.nov.),(新种已另文发表)。  相似文献   

2.
首次报道中国稠李属花粉形态研究,结果表明:花粉粒形态、大小和外壁纹饰可作为划分种的依据。由此可区分为:花粉粒32.0×25.5μm、条纹细弯、穿孔明显的是亚洲稠李(P.asiaticaKom.);花粉粒37.5×17.7μm、体积大、穿孔多的是光叶亚洲稠李(var.subglabraY.L.HanetC.Y.Yangvar.nov.);花粉粒32.0×24.4μm、条纹细直、穿孔少量的是欧洲稠李(P.aviummil.);花粉粒21.0×22.1μm、条纹宽、直、穿孔不明显,即北京稠李(P.beijingensisY.L.HanetC.Y.Yangsp.nov.),(新种已另文发表)。  相似文献   

3.
稠李的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植物名称稠李(Padus racemosa)品种"紫叶稠李". 2材料类别叶片. 3培养条件培养基:(1)MS 6-BA 1.0 mg·L-1(单位下同) KT 0.5 NAA 0.5 IBA 0.2;(2)MS 6-BA0.5 KT 0.5 NAA 0.5 IBA 0.2;(3)MS 6-BA 0.5 NAA 0.01.上述培养基中均附加30 g·L-1蔗糖、8 g·L-1琼脂,pH 6.0.培养温度(24±1)℃,光照16 h·d-1,光照度1 500~3 000 lx.  相似文献   

4.
紫叶稠李是优良的彩色观叶乔木树种。通过对紫叶稠李的抗逆性、物候期、生长情况等进行观测,表明该树种适宜在寒冷干旱地区推广栽培。采用浓度为1000ppm的ABT1号生根粉溶液速蘸处理插穗30秒,进行全光喷雾嫩枝扦插,是紫叶稠李苗木快速繁育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蔷薇科李亚科两个种的改隶新组合,将广义李属中的背毛樱Prunus hypotrichodes改隶为杏属中的背毛杏Armeniaca hypotrichides;疏花稠李Prunus laxiflora改隶为疏花樱Cerasus laxifiora。进一步研究的结果,同意前苏联学者G.V.Eremin et V.S.Simagin的意见,将稠李属中的种斑叶稠李Padus maackii改隶为樱属中的斑叶樱Cerasus maackii。  相似文献   

6.
以长白山阔叶红松林25 hm2样地为平台,选取样地中胸径≥1 cm的稠李个体共计396株,将其分为1~3、3~10和>10 cm 3个径级,通过微卫星标记对这些个体进行了空间遗传结构的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样地中的稠李种群总体上具有一定的空间特征,在70 m范围内呈显著正相关, 110 m外则呈负相关.不同年龄级的个体空间遗传结构相似, 且主要源于有限的花粉和种子扩散距离.该稠李居群未出现明显的自疏现象.  相似文献   

7.
赵秋雁 《植物研究》2003,23(1):91-93
采用GC-MS联机测定的分析方法,分析了稠李(臭李子)Prunus padus Linn.挥发油的化学组成,共分离出了三个组分,其主要成分为苯甲醛,占挥发油总含量的88.4%。  相似文献   

8.
以斑叶稠李(Padus maackii)1年生苗木为研究对象,通过4种不同栽植密度(60、80、100、120 株·m-2)试验,测定其苗木形态、生物量、光合速率及养分含量,旨在探明不同密度对斑叶稠李苗木生长及养分含量的影响,为其高质量苗木培育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栽植密度显著影响苗木生物量,各密度下苗木根、茎、叶生物量由大到小顺序均为80 株·m-2 > 60 株·m-2 > 100 株·m-2 > 120 株·m-2;60和80 株·m-2密度下斑叶稠李苗木质量指数显著高于100和120 株·m-2密度处理。(2)栽植密度显著影响苗木侧根数,在80 株·m-2的密度下达到最大;(3)80 株·m-2密度较其它密度显著提高了苗木氮、磷、钾养分含量。(4)叶生物量、根生物量和侧根数与苗木各质量指标间Pearson相关性系数均达到了显著水平(P<0.1),而光合速率和主根长与苗木各质量指标均不相关(P>0.1)。综合以上结果,斑叶稠李1年生苗木最适栽植密度为80 株·m-2,且密度处理主要影响斑叶稠李苗木叶生物量、侧根数及根生物量指标,进而影响苗木质量。  相似文献   

9.
本文旨在通过诱变和耐受性筛选的手段提高放线菌ε-PL的产量.以稠李链霉菌Streptomyces padanus LS-L5为出发菌,经紫外诱变,在以琥珀酸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筛选快速生长的菌株,测定突变株的ε-PL发酵水平和遗传稳定性.经初筛和复筛,获得突变株H3,其摇瓶发酵ε-PL产量为0.68 g/L,较出发菌提高了41%,传代4次产量基本稳定.H3在5L发酵罐中分批发酵,ε-PL产量达到2.0 g/L,较出发菌提高了一倍.在固定二氧化碳的能力方面,突变株H3的PEP羧化酶酶活较出发菌株LSL5的PEP羧化酶酶活提高了1.67倍.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旨在通过诱变和耐受性筛选的手段提高放线茵£一PL的产量。以稠李链霉菌Strepto—myces padanus LS-L5为出发菌,经紫外诱变,在以琥珀酸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筛选快速生长的菌株,测定突变株的ε-PL发酵水平和遗传稳定性。经初筛和复筛,获得突变株H3,其摇瓶发酵ε-PL产量为0.68dL,较出发菌提高了41%,传代4次产量基本稳定。H3在5L发酵罐中分批发酵,ε-PL产量达到2.0g/L,较出发菌提高了一倍。在固定二氧化碳的能力方面,突变株H3的PEP羧化酶酶活较出发菌株LS-L5的PEP羧化酶酶活提高了1.67倍。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李的起源,应用扫描电镜对7份李(Prunus salicina L.var.cordata Y.He)、2份中国李(P.salicina Lindl.var.salicina)、1份樱桃李(P.cerasifera Ehrhart.)及3份杂种李的花粉形态进行观察和聚类分析,开展李的孢粉学研究。结果表明,这13份李属植物的花粉具条纹-穴状或脑纹-穴状纹饰,花粉形状均为长球形或超长球形,极面观为三裂圆形,具3条萌发沟,萌发沟以等间距环状分布,属N3P4C5类型。李的P/E(1.82~2.02)、花粉大小(823.70~970.42μm2)介于供试的其他6份李属植物之间,但其穿孔密度(0.520~1.141μm–2)除早圆油和早熟油外均远大于其他6份李材料;李花粉外壁具条脊,表面均形成大小、疏密不等的穿孔,且在条脊隆起、脊沟深窄等方面表现出了丰富的多样性,其中油早熟品系和晚熟品系的花粉纹饰、穿孔密度等还表现出了2种特征,因此,李的孢粉学特征可作为分类鉴定的一个重要依据。在遗传距离6.19水平上,13份李属植物可以分为3个类群,每个类群中均有李分布,李与李属间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综合李花粉形态特征和聚类分析结果,推测李具起源于李属杂交后代的可能。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寄生在蔷薇科李属植物上的小钩丝壳属一新变种,即蔷薇小钩丝壳李变种Uncinuliella rosae Zheng & Chen var.pruni Z.Y.Zhao et Z.Q.Yuan,标本采自新疆霍城县野果林的樱桃李上。  相似文献   

13.
何跃  张加延 《植物研究》1989,9(3):71-71
本文发表了李属一新变种,即Prunus solicina L.var.cordata Y.He etJ.Y.Zhang  相似文献   

14.
中国李(Prunus salicina)原产于我国长江流域,是我国栽培李的基本种。国外对李果实发育研究较多,但多限于欧洲李(P.domestica)。近年来有人研究了“中国李”果实的生长动态,但缺乏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张永田   《广西植物》1985,(1):25-26
<正> 直立灌木,高2—4米。冬芽卵形,除鳞片边缘密被睫毛状腺毛外,无毛。嫩枝被粉状微柔毛,二年生枝条灰褐色,无毛。叶卵形,在开花时长4—5厘米,宽2—2.5厘米,顶端短尖至尾状渐尖,甚部心形,边缘具重锯齿,锯齿和小齿,十分尖锐,叶面无毛,背面淡绿黄色,除脉腋有时被柔毛外,无毛,侧脉每边9—12条,直达齿端;叶柄长2—4毫米;托叶冬形,长1—1.5厘米,宽1—2毫米,除中部以上的边缘被睫毛状腺毛外,无毛。总状花序  相似文献   

16.
赵国柱  张天宇 《菌物学报》2003,22(3):351-353
本文报道囊梗孢属一新种和一中国新记录种.新种为直立囊梗孢Oncopodiumerectum G.Z.Zhao&T.Y.Zhang,其典型特征是分生孢子宽倒棒状或梨形,砖格状,几乎总是三个横膈膜.中国新记录种为李囊梗孢Oncopodiumpruni M.B.Ellis.对这两个种进行英文描述,并附图,新种具拉丁文描述.研究标本保存在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标本室(HSAUP).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囊梗孢属一新种和一中国新记录种。新种为直立囊梗孢Oncopodium erectum G. Z. Zhao & T. Y. Zhang, 其典型特征是分生孢子宽倒棒状或梨形,砖格状, 几乎总是三个横膈膜。中国新记录种为李囊梗孢Oncopodium pruni M. B. Ellis。对这两个种进行英文描述,并附图,新种具拉丁文描述。研究标本保存在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标本室(HSAUP)。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囊梗孢属一新种和一中国新记录种。新种为直立囊梗孢Oncopodium erectum G. Z. Zhao & T. Y. Zhang, 其典型特征是分生孢子宽倒棒状或梨形,砖格状, 几乎总是三个横膈膜。中国新记录种为李囊梗孢Oncopodium pruni M. B. Ellis。对这两个种进行英文描述,并附图,新种具拉丁文描述。研究标本保存在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标本室(HSAUP)。  相似文献   

19.
李痘病毒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李痘病毒(PPV)特异、灵敏、快速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用于核果类种苗的健康评测及李痘病毒疫情监测。方法:根据PPV-D株系和PPV-M株系的外被蛋白(CP)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扩增全长CP基因片段,并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上,构建质粒标准品,建立PPV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和重复性进行评估。结果:此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PPV检测呈现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与马铃薯Y病毒和马铃薯X病毒无交叉反应,最低检出限可达1.6×102拷贝/μL,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9 18。结论:建立了李痘病毒的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可望应用于检验检疫部门对李痘病毒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20.
鼠李糖脂对微生物降解石油烃废水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鼠李糖脂对微生物降解石油烃废水的影响.方法:通过测定生物量和观察菌株表面来研究鼠李糖脂对菌株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设计,确定石油烃降解率影响因素.通过石油烃降解率的测定,探讨鼠李糖脂与H2O2深度氧化协同作用对微生物降解石油烃的影响.结果:菌株对石油烃的降解率达53%,在相同条件下,添加鼠李糖脂的石油烃降解率提高了12%-20%.添加鼠李糖脂后菌株的生物量明显增多,菌株细胞表面疏水.正交设计表明,影响石油烃降解的主导因子是培养温度,其次是培养时间和鼠李糖脂的添加量.正交设计得到最佳组合为A3B2C1,即培养时间为7d;温度为35℃,鼠李糖脂浓度为60mg/L.3个因素的最佳组合下,石油烃降解率为82%.加入200 mg/L的H2O2时,降解率从82%提高到97%.结论:鼠李糖脂能促进菌株的生长.鼠李糖脂与H2O2深度氧化协同作用有助于微生物对石油烃类污染物降解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